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答导入,明确行为目标。
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广泛地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
生:(抢答)
师:恭喜你答对了。今天我们回温《三字经》,来个“男女大对抗”, 教师出示游戏口号——“男女大对抗,经典我在行”,师生一起喊口号。 游戏规则:屏幕出示图片,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在成员表演完老师出示的图片后,请在十秒钟之内猜背《三字经》中相应内容,要求表演者不可暗示相关内容,猜对获胜!违反的同学表演节目。
师:在游戏开始前,老师有几个字送给大家,(板书:认真观察 仔细体验)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送给大家。
生:老师把这八个字送给我们,是希望我们在游戏中要观察每个人的动作、表情,听一听大家说了什么,还要用心体验我们在游戏中的心情。
师:是啊,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去体验。
二、在游戏中观察、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师生共喊口号。请男方派一位同学上台
师:大家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你,能对大家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
生:出示句式:教室“唰”的一声,安静得能听到老师手表微弱的滴答声,大家--------------------------------------,我觉得-----------,心里就像---------------------,我在想:“-----------------------------------------------”
师: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你们观察到什么了?
生:出示句式:XX同学-------------上了讲台,一边---------------,一边------------,好像在说:“----------------------------------------------------------”我想:“----------------------------------------------------”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记住,不仅要观察别人,还要观察自己,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用心体验游戏前的紧张气氛。
师:游戏开始,我们的口号是——
生:“男女大对抗,经典我在行”
出示图片,几名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观察),生猜,表演不到位,猜不出来(或猜出来了)
师: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没猜不出来吗?(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出示句式:只见-------(谁)一会儿----------,一会儿------------,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跳动个不停,越跳越快,越跳越快,就像-----------------------------。我-------------------------------------------
师:他们猜不出来,你(表演者)在想什么,说说你的体验
生:出示句式:随着一声“时间到!”教室里------声,-------声,--------声,交织成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也弹奏不出的激情曲,(可是)我在想:-------------------------------------------------------------
师:我看到你笑得最开心,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生:
师:(对猜不出来的同学说) 依据规则,你必须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此时此刻,你感到紧张吗?
表演的同学说:
师:看看你要演的节目是什么。(一边做十个不同的动作,一边背《三字经》)
师:你要说什么?
生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你们的独特感受非常吸引人。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把这句话改一改:“生活中不缺少作文的素材,缺少的是一双发现作文的眼睛”。下面我们欣赏××同学为我们的表演。
(学生齐喊游戏口号后,××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观察。)
师:说说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体验 到什么?(采访几个不同的同学)
生说:
三、方法点拨,指导学生习作。
师:同学们游戏玩得热火朝天,话说得妙语连珠,真是精彩极了。如果我们要把刚才游戏的情况写下来,你们觉得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要按游戏的顺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还要注意写出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师:描写要有顺序。(板书:有顺序)
生:要写清楚第一个上台同学和表演节目的同学说过的话,做的动作,还有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因为他们是这个游戏中的重点人物。
师:描写要有重点。(板书:有重点)
生:除了写游戏中的重点人物,还要写一写同学们是怎么看表演的,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这种方法叫“点面结合”的写法。(板书:点面结合)
……
四、自主命题,个性化习作。
师:你准备以什么为题目呢?
生:《一节有趣的作文课》、《游戏也疯狂》、《快乐游戏》……
师:紧张刺激的游戏到此结束,请同学们在下节课把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题目自拟。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