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互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0510220 中文名称:日汉互译 英文名称:Translation 适用专业:日语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开课时间:第7学期 总学时:72学时 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简介
日汉互译为日语专业高年级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导入初步的翻译理论,加深学生对翻译的了解,并通过对日语和汉语的翻译实例的讲解和练习,进行系统的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预修课程(编号):高级日语一(00510181)、高级日语二(00510182) 并修课程(编号):无特别要求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翻译定义的介绍,了解翻译是一项兼具创造性与艰巨性与一体的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是沟通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语言障碍的桥梁。2、通过对翻译标准的介绍,了解一篇译文,一部翻译作品,要译得准确无误,通顺畅达,读起来像本国语言一样亲切,就必须遵守“信、达、雅”这一标准。3、结合典型的例文/例句,把学生相互游离的外语理解力和母语表达力紧密地糅合于一体,提高他们实际翻译的具体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
1、坚持翻译者所应具备的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世界观,不断提高本民族的语言和外民族的语言水平。2、须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翻译规律;研究继承前辈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行之有效地运用于我们的翻译实践中。3、要求学生在完全吃透与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去探索带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深层次的翻译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以课程讲授法为主,结合典型的例文/例句教学,并进行大量实际的翻译练习。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言(4学时)
本章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翻译理论,分别从何为翻译?其所应遵循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作为一名合
格的翻译工作者应具备何种修养?最后再从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详细说明上品的翻译文章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把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事项或文章的内容改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翻译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工作,它通过两种语言的相互往来,达到交际和交流思想的目的。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关于信、达、雅
翻译的标准是翻译实践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所谓翻译的标准,实际上是如何保证翻译质量的问题。这个标准就是翻译工作者常说的“信、达、雅”。 第三节 翻译工作者的修养
首先必须具备马列主义世界观。即在“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的指导下,透彻、有分析地理解原作,而对于原作的透彻理解,乃是翻译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功夫,不可偏废。翻译工作者必须有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要做到:一丝不苟,细致谨慎,不怕麻烦,不耻下问。 第四节 翻译的过程
翻译是运用两种语言的复杂过程。翻译一部作品和一篇重要的文章,一般要经过准备、理解、表达、校对、定稿等阶段。
本章的重点、难点: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
第二章 基础翻译(24学时) 第一节 “形式名词”的翻译
第二节 25种“相关句型”等的翻译 第三节 “する” 的各种用法
第四节 “に” 的复合格助词的翻译 第五节 “补助动词”的翻译 第六节 “原因”的翻译 第七节 “时间”的翻译 第八节 “时与时态”的翻译
第九节 动词和表示空间场所“に”的翻译 第十节 动词和表示空间场所“で”的翻译 第十一节 同一动词所表示的空间场所“で”和“に”的翻译 第十二节 “移动自动词”和“具有他动性的自动词”的翻译 第十三节 “常用副词”的翻译
本章的重点、难点:各个项目在具体应用中的翻译
第三章 常见表达形式的翻译(12学时)
第一节 被动句
第二节 使役句及使役被动句 第三节 比况助动词“ようだ”
第四节 希望、意志及第一人称形容(动)词 第五节 可能
第六节 接续助词“ば” 第七节 接续助词“たら” 第八节 接续助词“と” 第九节 接续助词“なら”
第十节 接续助词“ては(では)”
第十一节 主题的表示方法 第十二节 与“ところ”相关的表现法
本章的重点、难点:各个项目在具体应用中的翻译
第四章 谚语、成语、经济数字、外来语、转达的翻译(8学时)
第一节 谚语 第二节 成语 第三节 经济数字 第四节 外来语 第五节 转达
本章的重点、难点:各个项目在具体应用中的翻译
第五章 词与句子的翻译(12学时)
第一节 词性的转换 第二节 词的选择
第三节 句子成分在日、汉语中的位置 第四节 长句的种类 第五节 顺译 第六节 分译 第七节 合译 第八节 变译 第九节 加译 第十节 减译 第十一节 明译
本章的重点、难点:各种方法在具体应用中的翻译
第六章 文学作品及应用文的翻译(8学时)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翻译 第二节 应用文的翻译
本章的重点、难点:各种文体在具体应用中的翻译
翻译实践4学时
六、作业(报告)
本课程每节结束后布置若干翻译练习题。提倡并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各自的译文,但需要最终提交的作业必须是独立完成的。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到课率、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15%、15%、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常波涛 :≪日汉互译基础与技巧≫,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二)主要参考资料
罗兴典:≪简明日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9月。
张正立、卞铁坚、庞琳:≪日汉翻译基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梁传宝、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刘利国:≪日本名文拔萃≫,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执笔人:甘涛 教研室:日语 院(部)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