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想、想要 履:鞋 者:„„的人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测量 置:放 之:代词,指尺寸 其:他的 坐:座位 先自己量了量他的脚,然后把尺寸放在他的座位上。
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到 而:却 操:拿 之:代词,指尺寸 到了集市,却忘了拿尺寸,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已:已经 谓:对„„说 吾:我 持度:带尺寸 反:返回他已经拿到了鞋,对卖鞋的说:“我忘了带尺寸。” 就返回去取尺寸。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及:到 反:返回 罢:结束 遂:于是,就 等到他返回来,集市结束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何:为什么 以: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鞋呢?”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宁可 信:相信 度:尺寸 自信:相信自己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
滥竽充数
《韩非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使:让 必:一定要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请:请求 为:给 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高兴 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 以:按,按照 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按几百人的标准发给他粮食。
宣王死,湣王立。 立:继承王位
齐宣王死了,湣王继承王位。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喜欢 逃:逃走
他喜欢听一个人一个人地吹竽,南郭处士逃走了。
2
鹬蚌相争
《战国策》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河蚌 方:刚刚 曝:晒 鹬:水鸟 其:它的 河蚌刚刚出来晒太阳,水鸟就出来啄食它的肉,
蚌合而拑其喙。
拑:夹住 其:它的 喙:嘴 河蚌合上蚌壳,夹住了它的嘴。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雨:下雨 即:就
水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河蚌。”
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亦:也 谓:对„„说 即:就
河蚌也对水鸟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死水鸟。”
两者不肯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舍:放弃 者:„„的人 禽:捉拿 它们两个都不肯放弃,打鱼的人看到并把它们捉拿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