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施工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张培磊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铁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施工难度逐渐上 有着重要的影Ⅱ向。在开展开挖作业的过程中,台阶开挖技 升,施工技术要求标准也在逐步的提高当中。铁路隧道施工是铁路工 术是隧道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之 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风险较高,难度较大,需耍对于相关具 体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进行解决。本文 对于铁路隧道施工亟待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 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现阶段爆破施工中,缺乏足够的爆破控制能力,并且普 通的开挖方式难以满足隧道施工的安全需求。 一。1.2开挖技术在进行隧道的开挖时,经常采用普遍 台阶法进行开挖,保证了人员的循环作业,提高了进度与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问题改进措施 成本的控制水平。但是,台阶法的开挖过程存在一定的安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铁路工程作为交通 全隐患,并且在台阶长度过长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 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 安全事故。在采用长台阶施工时,难以对于相关的强制性 内容。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 规定进行满足。短台阶施工则难以保证平行作业的开展, 环节,我国铁路隧道长度与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的 降低了工作效率。 水平。但是,我国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国外 1.3机制砂喷工艺在新的施工理论体系下,支护技 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对于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术、围岩加固和预加固技术成为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 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成败的关键。锚喷与拱架结合的支护技术已较为成熟,注 现阶段的隧道施工中,钻爆法是主要的施工方式,施工过 浆加固是围岩加固的主要方式,长钢管压浆(大管棚和超 程的技术创新与改革也基于钻爆法施工来进行,相关机械 前小导管)则是超前支护的主要方式。 化与信息化的改革也围绕此技术来进行。下面对于当前铁 1.4仰拱与掌子面进度的协调性隧道仰拱是初期支 路隧道施工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护和二次衬砌的衔接工序,直接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工 序安全步距。当前铁路隧道施工中,在开挖进度正常的情 1.1爆破精细控制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爆破开挖是 况下(尤其是强于…级的围岩),因没有理想的施工技术和 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现阶段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热 配套设备,通常采用多开工作面或增加仰拱一次施工长度 点问题,而机械开挖技术研究对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也 的方法来提高仰拱施工进度。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工 (上接第117页j 1铁路隧道施工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定位,而且还要满足轨道的运行维护要求。 营维护控制网。我们把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这三个阶段的控 2.2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布 制网,简称“三网”。其中,勘测控制网包括:CPl控制网、 I控制网、二等水准基点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包括:CPI 设 就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的整体布设来 CPlI控制网。运营 看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平面控制网、线路平面 控制网、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Il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1 1 l控 控制网和轨道控制网,每一层次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其中, 维护控制网包括:CP l基础平面控制网主要负责为轨道施工的勘测、施工以及运 制网、加密维护基标。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所采用的体 营维护等提供坐标基准。线路平面控制网主要为勘测和施 系就是将以上三个阶段的控制网合为一体,从而更好的实 工提供控制基;隹,而轨道控制网则主要是为轨道铺设和后 现铁路的精密工程测量工作。 期的运营提供控制基准。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布设,工作人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工 员:必须要按照分级布网的原则来进行设置,以此来确保其 程对勘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测量方法已 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边长投 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高速 影变形值≤10mm/km的工程坐标系。近几年来,国 铁路勘测的质量,确保其作用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充分发挥 家相关部门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出来,工程控制测量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 对工程勘测数值与实际数值之间存在的偏差要求也越来 求,对控制测量成果的归算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此 越高。从理论上来说,边长投影变形的数值越小,对轨道平 来满足我国公路建设的根本需求,提高高速铁路整体质量。顺度的提升就越有利。目前,我国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工程 测量中,平面坐标系统投影变形值按1门00000控制,并且 参考文献: 【1]卢建康.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J】.高 速铁路技术,2010(O1).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 统应采用边长投影变形值≤10mm/km的工程坐标 【2】何震群.分析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特点 【J】_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 3(05). 系也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一个主要特点。 [3]田东林,鹿罡,梁岩.高速公路基础测绘控制测量中的重点问 2.4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题探讨[J].北方交通,2006(06).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 【4】曹伟尧.浅谈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测绘技术的应用【J】_四川建 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了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 材,2007(6).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