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期第4期 l3i 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总有效率为94.7%,口服药物(六味地黄丸)组 【4]陈晓军,方针 陈利芳,等.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 总有效率为81.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观其症状改善速度、远 临床疗效评价田.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64-866. 期疗效,原络配入埋线法有明显优势。 [5】王瑜.‘督原同调’法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U】.广西 4 小结 中医药.2011,34(3):22—23. 目前,临床上失眠的药物治疗还是以苯二氮革类、巴比妥 『6 Buyss6]e DJ,Reynolds C3,Monk TH,et a1.The Pittsburgh Sleep 类等镇静催眠药为主,主要是对症治疗。这些药物并非针对于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Ⅱ1.Psychiatry Res,1989,28(2):193—213. 失眠的基础发病机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失眠。蒋颂等 】指出失 【7]胡丹丽.腕踝针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48例Ⅱ1.白求 眠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①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PA)轴功能 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6):427-428. 亢进;②褪黑素(MT)系统功能下降;③炎症标志物水平增加。治 [8l张伟.艾灸结合放松疗法在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fI1. 疗上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从治疗失眠的原发疾病、直接改善失眠 黑龙江中医药,2012.4:37-38. 症状、纠正失眠的病理生理改变3个层面发挥作用。西药治疗虽 [9]陈志慧.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l1.内 蒙古中医药,2013,84. 见效快,但此类药物起效时间短、副作用大,长期用药易产生依赖 f10】邢雨胜.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32例ⅡJ_保健医学研究与 性。针灸在治疗中风后失眠的过程中发挥其特色及优势,结合病 实践,2014,2(11):41-43. 因病机,通督健脑,安神定志,亦或根据原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 【l1】吴国英,方凌云.耳穴埋豆改善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分析【I1.现 和有特殊疗效的奇穴,调一身阴阳,通五脏六腑之气,取得较为满 代医药卫生,2012,22. 意的临床疗效。耳穴疗法简便、经济、患者易接受,也正在被广泛 [12J王云,丁兆生.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 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针灸治疗也由传统的单独针刺、灸法、针灸 观察U1.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1):1136-1137. 【13】陈晓娜,黄小丽,廖莹莹等.耳穴埋豆配合五音疗法治疗中风 结合迈向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的多元化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 后失眠33例疗效观察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55. 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的进一步思考。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在临 [14】郭金颖.血府遂瘀汤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失眠3O例【『1.浙江中 床上虽取得了一定的佳绩,但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探 医杂志,2013,48(9):650. 讨:中风后失眠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少数提到可能引起其发病 [15】孙远征,夏昆鹏.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观 的相关因素;针灸对本病疗效明确,但其作用机理也是尚未揭晓 察卟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63—365. 的谜底,且未见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有力 【16】程淑贤.砭石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m.光明中医,2013,28(1):127-128. 的依据。因此探讨中风后失眠的发病机制,以及进一步挖掘针灸 [17]蔡军红 ,彭海燕,吴碧梅等.自拟沐足方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 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是以后科研工作中的主要方向。 睡眠质量与舒乐安定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U1.实用中医内科 参考文献 杂志,2013,27(4):52—54. f11王娇,梅丽,孟会红,等.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研 【18]林红霞,陈汝文,钟志国.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 究U1.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4):281—285. 失眠的效果观察【I1.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805—807. 『21张晓玲,官俏兵.脑卒中患者的失眠问题调查【I】.中华神经科 [19】孙远征,于佳妮.原络配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 志,2005,38(5):324—325. 4O例卟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33—35. f3】高宇飞,万裕萍,徐骁.针刺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 [20]蒋颂,陈海贵.失眠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5):24—25. 地位卟中华临床医师志,2013,7(1):310—311.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临床应用概述 刘寿焕 摘要: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功效:泻肝胆实火,清 下焦湿热。治疗肝胆火盛之胁痛,口苦目赤,耳肿耳聋;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尿血,带下等。龙胆泻肝汤由于临床治 疗疾病疗效突出,成为一首屈指可数的经典良方。近年来,许多医家对此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现就龙胆泻 肝汤加减在临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等方面的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加减;临床应用;概述 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5)04.0131-02 1 内科疾病 流性胃炎,方药:胆草、柴胡、泽泻各12g、当归、生地黄各15g、木 1.1高血压:徐 用龙胆泻肝汤对54例治疗组肝火上炎型原发l生高 通、车前子、黄芩、栀子各10g,每日1剂。结果显效20例,好转2 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方药:龙胆草15g、黄芩lgo、栀子log、泽泻2og、木 例,无效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且服药过程中未出现副作用。 通lOg、车前子lgO、当归12g、生地黄2og、柴胡lOg、甘草lOg等。对照 刘通英_4 将13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中68例作为对照组,常 组54例原发.『生高血压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规静点抗炎药。70例作为治疗组,加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 西药。两组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 胆草20g、黄芩10g、栀子lOg、泽泻30、木通10g、车前子30g、当归 效率94 ,对照组总有效率79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0g、生地黄lOg、柴胡25g、甘草5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 1.2失眠:陈欣 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42例, 3%,对照组总有效率80.9%,治疗组效果显著。 方药:龙胆草6g、黄芩lOg、栀子10g、泽泻12g、木通10 车前子 杨先礼 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A lOg、当归6g、生地黄lOg、柴胡6g、甘草6g,每日1剂,早晚服用;采 sc)者28例,方药:龙胆草、半枝莲、虎杖各15g,黄芩、栀子、泽泻、 用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患者40例,每晚1次,每次2mg。两组均以 木通、车前草各12g,当归、丹参各18g,生地25g,薏苡仁25g,甘草 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服用艾司唑仑片的 6g,水煎服,30 d为1疗程。结果:痊愈19例,有效9例,疗效良好。 总有效率67.50%,服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90.48%,且服 1.4泌尿系统疾病:谭叶林 将治疗组30例急性下尿路感染者 用此方无明显毒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 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方药:龙胆草lOg、黄芩l5g、栀子15g、 1-3消化系统疾病:周强p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Lc术后胆汁反 泽泻lOg、木通lOg、车前子15g、当归10g、生地黄30g、柴胡lOg、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270) 滑石30g甘草10g。对照组30例急性下尿路感染者H服宁泌泰 2015年3月20日收稿 5粒,每日3次。两组均为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132 内蒙古中医药 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见(P<0.O1)。 替利嗪;对照组28例口服强的松3 同时口服西替利嗪,外敷3%硼 2 外科方面疾病 酸溶液和艾洛松软膏交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 李小军 服用龙r世泻肝汤并配合局部外用药治疗肛周 总有效率82.14%。因此,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翁树林_l 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治疗组32例肝胆湿热型 湿疹、肛窦炎、术后肛缘水肿等200例,结果:肛周湿疹总有效 率83.33%,肛窦炎总有效率54.55%,术后肛缘水肿总有效率 带状疱疹患者,方药:龙胆草6g、栀子9 黄芩9g、木通6g、泽泻 90.00%,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或痊愈,疗效显著。 15g、车前子15g、当归6 生地黄15 g、柴胡6 甘草3g、延胡索 3 免疫系统疾病 10g、郁金10g、香附 。对照组3O例口服阿昔洛韦、弥可保、消 武传异网用沙利度胺片50mg每晚一次,自芍总苷胶囊 每 炎痛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f临床疗效、止痛时间、病程均明 日两次,联合龙胆泻肝汤;方药:龙胆草9g、黄芩9g、栀子6g、泽泻9g、 显优于对照组(P<O.05)。 木通6g、车前子9g、当归9g、生地黄9g、柴胡6g、甘草20g、金银花9g、 8 五官科方面疾病 玄参9g治疗白塞病22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服用沙利度胺片 刘佳 ”对治疗组32例急性中耳炎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100mg、白芍总苷胶囊600mg,每日三次,治疗白塞病22例,其总有效 方药:龙胆草lOg、栀子10g、黄芩15g、木通10g、泽泻10g、车前子 率为90.91%。两组疗效相当,但加服龙胆泻肝汤的患者起效快,副 15g、生地黄15g、柴胡15g、甘草lOg,对照组28例应用桑菊饮治 作用少,而耳避免了大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4血液系统疾病 李海霞[9]运用白消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患者l3例,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近 期疗效,l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临床缓解3例,好转2例。远期 疗效中所有患者均在应用3次白消安后停止该药应用,改为羟基脲 口服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最长随访近5年。其中4例患者达 到治愈标准,已停药,停药最长时间2年6个月;其余9例患者在继 续用药的前提下,6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3例患者维持好转。并且 所有患者均无并发血栓、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疗效良好。 5 妇科方面疾病 农文芳 将治疗组4O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加减龙 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40例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3 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o%;对照组显效20例,有 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带下病症状均得 到良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 湿热下注型带下病,与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临床效果显著。 綦小屏 ”将55例妇女外阴瘙痒症患者作为治疗组,用龙胆 泻肝汤内服及阴部熏洗,方药:龙胆草6g、栀子12g、泽泻12g、车前 子12g、当归12g、生地黄12g、柴胡6 百部12g、徐长卿15g、川柏 皮15g、土茯苓30g,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患者根据发病的原因 采用相应的西药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其中痊愈37例,好转16例,无效2例; 对照组为78.18%,其中痊愈29例。好转14例,无效12例,因此龙 胆泻肝汤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疗效显著。 李丽 用电针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火上扰型经行头 痛30例,方药:龙胆草15g、黄芩15g、栀子15g、泽泻12g、木通12g、 车前予12g、当归9 生地黄12g、柴胡12g、青箱子15g、蔓荆子15 g、 白芷15g、川芎15g、香附15g、益母草15g、元胡3og、甘草9g。结果: 治愈19例,好转1O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电针 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火上扰型经行头痛效果显著。 6 男科方面疾病 王洪云【l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 62例,方药:龙胆草lOg、栀子12g、泽泻15g、车前子15g、黄芩12g、 柴胡10g、牛膝12g、红花6 蔚蓄20g、瞿麦20g、木通lOg、桃仁 10g。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2例(35.48%),显效27例 (43.55%),有效9例(14.52%),无效4例(6.45%)。 霍磊【l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育症患者 60例,并作为治疗组;对照组53例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 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49.1%,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 注型男性不育症疗效确切。 7 皮肤方面疾病 单敬文【1 将治疗组32例急性湿疹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方 药:龙胆草6g、栀子lOg、黄芩log、泽泻15g、车前子9g、白藓皮log、当 归8g、生地黄2og、柴胡log、甘草6g,再取药汁湿敷患处,同时口服西 疗。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 照组(P|<O.05)。因此: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杨高社fl 用龙胆泻肝汤与西医结合内外并治单纯疱疹性角 膜炎5O例。方药:龙胆草lOg、栀子12g、黄芩lOg、赤芍12g、木通 lOg、大黄8g、泽泻lOg、石决明15g、青箱子10g、车前子15g、当归 15g、生地黄15g、柴胡lOg、甘草10g,每日1剂,配合肌内注射聚肌 胞,局部用无环鸟苷眼液滴眼。结果:痊愈36例,显效6例,有效6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杨东 利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葡萄膜炎。方药:龙胆草 10g、栀子12g、黄芩10g、木通10g、泽泻10g、车前子15g、当归15g、 生地黄15g、柴胡10g、甘草lOg,每日1剂,配合局部外用阿托品眼 膏、复方妥布霉素及口服消炎痛片等。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汤具 有减少葡萄膜炎复发、减少激素副作用、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治 愈率、降低致盲率等优势。 9 结语 近年来,由于龙胆泻肝汤治疗效果的肯定及治疗范围的扩大, 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运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各种疾病。本方方药中 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 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解热,甘草解毒。再配泽泻、木通、车前子泻 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出。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使泻火之药不致 苦燥伤阴,也可以防止肝胆实火而致的阴液耗伤。此方配伍全面而 精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证乃 克相应而愈。随着对该方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理研究证实,龙胆泻 肝汤具有抗炎、镇痛、保肝、利胆、免疫、抗病毒、抑菌等作用(201。临 床上只要是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内科、外科、男科、妇科、 五官科、皮肤科等的诸多疾病,应用该方加减均 获较满意疗效 】。 参考文献 『11徐添.龙胆泻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54例疗效 观察卟内蒙古中医药m,2014,4:2-3. 【2】陈欣.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临床观察Ⅲ.光明中 医,2013,28(6):1 178—1 179. f3]周强,袁小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23例LC术后胆汁反流性 胃炎的体会【『1.求医问药,2012,10(7):85-86. 『4]刘通英.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临床观察卟中 医临床研究,2011,3(7):20—21. 【5]杨先礼.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HBV携带28例【y】.陕西中 医,20ll,32(9):1114—1115. f61谭叶林.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6O例临床观察 U】.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1):80—80. 『71李小军.龙胆泻肝汤加减并局部外用药治疗肛肠病临床观察 D].黑龙江医学,2013,37(12):1204—1205. 『8武传异.小剂量沙利度胺片、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味 81治疗白塞病22例临床观察[11.河北中医,2013,3(12):1827-1829. 『91李海霞,向阳.白消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疗效观察Ⅱ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6):596-598. f101农文芳.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I临床研究Ⅲ. 中医临床研究,2014,6(4):35-36. [11】綦小屏.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2013,1 ̄(35):24—25. 2015年期第4期 133 『121李丽玲.电针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及护理肝火上扰型经 【17】刘佳,寻满湘,杨栋,金伟国.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中耳炎32 行头痛[『1.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4):169-170. 例临床观察.哈尔滨医药,2012,32(5):343-344. n31王洪云.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62例 【18】杨高社.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0例分析 疗效观察兀1.中医临床研究,2013,5(2):82-83. m.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40-141. I141霍磊,齐兴,张大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不 [19]杨东.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IJj.药物 育症临床疗效观察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8(6):851—852. 与人,2014,27(5):39—39. 『151单嗽文.龙胆泻肝汤治疗急l生湿疹6o例田.光明中医,2013,28(1):87-88. [2o】张琴,阮时宝.龙胆泻肝汤(丸)的药效及毒理学实验研究概述 f161翁树林.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32例临床 m.光明中医,2010,25(4):743-744. 观察『『I.中医药通报,2013,12(2):46—48. 【21】王东剑.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近况D].山西中医,2o11 (3):49-50. 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李翠静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5)04.0133—0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binde TCM and western medic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atrial nbriUafion LICui-jlng The ifrst 0m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g TCM university(300100) 『Abstract1 Atrial fibrillation is one ofthe more common arrhythmia in elinic,there iS all upward trend in hte incidence,the main CanS@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aging.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common in hte elderly atrial ifbrillation,at present hte main therapy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trial fibrillation attack prevention, control the onset of ventricular rate and preve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such as stroke,pulmonary embolism, including drug therapy and non—drug then 7【IJ.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huge and serious disease burden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mainly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paroxysmal atrial ifbrilltaion in the elderly were discussed. 心房纤颤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病 的一线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J。其在减慢患者静息时 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和人口老 的心室率和控制运动时的心率方面有同等的功效,合并交感神经 龄化。阵发性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房颤,目前对于阵发性房 系统兴奋性增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房颤、术后房颤)的患者 颤的治疗主要是预防房颤发作,控制发作时的心室率及预防 服用8一受体阻滞剂尤其有效,但在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身上应 相关的合并症如卒中、肺栓塞等,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慎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地尔硫卓和维拉帕 】。阵发性房颤是我国巨大而严峻的疾病负担之一,鉴于此, 米。有研究表明,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两者的疗效相似,且能保持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尤 或者改善大多数患者的运动耐量,对于支气管痉挛和慢性阻塞性 药物治疗进行探讨。 肺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优于B受体阻滞剂,但 1 房颤的概述 慎用或不宜用于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嘲。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几乎见于所有器质性 3.1.2恢复窦性心律:急性期复律治疗原则如下:(1)无器质性心脏 心脏病之中,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人中也可发生。性别对房颤的影 病首选氟卡尼和普罗帕酮l3】。普罗帕酮和氟卡尼均能减慢心房、 响并不大,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65岁以上老人中可达 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延长动作电位和ERP,常用于转复无器 5%左右,60岁以后每增加十年发病率增长一倍。鉴于我国正逐 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 】。(2)in果有器质性心脏病,则首选胺碘酮 渐成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房颤的比例也将会进一步增加。而阵 】。胺碘酮:主要抑制K通道,延长ERP,利于消除折返,不影响室 发性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 内传导,能够较好地控制运动与休息时的室率,适用于有器质性 2 房颤的诊断和分类 心脏病的房颤患者 】。(3)大剂量氟卡尼和普罗帕酮顿服对无器质 房颤的诊断:根据心电图记录,P波消失,代以振幅、形态、频 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是有效、安全的。(4)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 率绝对不规则的f波(350~600次/分),QRS波绝对不等,具备以上 但无明确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伊布利特。胺碘酮、氟卡尼、决 所有条件者。『2 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将房颤分为5类:首发房颤(首 奈达隆、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均为转复房颤的一线用药口1。 次发现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48h,可以自行终止)、持续性 3.1.3抗凝治疗:脑栓塞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 房颤(持续时间>7d)、持久性房颤(持续时间>年)、慢性房颤(患者 发症。栓塞的发生机制多为房颤患者不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抗 已处于适应状态),除此之外,因脑血栓或其他原因住院而发现房 凝药物,血液瘀滞,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目 颤,患者无明显症状的房颤定义为沉默性房颤【3】。 前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有氯吡咯 3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雷、阿司匹林、华法林 】。华法林最低有效剂量应为使INR保持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外科迷宫术、射频消融术及药 在2.0—3.0之间,对于无危险因素且大于60岁的患者可应用阿 物治疗等 】。而药物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主 司匹林300—325mg/d预防栓塞【9]。当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或低 要方法。药物治疗着力点在控制快速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和抗 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时,应谨慎调节华法林剂量使INR范围为 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和卒中)等方面。中西结合药物治疗房颤 2.0~2.5l1 。阿司匹林在房颤患者栓塞的预防方面只起到中等程 疗效更具有肯定性,临床上提倡中西结合治疗房颤 】。 度的保护作用,疗效并不像华法林那样可靠。但阿司匹林对伴有 3.1西医药治疗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房颤患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I”。近年来氯 3.1.1控制快速心室率:临床上此类药物主要包括洋地黄类、B一受 吡格雷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以防治房颤相关脑栓塞。近期有很多 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洋地黄类药物一般用于伴有心 抗凝的新药问世,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等,而这些新药虽然 力衰竭的房颤患者,对其他患者不宜作为一线药物。洋地黄药物 不用监测凝血指标,但价格昂贵,仍未广泛应用【l 。 在控制静息时的心室率方面优于对运动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B一 3.2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属中医学心 受体阻滞剂可以减低交感神经张力,减慢心室率,控制房颤心室率 悸、怔忡、胸痹范畴,临床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反复发作。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100) 程较长的特点n 。目前中药治疗房颤多采用补虚药,另外活血化 2015年3月20日收稿 瘀药及安神药物在组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中成药及自拟方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