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佛学论文

佛学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4-2015年第二学期《佛教与文化》科目考查卷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2 任课教师:潘永辉 姓名:林浩强 学号:14034460220 成绩:

佛学的人生收获与感悟

佛学是我大一下学期才选的选修课,本打着修养身心,让心里头的浮躁慢慢褪去的思想,我选了这门课程。然而,随着课程的学习,通过潘老师对佛学的介绍和展开,通过阅读潘老师博客的佛禅诗歌以及相关的佛学研究资料,我对佛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收获颇丰。

首先,何为佛?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西方有神,名曰佛。

佛的本意是圣贤,在我眼里,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因此,求佛应该是追求一种境界。那些仅仅靠折磨自己考验自己来说明决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因为那是着相,是执著、是痴。灵悟在于放松自己、无拘无束,更高境界在于放松他人。佛的异化是从佛的神化开始的。把万人敬仰的圣贤神化,在认识还不发达的古代,并不是难事。神化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化、概念化。这是一种虚质,后

来的佛,被当作人的心里那块善良、美好的部分。恻隐、热情、随顺„„等等。我们要尊敬这些美德,呵护这些美好的部分。见心见性,要有着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激之心。再泛化,佛是万事万物中美好的那一面。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佛是什么,佛是什么样子。佛在百草头。佛在万事万物,在任何时空。礼佛,其实是珍惜、赞美、温存这些好的成分,并坚持“美好始终在”的这种信念。发现美,并展示美,甚至创造美,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佛在心中”或“心中有佛”是做人的很高境界,但仍然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激活万事万物。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一种禅境。说道“禅”,有的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的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说,禅是一种哲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 至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有人能够定义它。而且,直到将来,禅都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

在“橘洲先生的新浪博客”中,《人间禅境(三首)》在《人间有情》中,“那一轮明月/才是我的故乡”,在《心灵的月光》中“把月光铺在心灵/让人世间变得柔和安详”,在《生活的境界》中“乡村老农”“老僧”“小孩”面对生活的美景所展现的怡然惬意,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平静,充满禅境的人生意味啊!

而在《禅意(五首)》中,橘洲先生则从树叶,花朵,河流,生命,海浪五个事物中细阐“禅意”,世间万物,禅意寓于青山绿水、满天星斗、皓月当空,在于骄阳似火、好风徐来、皑皑白雪、细雪无声。人间百态,禅意蕴于真善美,包罗万象,见于空灵心,觉悟心,平常心,感恩心,包容心,慈悲心等。在第一首禅诗中,“你看到树叶从嫩绿滑向萎黄, 那便是人类所谓的时间吗/不,那只是你眼睛被颜色迷惑, 起伏而成的心灵错觉/当天空博大时,有哪一朵云彩曾经动摇过它的宁静/当心灵纯净时, 有哪一片叶色的变化会妨碍它的永恒”。在永恒面前,树叶的生命只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罢了,又有谁会在意呢?其实我们的生命在永恒面前也不过是毫毛微粒,不如“把生命深深地收藏在心灵/直到它成为心灵的一个幻影/然后把它欣喜地拿出来/成为花/成为阳光/成为春雨/和宇宙万物一起共舞”。“和宇宙一起共舞”多么富有伟大的宏观愿望实现感!

所以,人间生活是充满禅境禅意的好地方啊,心灵所向,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不是吗?在《心灵和宇宙》中可以看出人类是宇宙的表情,心灵是宇宙的钥匙:“人类啊, 你是宇宙的表情/为了宇宙的美好, 愿你的心灵更加美好”,“心灵, 是宇宙的钥匙/如果你的心灵紧锁着/宇宙之门便打不开”。

在《禅之城市》中,我们从笔者的笔尖上感受到其对现代城市的深层次的、一针见血的理解。“这个城市其实只有两层, 一层叫色, 一层叫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本空,我们又是在追求什么呢?在《城市的主人》这一篇中,一语道破般道明城市是让能人迷茫

的地方,“他认识城市里的一切/城市里的一切却不认识他/他制造了城市的假象/让迷了的肉体走在迷城中/他却隐藏在城市的背后悄无声息 ”;但是,心灵若是空灵,杂质也难以玷污,城市便也富有了禅意:“一层透明的心灵/覆盖着浑浊的城市/城市因此而具有了意境/不是心居住在城市之中/而是城市居住在心中/噪音响起/城市分外空灵”。

何为“禅”?何为“佛”?我想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佛与禅都好像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对于深谙佛禅的人,我们羡慕于他们的逍遥自在,渴望于他们的心胸坦荡与博大精深,无形中让禅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距离。其实生活就是禅,经历生活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修禅悟道的一个过程。而禅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智慧,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智慧,正如诗《禅》中所述“道德褪尽天心显,才华逢春便生发;枯木是定非是禅,是禅常须开梦花。”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网

2、橘洲先生潘永辉.新浪博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