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

孙 倩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多了,但大学生具有辨别力低、抵抗力弱、敏感度差的特点,容易被煽动和误导,近年来,一些负面的网络舆情甚至引发某些高校发生件。因此,网络时代下,必须要提高辅导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同时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探索网络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及现状ꢀ

(一)国际国内形势使得大学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争夺对象 从国际国内形势上来看,国内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遇到的困难、阻力和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国际形势总体有利,但一些西方势力对我国进行遏制和西化分化的图谋变本加厉,严重干扰和威胁我国的振兴之路。国外敌对势力在经济斗争的同时,发起了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战场从桌面转向桌下,从实体转向网络空间,侵入目标从老人转向新人。

(二)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越来越缺乏实效性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校园文化活动及辅导员日常教育的引导熏陶。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引起学生重视,实效性不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过于杂乱、难成系统,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针对性不强;辅导员由于专业背景多元化,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上没能给大学生很好地释疑解惑。因此,目前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来讲就是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特征ꢀ(一)主导性

高校辅导员要坚持价值主导性、政治敏锐性方向,努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主导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导向对学生求学、生活的厌恶情绪、抵触心理、不正确观念进行实时监管、有效疏导,主动争取话语权、主导权,结合教育内容通俗化、方法艺术化、途径长效化和手段立体化,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二)前瞻性

网络的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的交流交往突破了以往的距离障碍,使得各类信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扩散。此外,互联网的匿名性以及交流双方的隐蔽性,也对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因需而变、因时而变,根据互联网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特点,准确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实质、原因、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与权威性,熟练运用各种工具收集、处理与传递网络信息,提升网络信息研判的前瞻性。

(三)针对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较为统一,个性化和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下开展此项工作更具刻板性、模式化。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培养、提升与学生无障碍交流、平等化互动、个性化引导、针对性辅导等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从服务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进而促进其个

性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路径ꢀ(一)树立网络教育意识

网络使师生在沟通、交流格局中学生个体性最大化凸显。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改变,高校辅导员必须切实转变以往单纯说教、灌输的思想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要树立网络教育意识,在了解、掌握网络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手段教育引导好学生,让学生分享个人的个性特质与思想,表达个人的思想愿望与价值诉求,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人文关怀,满足网络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加强网络教育学习

教育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巩固强化提升。这就需要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保持其能力的发展性。一方面,要注重研究网络发展对社会文化、网络对学生思想行为、网络生活方式对学生心理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学会信息的收集、处理、筛选,学会利用博客、微信、QQ等网络互动平台应对网络舆情,学会利用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努力寻求与学生间的诚恳对话、无缝沟通。

(三)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激励机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励机制,对运用网络思想教育阵地效果突出的高校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作用重大。当前,高校要努力探索将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以及优秀网络文章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与薪酬、晋升挂钩,调动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切实发挥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

(四)建立高校内部资源保障机制

高校要针对校园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学校网站的基本功能尚不能完全实现等问题,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等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因此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开发出一个既拥有知识资源以便高校辅导员学习,又能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平台,为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

四、结束语ꢀ

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休闲娱乐、交流感情的主渠道,并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如何,能否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印福.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6,12:77-78.

[2]张高阳.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6,06:112-115.

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