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兵团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兵团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29卷第5期2019年第5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BINGTUANEDUCATIONINSTITUTEvol.29No.5Oct.2019

兵团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杨孙鲁云,

姜普,

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对短视频各参与主体制定相关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摘要:把握大学生在短视频使用过程中的心理认知与行为,并运用路径分析法考察了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本文基于新疆兵团大学生调研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现状,用户使用粘性大,但短视频带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风靡大学校园,其次是意愿。户籍、学历通过意愿对短视频使来的焦虑感需引起重视;第二,习惯是影响短视频使用的最主要因素,正负效应抵消,总体表现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重视大用行为间接影响。便利条件对短视频使用的影响是双面的,

有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寻求培养用户习惯与防止用学生因短视频导致的焦虑,短视频平台应更加注重提供有价值、户沉迷之间的平衡点等建议。

路径分析关键词:短视频;抖音;使用行为;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48(2019)05-0010-07

ShortVideoUseBehaviorofCollegeStudentsinXinjiang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

Corps:CurrentSituation,InfluencingFactorsandActingPath

渊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3,Xinjiang,China冤

SUNLu-yun,YANGPu,JIANGZhao

Abstract: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graspthepsychologicalcognitionandbehaviorofcollegestudentsintheprocessofusingshortvideoforeachparticipantofshortvideotoformulaterelevantstrategies.BasedonthesurveydataofcollegestudentsinXinjiangProductionandConstructionCorps,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useofshortvideoandinvestigatestheinfluencingfactorsandactionpathsofcollegestudents'useofshortvideobyusingpathanalysismethod.Theresultsshowthat:First,shortvideoispopularincollegecampus,andusersaresticky,buttheanxietybroughtbyshortvideoneedspayingattentionto;Second,habitisthemostimportantfactoraffectingtheuseofshortvideo,followedbywillingness.Householdregistrationandeducationalbackgroundhaveindirectinfluenceonshortvideousingbehaviorthroughintention.Theeffectofconvenienceontheuseofshortvideoistwo-sided,withpositiveandnegativeeffectsoffset,andtheoverallperformanceisnotsignificant.Finally,thispaperarguesthatattentionshouldbepaidtocollegestudents'anxietycausedbyshortvideo,andthatshortvideoplatformshouldpaymoreattentiontoprovidingvaluableandhigh-qualityshortvideocontent,seekingabalancebetweencultivatinguser'shabitsandpreventinguseraddiction.

Keywords:shortvideo;TikTok;behavior;pathanalysis

移动时代的到来,成就了短视频火山喷发式

的快速兴起。[1]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6.48亿,占手机

“个网民的79.3%。移动短视频极大地满足了用户

的诉求,受到用户和资性化表达”和“大众化分享”本的青睐。资本的涌入,又使得短视频领域涌现更

[2]

多形态和品类的产品。短视频发展呈现出内容应用垂直化和分众化、内容生产系列化和规模化、平

收稿日期:2019-09-03

主要从事应用统计方面的研究。作者简介:孙鲁云(1989-),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要10要

台媒体生产规模化等新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短视频生产走向成熟。[3]短视频APP开它带来的“成名之路”启了一个全民造星的时代,

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在短视频产生发这都促展的6年时间里,大批网红明星涌现出来,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涌入短视频的潮注意流中,成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和观看者。然而,力经济属性和逐利本质决定了短视频发展过程中

[4]

必然出现各种问题。短视频内容上过度强调感官

[5]

刺激,低俗内容屡禁不止,部分内容涉及造假、侵

容形态是短视频的两大特征。目前国内流行的短视频平台有抖音、快手、微视、秒拍、美拍、火山小此外微博、移动浏览器视频、西瓜视频、梨视频等,

一般地,短视频也是当前短视频传播的主要载体。

的使用包括浏览和制作两个方面。本文中短视频

但更多侧重浏览行为,的使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

即短视频的使用是用户通过一种或多种短视频平

台或其他载体浏览观看短视频。1.2样本与数据收集

课题组于2019年3月在新疆兵团高校进行抽样调查,所调查的高校在兵团高校中具有较好研究采用风笑天(2005)的代表性。关于样本容量,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一书中提到的经验样本容量:小型社会调查通常用于非正式的和要求不高

的、总体规模较小的情况,可把样本容量确定在100~300之间;正式调查研究一般要达到中型社会调查的样本规模,样本容量确定在300~1000

可之间;大型社会调查主要是全国性的调查项目,

[8]

本研把样本容量确定在1000~3000之间。最终,

权甚至反道德反社会问题;行业内部出现多层分化,同质化现象严重。[6]高校大学生是短视频受众

主力之一,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社会的中流砥柱。随着有关短视频的负面消息屡屡见诸

不良短视频给大报端,短视频的两面性逐步显现,学生的成长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把握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现状,探讨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

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深入理解大学生在使用短对于更好地了解、视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与行为,

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能够为短视频各参与方制定相关策略提

供参考依据。1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1.1核心概念界定

短视频和短视频使用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短视频,即短片视频,作为一种互联网内容的传播方式,一般是指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7]碎片化接受情景和感官化内

全部

频数 131 226 186 171 239 87 31 255 69 33

357

频率 36.69% 63.31% 52.10% 47.90% 66.95% 24.37% 8.68% 71.43% 19.33% 9.24%

究设定样本量为300~400之间。本次调查对象包

问卷调括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查方式如下:本科生每个年级选取2个班,硕士、博士研究生每个年级选取在1~3班,对选取的班

有级学生全部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78份,效收回问卷357份,其中使用过短视频的样本有326人,占有效收回样本的91.32%。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性别 户籍

男 女 城镇 农村 23岁以下 23~28岁 28岁以上 本科生

短视频用户 频数 121 205 169 157 216 80 30 232 63 31

326

频率 37.12% 62.88% 51.84% 48.16% 66.26% 24.54% 9.20% 71.17% 19.33% 9.51%

未看过短视频 频数 10 21 17 14 23 7 1 23 6 2

31

频率 32.26% 67.74% 54.84% 45.16% 74.19% 22.58% 3.23% 74.19% 19.35% 6.45%

年龄

年级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样本量

注:短视频用户是指使用或通过别人手机观看过短视频的学生。

2兵团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主要特征

2.1短视频风靡大学校园,七成大学生安装短视频

APP

调查发现,91.3%的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安装

要11要

过短视频APP或者看过短视频。具体地,69.5%的大学生安装过短视频APP,5.6%的大学生通过浏览器观看短视频,

还有16.2%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别人手机看过短视频。短视频凭借其特有的趣味性、多元性、娱乐性、低门槛、

个性化、碎片化等特点,已经开始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调查发现,短视频已成为半数以上用户的日常必备。30.4%的大学生用户观看短视频的频率为一天多次,“一两天一次”的用户占27.6%,两者累计占了大学生用户的58%。此外,还有19.0%的大学生用户短视频使用频率为“一周1~2次”。就日均使用时间而言,六成以上用户日均浏览时间超过半小时,还有34.1%的用户日均浏览时间在一小时以上。

2.2高校短视频市场“一,抖一微”

占据鳌头自2013年,国外Twitter旗下的短视频应用vine迅速走红后,国内新浪和腾讯也开启短视频战略,分别推出“秒拍”和

“微视”应用。短视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应用市场。2016年9月,抖音上线,再次将国内短视频推向新高度,迅速占领市场。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短视

频平台为抖音和微博,两者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7.5%、51.8%。其次,是腾讯微视(22.1%)和快手

21.8%)。此外,17.2%的用户会通过手机浏览器观看短视频,使用比例在10%以上的短视频APP

还有美拍(11.0%)。我们也发现,短视频用户大多通过多种途径观看,

仅通过抖音APP观看短视频的用户占12.9%,仅通过微博观看短视频的用户占7.7%。

2.3短视频用户粘性大,

付费比例低大学生用户继续观看短视频的意愿较强,

在被问到“以后是否会继续观看短视频”时,47.2%的用户较为明确地表示会继续观看,

强意愿(非常同意)的用户有11.4%,还有31.6%的用户观点较为中立。但大学生用户因短视频付费的比例较低。

调查结果表明,72.1%的用户没有为短视频付费的想法。4.6%的用户曾为短视频作者付费

“打赏”,12.3%的用户曾购买过相关的推荐产品,可见运用短视频向用户推荐产品具有更大的前景。当问及未来付费可能性时,6.1%的用户表示以后可能

尝试(或继续)为视频作者“打赏”,16.6%的用户表示以后可能尝试(或继续)购买相关推荐产品。由此说明,当前大学生短视频用户的付费潜力仍可挖掘。如何将付费意愿转化为付费行为成为重要的议题。

2.4短视频“有毒”引焦虑,APP卸载危机潜伏要12要

调查发现,近六成大学生用户因使用短视频感受到焦虑。在被问到“长时间看短视频之后,自己是否会焦虑”时,18.3%的用户表示比较同意,

19.6%的用户表示同意,

还有17.8%的用户表示非常同意。短视频在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

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短视频带来的弊端,至少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部分内容的不适宜性。短视频的高速发展,开启了一个

“全民造星”的时代,部分用户为博取眼球,过度追求关注量,低俗不雅内容屡禁不止,不断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第二,

泛娱乐化引发核心价值观认同挑战。短视频极大满足了用户尝鲜、有趣、表现欲、

一夜成名等诉求,且门槛低。但是过度追求信息传播的泛娱乐化,势必造成用户价值观认知错乱和信仰危机。[9]第三,短视频具有成瘾属性。短视频由于其自身较强的吸引力,包括碎片化时间消遣、搞笑有趣的内容、未知的惊喜体验、全屏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短时间内让用户产生“心流体验”———沉浸其中、让用户停不下来。而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过多地沉迷短视

频,不可避免地对学业时间造成“挤压”。调查发现,69.1%的大学生表示短视频让自己有虚度光阴的感觉。

短视频给大学生用户带来的负面感受,最终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得以化解。

首先,用户在经历长期焦虑、不安之后,可能选择降低观看短视频的频

次,甚至采取卸载客户端的行为。调查发现,在安装过短视频APP的用户中,已经卸载或有卸载经历的大学生达63.7%。通过降低短视频的观看频次、卸载短视频客户端等,能够让大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生活,解除短视频带来的焦虑。一些卸载短视频APP的用户开始转向腾讯QQ、手机浏览器等方式观看短视频,以降低短视频使用粘性。但我们也看到,26.6%的短视频APP用户卸载后又

重新安装、继续使用,欲罢还休,难解“短视频之毒”。第二种,用户在经历长期焦虑、不安之后,可能选择放弃焦虑,全面拥抱短视频APP,逐步改变

自身观念,不再觉得短视频虚度光阴,或者认为短视频虚度光阴也无妨。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2.5宣传引导有效促进自省,短视频使用应理性回归

短视频内容的良莠不齐以及成瘾属性让一些

用户开始觉醒和理性回归。另一方面,

在“抖音有毒”成为共识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呼吁不要沉迷

抖音”等短视频,以此唤醒用户的理性。调查发现,61.7%的大学生用户已经关注到一些媒体开

(“始批判抖音等短视频,49.1%的用户对“抖音等短视频正在‘毁掉’年轻人”表示认同,仅有16.0%的用户表示不赞同。为了考察用户的反躬自省对短

“以后视频使用意愿的影响,我们在调查开始询问是否想继续看短视频”,随后又询问了被调查者对

引致焦虑、媒体短视频有用性、易用性、心流体验、最呼吁等看法,以促使大学生对短视频进行自省,。比较两后再次询问“以后是否想继续看短视频”

在调查开始,表示赞同次回答的结果,我们发现:继续观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2%,不赞同的比例

表示赞同继续为21.1%。而经过一番引导自省后,观看短视频的比例降到了33.2%,不赞同的比例增加到29.7%。我们也发现,非常赞同的比例由开始的11.3%,降低到4%;非常不赞同的比例从

通过外4.3%,提高到10.7%。这一测试充分说明,部引导大学生自我反思,能够显著降低他们观看短视频的意愿,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理性的回归和

专注力的觉醒。

3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3.1模型设定与变量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性别、户籍、以及学历层次等因素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路径分析法考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关使用行为的测量,本文借鉴已有行为采纳的文

表2

[10]

献(Venkateshetal.,2012),通过使用频率和使

用时间来反映。根据已有行为理论,影响行为的直

[10]

便利条件。接因素有行为意愿、行为习惯、大学生户籍、学历层次)对短视频的个体特征(诸如性别、

的使用行为可能有直接影响,也可能通过行为意愿、行为习惯、便利条件间接影响使用行为。已有

有趣性、易用性等研究表明,产品自身的有用性、

[10]

也会通过使用意愿来间接影响使用行为,但产品自身的特点不是本文模型研究的重点。本文构建

如图1所示。了影响短视频使用行为的概念模型,

户 籍 便利条件 学历层次 行为意愿 使用行为 性 别 习 惯 图1概念模型

行为意愿是个人对采取某项特定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愿望和意图,是预测个人行为的关键因

重复而产生的主动执素。习惯是指个人由于学习、

习惯被证明行行为的程度。[11]作为一种先验行为,

是不同技术采用意愿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12]便利条件是指个人在使用技术或产品过程中能够获

得的组织或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程度。个体所具备的便利条件越好,对技术或产品的接纳程度也就越

定义变量 1=男,0=女 1=城镇,0=农村

1=本科,2=硕士研究生,3=博士研究生 非常不同意1-2-3-4-5-6-7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1-2-3-4-5-6-7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1-2-3-4-5-6-7非常同意

均值 标准差 0.37 0.48 0.52 0.50 1.38 0.65 5.57 1.32 3.69 1.69 4.75 1.47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符号 gender urban edu FC HT BI Behavior1 Behavior2

变量名称、含义

性别 户籍 学历层次

便利条件(平时有足够的手机流量或WIFI) 习惯(观看短视频已经成了我的日常习惯)

行为意愿(我愿意看短视频) 行为(最近使用短视频的频率) 行为(最近平均每天观看时长)

1=从不,2=一个月1-2次,3=一周1-2次,4=一两天1

3.55 1.32

次,5=一天多次 1=0分钟,2=小于10分钟,3=半小时左右,4=1小时左

3.02 1.14

右,5=2小时以上

对技术产品的使用也越有利。[10]高,

表2给出了本文变量的具体定义及其描述性统计结果。

3.2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路径分析结果3.2.1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AMOS软件对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估计,路径系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适配度指标如表4所示。模型1为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的拟合结

果,各项模型适配度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回归结果表明,性别、户籍、学历对短视频便利条使用习惯、此外性别件、使用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

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同样不显著。将以上不显著的路(模型2)径删除,形成本文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比模大部分适配度指标都有型适配度指标,不难发现,提升,均处于理想值范围以内,AIC、CAIC数值明显减小,说明模型2拟合效果更好。

要13要

表3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的路径分析结果

路径 gender→FC urban→FC edu→FC gender→HT urban→HT edu→HT gender→BI urban→BI edu→BI gender→Behavior1 urban→Behavior1 edu→Behavior1 FC→HT FC→BI FC→Behavior1 HT→BI HT→Behavior1 BI→Behavior1

模型1

系数 0.156 0.079 0.145 -0.100 -0.037 -0.008 -0.142 -0.238* -0.196** 0.201 -0.097 -0.002 0.186*** 0.175*** -0.110** 0.496*** 0.393*** 0.112**

模型适配度指标

模型2

标准化系数 0.057 0.030 0.072 -0.029 -0.011 -0.003 -0.047 -0.081 -0.087 0.074 -0.037 -0.001 0.145 0.157 -0.111 0.570 0.504 0.125

系数 -0.224* -0.202**

0.183*** 0.171*** -0.107** 0.497*** 0.392*** 0.112**

标准差

0.128 0.098 0.070 0.049 0.046 0.038 0.044 0.051

标准化系数

-0.076 -0.090 0.143 0.154 -0.108 0.571 0.502 0.125

标准差 0.151 0.146 0.112 0.192 0.185 0.142 0.132 0.127 0.098 0.123 0.119 0.092 0.070 0.049 0.046 0.038 0.044 0.052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

表4

地是通过使用意愿这一路径间接影响,直接影响

模型2 0.793 0.994 0.983 1.000 0.000 33.554 100.571

理想值 可接受值

<3.00 >0.70 >0.70 >0.80 <0.08 — —

模型1 2.176 0.995 0.949 0.988 0.060 56.527 176.199

并不显著。edu→BI路径系数为-0.202,在5%的大学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接受教育层次的提高,

本科生、硕士生和生对短视频使用意愿开始降低。

但三者的博士生,虽然都是在校生,主业是学习,

本科生除学校生活有着较大的区别。相比研究生,时间上更学习之外,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外活动,研究生除了学习,为宽松。科研占据了在校生活的

在对短视频使用的主观愿望也就较弱。但大部分,

我们也发现,学历对短视频使用的直接影响不显

来对短视频著,学历因素主要通过降低主观愿望,使用行为产生作用。

便利条件对短视频使用意愿、习惯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但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已有的行为理论(Venkateshetal.,

[10]

认为2012)有稍许差异。Venkateshetal.(2012)个体所具备的便利条件越好,对技术或产品的接纳程度也就越高,对技术产品的使用也越有利[10]。

本研究证实了便利条件对使用意愿的促进作用,与UTAUT2理论但针对短视频产品,(整合的技术

便利条件并没有对使用行接受与使用模型)不同,反而存在负向影响。便利条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

件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便利条件对短视频使用行为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这与研究预期相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需要进

chi-square/df <2.00

GFI AGFI CFI RMSEA AIC CAIC

>0.90 >0.90 >0.90 <0.05 — —

以下分别讨论各变量的影响作用。性别因素

习惯和使用行为的影响均对便利条件、行为意愿、不显著,即性别因素对短视频的使用既无间接影男女在短视频使用行为上表现响,也无直接影响。出一致性,这与短视频丰富多元的内容以及个性

化推荐密切相关。

习惯、使用行为没有户籍、学历对便利条件、具体显著影响,但两者对短视频意愿的影响显著。

而言,urban→BI路径系数为-0.224,且在10%的农村户水平下显著,说明相比城镇户籍的大学生,

籍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使用意愿。农村生活经历来对一个人的偏好、价值观念塑造都有重要影响。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潮流事物有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在对短视频使用的主观愿望也就更强烈。户籍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更多要14要

一步思考。便利条件反映了个人在使用技术或产品过程中能够获得的组织或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对其他程度。但这一便利条件不仅对短视频有效,

(APP)客观上给产品同样有效。较好的便利条件,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得大学生可能选择其他替代产品,对短视频的使用形成直接抑制作

便利条件对大学生用。另一方面,如预期的那样,这的短视频使用意愿、习惯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也说明了便利条件对短视频使用行为影响的另一

用户习惯养条路径,即通过促进短视频使用意愿、成来对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两者作用大小的比较将在下文进一步讨论。

习惯对短视频使用意愿、使用行为的路径系

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数分别是0.497、0.392,习惯能够显著促进大学生短视频意愿及使用行为。习惯成自然,当大学生养成了短视频使用的习

直接效应

点估计

0.143

区间估计

(0.051,0.235)

点估计 0.082 -0.010 -0.011 0.101 0.071

惯,无疑增加了对短视频平台的粘性。意愿对行为的影响系数为0.112,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与常识和已有研究理论是一致的。行为意愿是个人

的主观愿望和意图,对行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2.2短视频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路径效应分析通过路径回归系数,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考察各因素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同时,运用Bootstrap偏差矫正百分位以及总效应。

(Bias-correctedpercentile)数法对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设定重复抽样5000次,计算90%的置信区间,如果置信区间不包括0,则说明效应显著,结果如表5所示。除反之,效应不显著,可以看出,了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的总效应在10%的水平下

为了更直观地不显著之外,其他所列效应均显著。展现各因素对短视频使用行为影响的路径关系,

图2给出了优化模型的路径图。

间接效应

区间估计

(0.029,0.136)

(-0.027,-0.001) (-0.032,-0.001) (0.044,0.164) (0.014,0.130)

点估计 0.143 -0.076 -0.090 0.236 0.571 -0.010 -0.011 -0.006 0.574 0.125

总效应

区间估计

(0.051,0.235)

(-0.146,-0.003) (-0.180,-0.001) (0.133,0.340) (0.501,0.635) (-0.027,-0.001) (-0.032,-0.001) (-0.102,0.091) (0.506,0.636) (0.022,0.221)

表5各因素对短视频使用行为影响的效应分析

因变量 因素 urban

习惯

edu FC BI urban edu FC HT urban edu

-0.076 (-0.146,-0.003) -0.090 (-0.180,-0.001) 0.154 0.571 0.502 0.125

(0.066,0.234) (0.501,0.635)

(0.409,0.588) (0.022,0.221)

行为意愿

行为 FC HT BI

-0.108 (-0.203,-0.017)

注:本表中效应均为标准化效应。置信区间的置信度为90%。下划线表示在10%的水平下不显著。

011,即农村户籍、学历对短视频使用行为均有间接负向影响。便利条件影响短视频使用行为的路便利条件→使用意愿→使用行为;便利径有三条:

条件→习惯→使用意愿→使用行为;便利条件→使用行为。前两条路径均为正向影响,累计效应

效应为-0.108。0.101,最后一条路径为负向影响,总效应为-0.006,但在10%的水平下不显著。说明,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习惯影响短视效应相互抵消,总体作用并不显著。

图2

优化模型路径图

我们可以梳理出各因素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

间接作影响路径。户籍、学历通过影响使用意愿,用于短视频使用行为,总效应分别为-0.010、-0.

频使用行为的路径有两条:习惯→使用意愿→使

习惯→使用行为。用行为;前者间接效应为0.071,后者直接效应为0.502,总效应为0.574。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的效应为0.125。纵观各因素对短视频

要15要

使用行为的总效应,可以发现习惯是影响短视频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意愿。这也印证了习惯是支配人行为的重要力量。最后,我们根据SMC

(squaredmultiplecorrelations)的大小发现,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解释短视频意向变异的39%,短视频

使用行为变异的33%,属于中等解释能力。3.2.3稳健性分析

使用频率是反映短视频使用行为的重要一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使用日均使用时间

(Behavior2)来代替使用频率(Behavior1),对结果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未涉及使用行为的路径系数不变,涉及使用行为的路径系数在

正负号以及显著性上没有区别,数值大小差异不大,模型拟合效果同前述模型,

变化不大,优化模型的模型适配度同样在理想范围之内。由此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4结论与启示

研究基于新疆兵团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

考察了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学生在使用短视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与行为,有助于短视频各参与方制定相关策略。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短视频风靡大学校园,七成大学生安装短视频APP。30.4%的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频率为一天多次,六成以上用户日均浏览时间超过半小时。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粘性大,但付费比例低。短视频“有毒”让大学生倍感焦虑,APP卸载比例高。

第二,性别对短视频使用行为既不存在直接影响也无间接影响。户籍、学历对短视频使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行为意愿来间接影响。农村户籍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使用意愿,学历层次对短视频使用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便利条件对短视

频使用行为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便利条件通过作用于行为意愿、习惯,促进短视频使用行为,另一方面便利条件直接负向作用于短视频使用行为。习惯、意愿均显著促进了短视频使用行为。第三,从各因素对使用行为的效应系数来看,

习惯是影响短视频使用的最主要因素,总效应为0.574,其次是意愿(0.125)。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

影响的两个方面,正负效应抵消,最终表现为对使用行为作用不显著。

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第一,

重视大学生因短视频导致的焦虑,通过各方努力,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身理性的回归和专注力的觉醒至关重要。从可要16要

持续使用的角度出发,大学生应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减少手机依赖,理性使用短视频APP,做到“且用且节制”。高校可以利用短视频开展翻转课

堂、翻转团课活动,丰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短视频对高校学

生的积极作用。第二,对短视频平台而言,需更加注重提供有价值、有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寻求培养用户习惯与防止用户沉迷之间的平衡点。通过差

异化内容服务等方式培育用户付费习惯,挖掘平台赢利点。第三,全民抖音的时代,网红辈出,同时也掀起了全民泛娱乐的浪潮,

政府、媒体、家庭有必要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比如,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的法治建设,加大对内容生产者

以及短视频行业的监管,并依法治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新闻短视频化,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广正能量专题等。

参考文献

[1]

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

新闻界,2019,(1):34-43.

[2]石慧.国内移动短视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传媒,2019,(1):46-48.

[3]王晓红,任垚媞.我国短视频生产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新闻战线,2016,(17):72-75.[4]吕永峰,何志武.逻辑、困境及其消解:移动短视频生产的空间实践[J].传媒,2019,(2):86-90.

[5]谢新洲,朱垚颖.短视频火爆背后的问题分析[J].出版科学,2019.27(1):86-91.

[6]周赛金.基于SCP视角下短视频行业的竞争策略比较分析—以抖音VS快手为例[J].中国商论,2019,(3):212-213.[7]丁松虎.传播传统文化,不妨试试短视频[N]光明日报,2019-04-10(13).

[8]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9]刘聪,陈环.新媒体时代的价值错乱与信仰危机—以移动短视频为例[J].青年记者,2019,(6):34-35.

[10]VenkateshV,ThongJYL,XuX.ConsumerAcceptanceand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Extendingthe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J].MISQuarterly,2012,36(1),157-178.

[11]LimayemM,HirtSG,CheungCMK..HowHabitLimitsthePredictivePowerofIntention:TheCaseofInformationSystemsContinuance[J].MISQuarterly,2007,31(4):705-737.

[12]KwameOK,AfoOAK,CharityA.AcceptanceandUseofMobileBanking:anApplicationofUTAUT2[J].Journalof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2019,32(1),118-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