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写 滨书Writing “新闻传播学?’向何处深入 ——读《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口李荣 新闻传播学如何发展?向何 处深入?徐培汀教授的回答非常 肯定。他认为新闻既有术理,又有 学理.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在过去的两年中,徐教授本着 中则以其“新闻著作”为基点进行 评析,也有突出的价值。 当今新闻学研究存在着很多 问题.新闻学边缘学科研究面铺得 太广.某些学者的研究方向走偏, 很多新闻传播学理论嫁接在其他 学科之上。尤其是嫁接传播学。很 《公文正文三要素说与公文正文 格式化导论—・公文写作一读 通l修订本)) 对“新闻有学”的坚定信念.对建 国以来的新闻传播学说的发展做 了全面的研究.让一本55万字的专 吴新元著 中国档案出版社 2O_05年12月 少有自己的创新 新闻学作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应有自己的基 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展示 了新闻学的发展方向 定价:32元 础理论框架。该书作者指出,为了 克服传播学泛化的现象.一要缩小 生于1931年的徐培汀教授早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是复旦 大学新闻学院的老教授。也是新 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新闻学者之 一本书是一本关于公文理论与实 际应用的专著和教材。第三版在原 有 公文正文三要素说 及“公文正 文格式化”基础上.f乍了更深入的理 研究范围.把传播学研究对象限于 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领域:二要细 化.细化虽不等于深化却有助于深 化:三要深化.传播学研究需要现 象描述——经验概括——规律探 索——哲理分析几个层次步步深 入。传播学研究要有特色。既要与 国际接轨,又要本土化。 新闻有学.学有对象.学在规 律。《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对于中国新闻学说的状况很有 论阐释,提出“抒情性公文”这一新 发言权 他见证了新闻学在建国 后至今曲折艰苦的过程.也目睹了 传播学在我国从无到有、再到目 前白热化迅猛发展的巨大变化。 读完《中国新闻传播学说 概念。同时运用表格与案例,以更加 直观和清晰的方式讲解了数十种公 文写作的格式与规则。 (高蕾) 史》,令人叹服作者的观察和判 断。徐教授根据他几十年来的研 究经验.把国内的新闻学研究者 分为新闻学家、新闻学者、新闻工 作者等几类.选取独特的叙述视 角,有详有略。在理论新闻学研究 f1949—2005)是“新闻有学”的有利 佐证。对建国以来的新闻传播学 说做系统的梳理.需要收集大量 的资料.阅读大量的书籍.能在两 年之内完成这一任务.对于一位 年逾古稀的老教授来说实属不 易。徐教授常说:“咬住青山不放 松.一分劳动一分功:阳光总在风 雨后,困难总比办法轻。”也许正 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 新闻思想。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新 内容和生生不息的薪闻实践不断 发展而来的。本书中作者论述了 中,作者对于如甘惜分、王中、梁 衡、刘建明等著名新闻学家,以 “新闻思想”为着眼点进行阐述. 对其各个时期出版的书籍和发表 的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 是这种孜孜追求的精神.使作者 给我们献出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 想发展的社会背景、新闻思想发 纳 有些学者的新闻观点虽然不 成体系。但提出的观点很新奇、很 独特。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新闻学 体系的构建起到了补充作用.书 值的学术综述。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 学院研究生1 展的三个阶段和新闻思想的历史 方位等问题 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 和实践价值 (浮1.|I 2007年02期『NEWSANDWRITING 奄内▲ |I‘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