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5.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 一、工程概况
1. 本标段隧洞1座,隧洞总长XX米,为分离式特长隧洞。
2. 地质构造较复杂多变,围岩结构多样化,涉及级-级围岩反复分布。隧洞进口附近岩体为坡积土、块石土加粉质泥岩,开挖后易发生失稳和地表沉降。
3. 隧洞中间穿过一处断裂带,岩层褶曲强烈、破碎、裂隙发育、裂隙水丰富,极易发生失稳现象,安全隐患较多,施工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4. 隧洞地处地震多发地区,对隧洞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不利。 5. 施工材料和设备受唯一进场村道限制,对正常施工影响极大。 二、施工现场布置
1. 施工现场主要分为四块:生活办公区、施工场地、材料堆码场及料库、拌和站。 2. 隧洞施工进出口设置明显标志,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监护。 三、隧洞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1. 坍塌:隧洞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导致围岩失稳,发生坍塌事故。
2. 涌水:隧洞穿越断层带、富水区时,可能遇到涌水情况,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 3. 瓦斯突出:隧洞穿越煤层等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瓦斯突出事故。 4. 机械伤害: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多,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5. 触电: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不完善,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6. 火灾:施工现场火灾风险主要来源于电气设备、易燃材料等。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1. 当隧洞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上安全风险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接到报警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了解情况,确定报警级别,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组织机构:
a.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整个应急处理工作。
b. 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 c. 信息报告小组:负责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处理进展。 d.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疏导等工作。 2. 应急职责:
a.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整个应急处理工作,协调各方力量。 b. 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撤离,救治伤员。 c. 信息报告小组:负责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处理进展。
d.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疏导等工作,确保救援现场秩序井然。 六、应急处理程序
1. 突发情况发生时,现场负责人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2. 救援小组立即行动,进行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3. 信息报告小组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请求增派救援力量。 4. 警戒保卫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疏导交通,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5. 相关部门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停电、停气等。
6. 救援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应急培训和演练
1. 定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八、注意事项
1. 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明确自己的应急职责。
2.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消防器材、急救包等。 3. 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隧洞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实际应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预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