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128・ I・J之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2014年第1期 第40卷总第177期 2014年2月 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4.01.059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 张海涛 (第一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新疆阿克苏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 843000) 灰均匀、压实,完成后注意封闭保护。 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 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 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 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 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 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 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起到核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4)01—0128—02 0前言 现代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程、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 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 工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 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施工是 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 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 控制。现结合实际工作从一般抹灰、釉面砖镶贴、屋面防 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措施进行阐述。 1抹灰质量通病的防治 1)装饰工程必须坚持先做样板墙、样板间并经检查验 收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外墙抹灰如设计无 要求,应设分隔缝,间距不大于4m;分格缝必须采用梯形 断面木条或不曲的玻璃条、铝合金条、塑料条,严禁用刮 刀勒线条等做法。在对墙面检查中遇到问题较多的是:墙 面与顶棚交接处的水平线不顺直、不水平。从交圈整体看, 顶棚面四角标高不一致,导致门窗口两端至顶棚面距离不 等。造成以上原因是楼板自身缺陷,如模板安装不水平, 或虽水平,但在混凝土浇筑时受振变形;上底灰前缺乏通 盘检查,交底无针对性,未对原缺陷处采取修补措施。为 防止以上通病,在上底灰前,须修补处理缺陷部位,等修 补处理完毕后,再弹出水平线,按线上底灰。 2)室内抹灰前应认真清扫基层、贴饼、冲筋、分层施 工,严禁一次成活;抹面时要适时压光,严禁刷素水泥浆 或撒干水泥的作法。常见墙面有爆灰、裂纹、斑点等现象, 造成的原因是:底灰混合砂浆中的白灰颗粒没有完全熟化, 或将回收落地灰直接掺人新砂浆中,没有二次筛选搅拌, 未熟化白灰颗粒上墙吸水后膨胀形成爆灰:基层湿润不够 或底灰未达到一定干度而上面灰、底灰,面灰层同时干缩 也会使墙面产生裂纹;基层未处理干净,白灰膏污染和灰 不均匀,造成墙面斑点。为防治以上通病,我们可以采取 一定措施:严把材料关,白灰浸闷不少于两周;落地灰利 用必须二次筛选并搅拌,上面灰前墙面提前充分湿润,上 2室内镶贴釉面砖质量通病的防治 1)室内镶贴釉面砖除按常规做好基层处理、抹底子 灰、浸泡釉面砖、满刮素水泥浆牢固粘贴外,镶贴前应认 真挑选无缺陷、无色差、长宽尺寸无偏差的釉面砖,并弹 垂直和水平控制线。我们应该明确质量标准,并口头或书 面向每个操作人员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随 时纠正质量问题。 2)对于门窗框侧面釉面砖镶贴不到位,切割规定不统 一,造成砖与框之间宽窄不一,釉面砖贴粘灰不饱满,空 鼓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釉面砖切割尺寸 不规格,不统一,镶贴不认真,釉面砖没提前浸水,打灰 不饱满。遇到这种问题防治的措施是:设专人切割,尺寸 要求准确,保证釉面砖裁割准确,粘灰应饱满,尤其四角 应饱满,这是确保釉面砖镶贴质量的关键。 3屋面防水质量通病的防治 1)卷材防水屋面所用材料的品牌、性能、标号等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确保压接正确,粘贴牢固,无滑动、翘边、气泡等缺陷。 泛水、檐口、内排水的水落口、变形缝等处必须增贴附加 层,粘贴牢固,封盖严密。如: (1)天沟、檐沟与屋面的交接处、泛水、阴阳角等部 位,由于构建断面的变化和屋面变形常会产生裂缝。 (2)砖砌女儿墙、山墙常会因抹灰和压顶开裂而使雨 水从裂缝处渗入砖墙,沿砖墙流进室内;女儿墙处防水层 的收尾处理不好。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要在屋面防水工程 重点检查验收,加强对细部节点构造的重视,对这些部位 均应加强防水增强处理。 2)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1)天沟、檐沟与屋面的交接处、泛水和阴阳角等部 位增加卷材或涂膜附加层,天沟、檐沟内的附加层与屋面 交接宜空铺,空铺宽度大于200 mm。卷材防水层要求沟底 上翻至沟外檐顶上部,收尾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 封严。天沟、檐沟与细三石混凝土防水层交接处,应留凹 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要保证天沟、檐沟的排水方向 和坡度使雨水能够及时排走不得有积水的现象。 (2)女儿墙泛水处铺贴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砖墙上 的卷材收尾可直接铺贴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砖墙上的卷 材收尾可直接铺压到女儿墙压顶下,压顶也要做防水处理, 也可以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要大 于250 mrlf,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涂膜防水层应 直接涂刷到女儿墙压顶下,收尾处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 严,压顶同样要做防水处理。对于混凝土女儿墙,卷材的 收尾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对于细石混 凝土屋面防水层所用原材料及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下转第130页) ・130・ I・J迂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2014年第1期 第4o卷总第177期 20l4年2月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骨料的 最大粒径,尤其是在配筋较密的钢筋混凝土中,不得使用 含有超径颗粒的骨料,并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能充 分浇筑密实。 高收缩、易开裂、脆性大等,而我国现有标准对于混凝土 1.4忽视浇筑质量,混凝土硬化后的养护和保护 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尚不完善,使我们广大的技术管理人员 对于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认识不足,这就导致我们的建筑 物耐久性能不佳,往往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出现一些结构 上的破坏。因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总院提出了“寿命优先, 强度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为今后的混凝土配 笔者认为在四川省内的房建行业里,对于混凝土浇筑 质量控制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多为 高层建筑基础),浇筑时间过长,从24~72 h不等,往往下 部混凝土已经硬化了,上部混凝土才开始浇筑,内外混凝 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存在差异,极易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 不密实,框架结构的梁柱通常截面尺寸较小,而配筋较密, 旦混凝土浇筑时控制不严极易产生内部缺陷;房建的工 一合比设计指引了发展方向,即以配置具有良好工作性,高 耐久性和适宜强度的混凝土作为目标。 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适宜强度等级的水 泥,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化热的产生,使用粉 煤灰或者矿渣等活性材料部分替代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工 作性能,也可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降低水化热,并使 混凝土后期强度能够持续增长。 2)严格控制砂石原材料的质量,骨料在混凝土中起着 骨架的作用,并且占有最大的比例,因此骨料的颗粒级配、 粒型、强度、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质、 针片状颗粒等)均对混凝土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格的 砂石原材料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工作 性能和耐久性的基石。 期较紧,往往基础混凝土硬化后1~2 d,就开始进行上部 施工,随意堆放材料,对混凝土造成了破坏,更谈不上前 期的养护,严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 质量与进度如何协调,这仍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对于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而言,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 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于违规操作应坚决制 止,施工各环节严密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1.5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不少施工现场的砂石原材料都是露天堆放的,天气变 化难免经受日晒雨淋,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时候,材料自 身的温度变化差异较大。如果砂石温度过高,将导致混凝 土的入模温度较高,进而加速水泥水化放热,进一步使混 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引起 混凝土的急剧收缩,最终导致内部缺陷的产生。水泥的温 度控制也需要高度重视,为了赶工期,有的施工单位在水 泥刚进场尚未完全冷却即投入使用,这样水化加速,混凝 土坍落度损失快,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样的 也会引起水分损失和混凝土收缩。 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原材料的温 度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密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 该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入仓温度。在施工现场应该对砂石料 仓进行遮盖,设置专门的水泥库房,对水泥按批次进行堆 放,新进水泥必须完全冷却后方能使用,做好防潮措施。 3)室内拌合试验时,关注和评价混凝土的和易性,确 保拌制出黏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俱佳的混凝土拌合物。 同一个配合比应至少拌制3个水胶比,通过强度回归后找 出满足配置强度要求的水胶比。 3结束语 我国每年要生产和消耗掉几乎占全世界一半的水泥和 混凝土,巨大的生产链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也 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然而我们建筑行业的现状却不容 乐观,建筑质量往往难以保证。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资 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 有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是我仉正面临的一大考验。 作为建设者,应该高度重视建设施工质量,以有限的资源 建设出经久耐用的建筑物,为国家基础建设贡献自己的一 份力量,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 [ID:000842] 参考文献: 2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思考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专家提出“高强度未必耐 久性好,低强度未必不耐久”的观点,而高强度的混凝土 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比如高水化热、 (上接第128页) [1] 刘娟红,宋少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 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冯乃谦,邢锋.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汇编[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3. 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防水层厚度不得小于40 mm,且必须 配置4@100~200 mm的双向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在分格缝 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0 mm。防水层必须分 格,分格缝应在屋面板的支撑端、屋面转折点及突出屋面 [2]罗福午.土木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8. 的结构交接处,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 m;分格缝应用防 水油膏嵌填。 [3]江见鲸.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8.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 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各分部、 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 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 定质量目标。结合质量目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 质量保证计划和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ID:000843] [4]GBJ16—87建筑设计防水规范[s]. [5]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0,18(8). [6]俞鹃.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 2010,2(11). [7]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8]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9] 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10]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