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课冯 丽 文 赏析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高级中学,河北沧州摘 要:《湘夫人》是湘水男神表达对湘水女神的思念仰 061108) 般缠绵悱侧、悠远长久。其次,湘君装饰爱巢所用的材料更是 慕之词。湘水女神是忠贞的湘君的凄美爱情的对象。彰显湘夫 人的魅力。面对如此绝代佳人,湘君用独特的方式赢得佳人垂 青。表达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湘君不顾一切地追求湘夫人.正如 屈原不顾一切地追随楚怀王。屈原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鲜明 生动的语言,把湘水男神对女神的追思渴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屈原人物描写 《湘夫人》 公元前293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荒凉偏僻的地 区——楚国沅、湘(今湖北、湖南)一带。当地盛行祭祀鬼神的 歌舞活动,在那二十年间,屈原对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祀 歌曲进行了修订、整理,合集为民间乐歌《九歌》。关于屈原与 《九歌》的关系,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 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 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 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 结,托之以风谏。”《九歌》是一组想象力丰富、文辞优美的抒情 诗歌。朱熹的《楚辞辩证》说:“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 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 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这就是说,《九歌》中描述的祭祀方法 主要借男女恋情吸引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向往和敬畏。说到男 女恋情,其代表作当属《湘夫人》。 《湘夫人》是湘水男神表达对湘水女神的思念仰慕之词。 全文只有234个字.不论是秋风吹拂木叶下凄楚浪漫氛围的营 造,还是远望流水痴情迷惘神态的描摹.抑或是香草美玉装饰 爱巢的尽心尽力,屈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鲜明生动的语言, 把湘水男神对女神的追思渴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湘水女神有多美 湘水女神到底有多美?关于这个问题,文中并未给出正面 回答.也许在作者看来,这没有答案的美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遐 想空间。好在湘君毫不掩饰他内心的激动,我们从他的表现中 可窥见一斑。 “帝子、佳人”是对湘夫人的爱称.这称呼里有尊重、仰慕。 也有幸福、甜蜜。湘夫人是天帝的女儿,理应得到尊重。“绝代有 佳人”,若能获得佳人芳心,湘君是幸福的、让人羡慕的。再看佳 人未至时湘君的反应:先是“思公子兮未敢言”.思念深重。但害 怕愿望成空、美梦破灭,只得暂时把思念埋在心中,以图心里安 慰。一如越人之歌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 裔?”太过长久的等待,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湘君竞精神恍 惚产生了幻觉。唐人戴叔伦说:“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 离苦。”湘夫人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把这“胡思乱想”的湘君折 磨得甚惨。最后,在确认佳人失约、美梦破灭之时,湘君却依旧 坚持“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可叹,可赞。这就是忠贞 的湘君,这就是凄美的爱情,这就是湘夫人的魅力。读到这,屈 大夫也许会以调侃而警醒的语气问:“你说湘水女神美不美?” 二、尽心竭力筑爱巢 面对如此绝代佳人。湘君用什么独特方式赢得佳人垂青. 表达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湘夫人》第三段里详细描绘了湘君 用各种香草金玉为湘夫人装饰爱巢的过程。首先,“筑室兮水 中”。将房屋建在江水之上。有现实因素:湘夫人为水神,房屋 依水而建,符合水神的生活习惯。有浪漫因素:《诗经》有云“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浪漫的爱情总如水 值得推敲。“桂栋兮兰檫”,“桂”,芳香四溢,清雅高洁,有“九里 香”之称,为百药之长,能治百病,养精神。与佳人相爱,必企盼 佳人长寿安康,多么实在的祝福。“兰”,花中四君子之一,外形 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气 清、神清、韵清”之气质,优雅空灵。在中国写意画中。画家多用 水墨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素洁,兰既是对美人的称谓, 亦是美丽的象征,还可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湘君心中,湘夫 人如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与此佳人相遇.必长相厮守。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榜兮既张”,“薜荔”,常绿植物。擅长攀爬, 叶片为卵状“心”形。推想一下,看到用桃心编织的帷帐.湘夫 人会否回心转意,如约而至?古人的浪漫远比今人的一大捧玫 瑰来得妙,如此率真热烈爱意的表达谁能招架?“蕙”,蕙质兰 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和秀外慧中的品德。湘君反复赞 美心爱之人高洁的品行气质,亦是对自己的肯定。文学家 别林斯基说:“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 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忠实的湘君.美丽的湘夫人.愿他 们的爱情地久天长。“芳椒”取多子之意:“石兰”可制作胸花. 有迎接之意;“药”即白芷,可入药,亦可美容……凡此种种。每 一种香草的运用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湘君的良苦用心。 爱她,为她建一座房子,给她一个温暖的家。爱情终究要回 归生活,生活就是一种责任,湘君表达爱的方式朴素又浪漫。那 座芳香四溢、神奇美丽的水上宫室,寄托着湘君的希望与梦想。 三、忠于爱情忠于斯 就像湘君不顾一切追求湘夫人.屈原亦不顾一切追随楚 怀王。梁启超在《屈原研究》中说:“他是一位有洁癖的人,为情 而死。他极诚专虑地爱恋一个人,定要和他结婚:但他却悬著一 种理想的条件,必要在这条件之下,才肯委身相事。然而他的恋 人老不理会他!不理会他,他便放手,不完结吗?不不!他决然 不肯!他对于他的恋人,又爱又憎,越憎越爱;两种矛盾性13 13 交战。结果拿自己生命殉那种‘单相思’的爱情!”湘君用独特的 方式——筑室水中,表达他的忠贞,屈原也用自己独特的方 式——自沉泪罗,表达他的忠诚。当屈原披发行吟江畔。渔夫见 状问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人又谁能以身 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 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的自杀结束了忠贞理想与 残忍现实的矛盾。留下了与天地同寿、与13月同辉的精神。 太史公日:“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 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 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面对屈原的自 沉泪罗,太史公茫然失落。和太史公一样,后人在为屈原扼腕 叹息的同时都有这样的疑问:唯有死亡么?“进路北次兮,日昧 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屈原《怀沙赋》)。“让我 拿什么爱你?唯有死亡!”。 参考文献: [1]杨婷玮.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语文.2009.10. [2]王玉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J].河北 教育,2008.9. [3]王明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感受真情实感[J].山西 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