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四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交流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
2.学会用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生字,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3.了解一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表示了哪一类人。 4.掌握冒号的用法,学会用所给短语写一个片段。 5.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 6.学会把片段写美观,大方。 7.积累和理解古诗《蜂》。 教学 重点
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动物的词语,用所给短语写一个片段,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
教学 难点
理解并积累古诗《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交流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
2.学会用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生字,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3.了解一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表示了哪一类人。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分钟一、交流平台
读描写动物的文章,如何体会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很多时 候看似讨厌,实则喜欢,比如: 【出示课件3】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 了。
1.读读上面的句子,体会作者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第一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猫不喜欢,但是恰恰表达了 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第二句话看起来对鹅的傲慢很不以为然,其实表达的是对 出示交流内容,交流讨 论明贬实褒的写作方 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 法写一个片段。这是在 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自身经 验,体会作者表达的感 情,教会学生“明贬实 褒”的方法。
鹅的“高傲”的喜爱之情。
(3)看似不喜欢这场“乱子”,但是其实很喜欢。 2.正像以下同学讨论的一样:
【出示课件4】
小刚: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 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小丽: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就想起妈妈经常跟别人说:“我们家 那傻孩子……”
小豪: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3.从妈妈的“我们家那傻孩子……”你发现了什么?
(表面上看是不喜欢我,责怪我的调皮,实际上也表达了妈妈对 我的喜爱之情。)
“这种方法”是什么?(实际喜欢,表面却说不喜欢,是一种明 贬实褒的方法。)(板书:明贬实褒的写法)
4.练一练: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句子。【出示课件5】示例: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
难都留给了自己。 二、识字加油站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 字。
出示:【出示课件6】 1.认一认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 (3)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7】
每一行的两个带拼音的字与开头的字是同一字族的字。它们声旁 相同,形旁不一样。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板书:识字加油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3.拓展
类似的一组字,你还知道哪些?【出示课件8】 请清情晴蜻
抱跑泡饱刨咆 三、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1.出示:【出示课件9】
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
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学习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形声字,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增强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积累带有动物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比喻义,并学会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读一读这些词语。
3.说一说,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那一类人?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10、11】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 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有带头作用的人。 小蜜蜂:形容非常勤奋的人,乐于奉献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没有真本事的人。
变色龙:指那些善于变化,见风使舵,言行不一,出尔反尔,没有诚信的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应声虫: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哈巴狗:驯服的奴才。
4.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带有动物的词语,其实 分别比喻一类人。)(板书:词语的比喻义)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的词语?【出示课件12】 狐狸精——喻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老狐狸——喻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小绵羊——喻老实听话、性格驯服的人 替罪羊——喻代人受过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 作文。学会用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生字,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 的特点。了解一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表示了哪一类人,希望课下 同学们能好好巩固这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冒号的用法,学会用所给短语写一个片段。 2.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 3.学会把片段写美观,大方。 4.积累和理解古诗《蜂》。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分钟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 二、词句段运用
(二)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 着写一段话。
出示:【出示课件14】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 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就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 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 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
的狂吠。
1.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注意每个句子中的冒号,用法相同 吗?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这些句子中冒号用法相同都是“用在总结 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 2.选一选,写一写。
请在所给的三个短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 “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择一个,仿照上面的例句,用上冒 号,写一段话。
示例:小杰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 盒,就是把衣服反穿,还浑然不觉。做错题更是家常便饭。 (三)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 同?
1. 出示:【出示课件15】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 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词语。
3.说一说,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什么词语?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出示带有冒号的句子,体 会冒号的用法,并仿照例 句写片段,训练学生的写 话能力。
学习例句,弄清例句的特 点:总结性话语在前,用 冒号引起下文,再仿写句
子,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了解语气助词在表达中的 重要作用,目的是让学生 恰当的运用语气词。 书写遵循“一看二写三对 照”的原则,在比照中写 好一段话。
学习古诗,先自读,再交 流意思,不会的可以请教 老师,查找资料帮助理 解。
理解古诗的大意有助 于学生积累诗句,增强学 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 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 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陈
述、疑问、感叹或祈使的语气。
4.这些语气词能不能去掉?(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 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不难去 掉。)
(板书: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三、书写提示
师:我们时常需要写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如何才能抄 写的美观、大方呢? 出示:【出示课件16】 1.看提示
旁边提示我们抄写片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课件17】
(1)字距要比行距小。 (2)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板书: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2.写一写【出示课件18】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 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课件19】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教师讲解:
(1)作者介绍【出示课件20】
罗隐(833-909),字昭谏,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
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 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 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 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
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2)词语解释【出示课件21】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3)译文【出示课件22】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 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 让谁品尝香甜?
4.把这首诗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学习园地,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这节课我们掌握冒号的用法,学会用所给短语写一个 片段。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学会把片段写美观,大方。积 累和理解古诗《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出示课件23】 交流平台:明贬实褒的写法 识字加油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词语的比喻义
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 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放手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难度化小,使学生更加直观、高效地完成练习。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能力。训练学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
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课外阅读。 《范进中举》(节选) 片段一: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
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
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
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
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注释: 1 相公:古代对读书人的敬称。 2 噫:读音y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
。踩,踏。
息。 3 踹:读音chuài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邻居道:“范相________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________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
里。” ɡ
ɡ B xiānɡC zhōnɡ D zhòn A xiàn
②他将________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________吓了一跳。
Ajiàn
ɡBjiānɡ Cdōu Ddū
(2)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对范进的描写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3)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情非常________。
【答案】(1)A ;D ;B ;C (2)A ;C (3)对比 ;兴奋(激动)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能
力,第二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文段的赏析,这两段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其中,
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对比;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
情非常兴奋。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
能力是一种提升。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捐赠爱子器官,延续生命传奇
小阎靖3岁被诊断脑部恶情肿瘤,他的生命即将被带走。他伟大的父亲决定,要看到儿子
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
父亲的大手握住阎靖的小手,对他说:“儿子,我和你妈救不了你,现代的医学也救不了
你,我想把你的器官捐赠给正等待拯救生命的人,你要是同意就点头,()不愿意就摇头。”孩子处于昏迷状态,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小阎靖内心灵魂似乎听懂了爸
爸的意思,两行热泪顺着瘦弱的脸颊滑落下来。
小阎靖临行前带着童真听完了妈妈最后一个故事,他走得那么安祥,只带走他枕边的小台
灯,这只台灯将照亮他通往天堂的路。谁会把自己的灯借给你?谁的灯又能够温暖你?是
小阎靖这盏灯,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他的心脏在另一个身躯里鲜活跳动,他的肝脏在另一
个人的身躯里新陈代谢,他的肾脏在另一人身躯里循环,他的角膜带给他人光明……
小阎靖,()你走了,可你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依然鲜活地活在人世间,在
你短短生命里程中体味生命的延续,写满了生命、生命、生命、
生命——更多生命的延
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小阎靖对于捐赠自己的器官的态度是()。 A. 不同意 B. 同意
(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阎靖的遗体捐赠包括:________。 (4)小阎靖的爸爸为什么决定捐赠小阎靖的器官? (5)读了短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1)如果;但;虽然 (2)B
(3)心脏、肝脏、肾脏、角膜
(4)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
永远活在人间。
(5)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
远活在我们心中。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处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
②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但”;③处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
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出来即可。
(5)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
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如果;但;虽然;⑵B;⑶心脏、肝脏、肾脏、角膜;⑷因为要看到儿子鲜
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⑸示
例: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
远活在我们心中。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
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
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
吃光了。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
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
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
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一见麻雀的影子,就
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
半空跌落摔成肉饼。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
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1)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 A. 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 B. (雷)鸣;(炮)击;(火药)爆炸。 C. 赶;驱逐。
(2)文章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
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_______。
(3)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4)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答案】(1)C
(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 (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C;(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
(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4)示例: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
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看尘埃飞舞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科学家发现,舌蝇的
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
相间(jiānjiàn
)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
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xuānxuàn)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sǎnsàn)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
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这个世
界上没有一无是处(chǔ chù)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智慧》2010年第5期)(1)选择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________ jiàn )染________ 渲(xuān xuàn )射________ 散(sǎn sàn
一无是处(chǔ chù)________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________。像这样含有反义词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尘埃有哪些作用呢?在文中找一找,写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xuàn;sǎn;chù 【答案】(1)jiàn
(2)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举足轻重;左顾右盼 (3)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
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
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
柔。
(4)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
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和字义确定其读音。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
与它相同词语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4)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xuàn;sǎn;chù;⑵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示例:举足
故答案为:⑴jiàn
轻重;左顾右盼;⑶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
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
空变得蔚蓝、温柔。⑷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2)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填写。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
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做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6.
沉默的竹笛 李澍声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含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
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
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
,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
的笛声里,忧伤早己悄悄地散去,心情清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溢生了一个强烈
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②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支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
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关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
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
岛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
吹着竹笛——
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鸣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幕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
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
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
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
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
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
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
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那支带给我幸福..和耻辱
..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
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
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
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愁闷忧伤听竹笛;;;千辛万苦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 (2)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中的“幸福”和“耻辱”?
3.本文作者从他吹竹笛的往事中感悟出了什么道理?
4.许多人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还有人说:“只要努力过,就不后悔。”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想法。
1.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意近即可。)
2.⑴划线句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的美丽(小草飘动的样子),表达了我
第一次吹奏竹笛时内心的喜悦和兴奋,“幸福”指竹笛带给我的快乐;“耻辱”指班会课吹笛出丑。
3.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
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4.略 7.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
“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因禁于文字的女孩——
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
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我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
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①“是。”
①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
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①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很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厖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
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
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①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
“我怕地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①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
⑦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用一句话概括这件往事。 2.理解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第⑨段中“发霉面包”: (2)第11段中“撑破”: (3)第13段中“疙瘩”:
3.时隔30年,爸爸依旧记得“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明了什么?
4.文章16段的空白处,应填一个比喻句,请根据上下文将它写出来。
5.当“我”将信一捆一捆地往垃圾桶里丢的时候,你认为“爸爸”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1.回忆父亲不让“我”交笔友的事。
2.(1)爸爸生气后的脸色难看。(2)说明信很多。(3)比喻很重的心事。
3.从侧面衬托出爸爸对“我”的关心爱护 4.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5.示例:女儿,不要怪爸爸,虽然我也希望你能开朗一些,交到好朋友,但我更怕年幼的
你不小心交友不慎,那会害了你一生的。你以后一定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的。
8.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
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
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
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
星斗朦朦胧胧的。“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
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
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
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
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
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
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
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
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
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⑦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
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
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
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
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第④段画线句子,爸爸为什么高兴地流泪?
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3.通读全文,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他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
5.文中的“爸爸”喜欢念中国诗,还让作者从小培养了念诗的兴趣。那么,你喜欢中国诗吗
请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简单说明原因。 1.因为还未上学的我居然懂得了陆游诗的意思。
2.(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叫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3.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4.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
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5.略 9.
1.“我”第五次留言让小女孩用钢笔写字不解、愤然为了帮“她”赢钢笔,“他”故意在长跑比赛跑了第三名愧疚
2.为下文写小男孩买不起钢笔,而采用参加比赛获奖得到钢笔的情节做铺垫:衬托了小男
孩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意思对即可)
3.“我”为不了解学生、误解学生而感到愧疚;为小男能送给小女孩钢笔,而“我”还想批评小女孩的做法感到愧疚;为自己错怪小男孩的行为而愧疚。(意思对即可)
4.一支金色的钢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