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费用按计入成本的( )不同,可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A.程序 B.方式 C.多少 D.内容
2.“生产成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的是( )。 A.完工产品成本 B.期末在产品成本 C.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D.已入库产品成本
3.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耗费,先归入( ),然后计入有关产品成本中去。
A.间接费用 B.直接费用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4.在收付实现制下,预付的下季度报刊杂志订阅费应作为( )处理。 A.管理费用 B.应付账款 C.制造费用 D.预付账款
5.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工,应将其成本转入( )账户。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库存商品” D.“本年利润” 6.与几个成本计算对象有关的生产费用称为( )。 A.间接费用 B.直接费用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7.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耗费,先归入( ),然后计入有关产品成本中去。
A.间接费用 B.直接费用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8.某企业“制造费用”共计6000元,月末按工时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其中甲产品10000工时,乙产品20000工时,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
A.2000元 B.4000元 C.1000元 D.3000元
9.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时,应贷记( )账户。 A.生产成本 B.本年利润 C.主营业务成本 D.库存商品
10.“生产成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的是( )。
1
A.完工产品成本 B.期末在产品成本 C.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D.已入库产品成本 11.完工产品的成本等于( )。 A.本期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期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C.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D.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12. 广告宣传费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 C.销售费用 D.营业外支出
13.生产产品领用材料10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 000元,厂部领用1 000元,则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的金额为( )元。
A.100 000 B.110 000 C.111 000 D.11 000
二、多项选择题
1.制造业的产品成本项目有(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其他直接费用 E.管理费用
2.以下费用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是( )。 A.生产车间进行设备维修领用的材料 B.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主任、核算员及技术员的工资 E.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3. 企业耗用的材料可能会计入下列( )账户的借方。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在建工程” E.“销售费用”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能会计入下列( )账户的借方。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E.销售费用
5.下列各项中,包括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的有( )。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三、判断题
1.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构成产品的成本。因此,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
2
2 .直接费用可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中,而间接费用则要通过分配之后才能归集到产品成本中。( )
3.会计期末,为了正确计算损益,应把“制造费用”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
四、计算题
1.ABC公司2009年6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 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 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 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 658小时。
要求:按照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2 根据下列资料,计算ABC公司生产的甲产品生产成本。 1) 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ABC公司成本计算单”所示; 2) 本月生产甲产品发生的费用:材料费用34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21 000元;电费12 000元;分配制造费用8 000元。 3) 甲产品月末全部完工,数量180件。 ABC公司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 2009年6月 产量: 件 日期 凭证编号 成 本 项 目 摘 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材料费用 工资及福利费用 电费 分配制造费用 本月费用合计 转出完工产品成本 直接 材料 9 000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 计 9000 五、业务核算题
1.练习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1)本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及用途汇总如下: 项目 生产产品耗用 其中甲产品 A材料 50000 35000 B材料 40000 12000 C材料 10000 4000 合计 100000 51000 3
乙产品 车间一般耗用 合计 15000 700 50700 28000 ------- 40000 6000 200 10200 49000 900 100900 (2)计算出本月应付职工工资64000元,具体分配如下:(工资按下述工时分配)
生产工人工资 54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0000元 合计 64000元
(3)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按应付工资总额的14%预提本月的职工福利费。 (4)开出现金支票一张64000元,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 (5)以现金64000元发放本月工资。
(6)以银行存款购入车间用办公用品1200元。 (7)月末,计提本月生产车间的折旧费13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的车间设备的大修理费1000元。 (9)根据上述业务,汇总制造费用,按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6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400小时。
(10)计算甲、乙两种产品成本。甲产品全部完工,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生产成本。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2.练习费用的核算。某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办公用品500元,以支票支付; (2)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3000元;
(3)以支票支付排污费2000元,绿化费1000元;
(4)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3000元,其中已预提2000元; (5)以现金支付离退休人员医疗费1000元; (6)以支票支付产品展览费900元;
(7)以支票支付本月水电费共计10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负担70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2000元,福利部门负担1000元;
(8)购买车间劳保用品1500元,以现金支付; (9)支付销售产品运输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第五章 参考答案
4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A 7.C 8.A 9.D 10.B 11.D 12.C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 ABCDE 4.BCE 5.ABC
三、判断题
1.√ 2. √ 3. ×
四、计算题
1. 分配率=21670/(3260+2750+2658)=2.5(元/工时)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750×2.5=6875(元) 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 2. ABC公司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 2009年6月 产量: 180 件 日期 凭证编号 成 本 项 目 摘 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材料费用 工资及福利费用 电费 分配制造费用 本月费用合计 转出完工产品成本 直接 材料 9 000 34000 43000 43000 直接 人工 21000 21000 21000 制造 费用 12000 8000 20000 20000 合 计 9000 34000 21000 12000 8000 84000 84000 甲产品月末完工180件,总成本为=43000+21000+20000=84000(元) 单位成本=84000÷180=466.67(元)
五、业务核算题
5
(一) 练习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1.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1000
---乙产品 49000 制造费用 900
贷:原材料 100900 2.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2400
---乙产品 21600
制造费用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4000
3.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536
---乙产品 3024 制造费用 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8960
4.借:库存现金 64000
贷:银行存款 64000
5.借:应付职工薪酬 64000
贷:库存现金 64000
6.借:制造费用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7.借:制造费用 1300
贷:累计折旧 1300 8.借:制造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9.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9400 ---乙产品 6320 贷:制造费用 15800 10.借:库存商品 97336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97336
(二)练习费用的核算 (1)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
6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3 000
贷:库存现金 3 000 (3)借:管理费用——排污费 2 000
——绿化费 1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4)
借:应付利息 2 0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5)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6)
借:销售费用——产品展览费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7)
借:制造费用 7 000
管理费用 2 000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8)
借:制造费用 1 500 贷:库存现金 1 500 (9)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