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作者:邹杰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期
摘 要: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能够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已经处在大数据的环境中,对于思政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需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教育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大数据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于高校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就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积极的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同时借助于大数据加快思想进步。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变 (一)对于学生的改变
大数据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的聯系,尤其是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普及,使得学生取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对其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1]。面对大数据,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对待事物的想法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思想更为灵活。获取知识和信息不再只是局限于课程内容,借助于网络资源,能够掌握更多课程外的知识。另外,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高校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就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今的环境下,需要改变教育方式。
(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改变
由于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给教育工作者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往的教育方式在如今大数据环境下已经不适应,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能够满足其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面对新的环境形势,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能够更加多元化,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教师要寻找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方式,以正确的引导高校学生的思想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对新的环境形势,以往的思政教育的不足也逐渐的展现出来,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学要进行改进和创新,首先要加强大数据意识的建立,使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更加科学的指导。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特点是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事物发展的预测,因此,进行思政教育,需要充分的结合大数据,使用动态的教学方式。可以借助于校园平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需求,将教育的被动转化为主动,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教育工作的进行才能够更加精准。 (二)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敏锐性科学的进行教育
大数据中蕴含的海量信息,其中不乏存在冗余问题,对于数据的使用,需要思政教育者正确的处理数据信息,以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教育[2]。通常思政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利用数据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可以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教学的内容不只是教材本身,对于时政热点、民生问题以及其他观念等都需要广泛的涉及,通过大数据的敏锐特点,使学生获取思政知识更加精准全面。比如通过热搜词汇能够掌握民众对时政热点的关注程度,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关注的方向,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掌握了学生的思想需求,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建立辅助教学平台使思政教育方式进一步丰富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双向联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打破了以往固定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互动教学和学习[3]。在网络教育平台中,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可以有更多的形式,比如微视频、图片、时评文章等,学生接受思政知识更加全面化。平台中的论坛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言论的机会,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以便能够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另外,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在大数据分析后,能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的掌握,通过分析学生的思想变化,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以及课程评价等适当的对教学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对网络教育方式更快的适应,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在当下的特殊时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的高校都不能在校园课堂上进行教学,利用网课的方式是今年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各自在家,教师进行线上教学,这一大的变化使学生的思想更容易产生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借助网络教育平台,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四)通过校园公众号使思政教育更加广泛即时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接受方式增多,尤其智能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借助于各种社交媒体,比如微博、QQ、微信等[4]。建立校园公众号,将思政教育扩展到日常公众号内容的推送中,使思政教育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全面的传递。尤其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需要在家学习课程知识,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校园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号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也能够即时获取思政知识。另外,在平台中建立交流通道,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以分享在疫情期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不在课堂上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同样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的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使教学方式更好的适应如今的社会形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思政教育,使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何雷.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山西青年,2018, 000(017):137-138. [2] 雷升琴.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441(06):123-124.
[3] 于科宇.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00(004):29-30.
[4] 孙进根,刘小飞.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分析[J].山西青年,2018,000(013):121-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