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探究

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3卷第3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13 No.3 Mar.2015 2015年3月 DOI:10.3969/j.issn.2095—333X.2015.03.024 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探究 汤 飚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芜湖 241002) 摘 要:近年来,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战略转型的道路上进行了孜孜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是,中国家电制造企业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缺乏核心技术、品牌优势欠缺、智能家电市 场推广受阻、相关政策不健全等一系列困境,要实现中国家电制造业的战略转型,还需要在加大研 发力度、建立健康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创新商业模式、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努力。 关键词: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全产业链;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5)03—0083-04 2O14年,对于中国家电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 年,先后发生了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数百员工停工 (二)融入互联网智能元素,实现产业升级 海尔正逐步落实创新互联网营销战略:互联互 抗议工资降低、格力电器被曝克扣员工数千万奖金、 通的消费者交互平台,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生活体 验,“一云N端”互联网终端产业架构,并且赢得了 不俗的市场表现。海尔推出了领先业内的智能空 格兰仕工人因抗议工资低于公司招工时承诺的标准 而打砸工厂等事件,这一系列事件成为整个中国家 电产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预示中国家电制造 调——天樽,这款高端家电从设计初衷、技术参数、 产品命名到用户体验等每一环节,互联网均贯穿其 中。其交互式的研发模式让天樽空调拥有精准的用 户定位,进而获得了家电市场消费者的热捧。伴随 业“大规模制造、低价格抢单、薄利运营”粗放的发展 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家电制造业到了应该认认 真真地考虑自身的战略转型时候了。随着家电智能 化、互联网化的浪潮不断掀起,中国许多家电制造企 业也随之加快了自身转型发展,在战略转型的道路 大数据、三网融合等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国内 4G时代的到来,家电企业纷纷意识到互联网思维的 重要性,长虹的“家庭互联网”运行得风生水起,TCL 在游戏市场也做得游刃有余。 (三)转变传统经营模式 上进行着孜孜探索。 一、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探索 (一)加大技-K创新,重塑品牌价值 当前,消费者对时尚美观、品质优越、节能环保 1 重视技术创新是战略转型关键突破口 自 的中高端产品越来越青睐,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也 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升级时代已经来临。 近两年,随着新生代消费者逐渐成为家电消费 的主要力量,网络销售异军突起,电子商务业逐渐成 为一支改变家电销售渠道格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促使一些主流家电企 业开始对其线上、线下产品线进行统筹安排,以适应 销售渠道的变革。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大家电零 售线上比重上升到6 ~9 ,厨房电器、小家电线 2011年开始,中国家电协会便陆续发布冰箱、洗衣 机、空调三大产品技术路线图,2013年,又启动了这 三个产品技术路线图的修订,得到了主流家电企业 的全面支持和全力配合。在彩电市场上,受到云计 算、智能化等技术创新驱动,IT、互联网企业相继进 人,市场迎来新的增长活力。 2 智能家电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来,众多家电 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家电。如长虹先后发布全新 品牌CHiQ(启客)的智能电视、智能冰箱和智能空 调新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还令长 上销售的比重更高。与此同时,电商的兴起打破了 品牌商的价格管控体系,家电行业品牌商线上线下 渠道加速融合,020模式成为品牌商兼顾虚实渠 虹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收稿日期:2015-0l一12;修订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汤飚(1969一),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84 道的有效办法。 (四)重视管理提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月 曾发表的一篇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依靠低廉的劳动 力价格在全球制造业市场占据着优势地位,但绝大 多数中国公司仅满足于为外国企业的知名品牌或自 许多家电企业成功实施了IE工业工程和精益 管理,据统计,当前已经有2O ~3O%的家电企业 在实施IE工业工程,通过工程分析、工作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研究、动作研究、时间价值、价值分析、流 程优化、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普遍达到降低成本、 营品牌提供产品或代工,而不是发展自己的品牌。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的家 电企业不断通过自身努力,以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 自主品牌企业,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家电自主 品牌正逐步走向成熟,逐步呈现出和世界顶级品牌 提升制造工艺水平与生产效率以及提高质量和效益 的目的。精益管理在我国家电企业正方兴未艾,海 尔、美的、海信等成功导入精益管理,通过提高顾客 满意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资本投入,加快流 程速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 的快速增长阶段,这得益于该时间段的低廉的劳动 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高人口红利和相对较低的汇 率,也是恰逢加入WTO、日欧等经济体发展放缓、 周边地区接连遭受经济危机等战略机遇。家电产品 的成本中约8O 为原材料成本,但近几年来,受能 源、原材料及上游零配件价格上涨影响,家电企业疲 于应对,此外,人工成本正在快速上涨,利润微薄的 家电制造业面临优势逐渐丧失,仍然属于劳动密集 型的家电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很难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核心技术 家电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立足制造环节,以精 细化制Nt水平和管理协调能力取胜,但高端制造业 缺乏关键技术、重要零部件和重大的原创性技术,没 有重大原创技术的企业不可能引领技术更新换代, 外资企业仍在上游关键零部件、软件开发上掌握着 话语权,目前不少家电企业是依靠高投入、高污染、 高耗能,以及廉价劳动力取胜,这种畸形的生产模 式,现如今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家电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不够高,尽 管有庞大的制造能力,但对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没有 实质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主要分 布在研究所、高校和国企,它们或因体制问题难以高 效研发,或因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太低,不能有效提高 生产率。随着智能家电时代的到来,智能家电融合 了需要大量的互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红外线感 应、射频自动识别、自动扫描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 需要传统制造业从制造、研发等方面都进行彻底变 革,这将是一个痛苦和漫长的过程。 (三)品牌优势欠缺 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 Co.,Inc.) 比肩的竞争态势。但现阶段,我国大多家电企业产 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附加值低,高端产品与国际 一流企业相比较竞争力较差;出口仍以定牌加工、贴 牌生产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具有知名品牌。营销 渠道建设尚不完善。 (四)智能家电市场推广受阻 智能家电产品正在成为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内主流家电企业已陆续开始推出智能化家 电新品,竞相瓜分这一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从当 前的情况看,智能家电依然是处于摸索阶段,尽管多 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但依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如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认知度不够高,智能家电的 核心技术还未成熟,目前所出现的产品大多是转型 中的试验品,而已经面市的产品价格过高,难以在市 场推广。 (五)相关政策不健全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消费性电子产品 外销需求急速衰退,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国家陆续出 台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家电节能补贴这样的 利好政策,从20l2年实施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到 废旧家电回收基金开征,再到2013年10月1日家 电产品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国家对家电领域节能环 保措施频现大动作,政策导向也日益明显。政府部 门的扶持和鼓励,成为推动我国家电企业从扩张规 模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相关政策还不 健全,如许多产业政策依然严重制约企业转型,产业 政策需要及时调整;金融创新欠缺,需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家电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要多方引导行业价值链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 市场环境;要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研发体系,引导企 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等等。 三、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的对策 (一)加大研发力度 我国家电制造业的产业规划“十二五”的主要任 务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从价格优势、 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向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 转移。我国家电制造业只有转变现有利润的增长方 第3期 汤飚:中国家电制造业战略转型探究 (三)创新商业模式 85 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在国际产业链条中价 值链环节,进行转型并升级,才能不受生产要素价格 波动的影响,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形成 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商业模, 式创新应当提到我国家电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总结 美国苹果公司成功的经验是在于它开创了“终端软 件+应用内容”的新型商业模式,取得了产业链方面 的绝对优势,从而确立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世界的 王者地位。 集群效应,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推动整个家电 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未来家电行业的竞争是以 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实力的竞争。中国家电企业 需通过企业自主研发或通过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的科 技成果转化服务,积极在绿色家电、智能家电等方面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智慧型产业。 近年来,中国家电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 高,中国家电业在Ix-l,冷式、多门电冰箱设计制造技 术、大容量滚筒式洗衣机设计制造技术、高效空调器 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中表现不俗。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型高效冰箱压缩机已经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出口海#1-。中国家电业提升 随着家电智能化,靠硬件盈利的商业模式可持 续性不强,未来智能家电的盈利模式重点在于将互 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工具融合到自身的模式重塑和创 新中。传统家电企业应将盈利的商业模式从硬件生 产逐渐转移至软件服务,在大数据运营、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开发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以提供 更丰富、更优质的服务。 1 大数据运营 通过大数据运营,将会使得传 统家电企业拥有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从而能够 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快 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同,诸如 电视机上的3D、LED取得了科技上的突破;二是要 获得市场的认同,让行业和用户产生技术的依赖性, 实现叫好又叫座。 (二)建立健康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捷、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成功地将产品和用户紧 密联系起来。 2 体现多元化服务趋向 如在电视产品领域, 如今,家电制造业企业间不再是单方面实力的 竞争,而取决于企业能否联合供应商、经销商并融合 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已升级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的 竞争。未来的家电企业需要走全产业链的布局,全 产业链将助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家电企业可考虑与合作者开发提供游戏、应用、 购物、社交等多元化服务,摆脱电视陈旧单一的信号 视频内容服务,以此增加用户与家电的交互频次9进 而增加用户粘性,培养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在“用电视”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盈利机会。在互联网 全产业链使家电企业成为一个整体性公司,能 往上下游纵向延伸、附加值高、上下游资源配置平 衡,全产业链竞争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 进步,不但有利于强化自身薄弱环节,而且可以实现 业务互补,有助于企业构建强大的利润壁垒,有利于 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由美的空调牵头建立 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则是从上游的核心部件,到中 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售后服务、分销等一系列竞争 体。TCL通过布局8.5代液晶生产线、长虹通过布 时代,互联网产品利润不是当下一次性地获取,更多 的是不断通过增加用户粘性来逐步获取。通过加大 软件开发力度,传统家电企业可以将单一功能的传 统电子产品转型为互联网产品,以多元化服务赢得 更多的商机。 (四)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 经验表明,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和必要的政 策倾斜是家电产业顺利转型的保障,政府可从以下 几方面发挥作用。 局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筹建彩电业全产业链竞争体 系,长虹还借助华意和美菱两大平台,打造核心部件 华意压缩机和美菱冰箱对接的冰箱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生态系统要求价值链各个环节均衡发 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国 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突出企业创新 主体地位。通过金融、财税等相关政策加大对企业 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快改善创新服务环境。 展,否则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全产业链拉长的不仅 仅是产品线,还有更复杂的产业线,其经营系统风险 第二,加强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制定 我国贸易政策要兼顾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和制造中心 的特殊地位和贸易大国的现实。 第三,要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要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创造 一必然较大。如果家电企业“拉郎配”,强制的进行产 业链整合,可能会引起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衡,各单 元不是以产业链价值为核心导向,就可能导致产业 链运转效率低下,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整而 不合的怪状。另一方面则是要防止企业成为一个整 体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降低。 个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第四,更加重视改善和提升劳动者教育水平。 结合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调整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创 86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月 造有利于技能和技术劳动者培养、生存和发展的社 会环境,加大对企业、学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资 金和政策支持,运用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强 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五,完善金融支持措施。鼓励和支持家电企 遇,应势而上,苦练内功,这样,中国家电行业才能步 入新时代。 参考文献: E1] 向劲静.认知度不高智能家电转型或成“马拉松”[N]. 中国商报,2Ol4一O5—13(P05). 业充分利用银行低息贷款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支 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手段和金融信贷产品,从而为 家电制造企业转型提供金融支持。 第六,给予地方政府以更多的决策权。由各地 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产业发展实际、资 E2]胡雅丽.家电:多方利好助行业稳步增长[N].证券时 报,2014-01-02(A11). E33张锐.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与“革命”[J].中关村, 2012(11):65. 源的开采使用情况、劳动力成本价格等,制定符合本 地发展特色的家电制造业发展和创新规划,量力而 [4]桑雪骐.家电业争相重建生态圈[N].中国消费者报, 2014—04—30(B03). [5]于璇.家电制造升级,向前[J].电气,2013(6):20—21. E63许意强.2O13年中国家电业止跌升温[N].中国企业报, 2014—0】一07(】2). 行实施财税支持政策,产业引导政策等。 中国家电制造业的战略转型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转型再难也要转,与其痛苦地煎熬,不如抓住机 Research o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TANG Biao (Dept.of Business Management,Anhui Business College,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Chinese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have been diligently exploring on the road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However。they are still faced with the rising cost of production fae— tors,lack of core technology and brand superiority,blocked marketing of smart home appliances,and a series dilemma of unsound related policies.Therefor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im of strategic transforma— tion,they need continuing efforts to enh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stablish a healthy eco-system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create new business models,and get the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etc. Key words:electric home appliance industry;strategic transformation;the whole industry chain;profit— making model (责任编辑:徐习军 实习编辑:陈晓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