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20 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háo) 迭起(diéi) 义愤填膺(yīng) ) 澎湃(bàB.彷徨(páng) 花圃(p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C.凹凼(dàng) 滞笨(zhìo) ) 徘徊(huí) 烟雾缭绕(ràD.校补(xiào) 泛滥(làn) 倔强(juèn) ) 潜移默化(qiá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邓稼先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
B.面对国民党特务,闻一多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杨绛当时没有理解出老王“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抗击疫情,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4.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例如《陋室铭》《爱莲说》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B.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我国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D.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 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1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C.⑤⑥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2分)
6.杭州博物馆和南京博博物馆最近火了:前者让某节目进场地“撕名牌”,后者让房产商 开发布会。博
物馆频频参与商业秀,各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了这些评 论,也想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会怎么说呢?要求:语言表达合理、得体,80 字左右。
超级无限豆:我是觉得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无伤大雅,可以提高博物馆的人气,本来现在去 博物馆的人就很少。
我是一条鱼:在博物馆举办和保护文物不相关的商业活动,是把传统的文化文物当作了一 种商业赚钱的手段,此举不妥。
我认为:
三、默写(共1题;共10分)
7.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3)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6)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孔子告诫我们“ , ”。
(7)因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也因为“ , ”,还因为古代不准女子从军,所以深爱家人的木兰才勇敢挺身而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四、综合题(共1题;共7分)
8.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2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地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请用汉语拼音给文中加点字“别扭”标注读音: 。 (3)请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句意: 。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这是祥子第 次买车。
②此时祥子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接着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儿?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3分)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权谓吕蒙曰 谓: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④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以: ⑤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 亦: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 ”品质。
(4)甲、乙两文中的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33分)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停课不停学”对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但也要防止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的异化和走偏。有一线教师反馈,个别学校超前讲授,以“不停学”之名,行提前教学和假期补课之实;个别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提前上线新学期学习资源,以免费公益之名,行市场推广之实,不仅给仍处于假期中的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导致新的“教育焦虑”,也让“停课不停学”的内涵被曲解,背离了假期定位和政策初衷。
面对延长的假期,尽快明确“停课不停学”的科学内涵,杜绝乱象,确保“停课不停学”好经不被念歪,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要严格遵守假期规定,确保假期属性。严格意义来讲,只要各地没有宣布正式开学,就仍处于假期当中,相关教学安排,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安排就需符合假期定位。个别学校把疫情期间看成“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原有寒假作业基础上布置新的在线学习内容,还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大量学习在线教育机构提供的免费学科类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增加了额外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日前发生的小学生“组团”给一些在线教育平台和工具打“1星差评”,留言“还我假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要明确“不停学”究竟该“学”什么。因为疫情,这个假期承载了特殊而厚重的教育使命。在寒假和延期开学阶段,广大教师、(教育)机构应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倡导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更有价值的自主成长。
当然,也要避免“停课不停学”形式化、简单化。有基层老师反映,个别学校要求老师在假期中每天给学生在线布置任务、监督学习,还有个别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录制视频课程,无论适合与否、擅长于否,这都有过犹不及之嫌。
4
【材料二】开学延期,但是孩子的成长不延期,只要关注这几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家实现并不难。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我们深知,延期开学只是延迟了开学的时间。不管孩子们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不管时间怎么推移,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不能够被延期的。所以在延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努力给孩子提供一种适合在家学习、成长的新型教育供给。
我们仍然谈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管孩子在不在学校,身体都在每天成长,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家里面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给孩子安排适量的居家体育运动。另外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孩子的劳动习惯、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也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积淀。
当然我们在线也提供了一些课程,让孩子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自主学习,特别是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就特别希望让孩子发挥主动性的那些学习内容。比如阅读名著,整本的阅读名著;比如一些自主的探究学习,设计一些话题、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个时期虽然不离家不返校,但是通过网络远程学习,也通过和班主任的联系,如何看我们国家在这一次防疫过程当中采取的策略、如何看我们这个民族团结起来的巨大的力量。这些都是最好的道法课的素材。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哪些最核心的理念素养和知识积累。
防疫期间虽然开学延迟了,但是孩子的成长可能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在防疫的过程当中,也在强调把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损失降到最低,就是让孩子成长的损失降到最低,充分利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资源,让孩子增强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的体力、增强自己的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这一次疫情的防控当中,我们特别提出开学可以延期,但是孩子的成长不延期。 (1)关于两则材料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学生给在线教育平台和工具打“1星差评”,留言“还我假期”是因为在线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学生增加了额外负担。
B.个别学校要求老师在假期中每天给学生在线布置任务、监督学习,是“停课不停学”的形式化、简单化的表现。
C.延期开学只是延迟了开学的时间,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不能够被延期的,甚至有部分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加速。
D.防疫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增强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的体力、增强自己的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2)请结合两则材料,分点概括“停课不停学”的正确措施。
5
(3)六年级一位学生家长建议学校“停课不停学”期间,组织教师利用手机、电脑讲授语数外知识,提高孩子的文化成绩。对于这一家长的建议,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阐述。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少年如豆
①少年把我招呼到他身边的座位上,我忍不住问:“我都戴了口罩,你还认得出是我呀?” ②“阿姨,我认得出来的,您的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样。”没戴口罩的少年,微笑着回答我。这是在进城的公交车上,我与一个男孩的对话,这个男孩叫金红。两年前,他们一家人租住在我家隔壁。
③那时,金红才上初一。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饭店,金红的成绩很差。每隔几天,他就像一台破机器一样,被父母修理一通。
④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晚上,我听到金红的哭喊声胜过雨声,急忙趿上鞋子去救场,就看到了男女混合双打这种无比惨烈的一幕——金红的爸爸正拿着皮带抽他,妈妈在旁边挥舞着一张试卷骂骂咧咧。
⑤父母的毒打,彻底浇灭了金红学习的心。他跟父母摊牌,不再上学,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帮父母打理小饭店的生意。大人为了给孩子一个反省期,叫他老老实实待在家。因为要忙着照顾小饭店的生意,金红的父母背地里请求我帮他们照看一下孩子。
⑥正好,我的孩子从学校回来,我就把金红叫到我家,给彼此找个玩伴。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便忙着做钻石绣。
⑦我埋头往底布上粘了好几十颗水钻后,金红问我:“阿姨,能让我试一下吗?”眼睛盯着底布盯得有些生疼,金红的问话正合我意。拿着绣图交代一番后,我起身,金红落座。没粘上几颗水钻,这孩子忽地站起来,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了出去,说:“我回家拿些豆子来!
⑧金红把父母用的红豆、绿豆、黄豆、黑豆、青豆,都带了一些到我家。他还带来饭店用的酒精
炉与小铁锅,带了蜡烛,又带了盖食物的大白粗布。征得我的同意后,他把蜡烛放到小锅里加热融化。
⑨一切准备就绪,金红拿着我的八马飞奔绣图最前面的一匹马作参照。铺开白粗布后,他拿各种豆当水钻,拿蜡烛液当粘胶。
⑩金红用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一幅单马奔腾图。只见五色豆粒,不论外形是否饱满、圆润,在这孩子的安排下,都能在粗布.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幅相相如生的豆粒马匹,让我惊叹!
⑪周日晚上,忙于生计的夫妻俩,终于收工回家了。我上门遇上他们儿子的杰作。他们惊诧了一下,就开始责骂孩子的心思用歪了。作为局外人的我,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背着孩子跟他们聊了一会儿。这之后没几天,金红家就搬走了。小小的少年,就这样远离了我。他的豆粒作品,却一直悬挂在
6
我的心壁。
⑫两年后,在公交车上被金红认了出来,着实让我意外。挨着他坐下后,这个背着大画板的少年告诉我,他的父母当初听取了我的建议,在周末与假期,都送他去学绘画。
⑬金红刚接触绘画,就显露出天赋。因为爱好得以发挥,金红反过来又爱上了文化课的学习。才稍稍费些功夫,他的成绩就突飞猛进。初中毕业考试,他的分数远远超出普高线。
⑭“阿姨,那天晚上,您跟我的父母到底说了什么?他们竟然同意我去学画画。”金红害羞地笑着问我。就像一把生锈多年的锁,一个惜物的人往锁孔里滴一些油后,配套的钥匙,就能轻而易举地把锁打开。更为可喜的是,绘画班的老师推荐他的作品参赛,还多次获奖。
⑮“说了什么呢?让我想想。哦,当时,我只是叫他们把你看成你家小饭店里要用的各种豆豆。每一粒豆子,在他们的巧手下,能变成豆浆、豆腐脑、豆沙、豆面,甚至是豆芽。而豆粒在你的安排下,又能成为奔腾的……”我的话还没说完,金红提前到站了。他下了车,对着我喊:“谢谢 您,阿姨。
⑯望着少年步履矫健的背影,我在公交车内庆幸,终于有人能明白,少年如豆、豆如少年的道理。
11.将下面的按时间顺序梳理的文章思路补充完整。
初遇金红,得知他 ——失去学习兴趣的金红,不想再去学校,他父母托我照顾金红我邀请金红到我家做手工,金红 ——金红父母来接他,我 ——金红家搬走后,我直牵挂_我和金红在公交车上相遇,得知
12.全文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将“公交车相遇”放在开头来写,采用这种记叙顺序,有什么效果?
1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还没等粘上几颗水钻,这孩子就忽地站起来。
②“阿姨,我认得出来的,您的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样。”没戴口罩的少年,微笑着回答我。
14.联系全文,分析文题“少年如豆”的含义。
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7
亲近土地
海峰
①这是我驱车二千公里,迫切想看到的地方,这里就是我梦中多少次回去过的故乡。
②我清晨早起,神清气爽,漫步田间,雾霭如纱,黝黑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玉米苗子,在晨露中滋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叶片上滚动着,大地上那漫无边际的绿意尽情地向朦胧的雾气中流淌着,一株株小苗一纵纵一列列,犹如绿色的波浪,犹如颤动的五线谱,犹如农民们高唱的欢歌,这时,早起的燕子,在空中翻飞着呢喃着忙碌着……
③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曾经放飞我的多少梦想,为了求学,为了走出这片土地,为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是南边的山叫南山,东边的山叫东山,西边的山叫西山,“那么北边咋没有山呢?北山在哪里?”我疑惑地问着爷爷,爷爷笑着说:“长大你就知道了。”于是,我盼望着自己长大…… ④后来,才知道,自己就像井底之蛙,自幼困在这山水之间,于是,我背着书包每天往返于这田间小路,到五里外的镇子上去求学,每天都对着小路说话,路为朋,花为友,草为伴,雪为侣,是这条小路,是这片田地,见证了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当我考试考出好成绩的时候,我会欢快的在小路上,在田野间奔跑;当我受到挫折,经历失败,特别是中考落榜,我就像一个幽魂,散漫在小路中,回想往事,不禁黯然神伤,当时的班主任老师鼓励我们说:“要有坚强的毅力,才会战胜困难。”她列举了,她的一名学生考了五年中考,终于考上了一所称心的学校。我默默地积蓄力量,发誓要走出这片土地。老师的话应验了,我通过努力,终于飞出了这山水之间,终于,从井底之蛙长出了翅膀,任游太空。
⑤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又经常想念这方土地,想念自己的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倾盆的大雨浇个落汤鸡,西北风卷着鹅毛飞雪让人举步维艰,想来都已经成为自己过去的人生掠影。没有经历的人是个不成熟的人,我感谢经历,感谢困难,感谢土地,我抓起一把黑土,搓成粉末,扬了出去,接着传来了唰唰落土声。
⑥土地是亘古的,时光是运动的,生命是消逝的,记忆是永恒的。听叔叔讲,村里好多人都已经去世,同龄人中,也有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走了,村里二十几岁以下的孩子们,我几乎都不认识,那些过去的叔叔婶子们,也被这岁月之刀雕刻了一脸皱纹,染满了一头白发,此时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⑦现如今,村村通公路已经进村,孩子们上学,再不用步行了,村里和镇里通了客车,车接车送,我祝福孩子们在这良好的环境下,好好读书。
⑧渐渐地,茫茫雾霭已经散去,蓬勃而出的旭日,放射出外道光芒,露珠更加璀璨,小鸟更加欢悦,地里多了声响,叔叔开着犁地机动车,突突地跑过,留下的是湿润的土壤,整齐的垄台,怡人的芳香…… (1)结合文意,说说文章题目“亲近土地”的含义。
8
(2)文章第②段描写细腻贴切,请从修辞和用词两个角度,品味其表达效果。
(3)第④段提到了当年班主任的情况,运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写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祝福孩子们在这良好的环境下,好好读书”。请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七、写作题(共1题;共45分)
16.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人、师长、同学或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
能来自陌生人或竞争对手……有没有一种陪伴,使你一想起来便觉得很温暖呢?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含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9
400
10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C
6.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7.(1)散入春风满洛城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深林人不知 (4)朔气传金柝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8.(1)骆驼祥子;老舍
(2)biè niu
(3)就对不起那辆车
(4)①一 ②此时祥子的心情非常激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想着再也不用受车厂老板的盘剥,自己干上两年,就可以再买车,一辆,二辆……他也可以开车厂了。后来遇上军阀混战,祥子的车被大兵强征去战场上拉子弹拉伤员。吃了败仗,逃命路上,祥子的车丢掉,祥子险些连性命也丢了。
9.(1)对……说,告诉;研究;另,另外;因为;也
(2)①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 ②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3)结友;有恒(勤朴)
(4)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10.(1)A
(2)示例:①遵守假期规定,教学安排符合假期定位;②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等;③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适量的居家体育运动;④在线提供社会实践和主动性学
11
习课程;⑤结合防疫过程,进行成长教育和品德教育。
(3)示例:这个建议不可采纳。“停课不停学”的内容应该既包括原有假期学科作业,又包括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组织教师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提前教学和假期补课,不符合假期定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1.经常因为成绩差被父母打骂;用各种豆子粘成了一幅奔马图;向金红父母提出了教育建议;他父母最终听取了我的建议,让金红的天赋得以发挥
12.倒叙。通过金红在公交车上认出“我”来设置悬念,激发了阅读兴趣。为下文我们的交流和引出回忆做铺垫。这样写使文章情节有起伏,引人入胜,丰富了文章内容。
13.①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红学绣图时有了新想法的急切心情,表现出他对绘画(艺术)的喜爱和天赋。②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红对“我”的眼睛的深刻记忆,表现出他对“我”给予他的帮助的感恩以及对我们当时相处时光的难忘。
14.指金红就像父母家里的豆子,不同的豆子可以物尽其用,不同禀赋的少年也可以人尽其才。作者借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所有少年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的期盼。
15.(1)既指“我”驱车二千公里,回到故乡,和土地的亲密接触;也指“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2)示例一:三个“犹如”领起的句子,运用了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形象地描绘出了小苗的蓬勃生命力和姿态。 示例二:“黝黑、晶莹剔透”细腻地刻画出了泥土和水珠的富饶和空明澄澈的特点。
(3)插叙,补充当年班主任对自己说的话和曾经一名学生的事情,这正是自己奋斗的动力源泉,使文章的情节更完整,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4)示例:美好的故乡,前进的故乡,我深爱的土地,漂泊在外的我,一定给您争气。家乡的孩子们珍惜当下的环境,努力读书啊。
16.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