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精编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精编冀教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四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精编冀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①,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②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筑:修补。 ②父:指老人。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智其子(________)

A.智慧 B.认为……聪明 C.理智 (2)大亡其财(________) A.丢失 B.死亡 C.没有

[2]翻译“其家甚智其子”,并说明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宋濂嗜学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子:___________ 折枝: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1 / 8

之: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再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道边苦李 B.王戎与诸小儿游 C.王戎七岁 D.多子的李树

4. 文言文阅读。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②。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③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②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③被:披。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

闻:______ 遂:______ 亦:_______

[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做人要勤奋刻苦 B.做人要诚实守信 C.做人要孝敬长辈 D.做人要顾全大局

5.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1]此句中“尝”的意思是( ) A.尝试 B.曾经

[2]请在此句中用“/”标出朗读停顿。

[3]《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通过本学期开展的历史人物故事会,你还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有《______》《______》。

6. 思维拓展。

小窗户

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点把睡梦中的小窗户敲醒了。小窗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小雨点,你要干啥呀?”小雨点说:“天又黑又冷,你让我进屋去暖和暖和吧。”小窗户摇摇头说:“不行呀,你进来会把屋子搞脏弄湿的,你不能进来。”小雨点哭了,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道道泪痕。

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大地装扮得像白天一样。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到小窗户上,悄悄说:“醒醒吧,你让我进去看看小朋友,我想和他们玩。”小窗户说:“小朋友们这会儿都在睡觉,等他们醒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小雪花点点头,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窗户上等待着,晶莹的雪花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

2 / 8

窗花。

黑夜过去,太阳出来了,给大地洒下万道金光。小窗户早早就醒了,它有礼貌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又对春风阿姨说:“欢迎您,欢迎您到我家来做客。”于是,小窗户开得大大的,明媚的阳光和温馨的春风穿过窗棂把一个个小朋友从甜甜的梦中唤醒。 (1)我是模仿秀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和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黑又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精灵。

( )的眼睛 ( )的阳光 ( )的雪花 ( )的春风 (3)探究阅读

①小窗户为什么不让小雨点进屋?用“﹏﹏”标在文中。 ②用“——”标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③是谁把小朋友们唤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过是溪(____)

A.这 B.正确 C.名字叫“是” (2)太白感其意(____) A.被她的意志感动 B.明白了她的意思 C.感谢她的语意

(3)还卒业(____) A.还是结束了学习 B.回去完成了学业 C.还是完成了学业

[2]用原文填空回答问题。

(1)李太白刚开始在磨针溪读书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太白“过是溪”看到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太白还卒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___)。 A.品尝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___)。

3 / 8

A.只有 B.唯一 C.只是

[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

[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______ ②诸儿竞走取之。______ ③唯戎不动。______ ④人问之。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见路旁的李子树上有许多李子,压折了树枝。 B.看见路旁的李子树被很多孩子折断了树枝。 C.看见许多孩子在折路旁李子树的枝条。

D.看见路旁的李子树上有许多李子,李子树被很多孩子折断了枝条。 [3]王戎知道“此必苦李”的原因是( ) A.他看到一群孩子在吃李子,听他们说不好吃。 B.他善于观察,看出了李子不好吃。 C.他不爱吃李子,认为李子都不好吃。

D.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深入思考,推测出道边李子树上的李子不好吃。

10. 阅读理解。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④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缀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④引:拿来。 [1]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

A.母亲要教育孩子 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 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半途而废

[2]解释加点的字。

其母方织(________) 以此诫之(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_____》。( ) A. 《三字经》 B. 《山海经》

[2]“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 A. yān B. yīn

[3]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B. 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 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 D. 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炎帝之/少女

B.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C. 常衔/西山/之木石

[5]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 A. 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 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12. 课文回音壁。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遽契其舟,曰( ) ④求剑若此(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练习。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 至: 息: 感:

5 / 8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 ”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文言文《囊萤夜读》,完成练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囊萤(______) A.用口袋装萤火虫。 B.装在口袋里的萤火虫。 (2)练囊(______) A.练习用袋子。

B.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3)家贫不常得油。(______)

A.(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B.(车胤)家境贫寒,家里没有油吃。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文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以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博览群书,擅长解说《诗经》。不逮:烛光照不到。逮,到,及。壁:墙壁。引:引来。 [1]根据古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衡乃穿壁以引其光。(___________)

[2]根据注释,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匡衡_________的品质。

16. 阅读理解。

李广射虎

6 / 8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是西汉名将,力大无穷,擅长射箭,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②镞:箭头。③更:再,又。④居:居住。⑤尝:曾经。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亦竟射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

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其中第______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___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

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 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

[4]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5]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④闾(lǘ) 里:乡里。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_________。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8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理解。

陪 客

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父适他往。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客有问,则谨答之。客去,儿送至门外。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父适他往。( ) A.合适 B.恰好 C.舒适

[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