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作文之小桔灯快速作文中考实战

中考作文之小桔灯快速作文中考实战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桔灯快速作文中考实战

【篇一:(中考高考)快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六种方法】

(中考高考)快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八种方法 武当.不凡老师

考场上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时,往往什么也想不起来,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困窘。除了考场上情绪紧张而怯场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快速打开作文思路的技法所致。其实,只要我们在平时作文中注重训练审题立意的方法,考场上写作思路就会快速打开,又何愁作文不能文思泉涌呢?

我认为:好的态度是获取成功的保证,好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翅膀。打开作文思路的八种方法助你快速走向成功之路。 一、深挖主题法

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时,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充分挖掘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寓意,从而确定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立意。选择寓意时,应该捕捉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2009年北京卷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中“翅膀”就是比喻,是象征。它可以是心中的信念,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着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的懂得这一点,就写不好这道作文题。如高分作文中有同学写道:“那双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书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满梦想,飞向远方。”也有同学赋予这翅膀以“满腔热血和高贵的人格等等”。

2007年上海卷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题目中“坎”是一个比喻,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辛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称中遭遇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所以,我们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来议这道坎。 二、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

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

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三、变换角度法

一些材料作文,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我们思路的角度。例如全国Ⅱ卷: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了这则材料,谁也知道游客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无知。如果知道幼龟是“侦察兵”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帮倒忙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都是典型。拿现在来说,许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只抱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美好心愿,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许多地方领导,不懂市场不懂企业,只抱着船大才能抗风浪的观点,盲目要求企业一再扩张,结果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从成群的幼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只是绝对相信,才造成了被老鹰叼走的悲剧。这提示我们,要善于动脑思考,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见风就是风,听见雨就是雨,又怎么不会吃亏上当呢?

从老鹰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如果被游客赶走就不再前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够捕捉到幼龟了。它们不仅在游客走后又来了,而且还耐心等

待,结果抓捕幼龟的机会就来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也是一种启示吗?

再如北京高考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子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还说明思维方式很重要,有了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这两个立意角度也不错。 再如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什么?材料中的八个例子,都小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透露了我们思想深处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修养、道德、文明程度。这么说来,举手投足之间,

我们又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现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你说是不是呢?

八个例子,前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中间四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最后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己。三种类型,三个思考角度,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四、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篇二:中考作文快速作文实验方案】

中考作文快速作文实验方案 中考作文快速作文实验方案

为了巩固快速作文实验成果,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特订本实验方案,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实行,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整个实验任务。初中亦可参照实行,而且效果更佳。 一、快速作文实验目的

在高中阶段进行快速作文教改实验,其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写作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四化建设和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快速写作是时代的需要。二是为了落实新颁《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拉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且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三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和效果不佳的现状,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二、快速作文实验的目标

高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快速作文训练,应达以如下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各种写作手法;

(2)能在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800字左右的作文,并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字迹工整;

(3)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各种应用文体。 三、快速作文实验序列 (一)基础训练

1、基本做法: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2、训练内容: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2)积累写作材料; (3)丰富写作语言; (4)训练书写能力。

3、训练时间:重点在高中一年一期进行,全期安排30节课; 4、作文数量:完成作文40篇,课内25篇,课外15篇。 (二)思维训练

1、基本做法:多思多辨,虚实结合。 2、训练内容: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3)加强形象思维训练;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训练时间:重点在高中一年二期进行,全期安排30课时。 4、作文数量:完成作文30篇,课内20篇,课外10篇。 (三)技巧训练

1、基本做法:专题指导,讲练结合。 2、训练内容:

(1)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等技巧。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

(2)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各种应用文体的快速写作技巧,分专题指导,分专题练习。

(3)克服快速作文中出现的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办法。

3、训练时间:重点在高中二年一期进行,全期安排30课时。 4、作文数量:完成作文30篇,课内20篇,课外10篇。 (四)速度训练

1、基本做法:严格要求,限时作文,当堂完卷。一切立足于快。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 2、训练内容:

(1)快速审题立意的方法; (2)快速谋篇布局的方法; (3)快速行文的方法; (4)快速修改的方法。

3、训练时间:重点在高中二年二期进行,全期安排30节课。 4、作文数量:作文25篇,全部在课内完成。 (五)综合训练

通过两年的快速写作训练,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为了进一步巩固实验成果,提高实用能力,拟再用一学年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

1、基本做法:限时作文,巩固成果。

2、训练内容:综合运用前两年掌握的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2)审题、立意、谋篇、写作、修改等快速写作技巧的综合运用。 (3)记叙、议论、说明和各种应用文体的综合写作训练; (4)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综合训练。

3、训练时间:拟在高中三年级进行,全年安排50课时。 4、作文数量:全年完成作文40篇,全部在课内完成。 四、快速作文训练措施

为了保证快速作文实验方案的成功实施,需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训练。 1、重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

2、重视第二课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规定必读书目(每学期不少于10本,具体书目另定),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

3、重视社会实践。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信息反馈。在快速作文的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

5、重视训练计划。快速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强化训练,因此必须分步骤制订具体计划,克服作文教学中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现象。

6、重视方法指导。要研究写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要把基本的快速写作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并具体指导他们用于写作实践,以提高写作速度。

7、重视教师素质。师高弟子强,快速写作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必须懂写作学、文章学、文艺理论和掌握辩证思维规律等,同时要能够写下水文章。一个不会写文章的教师是很难教出会写文章的学生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8、重视组织领导。拟成立快速作文实验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快速作文实验,及时解决实验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篇三:2013年暑期小桔灯快速阶梯作文一试卷】

2013年暑期小桔灯快速阶梯作文一试卷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在小桔灯作文课堂一起度过了炎炎夏

日。快乐的作文课堂里,我们学习了包括审题、构思、行文、修 改四个板块26种快速作文的神奇方法。转眼之间,暑期已经结 束,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回顾一下这段快乐的时光吧! 一技法大盘点

一、根据提示选择填空。(20分)

1、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词语,题目的成分有新的补充,题目的 含义变得明确具体,思维变得清晰,材料也接连涌来,这种方法 叫做“__________”。(补题明义法、捕捉题旨法)。

2、根据题目中词语补充的位置不同,它可以分为四种,例如: 将《暑假》补充为《快乐的暑假》时,这种方法叫做______补题 法。将《感谢》补充为《感谢朋友》时,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

补题法。将《记一次考试》补充为《记一次难忘的语文考试》时, 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补题法。将《发现》补充为《我发现了太

阳花的秘密》时,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补题法。(题中、综合、 题前、题后)

3、“我是东山王老五(也许),十年窗读书苦(未必),如果今日 考不中(一定),回家怎见娃他母(跪下)。”同学们,还记得关 于这首打油诗的故事吧?它告诉了我们,补题的时候不可以改变 _______。(词语、原意)

4、运用“捕捉题旨法”抓住题目中心的时候,有两种方法。第

一种,当遇到一类作文题目有几个词组成,______就在题目中包 含着(题目、题旨),只要抓住了题目的_______(关键词、形容词), 就找到了文章的主旨。第二种,当题目仅表现为一个词时,从题

目______(前面、背后)去引申、挖掘题旨。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一篇文章只有______(无数、一个)中心。

5、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太阳的时候,你会想到温暖;看到鲜花 时,你会想到美丽;看到泪水时,你会想到伤心。太阳、鲜花和 泪水这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称为“______(虚、实)”;把看不见、 摸不着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的称为“______(实、虚)”。

6、在作文审题时,常常会遇到以实物为题的作文题目,如《蜡烛》、 《小草》、《爬山虎》等,我们把这种写某种物品或动、植物的题目叫

_______(实题、虚题)。像《小草》这样的题目,我们只写其外形、 作用,文章不新颖,还应揭示其深刻的涵义,进而借物喻人,这种方

法我们把它称为“__________(实题虚写法、虚题实写法)”。

7、在作文审题时,我们还会遇到《温暖》、《理解》等题目,这类题

目和《小草》、《蜘蛛》不一样,是看不着、摸不到的,要我们用心体

会到的,叫做_______。(实题、虚题)虚题范围广、内容宽泛,我们 可以可以通过典型的事例来体现这一虚题的主题,这种方法称为 “__________”。(实题虚写法、虚题实写法)

8、把一组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文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 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分析各个文题所偏重的意思,从而把握住 每个题目的中心,确定选材和写作内容的审题方法称为

“__________”。(活用素材法、比较异同法)

9、对于同一则材料,经过适当处理,灵活运用于各种文体和主

题中,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活用素材法、比较异同法) 10、习作时,纲,指的是中心。目,指的是材料。围绕中心选择 材料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心入佳境法、以纲带目法) 11、在作文审题时,对文题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想到与之 相关的人或事,从而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这种审题方法叫做 “__________”。(化简要素法、联想拓展法) 二 词句训练营

一、把这些模拟声音的词语送到合适它们的句子里。(3分) 哗哗 咚咚 沙沙 咯咯 呼呼 砰砰 1、赛场上,小鼓擂得()直响。

2、小雨()地下着,雪水化成小溪()地流着。 3、大门外传来一阵()的敲门声。

4、小妹妹()地笑着,那声音真好听。 5、冬天里,北风()地刮着。

二、开动脑筋,找出诗句中的动物名称。(4分)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3、漠漠水田飞白鹭,隐隐夏木啭黄鹂。 ( )

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三、稍息、立正、站好,给句子排排队。(6分) ( )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 ( )下课后,我翻了一下《新华字典》。 ( )原来,这是一个多音字。 三快乐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小猫真讨人喜欢!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

点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蛋上,两只眼睛像绿宝石一 像一层薄雪盖在身上。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这段话是按( )关系连句成段的。 a 总分总 b 总分 c 分总

3、把比喻句补充完整,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1)神气十足的脸蛋上,像皮地眨着,闪闪发亮,这句话中把比作。 (2)它盖在身上。这句话把 比作 。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_ 啊,福海真美呀!

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阳光普照,如同一湖碎金闪闪烁烁;微风拂来,好像一匹绿缎徐徐展开。

福海湖映山,山环水,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1.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