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组长及班级: 王凯 (机电一体化2010级6班) 课题组成员及班级: 指导教师:
研究时间:2011年1月14日-1月29日 研究地点:网吧、图书馆、部分家庭 主要研究内容: 上网的利与弊 上网与犯罪
青少年为什么喜欢网络游戏
关于“网络游戏迷恋症”的预防 家长和青少年各应采取什么措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伙伴。而电脑的重要功能———上网,更为人们喜爱。上网是获得各种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生活内容、调节身心功能的娱乐方式。人们可以上网聊天、上网游戏、上网搜索信息、上网购物......人们可以把上网看成一种享受,作为业余消遣的主要内容。但不少中学生迷恋网络,长时间上网游戏、聊天而不能自我节制。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在城市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和家长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压制,但有时效果不理想,甚至起到反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我做了认真的调查。 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下面是一个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老师们的无奈,家长们的担忧,让我专心投入了这次调查。我主要是想通过我的研究成果,帮助迷恋网络、迷恋游戏的同学和弟弟妹妹们做出网络游戏陷阱,还自己一片明净的天空。
星期天晚上,时钟指向了1点,已经上高二的志伟依然在电脑前酣战,妈妈走过来你,催促道:“志伟,该睡觉了,明天还得早起呢。”志伟心不在焉地敷衍道:“马上就打完这一局了,打完我就睡......”妈妈在身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志伟依然在酣战,丝毫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妈妈推了推爸爸,示意他催促志伟快点睡觉。爸爸走到志伟眼前,“啪”的一下关掉了电脑开关。志伟气急败坏地嚷道:“爸!!!你干嘛呢?!我马上就可以升级了,全被你破坏掉了!!”爸爸怒斥道:“升级升级!还有一年就高考了,就你这样,还考什么大学啊?!你在这样玩游戏,我把网线拔掉!!”志伟一扭头转进了自己房间,留下带有怨气的摔门声......望着儿子的背影,爸爸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二、研究过程
以上这种情景,在城市的某些角落,每天都在不厌其烦的上演着,针对这一情况,我认真的做了这次调查。我首先到了当地的几家网吧,在那里,不难发现,其中有90%以上的顾客都是我们的同龄人,甚至是比我们还要小的学弟学妹们,最小的孩子看起来也就刚满十岁的样子,却说自己经年满十八。而这90%以上的人中80%以上的是男生,而且多是在酣战中的男生,我对有些人进行了采访,得到的除了不搭理最多的答案就是“没空!!没看我正忙着吗?!”和“别烦我!!”不过几天下来,我也算有所收获。后来,我又到当地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并采访了部分老师和家长,并对此作了以下整理。
(一)上网的利
上网可以聊天,可以玩游戏,可以搜寻信息,可以购物......聊天可以让我们广交朋友,以自己的真诚与别人交谈;玩游戏可以让我们体验里面的惊与险,从而开发我们的智力;通过网上查找信息,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学到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网上购物,只要选好物品,输入规格,就可以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这些,都让人们感觉到了信息社会的方便与快捷、娱乐与享受。
(二)上网的危害
很多中学生喜欢玩游戏、聊天,甚至到深夜。这样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长时间盯在荧屏上,可能导致失眠,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和成绩下降等。荧屏发出的电磁波和射线对视力的影响颇大,可使青少年视力下降,发生弱视、畏光,或者是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或是原来潜在的眼睛疾病更加严重。除了头脑发育受到影响
网吧中的青少年们之外,还会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引发紧张性头痛、
(本图片来自百度网) 焦虑,甚至可能够导致死亡。不仅如此,在网上聊天
室里,可能存在着欺骗和危险,一不留神,就可能上当受骗。还有一些“文化垃圾”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
(三)上网与犯罪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会问:上网怎么可能和犯罪扯上联系呢?其实,它们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004年10月,上海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发现,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人数逐年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占所有的刑事和治安的处罚人数比率越来越大,特别是刑事犯罪人员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30%左右,其中在校生又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四分之一以上;而是低龄化趋势明显。16至18岁的未成年人比例大,绝大多数为男性。三是文化水平偏低。大多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70%;四是侵财性或涉有财物违法犯罪的比率大。一部分未成年人受金钱至上、拜金主义错误思潮影响,抱着有“金钱就有一切”的思想,将盗窃、抢劫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挥霍和享乐欲望;五是违法犯罪呈多样化。从过去以盗窃为主逐步转变为抢劫、伤害等暴力性犯罪,出现赌博、敲诈、寻衅滋事、结伙斗殴......在所有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80%以上网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上网成瘾的少年,因没有钱上网吧而去偷、去抢,但最终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四)采访记录与结果统计 访问记录一: 采访人:C
被访者:鸿宇(化名) 职业:高二学生
C:说起网络游戏,现在的男生都比较狂热,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玩网游的呢? 鸿宇:我是从进入初中开始玩的,刚开始的时候只玩单机游戏,后来就渐渐迷上了网游,现在主要玩CF(CrossFire穿越火线)。
C:你一般都什么时候玩呢?现在觉得自己还能离开网游吗?
鸿宇:我一般都是周末的时候去网吧玩,虽然家里有电脑,可是去网吧玩更刺激。我倒不是离不开游戏,只是班上大部分男生都在玩,下课说的也是游戏,自己如
果不玩的话显得太落伍,和大家也会说不上话。 C:你们班上有很多男生在玩吗
鸿宇:嗯,大家现在都很迷游戏,也在上面砸了不少钱了......好多人比我迷,他们都晚上一起偷跑到网吧玩通宵,第二天课上再睡觉。 C:谢谢你配合我的调查。
鸿宇:呵呵,没什么。其实好多同学都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习,可是真要一点都不玩还真有点难。 访问记录二: 采访人:C
被访者:王女士 职业:工人
C:阿姨,您好。我正在做一个调查,请问您的孩子多大了,家里有电脑吗? 王女士 :哦。我们家电脑刚买了一年多,儿子今年上初三了。 C:您的儿子平时玩游戏吗?
王女士 :玩,怎么不玩。那孩子是越来越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了,成天就想着电脑游戏升级的事。这都怪孩子他爸,我当初死活不愿意买电脑,可他说什么处在电脑时代,不懂电脑就是文盲。他自己就是文盲,已经吃够了文盲的苦,那是主要是时代不好,没办法。可儿子不同,说什么也不能让儿子落伍。现在倒好,儿子不仅没有利用电脑好好学习,反而让五花八门的游戏把魂都勾走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游戏。
C:那阿姨和叔叔有劝过他吗?
王女士 :唉......我们是劝也劝了,骂也骂了,可就是没用。老师也反映这孩子的学习不如从前了。上课一点精神劲都没有。
C:阿姨,您还是去找老师谈谈吧,和老师一起想办法。
王女士 :嗯,是啊。再不想个办法,等孩子上网成瘾就晚了。报纸上就成天报道一些上网成瘾的孩子,最后厌学逃学、对抗父母、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犯罪,把一生的幸福都毁了。我可不能眼看着孩子往这条道上走啊! 访问记录三: 采访人:C
被访者:夏女士 职业:初中教师 C:老师,您好。我想向您做一个调查。 夏女士 :做调查啊。关于什么的调查啊?
C:关于青少年上网的,根据老师的观察,您班上上网玩游戏的人多吗?
夏女士 :这个啊,班上主要是一些男生整天玩游戏。现在经济发展了,几乎家家有电脑。一些学生上课总是呵欠连天的,我们也只能提醒一下家长多注意一下孩子,家长如果不配合的话,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不好多管。 C:那您觉得玩游戏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影响大吗?
夏女士 :唉......现在班上很多学生的成绩都在下滑,尤其是男生,我们也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结果统计
在本次调查中,由于各种原因,只访问到了31名学生,为了了解他们的上网情况,我对他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问。在调查中,我发现:
1、对于上网,青少年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而且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2、上网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者查资料,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迷恋网络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很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大多家长是“谈网色变”,禁止学生上网。
5、对于其他部分调查结果,我做了如下统计(注:被调查人数30)
(五)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
1、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好斗青少年是因为自控能力太差,而掉进网络游戏的深渊不能自拔。网络游戏的设计精美,花样繁多,引人入胜,情节精彩和刺激,并且变化无穷,这对于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诱惑。网络游戏精美的形象设计、逼真的游戏效果、富有悬念的故事情节,给青少年带来了以往任何游戏都不曾有的新鲜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青少年最初都是因为对网络游戏的好奇而开始玩游戏的。
2、现在的学生大都居住在高楼大厦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较少,学生在放学后基本没有玩伴,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很大程度上弥不了伙伴位置的空缺。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也只有在社会才能感到快乐与满足。很多休闲娱乐方式都需要多人参与才更有趣。而网络游戏都有着十分广大的玩家群体。只要一个玩家打开电脑,他就可以与网上数以十万计的同道中人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玩家永远不必担心找不到玩伴,因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线;也不必担心有谁玩累了之后离开,因为每时每刻又会有成千上万人加入到游戏队伍中来。
3、在应试教育下,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较重,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这让他们感到很累,而在游戏中,没有家长和老师强迫做作业,心情比较放松。
4、网络游戏可以使青少年变相实现自己的理想。青少年的成人意识增强,他们想要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控制,但是由于自己能力的限制和社会的制约,无法实现这一想法,遇到挫折就可能会使他们情绪波动较大。而网络游戏的虚拟性,为他们逃避现实、宣泄情绪提供了完美的情景。在网络游戏这个相对平等的世界中,游戏玩家之间对另一个人认同的标准就是他玩游戏的水平,也即等级的高低。他们不会考虑高手的人格怎么样,玩家的等级越高越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即使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父母和老师天天批评的孩子,只要游戏玩的好,照样会有很多的追随者。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常常数落他们,并把他们和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在网络游戏里,这些学生却可以过关斩将,畅通无阻,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于是他们便在网络游戏里寻找自信和心灵的满足。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游戏带给了他们成就感。 5、网络游戏中可以做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网络游戏是虚幻的,在游戏里,你可以是国王或皇后,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改变自己的性别,可以重新塑造理想的自己。另外,由于其虚拟性,网络游戏中的道德约束力小,游戏中的角色可以杀人,可以破坏,也可以成为英雄。这些荒诞的甚至违背社会道德的愿望和理想都可以在游戏中实现。 6、在多数网络游戏中,玩家通过电脑操控着一个人物角色的行动,这个角色有自己的各种属性,包括智力、体力、技能、财富、装备、经验、级别、声誉等。一个人的属性越高,他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就越强大,越有声望、越可以为所欲为,也越能更多地体验到游戏的快感。另外大部分的网络游戏都设有各种奖励措施,当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得到某种奖励,这让在学校里从来得不到老师表扬和奖励的学生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弥补。其实,许多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就是为了得到奖励,为了升级,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暂时覆盖住那份长久压抑着自己的自卑,找到一份成功的快感。 附表:2008年——2010年网络游戏排行比较 排名 年份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第六位 第七位 第八位 第九位 .1 梦幻西游 跑跑卡丁车 泡泡堂 魔兽世界 征途 QQ幻想 热血传奇 劲舞团 大话西游 DNF(地下城与勇士) DNF(地下城与勇士) 永恒之塔 魔兽世界 摩尔庄园 穿越火线 天龙八部 dota 连连看 奥比岛 CF(穿越火线) 魔兽 DN(龙之谷) 梦幻西游 QQ炫舞 QQ飞车 传奇 天龙八部2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第十位 传奇世界 梦幻西游 冒险岛 (六)关于网络游戏迷恋症的预防 网络游戏迷恋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对网络游戏过多迷恋的症状,对于网络游戏迷恋症,我认为,预防比治疗更加意义重大,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更应该积极配合,绝不能让孩子沉迷其中。 1、不能强行禁止 许多家长采取强行禁止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的方法,锁住电脑或停掉网络。这种做法的危害是容易将孩子推向外面的网吧。一旦青少年进入了我网吧,则脱离了家长的监督视线,那将更难进行管理教育。而且网吧的环境对青少年非常不利,对不辨是非的青少年来说,网吧里有太多的陌生人,很容易把他们带入歧途。所以家长不能和孩子硬碰硬,绝对要避免比孩子走向网吧的事情发生。 2、培养孩子网络之外的兴趣 作为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网络之外的兴趣,如音乐、收藏等。当孩子有一项爱好时,自然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网络游戏上。家长应多带孩我也十八岁 子去图书馆阅览图书,去博物馆参观,听音乐会, (本图片来自百度网) 拜访亲朋好友等,有意识的减少孩子亲近网络的机会。 3、创造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生日和圣诞时,鼓励孩子自己承办家庭聚会,让孩子再和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明白,只有现实中的朋友才能带来真正的友谊。 4、不要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电脑,接触游戏。上图为随机抽取部分家庭进行的家庭电脑配备调查,从表中我们可发现,现在电脑已经很普及,但孩子基本不会用电脑查阅资料,过早接触电脑,只会为其迷恋游戏埋下祸根。调查过程中,部分家长意识到这一点,表示由于孩子还太小,近期不会买电脑,就算买了也会留在单位。 (七)家长和青少年各应采取的措施 做为家长: 1、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对青少年来说,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如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的上网游戏,家长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把电脑搬进自己的卧室。但注意不要和孩子硬顶,以免把孩子推向网吧。 2、自己绝不玩游戏。 3、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最好叫上爷爷奶奶等所有家庭成员,以体现家长对于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会议内容都包括上网游戏的条件、游戏内容和时间,并说明各种惩罚和奖励措施。(按照2006年9月18日公布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试行)》,使用者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累计游戏3小时之后,再持续下去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游戏时间,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为“不健康”游戏时间。)
4、会议召开后,家长绝不能放松警惕,而是应该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保证会议内容有效实施。
5、在孩子克制自己不玩游戏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握这段难得的时光,引导孩子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许多青少年选择网络游戏是因为家庭中的孤寂感、学校课程的单调和业余活动的匮乏,他们的可选择性非常少。与此相反,网络游戏则以其极大的易得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努力改革现有的教育方式,给青少年提供更多有益身心的休闲娱乐项目。否则,即便我们能够成功地把青少年从网络游戏沉迷中拉出来,如果没有好的替代活动作为补充,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生活的空虚感,同时也难以保证不会有人重倒覆辙。 作为学生:
1、保证上课时间(周一到周五)不玩电脑,实在想玩电脑的时候,不要在电脑前徘徊,而应该立即离开电脑,甚至跑到户外去,做其他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2、面对电脑,如果你无法控制住自己,那就心甘情愿的让父母把电脑收起来。 3、每次上网前,都想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为自己计划好上网时间,完成这个目的就下线,并提前想好接下来要办的事,不给自己留下上网游戏的余地。
4、如果你是在家上网,那么你就给闹钟定时,让它来提醒你;如果你是在网吧,那么就少交钱,时间一到,要马上离开电脑,不能在犹犹豫豫,为自己上网寻找“莫须有”的借口。
5、戒网瘾靠的是自己的意志力,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有希望。
6、市面上关于戒网瘾的书很多,选一本,看看那些深受其害的案例,你会自觉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活动总结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并不愿意孩子上网,在他们看来,上网会影响学习,现在学习和成绩是最重要的,但也有少数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熟练电脑。毕竟这是在当今社会不可不会的技能。
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尤其是网络游戏,更深得青少年的喜爱。由于网络游戏容易让青少年“爱不释手”而“玩物丧志”,所以在谈及网络游戏时,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谈网色变”,坚决抵制孩子接触网络。其实,孩子是当晚一些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不妥,在娱乐的同时还会开发智力,训练受难协调的能力,提高反应的灵敏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上网游戏的质和量。只要孩子不是迷恋而只是喜爱网络游戏,家长和老师就不要过分阻拦,因为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较强,他们会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过分阻拦,而增强玩电脑游戏的欲望。在帮助青少年预防和克服“网络游戏迷恋症”上,家长必须做有心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请记住一点:引导永远比堵截更有效,作为一名学生,则要提高自控能力,毕竟解铃
还须系铃人。
四、后记
有了高中的研究经验,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明显少了好多障碍,从开题到结题的前后半个月时间,我对青少年对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的迷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有过苦笑的惨然,也有过成功的喜悦,每天的采访调查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最后的调查结果,更有一种收获的喜悦。最后我想说:面对网络,我们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网络也更给自己一片明镜的天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