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定价为40万钱一

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代12

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

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C.削弱了诸侯实力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至唐代称作“拔河”,广

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据此可知,在唐代(

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C.货币制度的改变

B.土地制度的调整D.地区经济的差异

第1页(共14页)

5.(4分)表

黄彬朱纯祖姚光第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6.(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种变化可说明(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7.(4分)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8.(4分)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第2页(共14页)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9.(4分)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4分)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

,并广

11.(4分)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C.取决于资金保障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12.(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C.突出了理性思维二、非选择题:共

B.遵循了写实原则D.表达了幻灭反叛

。他们用

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一)必考题:共

37分。

15~17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2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19501955

中国61285

美国8 78510 617

第3页(共14页)

苏联2 7734 527

日本484941

196519751980

1 2232 3903 712

11 92610 58210 080

910214 13414 800

4 11610 23111 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

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

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

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

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

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

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

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

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

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

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

15分,请考生从

,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

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

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第4页(共14页)

一题计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15分)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

“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

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

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

“封邑”,

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

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

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

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第5页(共14页)

17.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

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推动建设在第二汽车1989年起

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第6页(共14页)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宗法制进一步完善,最突出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保持了王位传承的稳定性;据此依据材料“商朝产生了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代12位王”可知B正确。

17代30位王,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在夏朝已经被世袭制取代,故排除A。

C是无关项,排除。

嫡长子继承制进一步强化了血缘关系,故排除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万钱。

D。

【解答】依据材料“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的租税收入,表面上是经济“掠夺”“皮币”并非普通的货币,排除题干与“思想”统一无关,排除

20万钱”可知购买一张“皮币”要划掉近两年

C正确。

,实际上是削弱诸侯的经济实力,故A。B。

D项“实现”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期社会环境特点来分析。

【解答】A.唐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并不在南方,以之相适应中国文化中心也不在南方,

第7页(共14页)

要求学生结合古代戏曲发展的特征和唐朝时

所以江南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B.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特点。C.从材料中的壮徒恒贾勇,身体强壮,非常重视。

D.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存在的娱乐形式。故选:C。

【点评】解答问题,搞清楚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唐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特征。

4.【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解答】题干涉及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水运,谈不上交通方式的变革,故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调整,故排除

B。

C。

A。

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以看出对勇气力量,

题干没有体现货币制度变革的相关信息,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的棉纺织业纺发达;据此依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主要原因是区经济的差异,故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5.【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查近代企业产生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上海招商局”、“朱丽记花米行”、“机器轧棉厂”。

【解答】依据材料“上海招商局”、“朱丽记花米行”、“机器轧棉厂”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近代工业的产生,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正确。

材料不是强调科举制的变化,故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的义利观念,故

A项错误。C项错误。

D项错误。

B项

D正确。

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故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近代企业产生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第8页(共14页)

6.【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材料显示,1919年﹣1922年,“革命”出现的频次大幅度上升;结合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形势演变的相关知识可知变化说明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国民革命运动在

1926年才出现,故排除

B。

故A正确。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当时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故排除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7.【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资产阶级的作用,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旨在说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革命性质与俄国的不同,材料没有涉及工农,故

B项错误。

D项错误。

不能说明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C项正确。故A项错误。

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

D。

材料没有体现右倾错误,故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要求学生结合一五计划的背景和特征来进行分析。【解答】A.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954年是一五计划时间,当时我国正在进行计划

经济体制建设,主要是向西方学习,但是我国的科学研究并没有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是

90年代提出来的。

1956年以后。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所以当时苏联

C.对苏联经验进行反思应该是在D.一五计划我国向苏联学习,的书籍会在中国大量增加。故选:D。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政治制度特点和影响来分

第9页(共14页)

析。

【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服从民众的意愿,审作用。

B.从材料可以看出,陪审法庭可以对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律进行终审判决,以陪审法庭有这样的权利,是因为陪审法庭是由人民组成的,体现了权力的来源。C.材料不是强调全体公民都参与政治活动。D.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要求学生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主要是由于独立

之所

而是强调陪审法庭在司法审判中的终

【解答】A.拉美国家在独立以后并没有像美国一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以后,拉美国家没有建立像美国那样的政治体制,奴役掠夺土著居民,是拉丁美洲和美国共同受到的打击表现。

B.建立殖民统治比较早,并不是导致拉美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C.早期殖民者向拉美进行大量的移民,并不是罪责,也不是导致拉美落后的原因。D.早期在拉美知名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这两个国家当时主要是封建专制统治,所以拉美国家继承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制特点,而美国在独立之前继承的是英国的民主传统,所以独立以后,美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拉美国家由于受到封建因素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故选:D。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分析材料的能力。

11.【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式蒸汽机”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

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

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成就来源于工匠的劳动实践,故

A项正确。

B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

第10页(共14页)

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查现代主义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

抓住关键信息“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结合达达派和现代主义的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结合所学可知,达达派通过照片剪接或与纸片、抹布

拼贴,去追求艺术表现的偶然性,体现了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崇拜虚无主义,表达了幻灭反叛的特点,属于现代主义,符合题意,故A项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的特点,排除。C项是古典主义的特点,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现代主义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

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一)必考题:共

37分。

20世纪50﹣80年代美国、日本、苏联以及中

15~17题为

D项正确。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工业化。考查

国重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原因。

【解答】(1)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缓;苏联稳步增长,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

70年代放

70年代中后期放缓;中国快速增长。第二小问的原因,美国从国家

干预经济的政策和经济滞胀影响分析即可;日本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滞胀影响分析即可;苏联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分析;中国从重视发展重工业及其影响分析。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化加快、科技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11页(共14页)

故答案为:

(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

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70年代放缓。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苏联:稳步增长,中国:快速增长。

70年代中后期放缓。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点评】本题考查对美国、日本、苏联以及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可提炼出论点是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辩证的看待。需要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分析,既要看见其积极一面,又要看见其消极一面。故答案为:

论点: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辩证的看待。

阐释: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我们对待历史事件应该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既要看见其积极的一面,又要看见其消极的一面。如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在建立初期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到封建社会后期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

第12页(共14页)

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

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

因此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辩证的看待。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史学研究的准确把握。(二)选考题:共

15分,请考生从

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百家争鸣,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主要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根据材料“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可知体现的是儒家思想。

(2)对象:根据材料“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可知“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根据材料“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结合材料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即可。故答案为: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

“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五等爵”制壮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百家争鸣的准确把握。【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阿拉曼战役,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特征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阿拉曼战役,要求学生结合阿拉曼战役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在阿拉曼战役爆发之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国意大利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2)阿拉曼战役的历史意义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基本可以看出来,

但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

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阿拉曼战役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第13页(共14页)

故答案为: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国意大利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二战中阿拉曼战役的背景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以及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

影响很大”、“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

产生重大影响”、

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

“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

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等信息概括即可。

(2)时代精神,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贡献和所学可知,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答案为:

(1)贡献: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评】本题考查对刘源张及其贡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代精神是热爱、报效祖国;

第14页(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