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Gǔ)姓,最早来源于周⽂王姬昌的祖⽗古公亶⽗,是⼀个古⽼、多民族、多源流的姓⽒群体。古姓⼈⼝在中国⼤陆没有列⼊百家姓前⼀百位;在台湾排名第七⼗五位,多分布于台湾的台北、台东、新⽵等地。姓⽒源流古(Gǔ)姓源出有四:
1、出⾃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的后代⼦孙,以古为⽒。据《风俗通》上记载,认为古⽒是古公亶⽗之后。⽽这个古姓家族的始祖,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武王得天下时,被追尊为太王,所以,古公亶⽗即周太王,其后代⼦孙以古为⽒,称古姓。
2、出⾃周代有⼤夫受封于苦城,以⾢名为⽒。据《潜夫论》上有关于“古成⽒之后分为古⽒。”的记载,周代有⼤夫受封于苦城(在今河南省⿅⾢),其后⼈以讹⾳古成为⽒,以后去成单姓古,称古⽒。
3、出⾃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吐奚⽒所改。据《魏书·官⽒志》记载指出,后魏吐奚⽒改为古⽒。⼊中原后逐渐与汉⽂化融合,改为单姓古⽒。
4、回族中有古姓。据考来⾃唐初进⼊中国,后于天宝⼗四年(755年)任⼤将军的古都⽩丁名字⾸⾳。另据江苏扬州中学退休教师古城厚⽼⼈讲,其先古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时迁⾄扬州。《扬州府志》有载。古⽒原有家谱,历三⼗三世,后毁于兵难。在明代时,扬州还有⼀回回收藏家也姓古,⼈称“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河南地区。回族姓⽒之⼀。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见《中国回族⼤辞典》)。得姓始祖:古公亶⽗。古姓源出于姬姓,周⽂王姬昌的祖⽗是古公亶⽗,他在担任周族⼈的⾸领时,率领族⼈定居在岐⼭脚下肥沃的渭河平原。在这⾥,古公亶⽗带领族⼈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还兴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宫殿,使周国初具规模并逐渐强盛起来。古公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周武王建⽴周朝后,尊古公亶⽗为周⼤公。古公亶⽗其后代⼀⽀⼦孙,为了纪念祖上就以祖⽗称号为姓,世代相传姓古,故古姓后⼈尊古公亶⽗为古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古姓⼈⼝在⼤陆没有列⼊百家姓前⼀百位,在台湾排名第七⼗五位。⼈⼝分布国内分布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改朝换代时的移民运动不⽌两湖,还有两⼴、江西等地,填殖地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今重庆市,因此古姓⼈⽒跟随移民到云、贵、川等地。
1945年8⽉⽇本投降后,台湾光复。⼴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古飘萍等随前进指挥所⼈台,进⾏台湾的接管⼯作。之后,⼴东梅州籍的⼤律师古云琼、⼴东五华县籍的警官古奠基、⼴西马⼭县籍的飞⾏员古可模、江西寻乌县籍的古芹斋教授、江西上犹县籍的军医古章⽂等⼤批古⽒军⼈、警务⼈员、律师、学者赴台。特别是在1948~1950年期间,国民党部队中许多古⽒⾼级将领前往台湾,如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的古作邦将军、古游⽣将军,江西省遂川县樟⽊坑的古⽥才少将,⼴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的古焕谟将军,⼴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古辉⽂上校等等。其间⼈台的除了⼴东、⼴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南⽅诸省古⽒外,还有陕西、贵州、四川、重庆、河南、⼭西等北⽅古⽒。台湾现聚居着古⽒三万余⼈(公元1978年统计时有两万余⼈),在台湾姓⽒排名中列为第七⼗五位,⼈⼝遍布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苗栗、台中为最。
古姓家谱⽂献⽬录(部分地区)
惠来·梅⽥古⽒族谱⼀卷⼿抄本清代康熙三⼗七年(1698年)古之梁编现存台湾。五华·古⽒族谱⼀卷清代嘉庆年间⼿抄本现存⼴东省五华县梅林镇贮河⽯。
定南·⽩沙古⽒族谱多卷印刷本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古仁勋编撰现存江西省定南县柱⽯乡⽩沙村。
江西·古⽒族谱多卷印刷本清代道光⼆⼗四年(1844年)编现存江西省南康市内潮乡、遂川县。五华·古⽒族谱⼀卷清代道光年间⼿抄本古若宗编现存⼴东省五华县。
五华·古⽒族谱⼀卷清代道光年间⼿抄本现存⼴东省五华县梅林镇。北埔·古⽒族谱⼀卷⼿抄本清代道光年间古春光编‘现存台湾北埔。杨梅·古⽒族谱⼀卷清代道光年间⼿抄本现存台湾桃园县杨梅。
五华·古⽒族谱⼀卷清代道光年间⼿抄本现存⼴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径。
南海·西村古⽒家乘⼀册⼿抄本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古硕元修撰现存⼴东省南海市和顺镇西村。
古姓字辈(以下为部分地区字辈排⾏)
⼜称为派辈、派序、辈名、派语供家族成员取名择字之⽤。古时多应⽤于男性,⾄近代,⼥⼦名字中亦较常出现,以⽰男⼥平等。从⼀个⼈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他是家族中第⼏辈,或称第⼏世、第⼏代。
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瑞⾦市、⼴昌县、兴国县、永丰县、贵溪县、进贤县、乐安县及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的古姓,在清代第六次续修族谱时,曾统⼀拟定字派:道可奕世德,瑞庆英贤芳;绍接家风盛,拔魁声⾃扬。
后来在七修谱时有所更改。⾄⼋修谱时,发现有许多字与祖名犯讳,便重新拟定派语,⾃四⼗⼀世始全部启⽤如下派语:
贤良家发贵,吉星运兆长;才学能治国,伟业耀华邦。湖南省岳阳县与重庆市奉节县古姓,统⼀字派为:功助先泽,荣昭国华;典常式序,科第起家。河南省唐河县、民权县、社旗县古姓,统⼀字派为:纪长向扬,昌宗昭明;亦世兴旺,远传诗礼。湖北省红安县与河南省新县古姓,统⼀字派为:太学复兴,尚德克承;⽴传忠厚,继启贤能。
你是什么字辈的呢?欢迎⼤家来分享更多的姓⽒⽂化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