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前控制
⑴ 施工前,通过地质勘测,确认地基达到或超出承载力设计值,对如软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不均匀地基的工程特性,采取加固或换土压实。 ⑵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关,对材料质量有怀疑的拒绝进场使用。
a)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资料。水泥的品种与标号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混凝土浇制及砌砖使用的砂、石料应经有国家级计量合格证的检验单位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c)检查砖块规格,平整无凹凸及缺棱掉角,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d)浇制用水必须清洁(PH值在6~7),不允许有油污。
e)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筋必须有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f)检查门、窗、排气扇、纱窗等材料质量、性能与图纸要求是否一致。 ⑶ 测量配电房基础坑深、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一致,坑底清洁平整。
2、事中控制
⑴ 模板组装必须牢固,表面平整、光滑、清洁。模板连接处应严密无明显缝隙。 ⑵ 现场配制混凝土应严格按照设计强度等级配料,并制作试压块证明混凝土强度。
⑶ 混凝土结构所采用钢筋绑扎应均匀分布。箍筋间距的允许误差:主筋间距及每排主筋间距为±5mm,箍筋间距为±20mm。沿箍筋分布方向其位置与竖向面或水平面的偏差为±20mm。
⑷ 配电房地平标高、柜坑、进线电缆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 混凝土浇注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⑹ 红砖在砌筑前应先浇水淋湿。砌砖工艺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灰缝应该饱满。灰缝厚度在1cm左右,避免出现空缝影响砌合强度。靠混凝土柱一侧的砖砌筑应与柱体预留拉结筋紧密压实。
⑺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一般应达到设计标号的50%方可拆模。如楼面板距≥2m或≤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75%、楼面板距>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100%方可拆模。梁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75%、梁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100%方可拆模。悬臂构件≤2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75%、悬臂构件>2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号的100%方可拆模。拆模应轻敲轻撬,避免损伤混凝土,拆模后应加强养护。
⑻ 检查地面平整度≤5mm;墙面垂直度≤4mm;表面观感无明显缺陷。门窗封闭(关合)无缺陷,误差<3mm;孔洞封堵无遗漏;天面防水符合设计标准;无渗漏。
3、事后控制
① 检查施工单位填写的施工记录的真实性,关在表上进行评级和签字。 ② 组织有关部门对配电房进行质量验收,并跟踪消缺。 ③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检查和修补
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
a)需修补部位必须认真剔凿,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b)修补用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的一致,强度等级高于原混凝土等级,并适量掺加微膨胀剂。
c)修补部位,应略高于原混凝土表面,待达到构件设计强度后,再将外面凿平。
4、安全控制
⑴ 建筑物外墙须按要求搭建脚手架、上落梯。
⑵ 脚手架外侧须挂安全网,在显眼处挂安全警示标示牌。 ⑶ 在洞口、楼梯口须设置围栏围护。
⑷ 进入施工现场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