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探究
李珊珊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长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专业型日语人才一直紧缺,大部分高等院校培养出的日语专业学生无 法满足企业对专业型日语人才的特殊需求,综合实训教学在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当中的迫切性及重要性日益 体现。在分析商务日语专业特性及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及项目教学法对该专 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探究,并进一步优化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商务曰语 技术人才。
关键词:商务日语综合实训;行动导向教学观;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 1
背景与现状分析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职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 学发展的若于意见》(12号文)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 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 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 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 体系,教学的重要模式之|就是实践性教学;高职教育 应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 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系统培养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实 践和实训环节教学,而实践性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 的实训过程。
据研究调查所示,无论是在前些年中日两国在贸 易、文化等方面父流不断加f米、扩大、全国各大尚等院 校不断开设日语相关专业招收培养日语人才的中日关 系“蜜月期”,还是在现如今各大高校纷纷缩减日语专 业规模,减少日语专业招生的中日关系“触冰期”,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专业型日语人才一直十分紧缺。这种状 况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无论何时,行业、企业对能满足“沟通十i作言十技能” 的“三合一11需求的专业型日语人才的需求是始终存在 的,而能满足这种求”的日语人才远远不够。这种 “:求”是满足行业、企业的真实®求,而这种“需求”恰 恰体现了商务日语专业综合实训的迫切性及重要性。
与英语类专业相比,安徽地区的高职商务日语专 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它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 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2)实践教学设计片面性,欠 缺系统性;(3)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就业定位不 清,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等, 以上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商务 日语专业的特性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充分, 并且缺乏实践教学的依据和指导的理论的缘故。这就 对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以 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较好的满足社会、行业的需要。基金项目:本文
2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 1672-3198. 2016. 34. 249
据笔者调查所示,安徽地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商务日 语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1)实训目标 不明确,实训方向单一化;(2)传统的单向传授式教学 方法不能符合实训需要,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培 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3)实训随意性强,没有配套 完整的综合实训方案。
本研究旨在根据商务日语专业的特性,以行动导 向的教学观为指导,通过分析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践教 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实训的培养目标,最终运 用项目教学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专业綜合实训方案, 并且通过对该方案的实践探索来提升和强化学校对学 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2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的主要 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教学应当立足于商务日语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专业特色,根据社会及企业® 要,以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为指导,明确实训的培养目 标,其后在设计中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努力做到紧密 结合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学生的职业能力培 养与职业道德培养。具体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明确理论依据
根据教育部12号文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 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 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 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继续推行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积极试行多学 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 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 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要将 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人教内谷和目标
XM
系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商务日语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研究及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04)。
4 430 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34期
现代商贸工业
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2.2明确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商务日语是一门特殊的外语专业,它是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也是按专门日语用途来界 定的。这种#门用途的日语,是|种针对性强,目标明 确,实用性价值高的教学途径。日本企业由于其特殊 的文化背景,它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日语 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还需要具有异文化理解、协调及 沟通能力,即“沟通十语言十技能”的三种能力。这三 种能力的要求决定了商务日语专业的特色及培养的目 标。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方式,不能仅仅采取语 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单向方式,必须采取“教、学、做一 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综合实训设计将依据商务日 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职业活动过程导向原则,目 标先行原则及能力本位原则,明确目标及:X作流程,明 确能力形成阶段,整合单项能力,保证能力各阶段间的 连贯性及完整性,整个实训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心 理发展的逻辑顺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理 构建的完整性,从而达到综合实训目标的实现。
2.5. 2 设计流程
适应行业需求的实训教学才是有价值的。因此首 先需要做好企业调研,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求,并 且对具体岗位工作进行分析s这里的分析是指将一个 完整的工作分为一个个重要的活动项目和工作要求项 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力求在真实的工作情景当中掌 握语言,体会文化,锻炼技能。
2.3改变传统教学观,引入行动导向教学观
传统的商务日语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单向传授 为主。由于大多数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是日语零起点, 因此打牢学生语言基础,是教学童中之重6其他科目 的学习,也基本上是单向教学,每门课程之间无法做到 相互交流及链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 知识,这样就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造成 了所学和所用相脱节,造成了学校与企业的高落差9 作为貪职类院校,应当立足于“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本位”的办学原则,由传统教学观念往行动导向教学观 念的转换势在必行。
行动导向教学观念的主要形式是“行动导向驱 动”,它强调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它主要通过完成某一“任务”来逐步引导学生 去完成整个“任务”,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 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实现了认识来自实践,实践中反复 检验认识,从而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冋归、 指导实践。这种教学观念下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明 确实训目标,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2.4实训设计引入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而 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实施 为载体,强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强调学 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理论上讲,项目教学法是一 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
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备扎实 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新时 期商务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际、管理与服务能力,能胜 任涉外日语交际,并能从拿与外贸业务相关的岗位群 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符合社会 企业需要的“技能十沟通十语言”的“三合一”人才。此 种人才培养方向下的实训特点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主 体性、真实性、实用性等特征9采用项目教学法则符合 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综合实训的特点,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也可以提高教师的 积极性。
2.5具体实训方案设计2.5. 1 设计遵循原则
目,可以作为确定实训培养目标,教学组织,结果评定 的依据;其次,对具体岗位进行考察、调研,这里的考察 调研是为了能够明确该岗位实际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 能力领域,并且明晰该岗位实际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 筚项能力。在对这两项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明确 综合实训的教学及培养目标,确定实训方案。2. 5. 3 具体内容设计
该实训方案由实训项目规划,方案实施和方案评 价三个部分组成。
实训的主要目标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 力,厲此应当立足于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来 规划实训项目s实训项目规划完毕后,为了能够让学 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氛围,得到实际的锻炼,应该按照 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的流程对实训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 科学的设计Q最后,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看其是否切 实有效,具体是看该方案是否能够达成实训教学的目 标。并且通过评价反馈来判断该方案的优缺点,不断 完善,以求更好的实现实训教学目标。2.5.4 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可依照项目教学法,开展综合实训教学e 首先进行任务描述,确定学习目标。其次对学生进行 分组,制定项目计划.再次,进行项目实施^最后进行 课业总结。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e教 师评价可制定相应的能力等级评估表&2.5.5 综合实训方案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关注的是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发 展,所以在教学评价时,要摆脱单一的常模参照式评 估,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综合实训方案评价可分为四个部分:评价主体、评 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评价主体根据评价对象 的不同,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结果 一栏注明,以便后期对实训方案进行反馈、修订以及完善。
具体来说:评价对象分为实训目标、内容、过程及 课业总结四个部分,其中实训目标部分,可由日企相关 岗位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学部门进行评价,主要考察其 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否目标缺失、错位,是否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训内容由日企某岗位专业人 员及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日常的职 业活动;实训过程由日企某岗位专业人员、具备实践经 验的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教学部门共同评价,考察其是
现代商贸工亚I 2016年第34期
J 431 ►
教育与培训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模块化教育视阈
李昕欣赵晓毅李爱东高小姣周学增周炳臣葛宏伟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作为传统技能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创业意义重大。在分析高职 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块化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策略0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中图分类号:G4 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 1672-3198. 2016. 34 250
想法,但由于专业特殊性,很难直接进人企业从事会计 相关岗位实习实践,容易出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脱 节、专业认知与职业体验脱节等诸多方面问题。实践 经验欠缺,对市场经济发展缺乏敏锐度和勇于开拓精 神,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难以实现,培养 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 凤毛麟角。
1.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严重滞后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课程的教师,双师型的教师很 少,大多由辅导员或是公共课教师担任,基本没有创业 经历,对企业运营和管理不熟悉。他们虽然都是学历、 素质较高的学生工作管理者,但由于没有系统学习创 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也没有相关的实战经验,进而创 业创新课更偏重于基本理论的介绍,而缺乏对学生切 合实际的指导与建议。在学校层面,由于重视不够,没 有系统针对创业师资的培训计划,与企业的合作及社 会资源利用也远远不够。此外,创新创业课程未与会 计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相结合,使用的教材缺乏系 统性和权威性,甚至许多院校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只把是通过校企合作,实际考察调研而来,并将运用于商务 日语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从而进一步优化商务日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培养方案的具有综合 职业能力的高端技术型人才。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高职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1
教职成〔2011〕12号.
刘春生,许长发.职业教育学[
(1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低
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无论从 教学方面还是学生管理方面都不够重视,教学投人严 重不足,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更 没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多数学校只有就业 指导中心,没有成立创业中心。此外,在高职校园内创 业文化氛围比较贫乏,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政策、内容缺 乏了解,大学生创业社团很少6学校对创新创业政策 及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指导,省、市创新创业大 赛在学生中的宣传不到位,学校没有组织本校的创新 创业大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没能很好的调动起来, 校园内没有形成创新创业良好氛围91. 2加强
会计职业有较强的专业性,客观严谨的职业要求 容易让学生把“踏实严谨”的特质理解为“按部就班,一趣的培养。实际上,许多会计专业学生有创业意愿和否符合目标先行原则,是否符合实际的工作过程,是否 能够培养工作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最后,课业总结部 分则由学生、实训教师、日企某岗位专业人员共同来评 价,此部分评价注意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主要 考察其是否符合就业要求、是否涵盖&业及相关能力 等。3
结论
商职商务日语专业综合实训起步相对其他专业来 说较晚,并且由于缺乏对商务日语专业特色及社会、企 业需求的了解,造成了实训方案系统性欠缺、实训方向 单一,教学方式落后,企业无法有效介人进行衔接合 作,从而无法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 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本研究通过分析商务日 语专业的特性以及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当中存 在的问题,创新性的使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运用项目 教学法设计该专业综合实训,设计出的综合实训方案
专业特点使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
成不变”,这在无形中会抑制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兴
Z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
H
[3]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开发原则和教学设计流程[]s职业
教育研究,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2003^(6).
师范大学,2010:16-19.
I
M
]4表京:科学出版社,
:[5]戴冰.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參训方案研究[].石家庄:河北
D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模块化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项目编号:SD151031)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昕欣(1982—),女,河北沧州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会计教学、财务管理研究。
_ 432 ■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3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