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预应力T梁后张法 预制的质量控制措施 口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昊恩和 北京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潘龙文 一、工程概况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某 大桥跨主航道为40m预应力T型梁 结构,单幅7片分为4跨总计56片, T梁的预制部分和桥面现浇层均为 50号砼。 二、台座设计的质量措施 筋拉杆穿入两侧对称拉紧固定于砼 基座。以防震捣时模板松动引起漏 浆。 每块侧模板的两侧间隔设置。 位于马蹄形稍高位置。需设置附着 式震捣器,钢侧模板增加附着式震 捣器。配合插入式捣固器使用,保证 T梁外观质量。为了控制梁体的垂 直度和确保T梁在浇筑砼全过程中 的稳定性。在模型支架上用槽钢设 通长纵向连接纵带两道。 四、砼的配合比设计、施工的质 量措施 拉前的准备工作后.开始两端同时 张拉钢绞线达到10%左右的控制张 拉应力。使孔道、锚具、千斤顶轴线 相吻合。并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检 查无误后按设计顺序分级加载张 拉,张拉至1o2%张拉控制应力时持 荷5min。以消除预应力筋的部分松 弛应力损失。卸载至100%控制张拉 使用打圆木桩的方法对整个制 梁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采用C25 混凝土作为制梁台座。台座纵向每 端2m长范围内均作特殊处理。处理 措施为每边增加宽度尺寸为lm,深 入地面以下1.5m的砼扩大基础;有 效地解决了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 题。用6mm厚钢板作底模固定在混 凝土基座上.砼基座内设PVC管作 为模板固定螺栓的对拉孔道.并在 底座两侧粘帖胶皮以预防漏浆。根 据经验T梁张拉后跨中往往有4— 7cm的反拱.如果为保证跨中桥面 应力。检查钢绞线的伸长量达到设 计计算伸长量允许误差范围内,锚 固后撤除千斤顶。 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A L=PL*(1-e ’)/A (kx+ ̄0) 配合比设计中水泥用量不宜过 六、对T粱侧弯的对策 大。掺入适量减水剂和掺合料,控制 混凝土的收缩和放热量,避免过多 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引发开裂。 选择水灰比为o,38,塌落度控制在 7 ̄8cm。 铺装层的设计厚度.则会导致T梁 两端要加厚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增 加桥原设计的恒载和标高;如果凿 除T梁跨中起拱翼板的混凝土,以 减低反拱值,则牺牲T梁的使用安全 为代价也不可取。故在台座纵向设 置二次抛物线形的反拱.台座跨中 取经验值3.5cm.其抛物线方程为: y=x2/45715—0.035。 .避开高温天气或一天中最高温 度施工.注意梁体阴阳面的温差不 宜过大.浇筑时间通常控制在3-5 个小时内.使砼浇筑结束前不初凝. 按照连续浇注、水平分层捣固的方 法.从T梁的两端同时向中间浇筑 砼.每层厚30 ̄35cm,每段长度为4~ 6m。上下层浇筑时间控制在1小时 内。附着式振动器按梅花型布置,水 平间距为1米。砼振捣与浇筑配合 进行.振动时间和次数依据砼密实 度而调整。振捣时要分层、分段、定 位振捣。以免漏振。同时还派专人检 查模板有无变形、漏浆、保护波纹 管.以便及时处理。 五、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措施 三、T粱模板设计和安装的质量 措施 侧模沿梁长方向分段加工。以 梁横隔板为界。每套模板由多块单 元模扇组成。单元模扇由面板、支承 面板的横肋、竖肋、竖向加劲肋、支 在多束预应力T梁中,由于预 应力需作平弯布置。加上张拉先后 顺序不同。故而在张拉过程中容易 形成梁体的侧弯.最大的侧向弯曲 量达到4 ̄5cm.已影响T梁结构的 使用安全。a、通过请专家论证后。认 为原设计N3、N4束钢绞线平弯位 置相距过远.导致梁片的侧向稳定 系数偏低。由原来的相距4米改为1 米;b、同时要改变原设计张拉顺序: 将N1、N2两束张拉至100%设计张 拉应力.再将N3、N4两束分4次交 替张拉直至设计要求(拉力差不超 过10%).张拉时专人观察T梁侧弯 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束的张拉应力; C、吊装中纠偏:在吊装时将梁体稍作 倾斜。利用梁体自重进行部分纠偏。 安装就位后先焊接端横隔板钢筋. 相邻梁体间再利用千斤顶横向顶推 的办法纠偏。恢复固定好后焊接中 横隔板。 七、结束语 在采用以上控制措施后。有效 消除了砼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通病。 顺利完成了T梁预制的施工任务。躲 架和拉杆组成。单元模扇面板采用 6mm厚钢板模压成型。水平肋和竖 肋用8号槽钢,紧向加劲肋用 50x 50x5角钢。支架为12号槽钢。单元 模扇上下两端均留有槽口.以便钢 成孔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安 装时用定位网控制波纹管位置与设 计位置相差不超过2mm。张拉采用 应力控制和伸长量控制双控,在两 端锚座上安装锚杯及夹片。做好张 ss jsxx 06/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