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京 审 计 大 学 金 审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与防范-以绿大地为例
姓名: 朱蕊 学号: js1410655 二级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班级: 14审计6班 专业: 审计学 指导教师: 孙文婷 职称: 讲师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与防范-以绿大地为例
【摘要】财务欺诈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频频上演,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会让相关利益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这对防范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提出了迫切要求。除了在经济发展中起作用的外部法律法规或公司的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意识地遵守法律法规,本文详细介绍了绿大地公司的审计风险案例,描述了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情况。通过对云南省绿大地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鹏程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的情况。从失败问题的根源出发,从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行业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应的预防对策,降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风险。
【关键词】上市公司;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风险
Audit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 an example of green land
Abstract:From time to time,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have committed financial fraud, which has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vast number of stakeholders, especially investors. In addition to the exter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play a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the company'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and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onsciously abide by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during the audit pro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udit failure of Shenzhen Pengcheng Accounting firm in detail.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ituation of Pengcheng accounting firm in the audit process. From the root of the failure problem,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CPA, the audited uni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audit industry, the paper sums up the reasons for the audit failur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ternal audit of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internal audit risk; CPA audit; prevention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引言 ..................................................................................................................................... 1 一、文献综述 ..................................................................................................................... 1
(一)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 1
(二)关于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 ................................................................. 2 二、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3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环境 ......................................................................... 3 (二)内部审计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5 三、云南绿大地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7
(一)云南绿大地公司介绍 ..................................................................................... 7 (二)审计失败案件回顾 ......................................................................................... 7 (三)失败原因总结 ................................................................................................. 9 四、绿大地案例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启示 ................................... 11
(一)绿大地等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 11 (二)绿大地等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及其他方面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 12 五、结论 ........................................................................................................................... 13 参考文献 ........................................................................................................................... 15 致谢 ................................................................................................................................... 16
引言
对于审计风险,国内外都有过研究。本文列举了云南绿大地审计案,并梳理了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过程,认真剖析其具体原因,然后运用审计理论,得出相关结论,这些结论可为以后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今后,它可以帮助避免审计失败,并增加整个社会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信心。首先,通过阐述绿大地事件失败现象,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审计失败的具体特征以及审计失败案例。其次,对审计失败理论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揭示审计失败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剖析及经验的总结,
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保持审计主体的性,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利于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国内对审计模式的理论研究一直在持续。专家对审计风险认定有不同的研究成果:胡春源(2002)认为,审计风险的本质其实是诉讼的风险。秦荣生(2003)提出,审计风险实际上是对风险的控制;吴建有(2004年)认为审计风险是公司经营风险的副产品。基于此研究理论,风险基础审计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吴向阳(2005)和王惠金(2006)先后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可操作性进行了研究。随着国际审计标准的颁布,中国审计准则的修订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学术界一直在激烈辩论中国是否全面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基于审计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出《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并指出审计风险的构成部分,那就是固有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详细测试风险,以及控制风险。两年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在其第47号审计标准中重申了审计风险模型,该协会认为审计风险是由三个风险因素的乘积而得来的,它们分别是内部风险、控制风险、审查风险。这个模型还利于审计资源的分配。财务报表中有极大可能会导致巨大失误的区域将得到会计资源的配置。该模型应用较广,也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在审计风险研究领域是个较大的突破。2004年,国际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重新修改,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诞生,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种因素之间的乘积得出。该模型弥补了原有的模型的不足,能使注册会计师更好把控整体风险,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效果。
(二)关于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
胡继荣和张麒( 2000 )综合分析了审计风险评估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详细阐述了评价审计风险的总体过程。张广才( 2004 )建议将公司管理层面控制风险的相关因素加入到审计风险评估流程中,从而形成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余玉苗( 2004 )建议事务所四个方面提高我们国家审计师的行业特长,来把握审计风险的不确定性,这四个方面包括:一是充分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与情况,二是调整审计人员的组织结构,三是培养专业的审计人才,四是主动采纳专家提出的意见。秦荣生( 2005 )指出了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引起了审计风险的产生,认为建立整治、监督制度很有必要,应从根源上及时消除信息上的不对称,将审计风险扼杀于摇篮,还建议审计人员保持合理的的职业怀疑态度等,来加强审计工作。
Waller(1993)亲自检测了审计师在评估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方面的能力。Kida等人(1993)对环境因素可能对审计策略产生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Low(2004)研究了审计专业知识在风险评估时的运用和影响,探究其是否会促进
审计策略的制定。Simunic等人(1990)认为,企业控制和减少审计风险可以采用组合审计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对某行业内的企业进行审计,可能是企业最佳的选择。Hogan等人(1999)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从1976到1993年的十几年里,同一个行业的大多数公司将审计工作交给专业的审计公司,由3家或者少于3家的审计公司提供更专业的技术,由此可见,在某些特殊的行业中,审计公司更能发挥专业性。
审计风险原模型中存在着无法把握审计风险的缺陷,而随着国内外审计风险模型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这种不足得以填补,更提醒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注重把握企业将面对的全部审计风险。随着审计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控制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建立整治、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应从根源上及时消除信息上的不对称,将审计风险扼杀于摇篮,保持专业化的审计怀疑态度,加强审计规划的五项措施。
请增加一个部分:文献综述总结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环境
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分类和特点 (1)由董事会带领的内部审计
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就是将审计机构内设于公司的董事会中。公司的商业决策是由该公司的董事会决定的。董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的责任包括了将股东大会的决议执行下去,以及对公司的经营策略进行把控,还包括了对总经理的任命和免职。在公司中,处于较高地位的董事会起着主导作用,这样的组织模式,可使公司内部的审计保持、树立权威,对审计人员的职责划分及责
任认定也比较清晰。然而,这类型的审计也有弊端,因为董事会的工作流程相对复杂,会反复讨论,甚至会陷入一个小的局部问题,这大大拖延了审计进度。针对这个情况,可设立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来领导,用于监督审计工作,公司内审机构进行规范的工作。
(2)由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
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是指将公司审计机构设置在监事会下,由公司监事会来领导。公司的股东代表和少数的职工组成了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考查其行为是否符合公司规范,是否触犯了法律法规。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有比较强的性和操作权,这是因为大多数监事并不擅长经营管理,由他们带领的内部审计将焦点更多放在监督上。监事会在公司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作为公司治理的监督机构,可以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也能保护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可以减少经理的欺诈行为。但是,在现代内部审计方面,监事会的表现就差强人意,它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的资本运作等方面,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
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机构。总经理是受所有者委托,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担负为公司盈利的责任。由此看来,公司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明确的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率,这样的内部审计应更易用于生产和运营,赢得利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生产和经营才是总经理所擅长的,也是最关注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生产和经营上,从而忽视了对资产的管理,忽视了资产安全。内部审计机构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也将目光聚焦在公司经济效益上,可能造成对内部控制的忽视。同时,从代理理论可知, “道德风险”和“逆
向选择” 是代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经营者进行奖励,而另一方面对其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公司内部审计处于总经理的领导之下,会出现监督乏力,造成了当局面由“内部人”牢牢控制时,内审束手无策。
(4)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内部审计
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是指由财务总监领导内部审计机构。财务总监主要管理公司财务,负责公司财产的安全性,以及保持财产的完整性,提高公司的资金运营效率。从业务和财务的职能来看,带领内部审计的最优人选是财务总监,因为他最擅长财务管理,也熟悉行业标准,知道公司该从哪些方面控制财务,也清楚公司内控的哪些环节较薄弱,在提高公司审计效率,并且降低审计风险方面,财务总监也应该是一把好手。但是,财务总监的地位较低,在决策上,往往是总经理或董事会拍板敲定,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审计没有较强的性,无法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内部审计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1.内部审计工作较为被动
纵观我国内部审计的历史可知,它的存在其实是国家审计的补充,在其带领下工作。20世纪80年代,x各部委以及国营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起内审制度,但那时的内部审计缺乏主动性,大多是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不是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建立的。我国的上市公司是依照我国现代公司制度成立的,然而仍然有许多是因国有公司改制组建的,还有沿用以前的组织框架,工作上处于被动领导的局面,并非货真价实的现代内部审计。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成果,经济的发展促使内部审计的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也是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建立起来的。表面上看,内部审计在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了,但实际上,它根本没发挥
主动性,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被动?现有的表达只是评价,但是没有具体行为的支撑)除了追根溯源外,还因为国内很多上市公司并
没有建立起现代公司制度,以及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缺陷等。
2.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法规及公司的普遍有哪些?请列举;然后再阐述为何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原因是什么?)
补足国家审计力量,这是我国的内部审计最初建立的目的,因此其主要的工作只做事后的监督。但是,改革越来越深入,现代公司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许多私营企业公司成立,这些使内部审计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一些公司开始注重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但是,人们对内部审计的传统认识和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公司管理人员的关注点很少停留在内部审计上,加上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流于形式,或缺少专业性,或只是“查错防弊”,并没有将工作深入,因此不利于现代内部审计发挥积极作用,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内部审计缺乏性(影响内审的性有哪些:比如内部审计员工也是受雇佣的关系,会考虑到自身在公司的发展;自我利益与公司利益关联;与公司内部高层之间私人关系较好,会影响性;这些因素都可以展开阐述)
要想发挥审计的积极作用还需要保持审计的性,审计的性是经济监督中独具的本质特征,区别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内部审计性可具体表现在机构的隶属关系、职权的授予和行使以及审计的客观性等方面。内审的性可充分保证审计的客观、权威、公正。理论认为,内部审计是否具有性,与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密不可分,其领导机构层次越高,内部审计的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审计性较强的一般存在于董事会领导下的内审机构,以及监事会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而相比之下,由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较弱。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都属于前者,然而因为他们普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内部审计的性也只能沦为空谈。
三、云南绿大地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一)云南绿大地公司介绍
1996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绿大地”。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种植、销售绿化草木,以及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绿大地于2001年3月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是农业科技领域的独苗。绿大地公司拥有国家级“一级”资质,在在园林绿化施工方面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2006 年11月,绿大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被发审委驳回。2007年12月,绿大地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并公开发行股票,其注册资金为1.5亿元。
(二)审计失败案件回顾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判定认为:截止2007年6月30日,绿大地在土地成本、灌溉系统修建、土壤改良价值虚增多达数千万元。
绿大地招股书披露,从2004年到2007年1-6月,绿大地公司上市后,其排名前五大的销售客户逐渐人间蒸发。官渡区人民判定认为,绿大地公司从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的1-6月间虛加增加了企业收入2.96亿元,而2007-2009年,绿大地公司每年都有数亿元虚加增加的收入。
以下是绿大地公司历年财务报表摘要情况:
图表1 绿大地公司2004年-2010年财务报表摘要
从上表中可知,绿大地公司在2009年发生了惊天逆转,当年发生的亏损消耗了前些年的全部利润。
绿大地为了掩盖财务问题,在2008 年决定弃用为其工作了7年的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而改用中和正信会计事务所。次年下半年,绿大地的资金循环出现问题。到了年报披露的最后关头,绿大地换掉原有的审计机构,用高额费用收买该事务所,为其掩盖财务上的重大问题。
图表2 绿大地公司更换会计事务所情况
梳理一下绿大地公司事发的过程,不难发现其东窗事发过程速度很快:
图表3 绿大地公司从立案到判决过程
(三)失败原因总结(内审的问题没有突出,前面都是公司自己的管理问题,最后一个是外部的审计师问题。需要从绿大地本身内审职能没有发挥,性极大受到影响,对于外部审计的态度以及配合几个方面去着手阐述)
绿大地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注册会计师性丧失的问题,然而最根本的问题依然是绿大地公司本身的问题。绿大地公司存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权力的制掣的不平衡,公司内部控制乏力,审计缺乏性等,当内部面临财务问题时,采取的是瞒天过海的方式,而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及道德素养等都直接导致了审计失败。公司内部问题与外部注册会计师性的丧失共同导致了审计失败的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善
绿大地自上市以来,董事会成员大幅改变,自董事长何学葵被羁押后,其成员更是由之前的三人仅留下两人。其人员组织结构和职务设置也不合理,且职务未实现分离。
2.权力没有受到有效制掣
自2010年4月起,绿大地公司一直由董事长兼任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公司的监事会也流于形式,没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内部权力制衡困难,其董事长何学葵一直是公司的绝对主导。
3.公司内部控制乏力
云南绿大地公司内部的业务行为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公司运行极不规范,例如采购、付款、销售、收款等环节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存货及销售确认没有制定条件,绿大地内部存在诸多不良问题,加之公司为了能够发行新股,成为财务造价案曝光的隐患。
4.违反审计性和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虽然2007 年至2010 年,绿大地一直不停的在更换审计单位,但其财务舞弊并未停止,且多数审计单位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经调查发现,2007 年以来,庞明星一直以“外聘顾问”的身份,与绿大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又以介绍人的身份,将绿大地的审计项目介绍给其原先工作过的鹏城会计师事务所。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收取了绿大地高额的费用,出具了对绿大地有利的审计报告,而庞明星实际上早就有报告的签字权力,因此,他是利益的间接促成者。
5.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缺陷
在此案中,注册会计师缺乏性,有多次挂靠单位的行为。庞明星先后任职于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华源会计师事务所,并且在审计工作中进行违规操作,协助绿大地公司进行虚增收入和现金流的操作。在本案中,注册会计师在专业上也缺乏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缺少怀疑精神,对相关证据和资料审核不严,在高风险项目中,对审计和函证没有做到基本的要求,从而造成审计失败。
四、绿大地案例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启示 (一)绿大地等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屡见不鲜,严重侵害了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为了预防这类事件的再次上演,保护各方权益,需制定相关规则和采取措施进行规范,来降低审计风险。
1.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健全监督体系,对其董事、监事、股东等行为进行监督,并使信息公开化,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化,督促上市公司在向投资者披露信息时,能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让投资者看到一个真实而值得信任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出现了与二级市场异动密切关联的情况时,监督管理的手段要随着变化,实行多种监管方式结合——公司监管与市场监管联动,对上市公司违法管理者的违法行为应做到 “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2.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的压力是很大的,可以对企业起到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具有广泛性特点,传播信息及时,且影响较大。应充分利用监督作用,对企业信息进行及时披露,及时
发现其异常并向大众反馈,使信息透明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处于监督之中,一方面可以常常审视自己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也增加自身的企业信誉,既做到大众监督,也做到自我监督。
(二)绿大地等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及其他方面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1.注册会计师应保持性和专业性
审计工作是谨慎而专业的,审计报告要保证质量,就要保持审计工作的性以及专业性。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始终不受外力作用的影响,从自身专业理论和经验出发,对审计的企业内容保持客观公正的审核和评判,出具反应真实情况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真实可靠的中心环节便是审计是否具有性。保持审计的性将大大降低财务信息错误的概率,降低财务作假的几率。
除了性,在审计工作中,另外一个重要事项便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性,这是审计报告是否可靠的重要保障之一。这要求参与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始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始终保持职业敏感度和判断力,具有严密的审核思维,确保信息的完整无误。
性与专业性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需同时具有。
2.会计师事务所应提高风控能力和提高执业素养
在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屏障。这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具体的业务环节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其在审计工作中面临企业的信息,起着监督的作用。所以,加强会计事务所的风控能力和执业水平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第一,会计事务所在对接业务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尽量寻找本所熟知的领域,对于不熟知的行业和没有操作过的行业,以及一些常常发生财务舞弊的行
业应避免。此外,在接业务前,应对企业的信息充分核实,避免陷入不利风波。
第二,在具体审计工作时,事务所不能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收取额外的服务费帮助企业出示虚假报告,对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视而不见,事务所一旦发现财务问题,应及时停止,坚决退出。
第三,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行业准则、行业程序。虽然掩盖财务问题的手段不断发生着变化,会计事务所不能识别所有问题,无法完全杜绝舞弊行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遵守了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还是能够看出端倪,识别大部分经过掩盖的财务实际情况。
第四,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可秉承怀疑态度,对于某些结果可以适当分析。因为我国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审计工作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当回函量比例高达100%时,并且其财务情况没有差别性时,就应当进行适当的怀疑。注册会计师还需要丰富自己的经验,运用多种审计方式和方案策略,可利用一些外来线索和内部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审计质量。
五、结论
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同时相关部门应健全相关法律,加大对审计的执法力度,促使其企业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风险防控,提高职业的质量,保证在审计过程中的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从宏观着手,要逐步建立起现代上市公司的制度,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的结构,将审计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内部审计部门要按照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协会(简称IIA)所制定的要求,建立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周密而严谨的内部审计计划,开发科学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和测试技术,并且公司应
强化审计质量风险意识。
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和公司管理的现代化,事后审计已不能对公司的业务活动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内部审计应与事前审计、内部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使之贯穿于整个运作和管理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管理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开发和实施实时审计和过程中审计成为可能。企业应搭建一个审计信息平台,对财务和会计信息进行分享与监督。逐步实现内部审计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方向。此外,内部审计的实施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力量发展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这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波,飞.审计质量框架制定的国际实务进展及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8:83-88.
[2]崔奇.舞弊导向下的高风险客户特征识别及审计策略[J].商业经济,2014,14:113-115. [3]崔奇.基于舞弊导向的高风险客户识别及审计策略[M].会计之友,2014,36:18-20. [4]龚月姐,储安全.我国民间审计性缺失和弱化的对策研究[J].唯实(现代管理),2014,10:31-33.
[5]韩静,章道云.浅析审计风险问题[N].商报,2014,35:129+124.
[6]侯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J].东方公司文化,2014,10:235. [7]金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法律责任浅探[N].财会通讯报,2014,25:90-91. [8]李芳.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248-249. [9]刘明辉,汪玉兰.中国审计市场的管制、监管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5,02:86-94. [10]马亚丽.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框架研究及借鉴[M].中国乡镇公司会计,2014,08:161-163.
[11]满子君.审计收费制度重塑基于加强审计性的视角[J].财会学习,2014,06:44-45.
[12]毛育晖,于雳.连续审计、重复博弈与审计失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8:-91. [13]毛丽荣.审计失败原因及其规避措施[M].中外公司家,2014,21:63. [14]齐可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4,24:25.
[15] Clatworthy,External Audit:Evidence From the UK.Journal of
Business:169-20.Service(fifth edition)ITP.
[16]David& Richiute.Auditing Assurance Company,2001(01):231-235.
[17]AngelL.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ournal of Economics.1981(03):183~199 between Auditors' Fees for Non-audit. [18]Frankel,Johnson,
Nelson.The Servic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10):77~105.
致谢
时光匆匆而过,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在本论文结束之际,真诚地感谢在我求学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是你们耐心指导我,并且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使我在求学路上不断前行,谢谢有他们在我身边,陪我一路走来。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孙文婷老师,在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论文的每一章节都凝结着老师的智慧和心血,把他的思想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其次,我还要诚挚的感谢会计学院的各位老师,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给予了我悉心的关怀,并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我得到了充分锻炼;老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水平,热心坦诚、与人为善的处事原
则,使我终生受益。
再次,我要真诚的感谢我最亲爱的会计学院的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在几年的相处时间里,我们相互关爱,与你们愉快地相处的每一个瞬间,都使我终身难忘,是我人生中一份最为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求学期间对我的理解和关心,你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你们无私付出,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气馁!在感谢大家的同时,也衷心祝福大家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