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目前,施工中对钢绞线张拉的控制一般采取引伸量与张拉应力双控,以张拉应力为主引伸量为副的控 制方法,即要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满足设计请求,要 求控制在6%以内。尽管在设计中已给了钢绞线张拉的理论伸长值,然而作为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依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数据进行整理,正确的盘算出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
假如在计算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时疏忽了张拉采取的方法,不加差别的进行计算,计算的预应力均匀张拉力不免会有偏向,这必定招致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有误,并将影响钢绞线的张拉质量,预应力构件的施工质量也随之遭到影响,因而这是咱们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需注重的问题。
预应力筋长度(L)的取值
设计中钢绞线的长度有时未计入张拉工作长度,或是计算的张拉工作长度与实际不相符,因而在施工时计算钢绞线下料长度和张拉预应力筋长度时均应当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即依据实测的千斤顶长度、锚环厚度等进行调整。个别状况下,预应力筋的张拉长度应计算到千斤顶工具锚的地位,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还应在预应力筋长度的基本上每端加上千斤顶工具锚后20cm的钢绞线长度。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 )、弹性模量(E )取值
计算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时所采取的截面面积和弹性模量是规则标准值,但进入施工现场的各批钢绞线的截面面积和弹性模量与标准值对比都有偏差,因而咱们应依据各批钢绞线实测的截面面积和弹
性模量对计算的理论伸长值进行修改。
1、先张法理论伸长值计算 张拉锚固控制力及理论伸长值计算
a.单根钢绞线张拉锚固控制应力:бk=0.70Rb
单根钢绞线张拉锚固控制力:对Φs15.2 AP = 140㎜2 PP= APбk
弹性模量Ep=1.95×105 Mpa,张拉台长L﹦79.9m﹦79900㎜ b.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 △L= PP L/APEp
2、后张法理论伸长值计算
A、 利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50-2011)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按式(12.8.3-1)计算: 式中: 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N )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B、 本梁的钢铰线为直线与曲线混合组成的预应力筋,参照《公
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50-2011)计算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p= (P终+P始 ) /2 式中: 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N )
P终—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C、 进行分段计算时,靠近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其他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L= PpL/Ap·Ep (12.8.3-1)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mm )
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终=P始e-(KX+μθ) 式中: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计算时x等于L (m)
θ—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 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
μ—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钢束伸长量分三段计算(斜直线段、圆曲线段、直线段),三段伸长量叠加即为一半钢绞线的伸长值。
D、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和实验数据,已知以下计算参数(见下表):
项目名称 张拉控制应力σk 钢绞线面积Ap 弹性模量Ep 管道摩阻系数μ 管道偏差系数k 张拉端的张拉力 取值 1395 Mpa 140mm2 1.95×105 N/mm2 0.25 0.0015 253.053KN E、斜直线段设为AB段、圆曲线段设为BC段、平直线段设为CD段。
二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的量测
要掌握好钢绞线的张拉质量,正确量测张拉时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测量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以往都是以量测千斤顶油缸的变位量作为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但假如钢绞线有滑丝景象发作时,此方法量测的数据就不正确,因而,为防止滑丝景象被疏忽,倡议量测张拉时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即在钢绞线上做记号间接量取张拉实际伸长值。 张拉及量测钢绞线伸长量的操作:先进行初张拉P0(总张拉吨位的10~15%),持荷3min后,量测钢绞线伸长值δ0;接着张拉到初张拉的两倍总张拉吨位P1(总张拉吨位的20~30%),持荷3min后,量测钢绞线伸长值δ1;接着张拉到总张拉吨位P,持荷3min,量测钢绞线伸长值δ2;待千斤顶回油后,再量测钢绞线长值δ3。 此时,钢绞线的实测伸长值为δ=(δ2-δ0 )+(δ1-δ0)。 用δ2-3δ即为锚具变形与钢绞线的回缩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