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岩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岩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1 工程概况

未来城一期地下室为半地下室,总长度136米,宽度103米,建筑面积为14008m2.基础土方开挖深度1。8米,总挖土方量25214m3,土方回填约为5000m3。

2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GY104-199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工程施工图纸》 现场的实际情况。

3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1)、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

(2)、根据基础设计高度,结合地质资料情况确定土方开挖的上下口白灰线. (3)、施工大门附近设置洗车池和车辆冲洗坪。

(4)、准备液压反铲一体挖土机(具备炮机与钩机功能)4台,柴油风炮机8台。 (5)、配备土方劳动力40人;30t自卸载重汽车20辆。

3.2基坑土方开挖 3。2.1施工现状

现场已经平整,场地绝对标高50.0米。基础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0Kpa,土方开挖深度1.8米.

3。2。2基坑放坡

根据《未来城2#~7#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土质情况较好,自然地面以下为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按1:0.15考虑放坡。

3。2。3施工方法及技术组织措施 3。2.3.1施工方法

第 1 页 共 7 页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拟采用液压反铲一体挖土机分段大开挖到地下室底板标高,柱基和条基炮机炮松、小挖机清挖,风炮和人工进行细部修整,从西南角向北向依次施工。为了不扰动基底土,设计基底标高上部10c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施工,人力挑运土方至挖土机回转半径内。

为了既保证工期又能有效的利用工作面,保持连续作业,根据各建筑组成部份的尺寸、开挖深度、土方量以及基础等后继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以地下室后浇带为界,将基坑分为2个施工段进行土方开挖,具体开挖顺序为:

由西南角 北向; 图示如下

未来城一期地下室开挖示意图

3。2。3.2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要求

①、开挖标高:人工开挖允许偏差±30mm,因基底为中等风化泥岩,考虑后期施工工序因素,允许偏差控制在±15mm内.

②、边坡和边线:边坡按0。15放线,不得挖陡。 (2)、质量措施

①、开工前做好各级技术交底,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和标高. ②、配备专职测量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和测量基底标高,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人工清挖基底时,每一平方米内的标高控制点不少于1点,一个基坑内不小于3点.

③、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开挖边坡和坑底时,先由熟练操作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员和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操作者换班时,要交底挖土深度、边坡及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④、开挖边坡时,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⑤、机械挖土过程中,土方班组先用勾机勾松土层,再用挖机挖除,分层施工,将土壤挖到基底标高10CM位置,土建班组随时配合清坑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回转半径内.这种方法既可一次交验成品,又可节省劳力,降低工程成本。

⑥、土方开挖到设计地面标高时,注意成品保护。及时施工砼垫层,减少土层暴

第 2 页 共 7 页

露时间。

(3)、安全技术措施

①、开工前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制订安全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②、道路出入口,配备专人指挥车辆,监督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指定行驶路线,规定卸土地点。

③、遵守环卫、市容、场容管理规定.土方施工现场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关好车槽,拍实土方,防止汽车途中掉土,影响市容。 ④、施工主道出口设置洗车池,冲洗车辆轮胎。 ⑤、机械挖土设置机械就位平台。

3.2.4降排水措施

3。2。4.1基坑四周设置截水沟,与市政主排水连通宽30cm,深20~40cm,找坡坡向市政管井,截水沟周绕基坑一圈。

3.2.4.2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宽30cm深30~50cm,每隔20米设集水井,排水沟向积水井方向放坡,集水井70cm×70cm×1m,集水井内配备潜水泵。

柱基基坑内设置小型集水坑(50×50×80cm),用小型潜水泵将水抽至坑外。 地沟做法示意如下。

截水沟和坑内排水沟做法示意图

3。3机械选择与配置 基坑顶 本工程拟选用PC-360型反铲一体挖土机投入作业,工作性能如下: 序号 1 2 3 性能名称 铲土容量(m) 臂杆长度(m) 最大卸土半径(m) 3性能指标 1.0 7。0 8.55 序号 4 5 性能名称 最大卸土高度(m) 基坑内 最大切挖半径(m) 性能指标 6。8 10。85 6.0 6 最大切挖深度(m) 施工机械按施工需要灵活调整,配备数量如下:

序号 1 2 设备名称 反铲一体机 反铲挖机 数量 4 4 单位 台 台 型号 PC360 备注 根据施工 情况调整 PC60(PC120)第 3 页 共 7 页

3 4 5 6 自卸汽车 手持式振动打夯机 抽水机 风炮 20 8 8 8 台 台 台 台 3.4回填

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及时插入防水工程施工,在地下室外墙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迅速组织回填,降低基坑塌土风险,为施工下道工序提供足够的工作面。

3。4。1作业条件

3。4.1.1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结构砼达到设计强度,满足挡土要求.

3.4.1。2上下水管、管线的安装已经完成并加固到位; 3.4。1.3基坑无积水、杂物。

3.4.2回填工艺

回填承台间隙部分应优先采用原基坑中的同类土方,选用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5%左右的土体.含水率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回填土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一次到底、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施工,由车辆将土料运到回填地点,分层铺开机械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0mm,分层夯实;严禁 “水夯”。回填至最后一层时,回填土采用粘土或碎砖,以增强地基承压力。

为防止回填土造成管线位移或损坏,在管线附近人工分层夯填土方,两边同时进行,人工操作一直回填至管面0.5m位置。

对暂时不能回填的部份,(后浇带处)应用编织袋装土堆砌收口,但应做成不大于1:3的坡度.

3.4。3质量保证措施

3.4.3.1回填过程中经常进行检测,校验填土标高。

3.4。3.2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3。4.3。3回填土方前应先清除基底垃圾、有机物和积水。

第 4 页 共 7 页

3。4。3.4回填土方应从低到高,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每层压实3~4遍。打夯之前应将填土初平,打夯机依次打夯,均匀分布,不留间隙。每层夯实完成后进行验收。

3。4。3.5填土区如遭水浸泡,应先将稀泥清掉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4。3。6填方结束后应检查标高,防止填土超高。 3.4.3.7每天派人清扫道路,做好文明施工。

3。4.3。8经常检查排水措施,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土壤含水率和压实程序。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检查项目 桩基、基坑、基槽 人工 ±30 机械 ±50 管沟 —50 地(路)面基础层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1 2 1 标高 分层压实系数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表面平整度 —50 —50 水准仪 按规定方法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2 3 设计要求 20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准仪 3。4。4安全措施

3。4.4.1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3。4。4.2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地上地下障碍物交底,保护好测量桩点,严禁机械碰撞。 3.4。4。3机械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工作面距离;施工机械不得碰击各种桩头;人工清槽修坡要在机械作业完成后进行。 3.4.4.6基坑周边不准堆放重物,防止基坑崩塌. 3.4。4.7修筑现场道路,搞好场地排水。 3.5预防坍塌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项目管理人员名单

第 5 页 共 7 页

组长:成长庚

组员:肖军、颜小毛、许君、唐怀宇

公司总部 项目经理:成长庚 技术负责人:肖军 材料员(颜小毛)施工员(许君)施 工 员 (水电) (唐怀宇) 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崩塌事故后,先要弄清楚事故的影响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及时拔打报

警电话,获取社会力量的支援。

(2) 采取正确救援方法,救治伤员,控制二次塌方。 (3) 清楚判断掩埋人员位置,组织人员全力挖掘。

(4) 救治伤员要使用担架,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5) 出现颅脑损伤的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防止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咽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者,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就近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6) 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

第 6 页 共 7 页

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7)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8)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9) 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①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②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吸呼、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10)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或仰卧偏头,防止呕吐物误吸。对烦躁不安的伤员可因地制宜地约束手脚.脊柱有骨折者采用硬板担架运送,脊柱伸直,防止中途颠簸加重脊柱损伤。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