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论文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论文

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坡面绿化植物的应用

指导教师:马建刚 班级:研09(3)班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姓名:陈瑜 学号:2009125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城市化问题”。各类规划、开发建设、生产生活等一系列人为活动破坏了城市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加剧了城市水土流失,尤其是一些人类活动形成的坡面,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环境恶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理措施,防治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昆明市坡面状况,对昆明市植物固坡护坡效应的应用进行分析,分别从植物选择原则、配置方式、植物护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方面阐述,并给出了选择昆明市适宜坡面种植的植物,在植物护坡 、固坡,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又起到绿化美化坡面的作用,充分彰显了昆明市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坡面植物、应用、昆明市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公路、环路、立交桥等开发建设形成的人工斜坡面积日益增多,城市坡面水土流失的治理及植被固坡工作也日渐重要。目前,虽然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是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的结合,但是以工程措施为主较多,植物措施重视程度较弱,且没办法做到因地制宜,适宜植物种类较少,绿化、美化效果不太理想。城市水土保持无论在工程措施还是在植物措施方面,在达到水土保持功能的同时,必须结合城市园林设计,兼具水保和美观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植被能够防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在坡度不很大(小于50°)的坡面上,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崩塌和小规模滑坡。植物造林种草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减轻地表侵蚀,保护坡脚。植物蒸腾和降雨截留持作用能调节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水压力。植物根系增加岩土体抗剪强度,增加斜坡稳定性。

2.城市水土保持中坡面植被的应用—以昆明市水保坡面植被为例 2.1昆明市的基本情况

昆明市位于东经102度10分至103度40分,北纬24度23分至26度22分。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6℃。昆明的雨季大多集中在

[1]

5~11月。昆明地带性土壤是石灰岩分化组成的红或砖红土壤类型,表土肥力较差。总之,昆明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地形三面环山,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足,越冬条件好,为坡地绿化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昆明常见坡地分类

昆明市北窄南宽,以多层是山原地貌为主体,地势北高南低。盆地、河谷、高原为昆明市的三种主要地貌类型。根据昆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其坡地形成主要有:由盆地相间形成的坡地,又叫“坝子”;河漫滩、侵蚀河谷盆地和河曲接地形成的坡地;山地、丘陵高地形成的坡地;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道路、立交桥修建等形成的坡地。 2.3昆明市城市水保中主要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根据昆明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坡地类型以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植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能在短时期内覆盖地面,起到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选择草本植物为坡地绿化的主要植物,因为草本植物生长迅速,根系能快速深入土层固定土壤,降低土壤裸露面和裸露时间,减少因降雨等自然因素形成的水土流失。在坡地绿化中,应选择多种草种如草灌结合效果更佳。

2.3.2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且适应粗放管理

昆明市的土壤主要为石灰岩分化形成的红壤或砖红壤,为弱酸性土壤,昆明的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较贫瘠。因此,所选的植物要求耐酸性、耐贫瘠、耐阴性、耐水性、抗风性等生态特性,发挥不同树种的优势,取得良好的固坡和绿化效果。 2.3.3观赏性强。

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固坡植物除了担负起水土保持的功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要注重植物的观赏性。因为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水土保持不能像简单的其他水土保持一样,需根据当地城市情况进行水土保持,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不仅仅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还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选择树种应有四季常绿、树形美观、花果艳丽、色彩鲜明等特性,最好是不同树种交替配置,不同季节有不用景观。

2.4昆明市固坡植物常见的配置方式

根据昆明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特色,可选择的固坡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在进行固坡植物配置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即达到植物固坡、护坡的要求,又能充分展现其艺术性,促进昆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达到自然、人工的和谐统一。

2.4.1昆明市坡面防护的植物配置方法

昆明市区的坡面主要是城市道路边坡和堤岸、桥梁护坡。昆明市的道路边坡主要包括路堑和路基,坡度较陡,易产生细沟状面蚀、崩塌和滑坡等现象,配置植物应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增加坡面的稳定性为目的,兼具美化路容,协调城市环境,形成特定景观的作用。可选择种树、种草或铺草皮。

(1)对与坡面较陡坡面径流流速较快,冲刷严重的道路边坡,可采用铺草皮的方法进行护坡和固坡。例如:西南林学院后门靠近东三环路的一段道路,该道路边坡较陡,根据具体条件其铺设方式有平铺、水平重叠、垂直坡面或与坡面倾斜叠置草皮。该路段草皮的铺设是以方格或者规则的多边形框将坡面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坡面,然后再将草皮铺设到方格或者框内。

(2)对于堤岸、河岸的道路边坡,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树种配置。例如:昆明市盘龙江沿岸的道路边坡,在河岸上部较平坦处,应采用速生和深根性的树种营造林带;在坡面侵蚀较严重的地段,造林要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修筑永久性的工程,如防堤,护岸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并配以一定的防护林。配置时,要选择耐湿、抗风的植物;河岸道路边坡植物种植形式较简单,作用以固土护坡为主。灌木和乔木应选择一些耐水湿的树种,如杨柳、水杉等;草本和地被要结合其它的灌木或者乔木进行绿化布置。

(3)对于桥梁护坡,一般来说,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护坡。因为桥梁建筑基地亦容易受到重力、水力等外力因素以及坡面的倾斜程度的影响,导致建筑基地不牢固,以致于倒塌。因此,稳固桥梁坡面的的植物选择最好是乔灌或灌草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

2.4.2不同坡度的植物配置方法

(1)不同坡度的植物应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四季常绿的植物种类为主,同时注意色彩与高度适当,丰富的季相变化。

(2)对大于30°而小于60°的边坡坡面,又称中等坡面,植物要选用灌木、草本类植物,可在边坡上打桩,设置栅栏,浆砌石框格以利于边坡稳固;适宜植物可选择:灌木类:南天竹、丝兰、栀子花、十大功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草本类:四季海棠、天竺葵、扁竹兰等。

(3)对大于60°的边坡坡面,不宜采用乔木固坡,因为乔木反而能能增加坡面土体的负荷能力,增加下滑力。因此,可以用攀援类的藤本植物进行护坡。昆明市常见的护坡攀缘植物有:报春、金莲花、铁线莲、竹等。

(4)对于坡度小于30°的坡面,称为低缓坡面,可采用乔灌草结合的配制方法。例如:昆明市一二一大街边坡的护坡植物,采用的植物乔木类的有:采用常绿乔木如香樟,落叶乔木如悬柃木,枫树,凸显季节变化,达到护坡和美化的双重效果;灌木类有:鹅掌柴,南天竹,大叶黄杨,仙茅,棕榈等,这些灌木大多四季常青,开花期较长,不但能稳定坡面,还能提高坡面改造的品味;草本类有:蒲葵,八角金盘等。 3.问题和建议

固坡植物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草)”的原则,即选树(草)适地和选地适树(草),改树(草)适地和改地适树(草),防止植物出现反生态学特性和反适应性的现象,以充分发挥坡地植物护坡和美化的双重效果。因此,我认为,固坡植物的种植可依照以下建议:

1.高大乔木可密植,但不可出现“见缝插针”现象。因为高大乔木根系发达,能够减轻大雨或者暴雨对坡面的冲刷,牢牢稳固坡面。因此,需要密植才能发挥其固坡作用。然而,在实际栽植中会出现“见缝插针”现象,即直接种植乔木而不考虑树木之间合理的间距而出现过分密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坡面乔木的种植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即乔木之间相隔3—5米。如果过度密集,就会物极必反,乔木不但不能稳定坡面,还破坏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适得其反。

2.良好的植被护坡工程必须考虑坡面加固工程与植物工程有机结合,建立既稳固又有生态效益的坡面防护体系。

3.乔、灌、草、藤等多种植物要组合合理,既考虑生态效益又兼顾景观结果,

形成优美、协调、稳定的城市景观体系。

4.针对不同坡面的植物种植,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既减少工程造价,又能保证植物固坡的效果。

5.尽量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和传统花木,并加强固坡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1.黎华寿,蔡庆.水土保持工程植物运用图解.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2.王礼先,水土保持工程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9

3.王治国,张云龙等,林业生态工程学—林草植被建设的理论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

4.薛聪贤.景观植物实用图鉴.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