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孙叔敖埋蛇》翻译:
孙叔敖幼年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把它杀死后埋了起来。他一边哭一边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泣的原因,孙叔敖回答道:“我听说看见长两只头的蛇的.人必死,我刚刚就见到了两头蛇,恐怕要离开母亲您死去了。”他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又看见它,就把它杀掉埋起来了。”他母亲对他说:“我听说积有阴德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 《孙叔敖埋蛇》启示:
要与人为善,宁愿自己吃些亏,也要让别人获益。为他人多做好事,自然会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和爱戴,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 《孙叔敖埋蛇》人物品质:
孙叔敖机智勇敢、心地善良、富有爱心。 《孙叔敖埋蛇》道理:
有时为他人多做些好事,自然能够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信任和爱戴。 《孙叔敖埋蛇》注释:
1、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楚庄王时为楚令尹。 2、仁:仁义。 3、泣:哭泣。 4、归:回去。 5、故:原因。 6、对:回答。 7、为:是。 8、故:缘故。 9、恐:害怕
10、今:现在。11、及:等到。
12、安在:在哪里?\"安”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在”之前。 13、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14、阴德,指有徳于人而不为人所知。 15、去:离开。 16、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
17、安在:何在,在哪里。“安”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放在谓语“在”之前。18、仁:仁慈。 19、楚令尹:楚国的宰相。令尹:官职名,相当于宰相。 20、未治:还没开始治理国家 21、信其仁:信服他的仁慈。 22、两头蛇;长两个头的蛇。 23、尝:曾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