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

浅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浅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分析

曹志辉

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1315

摘要: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详细的治理是为了满足水利建设的要求,从而能够治理和更好的完成水利项目施工建设。对于河道来说,其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通常要在动态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整治。在河道治理和开发过程中,某些水利工程的施工会改变河道水文形势的发展和发生,对河道上下游以及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规划;河道整治;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4-0115-01

1 河道防洪能力下降原因分析

1.1 河流系统面积减少

当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土地资源呈现越来越紧张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河流空间逐渐被填埋,用于城市的商业用地进行具体的规划,道路、楼房等挤占了原有的河叉、溪沟,使河流系统的面积得以不断的减少,从而导致防洪规划面积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降低了河道的防洪调节能力。1.2 垃圾导致河流功能弱化

当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管理制度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导致河道成为大量垃圾及污水堆积的地方,而且大部分污水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即排入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河道淤积、水质恶化等情况发生。

使河流的行洪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河道自身的修复功能也开始不断下降甚至是丧失,这就导致河道自身的生态环境功能性得以不断的下降,对河流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3 河流防洪功能减弱

河道由于其处部地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使其更平整化,这就导致河道水量干枯或是流量锐减,无法实现与地下水之间的交换,从而导致河道即为单一的泄洪道或是排污沟,使其原有的防洪功能得到丧失,一旦有洪水发生,则会导致下游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

2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类型 2.1 根据河道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我们将河道划分为山地河道、平原河道以及河口河道。其中第一种类型河道两侧大多有山体岩石组成,河床主要有基岩或者粗砂石构成,河底通常比较陡峭,落差高度大,水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整治的主要标准是航运和工业取水位,施工时应该将具体的方案在规划中得到体现。

第二种河道类型主要是由水冲击土壤而形成的,河道内部的砂石和泥沙的比例不稳定,差异性较高,河流蜿蜒崎岖,形成很多小的水系,主要以防洪、航运和城市建设为整治标准,按照不同河道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

对于弯曲度较大的河道通过整治可以形成微弯河道或者形成稳定的岔道河道。

第三种河道的类型主要是由于水流和潮流对河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形成的,该种类型的河道整治的标准为防洪、航运和滩地为主,并采取固滩护岸、疏浚等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2.2 根据河道的整治程序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划分为河势和局部河段两个类型,对于河道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河段来说,对河道进行分段整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河道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区段的河道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解决河道不良状况的最好措施。

施工时采用的一般方案是结合其他整治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河段整治工作,主要根据水流量的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局部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实现防洪、抗洪、航运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3 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

河道整治规划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河道自然地理概况,来水、河床形态、历史演变、近期演变等是河道基本特性及演变趋势的研究内容,尽量对拟建水利枢纽的河道上下游可能引起的变化进行定量估计。河道两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情况调查分析包括对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航运等建设的发展规划的研究。河道整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是在已建整治工程现状的调查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实施过程以及从中吸取的主要经验教训。根据河道特点,确定本河段整治的基本任务,并拟定措施。整治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包括对整治后可能减少的淹没损失以及整治后航道和港口水深的增加等各方面的分析,并且还对航运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

4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标准 4.1 河道水流量以及水位的设计

在治理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河道两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出河道的流量大小,确定与河道防洪抗洪标准相当的水流量,采用造床测量或者平滩流量的方法对河道的流量和水位进行有效的测量。对于枯水期的河道水流量的设计标准应该满足通航续航的标准。

4.2 整治线

河道的整治线说的是河道治理方案实施之后能够满足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通常情况下,将其分为洪水河槽整治线、中水河槽整治线以及枯水期河槽整治线,其中第二种的整治线对河道的河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水河槽整治线在设计图上通常呈现出一定曲率的连续曲线,曲线之间通过河势的直线进行连接,不能形成单一的河道和河槽。其弯曲半径和曲线间的长度一般参照的是附近河段的长度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河道宽的9倍左右。如果河道还要满足通航和续航的标准,在上述标准之上,结合航道的要求,根据稳定深槽或者江心洲设计枯水河槽整治线,枯水河槽弯曲半径与曲线段间长度,可根据邻近河段确定,通常比中水河槽整治线数值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整治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河道的各方面因素,并将其综合起来,并结合河道整治工作根据河道流量的变化状态以及变化的因素,将道周围的情况与上游下游以及河道两岸的城市和群众用水紧密结合起来。对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的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将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刘晓敏,陈星.河道整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0)46.

[2]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6(04)27.

[3]郭允霞.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规划[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04)255.

[4]曲鹏飞.关于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的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9)14.

2015年14期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