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复习题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复习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药物化学 绪论: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10题) 1.下列关于药典的叙述中,那一项不正确 使用 2.下列有关药物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的; 3.下列关于药物纯度的叙述中,那一项正确4.下列关于药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药典是判断药品质量的准则,具有法律作用; B 药典所收载的药品,称为法定药; C 凡是药典所收载的药物,如其质量不符合药典规定均不得D 工厂必须按规定的生产工艺生产法定药; E 药典收载的药物品种和数量是永久不变的; A 药厂可以自拟生产法定药的生产工艺; B 根据药物的含量即能完全判断药物的纯度; C 药物质量是根据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及药物纯度来评定D 法定药物与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相同; E 地方性《药品标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A药物纯度仅是评价药物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B 药用纯度均比试剂纯度要求更严; C 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药物纯度越高; D 药物的纯度标准是按照工厂生产工艺要求来制定的; E 药物的纯度高低与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无关; A 是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词典; B 是有关药品的重要技术参考书; C 是记载药品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国家法典; D 是药品生产管理的依据书; E 是药品规格的汇编书; 5.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药典先后出版了 A 2版;B 4版;C 6版; D 5版;E 7版; 6.工厂生产药典所记载的药品时,其质量标准达到药品标准要求的为 A 合格品;B 不合格品;C 假药;D 仿制品;E 化学试剂; 7.工厂生产药典所记载的药品时,其质量标准达不到药品标准要求的为 A 合格品;B 不合格品;C 假药;D 仿制品;E 化学试剂; 8.工厂生产药典上没有记载的药品,则产品为 A 合格品;B 不合格品;C 假药;D 仿制品;E 化学试剂; 9.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物质是 A 天然药物;B 化学药物;C 中药制剂; D 中草药; E 化学试剂; 10.《中国药典》2000年版新增药物 A 1699种;B 314种;C 323种;D 500种;E 1000种;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1题-15题) A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物质。 B化学药物的组成、制备、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转运代谢、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等。 C 药用纯度或药用规格。 D生产过程引入或贮存过程中引入。 E 疗效和毒副作用及药物的纯度两方面。 11.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 12.药物中的杂质主要由 13.药物的纯度又称 14.药物的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药物的 15.药物指的是 (16题-20题) A 药物的性状、物理常数、杂质限量、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等。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 中国药典的“二部”中。 D凡例、正文、附录、中文和英文索引等 E 药品质量第一的观点。 16. 药物的纯度可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来体现。 17.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是 18.化学药物一般收载于 19.中国药典的构成有 20.生产制备或使用药品时必须牢固树立 C型题(比较选择题) (21题-25题) A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B药物的纯度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1.评价药物的质量好坏的条件是 22.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可以体现药物哪一方面。 23.药物的临床药理实验可以评价药物的 24.药物的杂质可影响 25.化学试剂质量的评价 (26题-30题) A凡例或附录 B正文或中英文索引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26.《中国药典》的构成为 27.《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构成为 28.对药典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及使用时应注意的要点、正文和附录的项目、内容等作说明的部分,是药典中的 29.记载药品的名称、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剂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方法及制剂等,是药典构成中的 30.制剂通则、物理常数测定法、一般杂质检查法、一般鉴别试验法和多种分析方法通则以及试药、试液、试纸、指示液、缓冲液、标准比色液等的配制、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等,是药典构成中的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1题-35题) 31.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 A组成及化学结构;B 生产制备;C理化性质; D 体内转运代谢; E化学结构与药效; 32.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 A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B 分析检验药物的纯度。 C 临床药理实验检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D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更好的方法和工艺。 E探索寻找新药的途径,寻找和开发新药。 33.新中国成立后药物化学事业的成就有 A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不仅保障了自给,还大量出口。 B在全国陆续建立了一批医药工业研究机构,并拥有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 C 颁布了7版国家药典; D《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E大力充实、调整和增设了高等药学院系,相继成立了药学专业、化学制药专业及药物化学专业等,培养药物合成、化学制药和新药设计等专门人才。 34.药物的纯度体现在 A 药物的性状;B药物的物理常数;C药物的杂质限量; D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E 药物的生物活性; 35.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主要有 A 原料不纯;B 中间产物或副产物;C 药物的水解; D 药物的氧化;E 制备所用设备; 二、填空题: 36.根据药物的来源和使用习惯,一般可分为 药物和 药物。 37.评价一个药物的质量,主要有 和 两个方面。 38.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级标准,即 。 39.《中国药典》分为“ ”和“ ”,其中 收载于“二部”内。 40.药典的主要构成有 、 、 、 等。 绪 论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10题) 1.E 2.C 3.A 4.C 5.E 6.A 7.B 8.C 9.B 10.C B型题(11题-20题) 11. B 12. D 13. C 14. E 15. A 16. A 17. B 18. C 19. D 20. E C型题:(21题-30题) 21.C 22.B 23.A 24.C 25.D 26.C 27.D 28.A 29.B 30.A X型题(31题-35题) 31. ABCDE 32. ADE 33. ABCDE 34. ABCDE 35. ABCDE 二、填空题: 36.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 37.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药物的纯度; 3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9.“ 一部”; “二部”; 化学药物; 40.凡例; 正文; 附录; 中文和英文索引; 第一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生物转化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30题) 1.药物易发生水解变质的结构是 A烃基; B苯环; C内酯; D羧基; E酚羟基; 2.药物易发生自动氧化变质的结构是 A烃基; B苯环; C内酯; D羧基; E酚羟基; 3.羧酸衍生物酯的水解反应是 A亲电取代; B亲核取代; C亲电加成; D亲核加成; E亲电加成和亲核取代; 4.下列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酰卤 >酰胺>酸酐 > 酚酯 > 醇酯 > 酰脲 > 酰肼 ; B酰卤 >酰胺>酸酐 >> 酰肼 酚酯 > 醇酯 > 酰脲; C酚酯 >酰卤 >酰胺>酸酐 > 醇酯 > 酰脲 > 酰肼 ; D酰卤 >酸酐 > 酚酯 > 醇酯 > 酰脲 > 酰肼>酰胺; E酰肼>酰卤 >酰胺>酸酐 > 酚酯 > 醇酯 > 酰脲; 5.阿司匹林能在中性水溶液中易自动水解,除了酚酯较易水解外,还有邻位羧基的 A邻助作用;B给电子共轭;C空间位阻; D给电子诱导; E分子间催化; 6.利多卡因酰胺键不易水解是因为酰胺键的邻位两个甲基可产生 A邻助作用;B给电子共轭;C空间位阻; D给电子诱导; E分子间催化; 7.药物中最常见的酰胺、酯、苷类等,一般来说溶液的pH值增大时 A不水解; B愈易水解; C愈不易水解; D水解度不变;E水解度不能确定; 8.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温度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 A水解速度不变; B水解速度减慢; C水解速度加快; D水解速度先慢后快; E水解速度先快后慢; 9.某些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促使药物的水解,所以在这些药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作用是 A增加溶液酸性; B增加药物碱性; C增加药物还原性; D增加药物的氧化性; E缓解药物的水解性; 10.药物的自动氧化反应是指药物与 A高锰酸钾的反应; B过氧化氢的反应; C空气中氧气的反应;D的反应; E重铬酸钾的反应; 11.各种碳氢键发生均裂自动氧化的活性顺序由强减弱依次为 A α-C-H键 > 叔C-H键 > 仲C-H键 > 伯C-H键 B 叔C-H键 >α-C-H键 > 仲C-H键 > 伯C-H键 C仲C-H键 >叔C-H键 >α-C-H键 > 伯C-H键 D伯C-H键>仲C-H键 >叔C-H键 >α-C-H键 E叔C-H键 >伯C-H键>仲C-H键 >α-C-H键 12.在苯酚环上引入供电子基(如氨基、羟基、烷氧基、烷基)时 A自动氧化减慢; B自动氧化不变;C自动氧化加快; D自动氧化先慢后快; E自动氧化先快后慢; 13.在苯酚环上引入吸电子基(羧基、硝基、磺酰基、卤素原子)时 A自动氧化减慢; B自动氧化不变;C自动氧化加快; D自动氧化先慢后快; E自动氧化先快后慢; 14.下列对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的浓度影响; B光线的影响; C水分的影响; D溶液酸碱性的影响;E温度的影响; 15.下列对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分的影响; B氧的浓度影响; C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D温度的影响; E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16.下列药物的自动氧化反应容易发生的顺序为 OA.HOB.H2NCOH>H2NOH>OOH>OC.OH>HOCOH>OD.H2NOH=OH>HOOE.H2NOH>OH=HOCOH OHOH>HOCOHH2NOHCOH17.易发生自动氧化的药物,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增加稳定性 A增加氧的浓度; B加入氧化剂; C长时期露置在空气中; D紫外光照射; E加入抗氧剂; 18.易发生自动氧化的药物,储存时应 A露置在空气中; B加入氧化剂; C日光照射; D遮光保存; E加入重金属盐; 19.易发生自动氧化的药物,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加入 A重金属盐; B氧化剂; C通入氧气; D 配合剂(EDTA); E过氧化氢; 20.羧酸衍生物的酯类化合物易水解,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加入 A配合剂(EDTA);B重金属盐; C高温加热; D强碱溶液; E碳酸钠试液; 21.易发生水解的药物,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 A加入氧化剂; B加入重金属盐; C高温加热; D加入抗氧剂; E调节pH值; 22.含有芳环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一般通过 A芳环的还原; B芳环的取代; C芳环的羟化; D芳环的卤代; E芳环的烃化; 23.胺类药物的体内代谢,叔胺一般通过N-氧化后生成 A N-氧化物; B N-羟基化合物; C环氧化物; D醛和羧酸; E ω-羟基或ω-1羟基化合物 24.烯烃类药物的体内代谢,一般通过烯烃氧化 A生成N-氧化物; B生成N-羟基化合物; C生成环氧化物; D生成醛和羧酸; E生成ω-羟基或ω-1羟基化合物; 25.胺类药物的体内代谢,伯胺或仲胺一般通过N-氧化后生成 A N-氧化物; B N-羟基化合物; C环氧化物; D醛和羧酸; Eω-羟基或ω-1羟基化合物; 26.脂烃和脂环烃的药物,在体内代谢,一般通过氧化 A生成N-氧化物; B生成N-羟基化合物; C生成环氧化物; D生成醛和羧酸; E生成ω-羟基或ω-1羟基化合物; 27.具有羧基、巯基等官能团的药物或代谢物在体内代谢时,主要与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硫酸基结合; C谷胱甘肽结合; D乙酰辅酶A结合; E氨基酸结合; 28.具有羟基和氨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体内代谢时,在磺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主要与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硫酸基结合; C谷胱甘肽结合; D乙酰辅酶A结合; E氨基酸结合; 29.具有亲电性较强的外源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主要与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硫酸基结合; C谷胱甘肽结合; D乙酰辅酶A结合; E氨基酸结合; 30.含有羰基结构的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一般首先通过 A氧化代谢; B还原代谢; C水解代谢; D结合反应; E聚合反应; B型题(配伍选择题) (31题-35题) A多为亲核取代反应过程。 B一般不发生变质,但影响药效。 C越易水解。 D是不可逆的。 E是可逆的。 31.盐类药物的水解使溶液显弱酸性或弱碱性 32.羧酸衍生物(酯、酰胺、酰肼等)的水解 33.酯的碱催化水解 34.在羧酸衍生物中,离去酸的酸性越强的药物 35.酯的酸催化水解 (36题-40题) A水解速度加快 B应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 C调整溶液的pH值。 D水解速度减慢。 E邻助作用。 36.羧酸衍生物的酰基邻近有亲核基团时,使水解加速,这一过程称为 37.在羧酸衍生物中引入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时 38.易水解的药物在贮存时 39.易水解的药物为了提高其在水溶液的稳定性,可以 40.在羧酸衍生物中引入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减弱时 (41题-45题) A愈易水解。 B遇空气中的氧气引起氧化反应。 C药物的水解速度加快。 D药物自动氧化反应的进行。 E均裂自动氧化和异裂自动氧化两种。 41.药物的结晶愈细,在相对湿度愈大空气中 42.温度升高时 43.自动氧化反应是药物在贮存过程 44.药物的自动氧化可分为 45.光照可以催化 (46题-50题) A没有α-C-H键。 B容易生成烯氧负离子而自动氧化。 C易发生自动氧化。 D吡啶杂环氧化开环,生成不饱和醛再经聚合产生有色的聚合物。 E氨基是供电子基;而羧基是吸电子基。 46.对氨基酚比对羧基苯酚更易发生自动氧化,是因为 47.叔醇难以氧化是因为 48.烯醇易发生自动氧化,是因为 49.药物结构中的芳伯氨基和肼基 50.吡啶或衍生物遇光变色的原因是 (51题-55题) A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维生素C等。 B可以在药液中通入不活泼的气体(如CO2或N2)。 C影响某些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影响某些药物的后续反应。 D自动氧化速度加快2~3倍。 E没食子酸丙酯、氢醌、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维生素E等。 51.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有 52.为了减少氧对药物的影响,除了尽量减少药物与氧接触外 53.溶液酸碱性对药物的自动氧化影响主要是 .易氧化的药物或制剂在制备和贮存时,温度每升高10℃,侧 55.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 (56题-60题) A生成N-羟基化合物。 B能减弱芳环的羟化反应。 C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完成。 D密封、遮光保存。 E能增强芳环的羟化反应。 56.含芳环的药物在芳环上引入供电子取代基时, 57.含芳环的药物在芳环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时 58.胺类药伯胺和仲胺在体内发生N-氧化后, 59.药物在体内代谢可以通过 60.易发生自动氧化的药物应 C型题(比较选择题) (61题-65题) A发生水解反应; B发生氧化反应; C两者都能发生; D两者都不能发生; 61.羧酸衍生物酯、酰胺等药物在水溶液中一般易 62.烯醇或酚类药物易 63.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芳香第一胺和酯键,所以 .氟烷分子结构为卤代烃化合物,所以 65.青霉素因分子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和侧链酰胺,所以易 (66题-70题) A影响药物的水解反应; B影响药物的氧化反应; C两者都有影响; D两者都不影响; 66.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改变药物的温度时对 67.空气的相对湿度、药物的结晶颗粒大小将 68.光的照射将 69.对固体药物,改变压强时对 70.重金属盐类的离子对 (71题-75题) A邻助作用; B空间位阻作用 C两者都能发生; D两者都不能发生; 71.阿司匹林结构中的酚酯较易水解,是因为酚酯键受到邻位羧基的 72.利多卡因的酰胺键不易水解,是因为酰胺键受到较强的邻二甲基的 73.青霉素类药物的β-内酰胺环易水解开环,是因其侧链酰键受到 74.哌替啶的酯键不易水解是因为酯键受到较强的 75.易水解的苯佐卡因与咖啡因形成复合物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防止水解,是因为 (76题-80题) A通入惰性气体(如CO2或N2),加入抗氧剂增加稳定性。 B金属离子配合剂;调节溶液pH值增加稳定性。 C两种方法都可以; D两种方法都不可以; 76.易水解的药物可采用 77.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药物可采用 78.具有较强氧化性的药物采用 79.维生素C的注射液制备时可以采用 80.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制备时可采用 (81题-85题) A氧化反应。 B结合反应。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没有。 81.药物的变质反应常见的有 82.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常见的有 83.药物在体内经水解后可以与葡萄糖醛酸发生 84.强酸弱碱盐溶于水时 85.维生素C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 X型题(多项选择题) (86题-95题) 86.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 A水解反应; B氧化反应; C异构化反应; D结合反应; E聚合反应; 87.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有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E聚合反应; 88.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 A水分的影响; B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C压强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 E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 A氧的浓度;B光线的影响; C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E金属离子的影响; 90.有机药物中常见易水解的基团有 A酯键; B酰脲; C酰肼;D酰胺; E苷键 91.有机药物中常见易发生自动氧化的基团有 A芳香第一胺; B酚羟基; C苯环; D烯醇;E烷烃; 92.药物在体内代谢时,能发生羟化反应的化学结构有 A芳环; B脂烃和脂环烃; C伯胺和仲胺; D烯烃; E醇和醛; 93.某易水解的药物在制备注射剂和贮存时应注意采用以下哪些措施提高稳定性。 A密封保存; B制备为粉状针剂; C加入抗氧剂; D加入EDTA;E用流通蒸气灭菌; 94.对易发生自动氧化的药物在制剂或贮存时应注意 A密封; B遮光; C低温; D加入抗氧剂; E加入EDTA; 95.影响药物水解和自动氧化反应的外界因素相同的有 A水分的影响; B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C重金属离子影响; D氧气的浓度影响; E温度的影响; 二、填空题: 91.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和 反应等 92.酯类药物的碱催化水解是 ,而酸催化水解是 : 9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有 的影响;溶液的 影响; 的影响; 的影响。 94.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有 的浓度; 的影响;溶液 的影响; 的影响; 的影响; 95.药物的代谢反应是在体内各种酶类的催化下,主要通过 反应、 反应和 反应等而代谢。 第一章 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30题) 1.C; 2. E; 3.B; 4.D; 5.A; 6.C; 7.B; 8. C; 9.E; 10.C; 11.A ;12.C; 13.A;14.C;15.B; 16.B; 17.E; 18.D 19.D;20.A;21.E; 22.C; 23.A; 24.C; 25.B;26.E;27.A; 28.B; 29.C; 30.B; B型题(31题-60题) 31.B;32.A;33.D;34.C;35.E; 36.E;37.A ;38.B;39.C;40.D; 41.A;42.C;43.B;44.E;45.D; 46.E;47.A;48.B;49.C;50.D; 51.A;52.B;53.C;.D;55.E; 56.E ;57.B;58.A;59.C;60.D; C型题 (61题-85题) 61.A;62.B;63.C;.D; 65.A; 66.C;67.A;68.B;69.D; 70.C; 71.A;72.B;73.A;74.B; 75.D; 76.B;77.C;78.D;79.C; 80.C 81.A;82.C;83.B;84.D; 85.A X型题(86题-95题) 86.ABCE; 87.ABCD; 88.ABDE; .ABCDE; 90.ABCDE; 91.ABD; 92.ABC; 93.ABDE; 94.ABCDE; 95.BCE; 二、填空题: 96. 水解; 氧化; 异构化; 脱羧; 聚合; 97. 不可逆的; 可逆的; 98. 水分;酸碱性;温度;重金属离子; 99. 氧; 光线; 酸碱性; 温度; 金属离子; 100. 氧化; 水解; 结合; 第二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下列对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以生物电子等排体的相互替换,对药物进行结构的改造,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B以生物电子等排体的相互替换,对药物进行结构的改造,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C凡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又能产生相似生物活性的基团或分子都称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D生物电子等排体可以以任何形式相互替换,来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E 在药物结构中可以通过基团的倒转、极性相似、范德华半径相似等进行电子等排体的相互替换,找到疗效更高,毒性更小的新药。 2.下列对前药原理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前药原理可以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B 前药原理可以缩短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C前药原理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前药原理可以消除药物的苦味 ; E前药原理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 3.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卤素原子、硫醚键等,可使药物的 A 脂溶性降低;B 脂溶性增高;C 脂溶性不变; D 水溶性增高;E 水溶性不变; 4.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羧基、脂氨基等,可使药物的 A 水溶性降低;B 脂溶性增高;C 脂溶性不变; D 水溶性增高;E 水溶性不变; 5.一般来说,酸性药物在体内随介质pH增大 A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降低; B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升高; C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降低; D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升高; E解离度不变,体内吸收率不变; 6.一般来说,碱性药物在体内随介质pH增大 A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降低; B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升高; C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降低; D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升高; E解离度不变,体内吸收率不变; 7.药物的基本结构是指 A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 B 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药物; C 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相同部分; D 具有相同理化性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相同部分; E 具有相同化学组成药物的化学结构; 8.在药物的基本结构中引入烃基对药物的性质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改变药物的溶解度; B 可以改变药物的解离度; C 可以改变药物的分配系数; D 可以改变药物分子结构中的空间位阻; E 可以增加位阻从而降低药物的稳定性; 9.在药物的基本结构中引入羟基对药物的性质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增加药物的水溶性; B 可以增强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 C 取代在脂肪链上,使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均下降; D取代在芳环上,使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均下降; E可以改变药物生物活性; 10.在药物的基本结构中引入羧基对药物的性质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增加药物的水溶性; B 可以增强药物的解离度; C 使药物的活性下降; D羧酸成酯后,可以增加脂溶性,易被抗体吸收; E羧酸成酯后生物活性有很大区别; 11.下列对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间的距离; B 分子的几何异构; C 分子的旋光异构; D 分子的构象异构;E 分子的同分异构; 12.药物分子结构中两个特定原子之间的距离与受体的空间距离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其作用最强 A 相似或为其倍数; B 小于受体的空间距离; C 大于受体的空间距离1.2倍; D大于受体的空间距离1.5倍; E大于受体的空间距离1.7倍; 13.药物几何异构对药效的影响中一般表现为反式结构比順式结构 A 生物活性小; B 生物活性大; C 生物活性相等; D与受体的互补性较差;E与受体的活性基团结合较差; 14.具有手性的药物可存在光学异构体,多数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A体内吸收和分布相同; B 体内代谢和排泄相同; C 药理作用相同; D 化学性质相同; E物理性质相同; 15.氢键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也有重大影响,如药物与溶剂形成氢键时 A可增加水溶解度; B 可促使透过生物膜;C 可增加脂溶性; D 可降低水溶性; E 可降低药物极性。 16.氢键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也有重大影响,如药物分子内部或分子间形成氢键时 A可增加水溶解度; B 可阻碍透过生物膜;C 可增加脂溶性; D 可增加水溶性;E 可增加药物极性。 17.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缩写符号为 A TCT; B CTC; C 6-APA; D 7-ACA; E SD-Na; 18.电荷转移复合物(或称电荷迁移配合物),是由电子相对丰富的分子与电子相对缺乏的分子间通过电荷转移而发生键合形成的复合物,电子相对丰富的分子称为 A 电子的接受体;B 电子的给予体;C 几何异构体 D 构象异构体; E 旋光异构体; 19.下列对电荷转移复合物形成对药物性质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 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C 可以防止药物水解; D 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度; E 可以降低药物的稳定性; 20.下列对金属鳌合物作用的主要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A 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 B 灭菌消毒剂; C 降低药物的稳定性; D 抗恶性肿瘤药物; E 新药的设计和开发; B型题:(配伍选择题) (21题-25题) A.电子等排体。 B.生物电子等排体. C.药物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D.F、Cl、OH、-NH2、-CH3 E.—CH=、—S—、—O—、—NH—、—CH2— 21.把凡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又能产生相似生物活性的基团或分子都称为 22.利用药物基本结构的可变部分,以生物电子等排体的相互替换,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理论称为 23.常见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是 24.常见非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是 25.在药物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的研究中,把具有外层电子相同的原子和原子团称为 (26题-30题) A.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B.前药原理 C.脂水分配系数 D.解离度 E.基本结构 26.将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相同部分称为 27.药物常以分子型通过生物膜,在膜内的水介质中解离成离子型,而产生药效。因此药物需要有合适的 28.表示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相对大小用 29.为了消除药物的苦味,可以采用 30.在药物结构中可以通过基团的倒转、极性相似基团的电子等排体的相互替换,找到疗效更高,毒性更小的新药的方法,称为 (31题-35题) 利用前药原理对药物进行结构的修饰,请选择 A.提高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B.制成酯类或较大分子盐类。 C.制成能被特异酶分解的前药。 D.药物结构中引入极性基团。 E.制成酯类。 31.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度,可以 32.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可以 33.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可以 34.改善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在 35.消除药物的苦味,可以 (36题-40题) 利用药物化学结构对药效的影响原理,请选择 A.药物基本结构 B.羟基 C.原子间距离、几何异构、光学异构和构象异构 D.烃基和酯键 E.氢键、TCT和金属鳌合物 36.为了增强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可以在药物结构中引入 37.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或增加空间位阻,可以在药物结构中引入 38.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相同部分,称为 39.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40.键合特性对药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 (41题-45题) A.可以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B.可以采用前药原理 C.两者都可以 D.两者都不可以 41.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降低毒性 42.为了找到疗效更高、毒性更小的新药 43.为了消除药物的苦味, 44.为了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45.为了改变药物的键合特性, (46题-50题) A.脂水分配系数 B.解离度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6.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要通过血脑屏障,因此需要较大的 47.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需要合适的 48.一般来说,酸性药物随介质pH增大,而增大的是 49.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卤素原子、硫醚键等,可增高药物的 50.药物的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表现为药物的 (51题-55题) A.药物的基本结构 B.药物的官能团和立体结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1.在药物结构优化研究中,一般要注意保留 52.为了提高药物的活性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转运,可以改变 53.药物化学结构对药效的影响主要有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一般可以通过 55.药物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所需的是 (56题-60题) A.氢键 B.电荷转移复合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6.能改变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是 57.能增加药物稳定性的是 58.分子间通过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相结合的物质叫 59.药物在体内与生物大分子相结合,常见的是 60.药物的药效主要取决于 X型题:(多项选择题) (61题-70题) 61.药物化学结构对药效的影响有 A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前药原理;C脂水分配系数 D基本结构; E立体结构; 62.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性可以采用 A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前药原理;C改变脂水分配系数; D基本结构; E改变键合特性; 63.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可以采用 A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前药原理;C降低脂水分配系数; D基本结构; E形成CTC; .提高药物通过脂溶性生物膜的作用,可以采用 A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前药原理;C增大脂水分配系数 D降低脂水分配系数;E氢键的形成 65.药物基本结构中,影响药效的常见特性官能团有 A 烃基;B 羟基和巯基;C 醚和硫醚键; D 磺酸、羧酸和酯; E 酰胺和胺类; 66.药物结构对药效的影响中,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常见的有 A 原子间的距离; B 顺反异构; C 旋光异构; D 电荷转移复合物;E构象异构; 67.键合特性对药效的影响常见的有 A 氢键的形成;B CTC的形成;C 旋光异构; D 金属鳌合物;E构象异构; 68.前药原理可以提高和改善药物的 A 在体内的吸收;B 延长体内作用时间;C 对组织选择性; D 稳定性; E溶解性; 69.在药物基本结构中引入下列哪些基团,可以提高脂水分配系数 A 烃基;B 卤素原子;C 羟基;D 羧基;E 硫醚键; 70.在药物基本结构中引入下列哪些基团,可以降低脂水分配系数 A羧基;B 卤素原子;C 羟基;D 脂氨基;E 硫醚键; 二、填空题: 71.凡具有相似的 性质和 性质 ,又能产生相似 的基团或分子都称为生物 。 72.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中常见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可分为 生物电子等排体和 生物电子等排体两大类。 73.药物经结构修饰后的衍生物常失去原药的 ,给药后,可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作用(多为水解)又转化为 ,使药效更好的发挥。这种无活性的衍生物称为 ,采用这种方法来改造药物的结构以获得更好药效的理论称为 。 74.利用前药原理可以改善药物在 的吸收; 药物的作用时间; 药物的组织选择性;提高药物的 ;改善药物的 ;消除药物的 等作用。 75.电荷转移复合物(或称电荷迁移配合物),缩写符号为 ,是由电子相对 的分子与电子相对 的分子间通过 而发生键合形成的复合物。 第二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 1. D;2. B; 3. B;4. D; 5. A; 6. D; 7. C;8. E; 9. D;10. C;11. E;12. A; 13.B;14.D; 15.A;16. C;17. B 18. B; 19.E;20.C; B型题:(21题-40题) 21. B;22. C;23. D;24. E;25. A; 26. E;27. D;28. C;29. B;30. A; 31. A;32. B;33. C;34. D;35. E; 36. B;37. D;38. A;39.;C;40. E; C型题:(41题-60题) 41.C;42. A; 43. B; 44. B; 45. D; 46.A;47. C; 48. B; 49. A; 50. D; 51.A; 52. B; 53. C; . D; 55. D; 56. C;57. B; 58. B; 59. A; 60. D; X型题:(61题-70题) 61.D E; 62.ABCE;63.BCE; .BC; 65.ABCDE; 66.ABCE;67.ABD; 68.ABCDE;69.ABE;70.ACD;

二、填空题: 71. 物理; 化学;生物活性; 电子等排体; 72. 经典; 非经典; 73. 生物活性; 原药; 前药; 前药原理; 74. 体内; 延长; 提高; 稳定性; 溶解度; 苦味; 75. CTC; 丰富; 缺乏; 电荷转移; 第三章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3题) 1. 下列哪条性质与不符 A 沸点低、易挥发; B 无色澄明易流的液体; C 化学性质稳定; D 蒸气较空气重; E 溶于水; 2. 盐酸普鲁卡因与NaNO2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红色沉淀,其依据为 A 因为苯环; B 第三胺的氧化; C 酯基的水解 D 因有芳伯氨基; E 苯环上有亚硝化反应 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加热变黄的主要原因是: A 盐水解; B 形成了聚合物; C 芳伯氨基被氧化; D 酯键水解; E 发生了重氮化偶合反应; B型题(配伍选择题) (4题-题8) CH3AC2H5C2H5NHCOCH2NCH3ClOHClH2O BCDH2NHClNHCH3 COOCH2CH2N(C2H5)2HCl HOCH2CH2CH2COONa CH3CH3CH2CH2CHCOCH5C2CONNHCSNa E 4. 盐酸的化学结构为 5. 羟丁酸钠的化学结构为 6. 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结构为 7. 盐酸利多卡因的化学结构为 8.硫喷妥钠的化学结构为 (9题-13题) A ; B 羟丁酸钠; C 氟烷; D 盐酸普鲁卡因; E 盐酸; 9. 易流动的重质液体 10. 易流动的液体,有极强的挥发性及燃烧性 11.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12. 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引湿性 13.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 (14题~17题) A 盐酸赛洛卡因; B 盐酸丁哌卡因; C 盐酸狄卡因; D 奴佛卡因; 14.盐酸普鲁卡因又名为 15.盐酸利多卡因又名为 16.盐酸丁卡因又名为 17.盐酸布比卡因又名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 (18题~22题)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利多卡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8. 不溶于水中 19. 分子结构中有酰胺键 20. 分子结构中有酯键 21. 有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22. 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23题~27题) A 氟烷; B 盐酸;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 全身 24. 局部 25. 易流动的重质液体 26. 白色结晶性粉末 27. 分子结构中有仲胺 (题28-32题) A ; B 硫喷妥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8.全身 29. 局部 30.易流动的重质液体 31. 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32.静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3题-37题) 33. 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故可以 A 水解失效; B 用重氮化偶合法鉴别; C 与醛缩合; D 与三氯化铁试液显色; E 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 34. 下列试剂可用于区别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是: A 银试液; B 硫酸铜试液及碳酸钠试液;C 三硝基苯酚; D 亚钠、盐酸、碱性β-萘酚; E 三氯化铁试液 35. 属于局部的有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羟丁酸钠;C 盐酸利多卡因 ; D 盐酸; E 盐酸丁卡因; 36. 下列药物属于全身中的静脉有 A 氟烷; B 羟丁酸钠; C 麻醉 乙醚; D 盐酸利多卡因;E 盐酸 37.下列药物属于全身中的吸入有 A 氟烷; B 羟丁酸钠; C ; D 盐酸利多卡因; E 盐酸; 二、填空题 1.变质后的不得供药用,是因为发生自动氧化,生成 和 等杂质,对 有刺激性。 2.盐酸普鲁卡因由于 和 而失效,影响其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有 、 、 、 ___________等。 3. 盐酸利多卡因 水解,是因为分子中的酰胺结构受 影响。 4.硫喷妥钠水溶液放置后(尤其遇二氧化碳)易分解析出________,因此注射用硫喷妥钠采用100份____________与6份___________混合的灭菌粉末,临用时以灭菌注射用水配制。 5. 根据局部的特点,可将其化学结构概括为三部分 、 和 。 6.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则析出 白色沉淀,加热 水解,产生二乙氨基乙醇和 。 7.应 ,几乎满装,严封或 ,在阴凉 处保存。 第三章 麻醉用药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3题) 1.E; 2.D; 3.C; B型题(4题-17题) 4.B; 5.D; 6.C; 7. A; 8.E 9.C; 10.A; 11.E; 12.B; 13.D; 14.D; 15.A; 16.C; 17. B; C型题(18题~32题) 18.D; 19.B; 20.A; 21.C; 22.A; 23.C; 24.D; 25.A; 26.B; 27.B; 28.C; 29.D; 30.D; 31.B; 32.B; X型题(33题-37题) 33.B C E; 34.B D; 35.A C E; 36.B E; 37.A C; 二、填空题 1.过氧化物; 醛; 呼吸道; 2.酯键水解; 芳伯氨基容易氧化; pH值; 温度; 紫外线; 金属离子; 3.不易; 邻位两个甲基的空间位阻; 4.沉淀; 硫喷妥钠; 无水碳酸钠; 5.亲脂部分; 中间链; 亲水部分; 6.普鲁卡因; 酯; 对氨基苯甲酸钠; 7.遮光; 熔封; 避火处;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等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30题) 1.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 A 乙内酰脲; B 丙二酰脲; C 氨基甲酸酯; D 丁二酰亚胺; E 丁酰苯; 2.巴比妥类药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加热时可水出氨气,这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A 酯; B 酰卤; C 酰肼; D 酰脲; E 苷; 3.巴比妥类药物与吡啶硫酸铜试剂作用显 A 紫色; B 蓝色; C 绿色; D 红色; E 棕色; 4.巴比妥类药物在碳酸钠溶液中与银试剂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生成了 A一银盐; B 银钠盐; C 二银盐; D 游离体; E 银配合物; 5.关于巴比妥类药物显弱酸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CO—NH—CO—”结构能形成烯醇型; B 可与碱金属的碳酸盐形成水溶性盐类; C 可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形成水溶性盐类; D pKa多在7~9之间其酸性比碳酸强; E 其钠盐水溶液应避免与空气中的CO2接触; 6.巴比妥酸C5位上两个取代基的碳原子总数一般在 A 2~4之间; B 3~6之间; C 4~8之间; D 5~10之间; E 6~12之间; 7.苯巴比妥能与硫酸-甲醛试剂作用在两液层交界面产生玖瑰红色环,这是因为分子中有 A 酰胺键; B羰基; C酰亚胺基; D乙基; E苯环; 8.下列性质与苯巴比妥钠不符的是 A 有吸湿性; B 不溶于水; C显弱碱性; D 显钠盐的鉴别反应; E应遮光,严封保存; 9.甲丙氨酯又名 A 鲁米那; B 冬眠灵; C 安定; D 安宁; E 大仑丁钠; 10.地西泮属于 A巴比妥类; B氨基甲酸酯类; C苯并二氮杂 D吩噻嗪类; E乙内酰脲类; 11.下列关于地西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安定; B 在水中几乎不溶; C 遇酸或碱及受热易水解; D 加硫酸溶解后溶液显黄绿色荧光; E 经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后显氟化物的鉴别反应;12.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微温后产生氯仿臭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 甲丙氨酯; C 地西泮; D 水合氯醛; E 苯妥英钠; 13.下列关于水合氯醛的性质错误的是 A 有刺激性特臭; B 在空气中渐渐挥发; C 极易溶于水; D 极易分解为三氯乙醛和水; E 水溶液久置可分解生成盐酸和三氯乙酸; 14.可与铜吡啶试剂作用显蓝色的药物是 类; A 苯巴比妥钠; B 含硫巴比妥; C 苯妥英钠; D A和B两项; E 以上都不对; 15.下列关于苯妥英钠的性质正确的是 A 不溶于水; B 显弱酸性; C 遇银试剂可产生白色银盐沉淀; D 与二氯化汞试剂作用产生白色汞盐沉淀此沉淀溶于氨水中; E 与铜吡啶试剂作用显紫色; 16.乙琥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其蒸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是因为分解产生了 A NH3; B CO2; C H2S; D CO; E NO; 17.盐酸氯丙嗪又名 A 眠尔通; B 冬眠灵; C 安定; D 鲁米那; E 大仑丁钠; 18.盐酸氯丙嗪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易氧化变色,这是因为分子中有 A 苯环; B 氯原子; C 吩噻嗪环; D 噻嗪环; E 二甲氨基; 19.盐酸氯丙嗪与三氯化铁试剂作用显稳定的红色,这是因为盐酸氯丙嗪被 A 氧化; B 还原; C 水解; D 脱水; E 配合; 20.结构中具有哌嗪杂环的药物是 A 异丙嗪; B 氯丙嗪; C 奋乃静; D 氟哌啶醇; E 三氟哌啶醇; 21.氟哌啶醇属于 A 吩噻嗪类; B 丁酰苯类; C 乙内酰脲类; D 丙二酰脲类; E 氨基甲酸酯类; 22.盐酸氯丙嗪的溶液加入维生素C的作用是 A 助溶剂; B 配合剂; C 抗氧剂; D 防止水解; E 调pH; 23.苯妥英钠水溶液露置空气中可析出苯妥英而显浑浊,这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 A O2; B N2; C H2; D CO2; E H2O; 24.奋乃静属于 A 镇静药; B 催眠药; C 抗癫痫药; D 抗精神失常药; E 抗惊厥药; 25.水合氯醛虽为二个羟基同连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化合物但较难发生脱水反应,这是因为 A 氯的诱导效应; B 羟基的共轭效应; C 分子内氢键; D 分子间氢键; E A和C两项; 26.配制地西泮注射液时常以盐酸调pH为6.2~6.9并用100℃流通蒸气进行灭菌,这是为了防止其被 A 氧化; B 还原; C 水解; D 脱水; E 聚合; 27.甲丙氨酯在酸或碱性溶液中加热时易水解分别产生 A 二氧化碳; B 氨气; C 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 D A,B,C三项; E A和B两项; 28.苯妥英钠的结构为 AC2H5CONHNOCONaCCOCH2BCH3CCH2NCClCONH2CH2CH2CH3OCH3ONCONH2DCCOSNHCNONaENCH2CH2CH2ClN(CH3)2HCl 29.地西泮的结构为 AC2H5CONHNOCONaCCOCH2BCH3CCH2NCClCONH2CH2CH2CH3OCH3ONCONH2DCCOSNHCNONaENCH2CH2CH2ClN(CH3)2HCl 30.冬眠灵的结构为 AC2H5CONHNOCONaCCOCH2BCH3CCH2NCClCONH2CH2CH2CH3OCH3ONCONH2DCCOSNHCNONaENCH2CH2CH2ClN(CH3)2HCl (31题—35题) B型题(配伍选择题) A 苯巴比妥; B 甲丙氨酯; C 地西泮; D 苯妥英钠; E 盐酸氯丙噻; 31.其又名安定的药物是 32.其又名安宁的药物是 33.其又名冬眠灵的药物是 34.其又名鲁米那的药物是 35.其又名大仑丁钠的药物是 (36题—40题) A 苯并二氮杂 类; B 丁二酰亚胺类; C 乙内酰脲类; D 吩噻嗪类; E 丁酰苯类; 36.乙琥胺为抗癫痫药属于 37.苯妥英钠为抗癫痫药属于 38.地西泮为抗焦虑药属于 39.奋乃静为抗精神失常药属于 40.盐酸氯丙嗪为抗精神失常药属于 C型题(比较选择题) (41题—45题) A 苯巴比妥钠; B 苯妥英钠;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41.可与铜吡啶试剂作用显色的药物是 42.其水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CO2析出游离体沉淀的药物是 43.属于乙内酰脲类的药物是 44.属于丙二酰脲衍生物的药物是 45.分子中具有吩噻嗪环的药物是 (46题—50题) A 地西泮; B 盐酸氯丙嗪;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46.易被水解的药物是 47.易被氧化的药物是 48.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的药物是 49.分子中具有丙二酰脲结构的药物是 50.应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是 (51题—55题) A 铜吡啶试液; B 三氯化铁试液;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51.可用于区别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的试剂为 52.可用于区别苯巴比妥钠和盐酸氯丙嗪的试剂为 53.可用于区别安定和安宁的试剂为 .可用于区别盐酸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的试剂为 55.可用于区别水合氯醛和乙琥胺的试剂为 X型题(多项选择题) (56题—65题) 56.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失常药有 A 盐酸氯丙嗪; B 奋乃静; C 氟哌啶醇; D 氟哌啶; E 三氟哌啶醇; 57.可与铜吡啶试剂作用显色的药物有 A 盐酸氯丙嗪; B 氟哌啶醇; C 地西泮; D 苯巴比妥钠; E 苯妥英钠; 58.巴比妥类药物的通性包括 A 弱酸性; B 水解性; C 还原性; D 与银盐反应; E 与铜吡啶试液反应; 59.关于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比妥酸C5上的两个活泼氢均被取代时才有作用; B C5上的两个取代基的总碳原子数须在4~8之间; C C5上的取代基为烯烃时作用时间长; D 酰亚胺两个氮原子上的氢都被取代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E 用硫代替C2位羰基中的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60.水合氯醛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则生成 A 三氯乙酸; B 盐酸; C 甲酸钠; D 氯仿; E 二氯乙醛 61.下列药物的水溶液遇CO2可析出游离体沉淀的是 A 苯巴比妥钠; B 地西泮; C 水合氯醛; D 盐酸氯丙嗪; E 苯妥英钠; 62.关于盐酸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又名冬眠灵; B 有吸湿性; C 易溶于水; D 易氧化变色; E 应遮光,密封保存; 63.需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有 A 盐酸氯丙嗪; B 奋乃静; C 氟哌啶醇; D 乙琥胺; E 水合氯醛; .有吸湿性的药物是 A 苯巴比妥钠; B 苯妥英钠; C 乙琥胺; D 盐酸氯丙嗪; E 氟哌啶醇; 65.可与苯环反应的试剂为 A 银试液; B 铜吡啶试液; C 甲醛-硫酸试液 D 亚钠-硫酸试液; E 醋酐-硫酸试液; 二、填空题 1.巴比妥类药物因具有“—CO—NH—CO—”结构,能形成 , 故显酸性,可与 的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形成水溶性的 类。 本类药物的pKa多在 之间,其酸性比碳酸还 。 2.巴比妥酸 位上的两个活泼 均被取代时,才有镇静 催眠作用; 两个取代基碳原子总数须在 之间,超过 个时,可导致惊厥。 3.地西泮又名 ,具有希夫碱及 结构,遇酸或碱及受热易 ,生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 。 4.水合氯醛虽为二个 同连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化合物,但在分子中因为 较大的氯原子通过 ,降低了 键的极性,加之分子内 的存在较难发生脱水反应。 5.苯妥英钠又名 ,水溶液显 性,在空气中渐渐吸收 ,析出 而显浑浊。 6.盐酸氯丙嗪又名 ,易氧化变色,其原因主要是分子中脂链部分断裂, 环易氧化生成 化合物和 化合物。 三、问答题 1.苯巴比妥钠为什么常制成粉针剂,并禁与酸性药物配伍? 2.盐酸氯丙嗪的水溶液为什么需加抗氧剂,并需遮光保存?-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及抗精神失常药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30题) 1.B; 2.D; 3.A; 4.C; 5.D; 6.C; 7.E; 8.B; 9.D; 10.C; 11.E; 12.D; 13.D; 14.C; 15.C; 16.A; 17.B; 18.C; 19.A; 20.C; 21.B; 22.C; 23.D; 24.D; 25.E; 26.C; 27.D; 28.D; 29.C; 30.E; B型题(31题—40题) 31.C; 32.B; 33.E; 34.A; 35.D; 36.B; 37.C; 38.A; 39.D; 40.D; C型题(41题—55题) 41.C; 42.C; 43.B; 44.A; 45.D; 46,A; 47.B; 48.C; 49.D; 50.B; 51.A; 52.C; 53.D; .B; 55.D; X型题(56题—65题) 56.AB; 57.DE; 58.ABDE; 59.ABE; 60.CD; 61.AE; 62.AB、CDE; 63.ABC; .ABCD; 65.CD; 二、填空题 1.烯醇型 碱金属 盐 7~9 弱 2.C5 氢 4~8 8 3.安定 酰胺 水解 甘氨酸 4.羟基 电负性 诱导效应 碳氧 氢键 5.大仑丁钠 弱碱 二氧化碳 苯妥英 6.冬眠灵 吩噻嗪 醌型 亚砜 三、问答题 1.答:苯巴比妥钠水溶液显弱碱性,其10%水溶液pH约为9.5~10.5,与酸性药物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可析出苯巴比妥沉淀。水溶液久置或加热,酰胺键还可进一步水解产生2-苯基丁酰脲白色沉淀。故常制成粉针剂,临用前以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供用,并禁与酸性药物配伍。 2.答:因盐酸氯丙嗪易氧化,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棕色,其原因主要是分子中脂链部分断裂,吩噻嗪环易氧化生成醌型化合物和亚砜化合物。其水溶液加抗氧剂可阻止变色,并需遮光保存。 第五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类抗炎药 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1题-15题) 1.下列叙述与阿司匹林不符的是 A 为解热镇痛药; B 易溶于水; C 微带臭酸味; D 遇湿酸、碱、热均易水解失效; E 其片剂常加枸橼酸作稳定剂; 2.阿司匹林部分水解后不宜供药用,是因其水解产物可导致 A完全吸收; B不易吸收; C疗效降低; D排泄减慢; E刺激性和毒性增加; 3.对乙酰氨基酚可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是因其结构中具有 A 酚羟基; B 酰胺基; C 潜在的芳香第一胺; D 苯环; E 甲氧基; 4.下列可分解生成亚硫酸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丙磺舒;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 5.阿司匹林与碳酸钠溶液共热,放冷后用稀硫酸酸化,析出的白色沉淀是 A 乙酰水杨酸; B 醋酸; C 水杨酸 D 水杨酸钠; E 苯甲酸; 6.区别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 A NaOH试液; B HCl; C 加热后加三氯化铁试液; D 三氯化铁试液; E 碱性的β-萘酚; 7.具有酸碱两性的药物是 A 吡罗昔康; B 丙磺舒; C 萘普生 D 吲哚美辛; E 布洛芬; 8.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OCOCH3COONHCOCH3 A 丙磺舒; B 贝诺酯; C 吲哚美辛 D 别嘌醇; E 双氯芬酸钠; 9.布洛芬的化学结构为 CH3ACH3OOCOCH3BCOONHCOCH3CHCOOHCH3OCNCOCH2COOHCH3ClOHDOH3CNOOCNHCH3NSCH3CHCH2CHCOOHH3C 10.显酸性,但结构中不含羧基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哚哚美辛; C 荼普生; D 布洛芬; E 吡罗昔康 11.与下面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相似的是 ECH3CHCH3OCOOH A 吲哚美辛; B 吗啡; C 依他尼酸; D茶碱; E 可的松; 12.下列叙述与贝诺酯不相符的是 A 是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制成的酯; B 水解产物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 C 水解产物显酚羟基的鉴别反应; D 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大; E 为解热、消炎镇痛药; 13.为1,2-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的是 A 布洛芬; B 吡罗昔康; C 萘普生; D 吲哚美辛; E 贝诺酯; 14.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但无抗炎作用药物的是 A 对乙酰氨基酚; B 贝诺酯; C 布洛芬; D 吡罗昔康; E 阿司匹林; 15.丙磺舒为 A 抗高血压药; B 镇痛药; C解热镇痛药; D 抗痛风药; E 平喘药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6题-20题) COOHAOCOCH3BH3CH3CCH3CHCH2CHCOOHCHOOCOCOCH3SO2NCH2CH2CH3CH2CH2CH3DCOONHCOCH3EHONHCOCH3 16.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为 17.贝诺酯的化学结构为 18.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为 19.丙磺舒的化学结构为 20.布洛芬的化学结构为 (21题-25题) A (+)--甲基-6-甲氧基-萘乙酸; B 2-甲基-4-羟基-N(-2-吡啶基)-2H-1,2并苯噻嗪-甲酰胺1,1-二氧化物; C 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 D 2-(4-异丁基)丙酸; E 4-羟基乙酰苯胺的乙酰水杨酸酯; 21.贝诺酯的化学名为 22.布洛芬的化学名为 23.萘普生的化学名为 24.吡罗昔康的化学名为 25.吲哚美辛的化学名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 (26题-30题) A 阿司匹林; B 对乙酰氨基酚;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26.具有解热、消炎、镇痛作用的药物是 27.可用三氯化铁试液鉴别的是 28.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是 29.在酸中加热可产生醋酸味的是 30.可发生维他立反应的是 (31题-35题) A 吡罗昔康; B 丙磺舒;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3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米黄沉淀的是 32.其氯仿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玫瑰红色的是 33.应遮光,密封保存的是 34.含有吲哚环的是 35.含有吡啶环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6.可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生成有色配合物的药物有 A 对乙酰氨基酚; B 水杨酸; C 丙磺舒; D 布洛芬; E 萘普生; 37.属于芳基烷酸类非甾类抗炎药的是 A 贝诺酯; B 双氯芬酸钠; C 吲哚美辛; D 布洛芬; E 萘普生; 38.下列叙述与对乙酰氨基酚相符的是 A 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 B 具有抗炎作用; C 与阿司匹林生成的酯具有前药性质; D 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紫色; E 具有酯键极易水解失效; 39.下列含有羧基的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有 A 萘普生; B 布洛芬; C 吲哚美辛; D 对乙酰氨基酚; E 阿司匹林; 40.具有酯键的药物有 A 萘普生; B 丙磺舒; C 贝诺酯; D 阿司匹林;E 对乙酰氨基酚; 二、填空题: 41.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的酯键不稳定,非常容易水解,是因为酯键受到邻位羧基的 影响的原故。 42.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试液共热,主要发生 反应;放冷后,加入稀硫酸试液立即析出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是 ;将溶液滤过,滤液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并加热,即产生有特殊香味的 ; 43.判断阿司匹林是否变质,可以在阿司匹林水溶液中加入 试液,若产生 色,则说明阿司匹林样品中含有分解的杂质 。 44.对乙酰氨基酚易变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具有 结构的原因; 可以加速对乙酰氨基酚的变色,故应 贮存。 45.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水解,水解生成 ;可以和 ; ; 发生重氮偶合反应,生成 的偶氮化合物,供鉴别之用。 第六章 镇痛药

1.下列性质与吗啡不符的是 A 易氧化变质; B 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C 遇甲醛硫酸显紫堇色; D 具有左旋性; E 在硫酸、盐酸或磷酸中加热,生成阿扑吗啡; 2.盐酸吗啡易氧化变质,是因其分子结构中具有 A 酚羟基; B 苯环; C 芳香第一胺; D 含氮杂环; E 活泼氢; 3.盐酸吗啡注射液变色后不得供药用,是因易氧化生成了下列什么物质 A 双吗啡; B 阿扑吗啡; C 去水吗啡; D 可待因; E 邻二醌; 4.盐酸哌替啶结构中的酯键较稳定是因为下列什么效应的影响 A 吸电子效应; B 供电子效应; C共轭效应; D 诱导效应; E 空间位阻效应; 5.关于枸橼酸芬太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易氧化失效 B 可与苦味酸生成苦味酸盐 C 遇碱析出游离的芬太尼 D 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 E 与稀硫酸共热至沸加高锰酸钾试液,振摇,紫色即消失 6.磷酸可待因与浓硫酸及三氯化铁试液共热显蓝色,是因为 A 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生成配合物; B 酚羟基被三氯化铁氧化; C 菲环脱水产物被三氯化铁氧化; D 醚键断裂生成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生成配合物; E 醚键断裂生成酚羟基; 7.下列叙述与枸橼酸喷托维林不符的是 A 又名咳必清; B 为镇咳药; C 易溶于水; D 与重铬酸钾试液及稀盐酸作用生成白色沉淀; E 水溶液显枸橼酸盐的鉴别反应; 8.能与银试液作用生成浅黄色沉淀的药物是 A 盐酸吗啡; B 盐酸哌替啶; C 磷酸可待因; D 枸橼酸芬太尼; E 盐酸阿扑吗啡; 9.与吗啡的合成代用品化学结构特点不相符的是 A 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香结构; B 分子中具有一个碱性中心,并在生理pH条件下,可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 C 碱性中心和平坦芳环不应在同一平面上; D 烃基部分应凸出平面前方; E 通过季碳原子与碱性中心叔胺氮原子间的距离相隔两个碳原子; 10.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变深,是因发生了 A 还原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脱水反应; E 聚合反应;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1题-15题) CH3NAHOOCH3NCCH3OOOCENC2H5OHDNCH3NBOHHOOHOCOC2H5CH3NC6H5CH2CH211.哌替啶的化学结构为 12.可待因的化学结构为 13.吗啡的化学结构为 14.阿扑吗啡的化学结构为 15.芬太尼的化学结构为 (16题-20题) A 显蓝色; B 析出油状物; C 紫色消失; D 不显色; E 黄色沉淀 ; 16.磷酸可待因遇三氯化铁试液 17.盐酸吗啡遇三氯化铁试液 18.枸橼酸喷托维林遇重铬酸钾试液及稀盐酸生成 19.枸橼酸芬太尼在酸中可使高锰酸钾试液 20.盐酸哌替啶的水溶液用碳酸钠试液碱化后 C型题(比较选择题) (21题-25题) A 盐酸吗啡; B 磷酸可待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1.可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显色的是 22.可与铁及三氯化铁试液作用显色的是 23.可与氯化铵镁作用产生白色结晶性沉淀的是 24.可与甲醛硫酸试液作用显色的是 25.易水解变质的是 (26题-30题) A 盐酸哌替啶; B 枸橼酸芬太尼;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6.可与苦味酸发生反应的是 27.有镇痛作用的是 28.略溶于水的是 29.其水溶液遇银试液产生的白色沉淀的是 30.遇三氯化铁试液显色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1题-35题) 31.下列物质可加速盐酸吗啡变质的是 A NaHCO3; B NaHSO3;C SD-Na;D NaOH; E EDTA-2Na; 32.配制盐酸吗啡注射液应采用的措施有 A 通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B 加EDTA-2Na; C 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D 加氧化剂; E 调pH为3.0~4.0; 33.下列应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有 A 盐酸吗啡; B 盐酸阿扑吗啡; C 盐酸哌替淀; D 枸橼酸芬太尼; E 枸橼酸喷托维林; 34.区别盐酸吗啡和磷酸可待因可选用 A 三氯化铁试液; B 银试液; C 铁及三氯化铁试液; D 甲醛硫酸试液; E 铁试液; 35.促使吗啡氧化的因素有 A 光; B 重金属离子; C 空气中的氧; D 碱; E 抗氧剂; 36.盐酸吗啡与硫酸共热,经 和 生成去水吗啡(阿扑吗啡),再与试液反应生成醌型化合物而显 色。 37.盐酸吗啡水溶液长时间在空气中放置,可被 而变色,其主要产物是 ;因此,盐酸吗啡注射液变色后 再供药用。 38.盐酸吗啡的水溶液易变色,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具有 结构;易被 生成 的原故。 39.盐酸哌替啶分子结构中虽具有酯键,但由于受到邻位苯基 的影响,不易 ;故常制备成注射液供临床使用。 40.枸橼酸芬太尼与稀硫酸共热至沸,然后加高锰酸钾试液,振摇, 即消失,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硫酸汞试液,另一份中逐滴加溴试液,均生成 沉淀。 第七章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黄嘌呤类药物的特征反应是 A 重氮化偶合反应;B 维他立反应;C 紫脲酸铵反应; D 铜吡啶反应; E 硫色素反应; 2.下列叙述与咖啡因不相符的是 A 显碱性可与酸形成稳定的盐; B 具有紫脲酸铵反应; C 与碱共热分解为咖啡亭; D 水溶液遇鞣酸产生白色沉淀; E 饱和水溶液遇碘试液不产生沉淀,加稀盐酸则生成红棕色沉淀; 3. 下列关于尼可刹米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 B 有引湿性; C 具有酰胺键,但一般条件下较稳定; D 与碱共热,产生的氨气可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E 又名可拉明; 4. 与碱共热,可分解产生苯乙酮特臭的药物是 A 甘露醇; B 尼可刹米; C 盐酸洛贝林; D 咖啡因; E 氢氯噻嗪; 5. 水解产物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 A 氢氯噻嗪;B 依他尼酸; C 尼可刹米; D 螺内酯; E 盐酸洛贝林; 6. 甘露醇的饱和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及氢氧化钠试液作用,生成棕黄色沉淀,再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则 A 沉淀颜色加深; B 转变为棕色沉淀; C 沉淀溶解成棕色溶液; D 有气体产生; E 沉淀颜色变浅; 7. 可作基础降压药的是 A 氢氯噻嗪; B 甘露醇; C 依他尼酸; D 螺内酯; E 茶碱; 8. 具有有机硫的药物是 A 咖啡因; B 依他尼酸; C 茶碱; D 螺内酯; E 盐酸洛贝林; 9. 气温下降,20%甘露醇注射液可能会 A 变色; B 析出结晶; C 风化; D 水解; E 凝固; 10. 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为 OClH2CCClOCH2COOHC A.中枢兴奋药; B.利尿药; C.解热镇痛药; D.平喘药; E.抗心律失常药; 11.螺内酯属于 A 多羟基化合物类利尿药; B 苯并噻嗪及苯磺酰胺类利尿药; C 苯氧乙酸类利尿药; D 醛固酮衍生物类利尿药; E 含氮杂环类利尿药; 12. 鉴别氢氯噻嗪在碱中的水解产物甲醛,可采用 A.变色酸及硫酸; B.硫酸; C.苦味酸试液; D.银试液; E.亚钠及盐酸; 13. 与下面结构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是 C2H5ClH2NO2SNHCH2COOHO A 诺氟沙星; B 磺胺嘧啶; C 氢氯噻嗪; D 吡罗昔康; E 氯丙嗪; 14. 常与其他利尿药如呋噻米等合用,治疗伴有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的低效能利尿药是 A 氢氯噻嗪; B 汞撒利 ; C 氨苯喋啶; D 依他尼酸; E 螺内酯; 15. 茶碱化学结构的母核是 A 喹啉; B 吲哚; C 硝基呋喃; D 吩噻嗪; E 黄嘌呤;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6题-20题) OAH3CNNCH3NN.H2OBH3CNOHN.H2ONNOOCH3CH3ClHCNDCH2H2NO2SSNHCHO2OHCON(C2H5)2EN16. 洛贝林的化学结构为 17. 茶碱的化学结构为 18. 尼可刹米的化学结构为 19. 咖啡因的化学结构为 20. 氢氯噻嗪的化学结构为 (21题-25题) A 产生乙二胺臭气; B 分解为咖啡亭; C 生成白色沉淀; D 分解产生苯乙酮的特臭; E 分解产生甲醛; 21.茶碱的氨水溶液与试液作用 22.尼可刹米与碱共热 23.咖啡因与碱共热 24.盐酸洛贝林与碱共热 25.依他尼酸与碱共热 型题(比较选择题) (26题-30题) A 咖啡因; B 茶碱;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6. 具有紫脲酸铵特征反应的药物是 27. 常与乙二胺制成复盐供临床使用的药物是 28. 常与苯甲酸钠制成复盐供临床使用的药物是29. 呈强酸性的药物是 30. 可与重氮苯磺酸试液发生反应是 (31题-35题) A 氢氯噻嗪; NCH2COCH3 C B 依他尼酸;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31. 具有利尿作用的是 32. 遇碱遇热可分解生成甲醛的药物是 33. 水解产物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是 34. 易溶于水的药物是 35. 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6. 与氢氧化钠试液煮沸后,可与变色酸、硫酸反应显色的药物有 A 尼可刹米; B 盐酸洛贝林; C 螺内酯 D 氢氯噻嗪; E 依他尼酸; 37. 氢氯噻嗪的临床作用有 A 降压; B 利尿; C 中枢兴奋; D 解热镇痛; E 降血脂; 38. 利尿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A 苯氧乙酸类; B 醛固酮衍生物类; C 含氮杂环类; D 酰胺类; E 苯并噻嗪类及苯磺酰胺类; 39. 下列药物显酸性的有 A 氢氯噻嗪; B 依他尼酸; C 咖啡因 D 尼可刹米; E 茶碱; 40. 下列药物具有黄嘌呤母核的有 A 咖啡因; B 洛贝林; C 茶碱; D 可可豆碱; E 螺内酯; 二、填空题: 41.尼可刹米与碱共热时,可发生 反应,产生 臭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 色。 42.咖啡因与盐酸和氯酸钾在水浴上共热并蒸干,残渣遇 则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紫色的 ,再加氢氧化钠试液, 消失。 43.氢氯噻嗪分子结构中具有二个 ,而显酸性,遇碱和遇热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可与 及 作用,生成重氮盐,再与变色酸试液作用,生成 色的偶氮化合物,可供鉴别。 44.依他尼酸分子结构中具有 结构,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尤其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其分解产物甲醛遇 和 ,显 色,利用此性质可鉴别。 45.茶碱分子结构中具有 结构,故可发生 反应;可供鉴别。 第八章 拟胆碱和抗胆碱药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关于毛果芸香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兴奋M-胆碱能受体; B 又名匹鲁卡品; C 遇光易变质; D 水溶液较稳定不易水解; E 显盐的鉴别反应; 2.分子中含有内酯环结构而易被水解的药物是 A 毛果芸香碱; B 溴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硫酸阿托品; E 氢溴酸山莨菪碱; 3.其水解产物可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的药物是 A 溴丙胺太林; B 溴新斯的明;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碘解磷定; E 盐酸苯海索; 4.在碱性条件下能分解出极毒氰离子的药物是 A 毛果芸香碱; B 氢溴酸山莨菪碱; C 碘解磷定; D 硫酸阿托品; E 溴新斯的明; 5.分子中含有结晶水,在空气中易风化的药物是 A 溴丙胺太林; B 溴新斯的明;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毛果芸香碱; E 硫酸阿托品; 6.关于硫酸阿托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为平滑肌解痉药; B 具有旋光性; C 分子中有一叔胺氮原子; D 具Vitali反应; E 含有酯键易被水解; 7.关于氢溴酸山莨菪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溶于水; B 具有右旋性; C 水溶液稳定不易水解; D 具Vitali反应; E 为中枢性抗胆碱药; 8.配制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时通常要调pH=3.5~4.0,并需用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这是因为本品易被 A 氧化; B 还原; C 水解; D 脱水; E 聚合; 9.盐酸苯海索为 A 拟胆碱药; B 抗胆碱酯酶药; C 平滑肌解痉药; D 中枢性抗胆碱药; E 骨胳肌松驰药; 10.结构中含有肟的结构,其水溶液可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肟酸铁使溶液显黄色的药物是 A 毛果芸香碱; B 碘解磷定; C 硫酸阿托品; D 氢溴酸山莨菪碱; E 盐酸苯海索; 11.属于胆碱酯酶复活剂的药物是 A 溴新斯的明; B 溴丙胺太林;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氯化琥珀胆碱; E 碘解磷定; 12.水溶液加入重铬酸钾试液和过氧化氢试液后再加入氯仿振摇,氯仿层显紫堇色的药物是 A 硫酸阿托品; B 氢溴酸山莨菪碱; C 盐酸苯海索; D 毛果芸香碱; E 溴新斯的明; 13.分子中虽含有酯键,但在一般条件下较稳定,不易水解的药物是 A 毛果芸香碱; B 溴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硫酸阿托品; E 氢溴酸山莨菪碱; 14.碘解磷定注射液常加5%的葡萄糖主要是 A 起助溶作用; B 延缓水解; C 作稳定剂以防游离碘析出; D 调pH以防分解出氰化物; E 增加其解毒作用; 15.硫酸阿托品分子中含莨菪酸可发生Vitali反应,所需的试剂为 A 发烟,乙醇,固体氢氧化钾; B 碘化铋钾试液; C 三氯化铁试液; D 氢氧化钠溶液,重氮苯磺酸试液; E 重铬酸钾试液,过氧化氢试液; 16.下列药物中具有左旋性的是 A 毛果芸香碱; B 硫酸阿托品;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盐酸苯海索 E 溴新斯的明; 17.又名安坦的药物是 A 氯化琥珀胆碱; B 盐酸苯海索;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毛果芸香碱; E 碘解磷定; 18.毛果芸香碱的结构是 AH5C2OH2CBCHOCH2CH2CH2CHCH2+CH2NCH3 NOCH2OHCCHNCH3CHOH2CCHHOCHCHOOCCH2OHCHCH2CHDONCH3CHCOOCH2CH2NCH3OHCH(CH3)2-CH(CH3)2.BrENCH2CH2C 19.阿托品的结构是 AH5C2OH2CBCHOCH2CH2CH2CHCH2+CH2NCH3 NOCH2OHCCHNCH3CHOH2CCHHOCHCHOOCCH2OHCHCH2CHDONCH3CHCOOCH2CH2NCH3OHCH(CH3)2-.BrCH(CH3)2ENCH2CH2C 20.山莨菪碱的结构是 AH5C2OH2CBCHOCH2CH2CH2CHCH2+CH2NCH3 NOCH2OHCCHNCH3CHOH2CCHHOCHCHOOCCH2OHCHCH2CHDONCH3CHCOOCH2CH2NCH3OHCH(CH3)2-CH(CH3)2.BrENCH2CH2C B型题(配伍选择题) (21题—25题) A 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B 抗胆碱酯酶药; C 胆碱酯酶复活剂; D 平滑肌解痉药; E 中枢性抗胆碱药; 21.硫酸阿托品是 22.盐酸苯海索是 23.氢溴酸山莨菪碱是 24.毛果芸香碱是 25.溴新斯的明是 (26题—30题) H3CH3C+OOCANCH3CH3-BrNCH3BN+CH3CHNOH.I-CH5C2OH2COCHCH2NCH3.HNO3 NOCH2OHCCH2CH2CH2CH2CHCH2DNCH3CHOH2CCHHOCHCH.H2SO4.H2OOOCCH2OHCH.HBrEH2CNCH3CH 26.易被水解成毛果芸香酸而失效的药物是 27.溴新斯的明的结构是 28.1-甲基-2-吡啶甲醛肟碘化物是 29.可被水解出左旋莨菪酸的药物是 30.可被水解出莨菪醇的药物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 (31题—35题) A 旋光性; B Vitali反应;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1.硫酸阿托品具有 32.氢溴酸山莨菪碱具有 33.毛果芸香碱具有 34.碘解磷定具有 35.溴新斯的明具有 (36题—40题) A 毛果芸香碱; B 硫酸阿托品;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6.分子中含有酯键易被水解的药物是 37.阻断M-胆碱能受体的药物是 38.兴奋M-胆碱能受体的药物是 39.水溶液pH=4稳定,但配制滴眼液时,为减少对眼部的刺激,通常控制pH接近6.0的药物是 40.其注射液需要检查游离碘及氰化物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41题—48题) 41.分子中含有酯键的药物有 A 毛果芸香碱; B 溴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硫酸阿托品; E 氢溴酸山莨菪碱; 42.下列抗胆碱药中按其作用部位分为平滑肌解痉药的有 A 溴丙胺太林; B 硫酸阿托品; C 氢溴酸山莨菪碱; D 盐酸苯海索; E 氯化琥珀胆碱; 43.阿托品的水解产物为 A 莨菪碱; B 莨菪醇; C 山莨菪碱; D 莨菪酸; E 消旋莨菪酸; 44.可以发生Vitali反应的药物有 A 溴丙胺太林; B 氢溴酸山莨菪碱; C 溴新斯的明; D 碘解磷定; E 硫酸阿托品; 45.遇光易变质需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有 A 毛果芸香碱; B 溴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硫酸阿托品; E 盐酸苯海索; 46.配制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时要求 A 用0.1mol/L盐酸液调pH为3.5~4.0 B 加入1%氯化钠作稳定剂 C 加入亚硫酸钠作抗氧剂 D 灌封于硬质中性玻璃的安瓿中 E 采用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 47.分子中含有酯键,其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失效的药物有 A 毛果芸香碱; B 溴新斯的明; C 硫酸阿托品; D 氢溴酸山莨菪碱; E 盐酸苯海索; 48.关于溴新斯的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可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 B 分子中含有酯键易被水解破坏; C 水溶液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 D 为季铵盐的化合物; E 与氢氧化钠液共热,其水解产物二甲氨基苯甲酸可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二、填空题 49.能引起类似胆碱能神经兴奋效果的药物称为______;能阻断胆碱受体,使神经递质不能激动受体而发生效应的药物称为______。 50.毛果芸香碱为______盐,其1%水溶液pH为4.8。水溶液pH为______时比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分子中的______水解生成______而失去药理作用。 51.碘解磷定水溶液不稳定,置空气中见光可被缓慢______析出______,其注射液常加5%______作稳定剂,以防游离______析出。 52.阿托品的分子中有一______氮原子,呈较强的______性,______分子阿托品可与______分子硫酸形成稳定的中性______,并含一分子______。 三、名词解释 53.Vitali反应 四、问答题 .碘解磷定注射液为什么禁与碱性药物配伍?写出有关反应式。 55.硫酸阿托品水溶液不稳定易被水解失效,配制注射液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水解? 第八章 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 1.D;2.A; 3.B; 4.C; 5.E; 6.B; 7.D; 8.C; 9.D;10.B; 11.E; 12.D; 13.B; 14.C; 15.A; 16.C; 17.B;18.A; 19.B; 20.C; B型题(21题—30题) 21.D; 22.E; 23.D; 24.A; 25.B; 26.C; 27.A; 28.B; 29.E; 30.D; C型题(31题—40题) 31.B; 32.C; 33.A; 34.D; 35.D; 36.C; 37.B; 38.A; 39.A; 40.D; X型题(41题—48题) 41.ABDE; 42.ABC; 43.BE; 44.BE; 45.AC; 46.ABDE; 47.ACD; 48.ABE; 二、填空题 49.拟胆碱药 抗胆碱药 50.强酸弱碱 4.0~5.5 内酯环 毛果芸香酸 51.氧化 碘 葡萄糖 碘 52.叔胺 碱 二 一 盐 结晶水 三、名词解释 53.分子中含有莨菪酸的化合物,与发烟共热,可生成黄色的三硝基衍生物,放冷,再加入乙醇及固体氢氧化钾少许,即生成深紫色的醌型化合物,此反应称Vitali反应。 四、问答题 .答:因碘解磷定在碱性或强酸性条件下均能分解失效;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能分解出极毒的氰离子,故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反应式为: CHNOH.I-OH-N+CH3N+CH3CN.I-OH-NCH3+CN-O 55.答:配制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时,常用0.1mol/L的盐酸液调最稳定pH3.5~4.0之间,加1%氯化钠作稳定剂 ,灌封于硬质中性玻璃的安瓿中,采用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18题) 1.结构中无酚羟基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间羟胺; 2.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化学名为 A 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B 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C 4-[(2-甲胺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D 2-甲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 E 2-异丙氨基苯丙烷-1-醇盐酸盐; 3.又名副肾素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盐酸麻黄碱; 4.麻黄碱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活性最强的是 A 1R,2S(-); B 1S,2R(+); C 1R,2R(-); D 1S,2S(+); E 1R,2S(±); 5.与氢氧化钠及高锰酸钾试液共热可生成苯甲醛特殊气味的药物是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盐酸麻黄碱; D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E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6.以下性质与盐酸麻黄碱不符的是 A 易溶于水; B 具旋光性; C 具氨基醇的特征反应; D 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E 无酚羟基不可被氧化剂氧化破坏; 7.又名喘息定的药物是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D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E 盐酸麻黄碱; 8.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与下列哪条叙述不符 A 苯乙胺类; B 易溶于水; C 遇三氯化铁试液显深绿色; D 与碘试液作用溶液无色可区别于肾上腺素; E 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9.肾上腺素与下列哪条叙述不符 A 具有旋光性; B 具酸碱两性; C 易氧化变质; D 易被消旋化使活性增加; E 可与三氯化铁试液显色; 10.属于苯异丙胺类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A 多巴胺; B 肾上腺素; C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D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E 盐酸麻黄碱; 11.拟肾上腺素药的基本结构中苯环与氨基相隔的碳原子数为 A 1 ; B 2 ; C 3 ; D 4 ; E 5 ; 12.关于拟肾上腺素药构效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一个苯环和氨基侧链的基本结构; B 酚羟基的存在作用减弱; C 酚羟基的存在作用时间缩短; D 氨基侧链上α-碳引入甲基时中枢兴奋作用增强; E 氨基上的取代基增大时α受体效应减弱β受体效应增强; 13.肾上腺素的化学名为 A (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B (R)-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C 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D (1R,2S)-2-甲氨基 –苯丙烷; E (R)-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14.配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时通常控制其pH在4左右,主要是防止其被 A 分解; B 水解; C 还原; D 聚合; E 消旋化; 15.肾上腺素的结构为 ACHCHNH2HOOHCH3HOOHCHOCCH2NH2HH3COECHCHNH2OCH3OHCH3.去甲肾上腺素的结构为 ACHCHNH2HOOHCH3HOOHCHOCCH2NH2HH3COECHCHNH2OCH3OHCH3.异丙肾上腺素的结构为 HOBHOCHCH2NHCH3OHHODHOCHCH2NHCHCH3OHCH3HOBHOCHCH2NHCH3OHHODHOCHCH2NHCHCH3OHCH3 16 17HOAHOHOCHOCHCHOHCH3OHCHH3COECHOCH3OHCHCH3NH2 NH2BHOCHOHHOCH2NHCH3CH2NH2DHOCHOHCH2NHCHCH3CH3H18.CHCCH3此结构是 OHNHCH3A 间羟胺; B 甲氧明; C 麻黄碱; D 多巴胺; E 肾上腺素;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9题—23题) A 肾上腺素; B 喘息定; C 正肾素; D 多巴胺; E 麻黄碱; 19.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又称 20.结构中无醇羟基的药物是 21.无酚羟基通常不需遮光保存的药物是 22.可被碘氧化成异丙肾上腺素红而使溶液显淡红色的药物是 23.氨基侧链的α-碳上有甲基,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作用减弱,中枢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的药物是 (24题—28题) HOAHOCHOHHOCHOH3COECHOCH3OHCHCH3NH2OHCHCH2NH2CH2NHCHHOCH3CH3BHOCHOHDHOCHCHOHCH3NH2CH2NHCH3 24.正肾素是 25.副肾素是 26.喘息定是 27.甲氧明是 28.间羟胺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 (29题—33题) A 三氯化铁试液; B 碘试液;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29.可用于区别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试剂为 30.可用于区别肾上腺素与麻黄碱的试剂为 31.可与酚羟基作用生成配合物的试剂为 32.具有氨基醇官能团药物鉴别反应所需的试剂为 33.具有氧化性可使异丙肾上腺素氧化变色的试剂为 (34题—38题) A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B 盐酸麻黄碱;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4.结构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药物是 35.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的药物是 36.兴奋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是 37.可口服给药的药物是 38.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9题—46题) 39.属于苯乙胺类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有 A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B 盐酸麻黄碱; C 肾上腺素; D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E 甲氧明; 40.配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时为防止其被氧化和消旋化应采取的措施有 A 充惰性气体; B 加抗氧剂; C 加金属配合剂; D 控制pH在3.6~4.0左右; E 流通蒸气灭菌15分钟; 41.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显色的药物有 A 盐酸麻黄碱; B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E 甲氧明; 42.关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又名副肾素; B 属于苯乙胺类; C 易溶于水; D 具邻苯二酚结构; E 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43.下列结构中属于苯异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有 HOAHOHCH3COECHOCH3OHCHCH3NH2CCHOHHCCH3DCH2NHCH3BHOHOCHOHCHCHHOOHCH3NH2CH2NHCHCH3CH3OHNHCH3 44.下列关于盐酸麻黄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氨基醇官能团药物的鉴别反应; B 具有右旋性; C 与氢氧化钠及高锰酸钾共热生成苯甲醛和甲胺; D 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E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光易变质; 45.关于拟肾上腺素药构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苯环和氨基之间相隔两个碳原子作用最强; B 苯环上有酚羟基作用减弱,作用时间增长; C 左旋体手性β-碳原子是S构型活性强; D 氨基侧链的α-碳上引入甲基时肾上腺受体激动作用减弱; E 氨基上有无取代基及取代基的大小对α受体和β受体的选择无影响; 46.下列理化性质与肾上腺素相符的有 A 具有左旋性; B 具酸碱两性; C 易被氧化性; D 可被消旋化; E 易被水解失效; 二、填空题 47.按化学结构分类,拟肾上腺素药可分为______类和______类。 48.肾上腺素具有______的结构,性质不稳定,遇空气中的氧或弱氧化剂即可被______变色,生成红色的______,继而为棕色的______。 49.麻黄碱分子中有______个手性碳原子,因而有______种光学异构体,其中______麻黄碱活性最强。 50.常用的拟肾上腺素药都有一个______和______的基本结构。 51.肾上腺素又名______;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又名______;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又名______。 52.盐酸麻黄碱与氢氧化钠及高锰酸钾试液共热生成______及______,前者有特殊______,______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问答题 53.配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18题) 1.D; 2.B; 3.A; 4.A; 5.C; 6.E; 7.C; 8.D; 9.D; 10.E; 11.B; 12.B; 13.A; 14.E; 15.B; 16.C; 17.D; 18.C; B型题(19题—28题) 19.C; 20.D; 21.E; 22.B; 23.E; 24.C; 25.B; 26.A; 27.E; 28.D; C型题(29题—38题) 29.B; 30.C; 31.A; 32.D; 33.C; 34.B; 35.A; 36.C; 37.B; 38.D; X型题(39题—46题) 39.ACD; 40.ABCDE; 41.BCD; 42.BCDE; 43.CDE; 44.AC; 45.AD; 46.ABCD; 二、填空题 47.苯乙胺; 苯异丙胺; 48.邻苯二酚; 氧化; 肾上腺素红; 聚合体; 49.两; 四; 1R,2S(-); 50.苯环; 氨基侧链; 51.副肾素; 喘息定; 正肾素; 52.苯甲醛; 甲胺; 气味; 后者; 三、问答题 53.答:配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时,常加入抗氧剂,金属离子配合剂;安瓿和注射用水内充惰性气体;控制pH在3.6~4.0左右;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5分钟等措施。 这是因为肾上腺素具有邻苯二酚结构,性质不稳定,极易被氧化变质;其水溶液还可由于pH过低或过高、加热等加速其消旋化使药效降低。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新伐他汀主要用于治疗 A 高甘油三酯血症; B 高胆固醇血症; C 高磷酯血症; D 心绞痛; E 心律失常; 2.氯贝丁酯又称 A 普鲁脂芬; B 苯酰降酯丙酯; C 安妥明; D 舒降酯; E 辛伐他汀; 3.非诺贝特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4.下列关于异山梨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消心痛; B 具有右旋光性; C 遇强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 D 在酸碱溶液中酯易水解; E 在光作用下可被氧化变色需遮光保存; 5.在光的作用下可发生歧化反应的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卡托普利; C 利血平; D 硝苯地平; E 硫酸胍乙啶; 6.结构中含有-SH,可被自动氧化生成二硫化合物的抗高血压药是 A 硝苯地平; B 卡托普利; C 利血平; D 硫酸胍乙啶; E 盐酸可乐定; 7.下列关于卡托普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巯甲丙脯酸; B 有类似蒜的特臭; C 具左旋性; D 具氧化性; E 能与亚作用生成亚硝酰硫醇酯显红色; 8.下列关于利血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吲哚生物碱; B 易被氧化变色; C 在酸性下比在碱性下更易水解; D 在光、热的影响下C3 位上能发生差向异构化; E 为抗高血压药 9.阿替洛尔又称 A 氨酰心安; B 氯压定; C 蛇根碱; D 巯甲丙脯酸; E 消心痛; 10.下列关于盐酸胺碘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乙胺碘呋酮; B 可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苯腙衍生物; C 与硫酸共热可分解产生氯气; D 应遮光,密封保存; E 为抗心律失常药; 11.硝苯地平又称 A 消心痛; B 安妥明; C 心痛定; D 可乐定; E 血安平; 12.利血平的水溶液在酸碱催化下可使两个酯链断裂水解生成 A 3,4-二去氢利血平; B 3,4,5,6-四去氢利血平; C 利血平酸; D 3-异利血平; E 以上都不是; 13.硝苯地平的性质与下列哪条不符 A 为黄色结晶性粉末; B 几乎不溶于水; C 遇光不稳定; D 与氢氧化钠液显橙红色; E 强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 14.下列哪条叙述与硫酸胍乙啶相符 A 易溶于乙醚; B 具旋光性; C 含有咪唑环; D 具大蒜味; E 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抑制药; 15.下列与非诺贝特相符的叙述是 A 易溶于水; B 含酯键易被水解; C 含有机氯可用氧瓶燃烧法进行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D 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E 为抗心绞痛药; 16.常温下为液体的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氯贝丁酯; C 新伐他汀; D 异山梨酯; E 硝苯地平; 17.阿替洛尔为 A 钠通道阻滞药; B β受体阻断药; C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D 钙通道阻滞药; E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18.地高辛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19.结构含有吲哚环的药物是 A 利血平; B 卡托普利; C 硝苯地平; D 盐酸可乐定; E 硫酸胍乙啶; 20.非诺贝特的结构为 ClAClOCHCOCH3OCH3CH2CH2CCH3OCH3OCCH3COOCH(CH3)2COOOCH3OCCH2CH3CH3CH3CH3COOHONCH3BH3CCClHODH3COCH2E ClOCCH3COOC2H5 B型题(配伍选择题) (21题—25题) A 盐酸羟胺饱和溶液; B 新制儿茶酚溶液; C 新制香草醛溶液; D 2,3-丁二酮溶液; E 2,4-二硝基苯肼; 21.可用于鉴别异山梨酯的试剂为 22.利血平具吲哚结构,可与其显玫瑰红色的试剂为 23.盐酸胺碘酮结构中有酮基,可与其反应生成黄色苯腙衍生物的试剂为 24.氯贝丁酯具有酯的性质,可与其生成异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作用呈紫红的试剂为 25.硫酸胍乙啶具有胍基的特征反应,可与其反应呈红色的试剂为 (26题—30题) CH3AClOCCH3OBO2NOOONO2COOC2H5CH3COOCH3CNHNO2COOCH3CH3CH3DHSCH2CHCONCOOHE H2NOCH2COCH2CHCH2NHCHOHCH3CH3 26.卡托普利的结构为 27.异山梨酯的结构为 28.硝苯地平的结构为 29.氯贝丁酯的结构为 30.阿替洛尔的结构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 (31题—35题) A 异山梨酯; B 利血平;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1.遇光易变质的药物是 32.在酸催化下可被水解的药物是 33.被硫酸水解后,缓缓加硫酸亚铁试液接界面显棕色的药物是 34.在硫酸及冰醋酸存在下,遇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呈绿色,再变为红色的药物是 35.为强心药的是 (36题—40题) A 硝苯地平; B 卡托普利;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36.对光不稳定的药物是 37.可发生歧化反应的药物是 38.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二硫化物的药物是 39.可被水解破坏的药物是 40.可与亚作用显红色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41题—50题) 41.心血管系统用药根据用于治疗疾病的类型可分为 A 降血脂药; B 抗心绞痛药; C 抗高血压药; D 抗心律失常药; E 强心药; 42.属于抗高血压药的是 A 卡托普利; B 利血平; C 硫酸胍乙啶; D 盐酸可乐定; E 盐酸胺碘酮; 43.结构中含有氯元素的降血脂药物是 A 非诺贝特; B 新伐他汀; C 氯贝丁酯; D 阿替洛尔; E 盐酸胺碘酮; 44.异山梨酯与下列哪些叙述相符 A 又名心痛定; B 具有右旋性; C 水解生成脱水山梨醇及亚 ; D 遇强热或撞击会爆炸; E 为钙通道阻滞药; 45.利血平可被氧化生成的产物是 A 3,4-二去氢利血平; B 3,4,5,6-四去氢利血; C 黄色聚合物; D 利血平酸; E 3-异利血平; 46.下列性质与卡托普利相符的是 A 为白色结晶粉末; B 有类似蒜的特臭; C 比旋度为-126°~-132°; D 可被氧化生成二硫化合物; E 与亚作用呈红色; 47.需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是 A 异山梨酯; B 硝苯地平; C 卡托普利; D 利血平; E 阿替洛尔; 48.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心绞痛 OAClCOCH3CCH3COOCH(CH3)2HOOBH3COOCH3OCCH2CH3CH3CH3CH3CClOCCH3COOC2H5ODO2NOOONO2EH3COOCH3CNNO2COOCH3CH3 H 49.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心律失常 CH3AHSCH2CHCONCOOHCH3CH3BH2NOCH2COCOCH2CHCH2NHCHOHICODICH2CH2CH2CH3OCH2CH2N(C2H5)2.HClNHNHNClNNHCl.HClCH2CH2NHCNH22.H2SO4E 50.下列哪些药物用于抗高血压 CH3AHSCH2CHCONCOOHCH3CH3BH2NOCH2COCOCH2CHCH2NHCHOHICODICH2CH2CH2CH3OCH2CH2N(C2H5)2.HClNHNHNClNNHCl.HClCH2CH2NHCNH22.H2SO4E 二、填空题 51.非诺贝特分子结构中虽含有______键,但相对比较稳定。若与______加热也可使其分解。 52.异山梨酯又名______,为______类化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状态比较稳定,但在______或______下也会发生爆炸。 53.硝苯地平又名______,遇光极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化学______反应,降解为______衍生物。 .卡托普利又名______,分子中含有______,具有还原性,见光或在水溶液中可发生自动氧生成______化合物。 55.利血平在光照和氧气存在下极易被______,色渐变深。其最初产物为______利血平为黄色物质具有______荧光,进一步氧化生成______利血平有______荧光,再进一步被氧化则生成无荧光的褐色和黄色______。 三、问答题 56.硝苯地平为何在生产、使用及贮存中应注意遮光? 57.简述影响利血平稳定性的因素。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 1.B; 2.C; 3.A; 4.E; 5.D; 6.B; 7.D; 8.C; 9.A; 10.C; 11.C; 12.C; 13.E; 14.E; 15.C; 16.B; 17.B; 18.E; 19.A; 20.C; B型题(21题—30题) 21.B; 22.C; 23.E; 24.A; 25.D; 26.D; 27.B; 28.C; 29.A; 30.E; C型题(31题—40题) 31.B; 32.C; 33.A; 34.B; 35.D; 36.C; 37.A; 38.B; 39.D; 40.B; X型题(41题—50题) 41.ABCDE; 42.ABCD; 43.AC; 44.BCD; 45.ABC; 46.ABCDE; 47.ABCD; 48.DE; 49.BC; 50.ADE; 二、填空题 51.酯; 乙醇制氢氧化钾液; 52.消心痛; 酯; 强热; 撞击; 53.心痛定; 歧化; 硝基苯吡啶; .巯甲丙脯酸; -SH; 二硫; 55.氧化; 3,4-二去氢; 3,4,5,6-四去氢; 黄绿色; 蓝色; 聚合物; 三、问答题: 56.答:硝苯地平遇光极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化学歧化反应,降解为硝基苯吡啶衍生物,其降解产物对人体有害,故在生产、使用及贮存中应遮光。 57.答:利血平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光照和氧气存在下极易氧化,色渐变深。其溶液变色更快,酸也能促进其氧化,氧化是引起利血平分解失效的主要因素。 ②在酸碱催化下其水溶液可发生水解反应,使两个酯键断裂,生成利血平酸而失效。 ③其固体或溶液在光和热的影响下,分子中C3位上还能发生差向异构化生成无效的3-异利血平。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NNS. HCl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真菌药; 2.下列叙述内容与盐酸左旋咪唑特点不符的是 A 其为广谱驱肠虫药;

B 白色或类白色的针状结晶,具有左旋性;

C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并煮沸,放冷,加亚硝基铁试液,即显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浅;

D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E 其为抗血吸虫病药;

3.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并煮沸,放冷,加亚硝基铁试液,即显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浅的驱肠虫药是

A 枸橼酸哌嗪; B 盐酸左旋咪唑; C 阿苯达唑; D 甲苯咪唑; E 氯硝柳胺;

4.驱肠虫药阿苯达唑与甲苯咪唑的化学结构中具有的共同母核是 A 苯并噻唑环; B 苯并噻嗪环; C 苯并吡唑环; D 苯并咪唑环; E 苯并嘧啶环; 5.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HNH3CH2CH2CSNNHCOOCH3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真菌药; 6.吡喹酮属于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真菌药; 7.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OCCN2H5CN2H5CH2COOH.HOCCOOHNCH2COOHCH3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丝虫病药; 8.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NHCH(CH2)3N(C2H5)2CH3.2H3PO4ClN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丝虫病药; 9.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C 抗疟药; H3CON.23PO4NHCH(CH2)3NH2 HCH3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 抗丝虫病药;

10.化学名为〔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的药物是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11.化学名为4-甲基-N,N-二乙基-1-哌嗪甲酰胺枸橼酸二氢盐的药物是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12.抗疟药磷酸氯喹的化学结构属于 A 2,4-二氨基喹啉衍生物; B 4-氨基喹啉衍生物; C 6-氨基喹啉衍生物; D 8-氨基喹啉衍生物; E 2-氨基喹啉衍生物;

13.化学名为Nˊ,Nˊ-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的药物是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14.抗疟药磷酸伯氨喹的化学结构属于 A 2,4-二氨基喹啉衍生物; B 6-氨基喹啉衍生物; C 8-氨基喹啉衍生物;

D 4-氨基喹啉衍生物; E 2-氨基喹啉衍生物;

15.化学名为N4-(6-甲氧基-8-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16.抗疟药乙胺嘧啶的的分子中含有 A 4-氨基嘧啶的结构;

B 2-氨基-4-乙基嘧啶的结构; C 2-乙基-4-氨基嘧啶的结构; D 2,4-二氨基嘧啶的结构; E 2-氨基嘧啶的结构;

17.加碘化钾试液,再加淀粉指示剂,即显紫色的抗疟药是

A 乙胺嘧啶; B 磷酸氯喹; C 青蒿素; D 羟基哌喹; E 磷酸伯氨喹;

18.青蒿素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后,遇盐酸羟胺试液及三氯化铁试液生成深紫红色的异羟肟酸铁,这是因化学结构中含有

A 羧基; B 羟基; C 醚键; D 内酯结构; E 羰基;

19.化学名为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20.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属于

NH3CNNO2CH2CH2OH

A 驱肠虫药; B 抗血吸虫病药; C 抗疟药; D 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E抗丝虫病药;

B型题(配伍选择题)(21题-40题) [21题-25题]

A 阿苯达唑; B 磷酸氯喹; C 甲硝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吡喹酮;

21.临床用作抗滴虫病药的是 22.临床用作驱肠虫药的是

23.临床用作抗血吸虫病药的是 24.临床用作抗丝虫病药的是 25.临床用作抗疟药的是

[26题-30题]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磷酸伯氨喹; 26.化学名为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27.化学名为4-甲基-N,N-二乙基-1-哌嗪甲酰胺枸橼酸二氢盐 28.化学名为Nˊ,Nˊ-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29.化学名为N4-6-甲氧基-8-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30.化学名为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31题-35题]

A 盐酸左旋咪唑;

B 甲硝唑; C 阿苯达唑;

D 青蒿素;

E 磷酸伯氨喹;

31.加碘化钾试液被氧化析出碘,再加淀粉指示剂,即显紫色的是

32.加硫酸铈铵的稀溶液,即显深紫色的是

33.加氢氧化钠试液温热后即显紫红色,滴加稀盐酸成酸性后即变成黄色,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则变成橙红色

34.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并煮沸,放冷,加亚硝基铁试液,即显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浅的是

35.灼烧时分解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能使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是 [36题-40题]

A 甲硝唑;

B 磷酸氯喹; C 阿苯达唑;

D枸橼酸乙胺嗪;

E 乙胺嘧啶;

36.分子中含有苯并咪唑母核的是 37.分子中含有哌嗪母核的是 38.分子中含有咪唑母核的是 39.属于4-氨基喹啉衍生物的是

40.属于2,4-二氨基嘧啶衍生物的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 (41题-45题)

A盐酸左旋咪唑; B阿苯达唑;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1.属于抗疟药的是 42.属于驱肠虫药的是

43.对多种丝虫均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的是

44.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并煮沸,放冷,加亚硝基铁试液,即显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浅的是

45.灼烧时分解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能使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是 (46题-50题)

A枸橼酸乙胺嗪; B吡喹酮;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6.属于抗滴虫病药的是 47.属于抗丝虫病药的是

48.属于广谱抗寄生虫病药,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较为突出的是 49.分子中含有哌嗪环的是 50.分子中含有吡嗪并异喹啉环的是 (51题-55题)

A氯喹; B伯氨喹;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1.属于4-氨基喹啉衍生物的是

52.属于2,4-二氨基喹啉衍生物的是 53.属于8-氨基喹啉衍生物的是

.属于抗疟药的是 55.药用品制成磷酸盐的是 (56题-60题)

A青蒿素; B甲硝唑;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6.属于抗疟药的是

57.属于抗阿米巴病和滴虫病药的是

58.分子中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结构的是 59.分子中含有咪唑母核的是 60.分子中含有吡唑母核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61题-70题)

61.下列药物属于驱肠虫药

A 盐酸左旋咪唑; B 阿苯达唑; C 甲苯咪唑; D 枸橼酸乙胺嗪; E 甲硝唑;

62.下列叙述内容与盐酸左旋咪唑的特点相符的是 A 化学结构中含有咪唑环; B 化学结构中含有噻唑环;

C 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药用品通常用左旋品;

D 其为广谱驱肠虫药; E 化学结构中含有吡唑环; 63.下列药物属于抗疟药的是

A 吡喹酮; B 乙胺嘧啶; C 磷酸氯喹; D 磷酸伯氨喹; E 青蒿素;

.下列叙述内容与磷酸氯喹的特点相符的是 A 临床上用作抗疟药; B 为8-氨基喹啉的衍生物; C 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反应;

D 化学名为Nˊ,Nˊ-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E 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65.下列叙述内容与磷酸伯氨喹的特点相符的是 A 临床上用作抗疟药; B 为4-氨基喹啉的衍生物; C 为8-氨基喹啉的衍生物;

D 为1mol伯氨喹与1mol磷酸形成的盐; E 为1mol伯氨喹与2mol磷酸形成的盐; 66.下列叙述内容与乙胺嘧啶的特点相符的是 A 2,4-二氨基嘧啶的衍生物;

B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抑制细胞核的,使疟原虫繁殖受到抑制;

C 结构中含对-氯苯基; D 4-氨基嘧啶的衍生物;

E 该药物显碱性;

67.有关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过氧桥键; B 含有内酯键; C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 D环上取代有羟基; E 环上取代有甲基; 68.下列叙述内容与青蒿素的特点相符的是 A 为高效、速效的抗疟药; B 为倍半萜内酯的衍生物;

C 遇碘化钾试液被氧化析出碘,加淀粉指示剂,即显紫色; D 加枸橼酸醋酐试液,加热后显紫色;

E 能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

69.有关甲硝唑的化学结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结构中含有母核咪唑环; B 5-位取代硝基; C 2-位取代硝基; D 2-位取代甲基; E 1-位取代乙醇基;

70.下列叙述内容与甲硝唑的特点相符的是

A 临床上用作抗阿米巴药、抗滴虫药、抗厌氧菌药等;

B 加氢氧化钠试液温热后即显紫红色,滴加稀盐酸成酸性后即变成黄色,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则变成橙红色;

C加硫酸溶解后,加三硝基苯酚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D 化学名为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E 化学名为5-甲基-2-硝基咪唑-1-乙醇;

二、填空题:

71.盐酸左旋咪唑遇 不稳定, 被破坏,生成的 与亚硝基铁中的亚硝酰基结合,生成 色配位化合物。

72.盐酸左旋咪唑为广谱 药,另外,本品还是一种 ,可使细胞免疫力较低者得到恢复,应 保存。

73.青蒿素结构中含有 ,遇碘化钾试液氧化析出 ,加淀粉指示剂,立即显 色。

74.青蒿素为高效、速效的 药。主要作用间日疟、恶性疟,抢救脑性疟效果良好,但复发率稍高。青蒿素应 保存。

75.甲硝唑加氢氧化钠试液温热后即显 色,滴加稀盐酸成酸性后即

变成 色,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则变成 色,此反应为芳香性 化合物的鉴别反应。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

1.A; 2.E; 3.B; 4.D; 5.A; 6.B; 7.E 8.C;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E 16.D 17.C 18.D 19.A; 20.D; B型题(21题-40题)

21.C 22.A 23.E 24.D 25.B 26.C 27.D 28.B 29.E 30.A 31.D 32.E 33.B 34.A 35.C 36.C 37.D 38.A 39.B 40.E

C型题(41题-60题)

41.D; 42.C; 43.A; 44.A; 45.B; 46.D; 47.A; 48.B; 49.A; 50.B; 51.A; 52.D; 53.B; .C; 55.C; 56.A; 57.B; 58.A; 59.B; 60.D; X型题(61题-70题)

61.ABC; 62.ABCD; 63.BCDE; .ACD; 65.ACE; 66.ABCE; 67.ABCE; 68.ABCE; 69.ABDE; 70.ABCD;

二、填空题:

71.碱; 噻唑环; 巯基; 红;

72.驱肠虫;免疫调节剂,;密封; 73.过氧键;碘; 紫; 74.抗疟;遮光,密封;

75.紫红;黄;橙红;硝基;

第十三章 抗菌药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NH2NSO2NH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2.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NH2NSO2NHNOCH3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3.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H3COH3COH3COCH2H2NNNNH2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4.呈铜盐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成紫色的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5.呈铜盐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的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6.复方新诺明由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 B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 C磺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 D磺胺多辛和甲氧苄啶; E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 7.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 A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B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E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8.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代谢拮抗叶酸生物合成的机制是 A二者都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 B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 C二者都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 D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 E干扰细菌对叶酸的摄取; 9.指出下列哪个药物为磺胺类药物的增效剂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磺胺异噁唑; D磺胺多辛; E甲氧苄啶; 10.1962年发现的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是 A萘啶酸; B吡哌酸; C诺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11.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C2H5HNNFONCOOH A萘啶酸; B吡哌酸; C诺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12.属于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A萘啶酸; B吡哌酸; C诺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13.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中,必需的基团是 A 8位有哌嗪; B 1位有乙基,2位有羧基; C 2位有羰基,3位有羧基; D 5位有氟; E 3位有羧基,4位有羰基; 14.加入氨制银试液作用,在管壁有银镜生成的是 A硫酸链霉素; B利福平;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异烟肼; E盐酸乙胺丁醇; 15.异烟肼保存不当使其毒性增大的原因是 A水解生成异烟酸和游离肼,异烟酸使毒性增大; B遇光氧化生成异烟酸,使毒性增大; C遇光氧化生成异烟酸铵和氮气,异烟酸铵使毒性增大; D水解生成异烟酸铵和氮气,异烟酸铵使毒性增大; E水解生成异烟酸和游离肼,游离肼使毒性增大; 16.下列叙述的哪项内容与异烟肼性质不符 A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极微溶解于乙醚; B与硫酸铜试液作用,生成蓝色沉淀; C遇光渐变质,应遮光、严封保存; D与氨制银试液作用,生成银镜; E与香草醛试液作用,生成黄色沉淀; 17.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抗结核病药的是 A硫酸链霉素; B利福平;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异烟肼; E盐酸乙胺丁醇; 18.利福平的化学结构属于 A环状多肽类; B大环羧酸类; C氨基糖苷类; D大环内酯类; E大环内酰胺类; 19.加盐酸溶解后,遇亚钠试液,即由橙色变为暗红色的是 A硫酸链霉素; B利福平;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异烟肼; E盐酸乙胺丁醇 20.具有多烯结构的抗生素类抗真菌药的是 A硫酸链霉素; B利福平;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灰黄霉素; E两性霉素B; B型题(配伍选择题)(21题-45题) (21题-25题)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甲氧苄啶; D诺氟沙星; E益康唑; 21.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22.化学名为: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 23.化学名为:N-(5-甲基-3-异噁唑基)-4-氨基苯磺酰胺 24.化学名为:1-〔2,4-二氯-β(4-氯苄氧基)苯乙基〕咪唑盐 25.化学名为: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 (26题-30题)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利福平; D异烟肼; E益康唑; 26.呈铜盐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的是 27.经氧瓶燃烧法破坏后,吸收液显氯化物鉴别反应的是 28.加入氨制银试液作用,在管壁有银镜生成的是 29.加盐酸溶解后,遇亚钠溶液,即由橙色变为暗红色的是 30.呈铜盐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成紫色的是 (31题-35题)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甲氧苄啶; D异烟肼; E诺氟沙星; 31.药名缩写为SMZ的是 32.药名缩写为TMP的是 33.药名缩写为SD的是 34.又名雷米封的是 35.属于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36题-40题) A诺氟沙星; B萘啶酸; C吡哌酸; D益康唑; E对氨基水杨酸钠; 36.属于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37.属于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38.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39.属于合成抗真菌药的是; 40.属于合成抗结核病药的是; (41题-45题) A磺胺嘧啶; B甲氧苄啶; C硫酸链霉素; D异烟肼; E诺氟沙星; 41.属于磺胺类抗菌药的是; 42.属于抗生素类抗结核病药的是; 43.属于合成抗结核病药的是; 44.属于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45.属于磺胺类增效剂的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45题-65题) (46题-50题)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噁唑;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6.呈铜盐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的是; 47.与甲氧苄啶组合,又名复方新诺明的是; 48.呈铜盐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成紫色的是; 49.属于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50.具有酸碱两性性质的是; (51题-55题) A磺胺嘧啶; B诺氟沙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1.具有芳香第一胺反应的是; 52.具有酸碱两性性质的是; 53.具有抗菌作用的是; .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作用增强的是; 55.具有抗结核病作用的是; (56题-60题) A诺氟沙星; B环丙沙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6.1位是乙基取代的是; 57.具有酸碱两性性质的是; 58.用氧瓶燃烧法破坏后,显氟化物鉴别反应的是; 59.属于第三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60.分子中具有3-羧基-4-酮基结构的是; (61题-65题)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61.遇光易氧化变质的是; 62.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抗结核病药的是; 63.属于合成抗结核病药的是; .具有多晶型现象的是; 65.与香草醛缩合生成黄色沉淀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66题-75题) 66.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药物应有的性质是 H2NSO2NHNOCH3 A具有芳香第一胺反应; B呈铜盐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的是; C能溶于稀矿酸中; D能溶于氢氧化钠试液中; E遇光易氧化变色; 67.下面叙述的内容与甲氧苄啶相符的是 A具有芳香第一胺反应; B具有酸碱两性性质; C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D在稀硫酸溶液中,加碘试液,即生成棕褐色沉淀; E具有抗菌作用; 68.下面叙述的内容与磺胺类药物构效关系相符的是 A苯环可以用其他环代替; B苯环上的氨基和磺酰氨基必须处于对位; C氨基N4上一定要有取代基; D磺酰氨基N1的单取代物,大部分以杂环取代为主; E苯环上除氨基和磺酰氨基外,还可以引入其他基团; 69.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类型有 A萘啶羧酸类; B苯环并吡啶酮类; C嘧啶并吡啶酮酸类; D苯环并吡啶酮酸类(或喹啉羧酸类); E苯环并吡唑酮类; 70.下列药物属于第三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A萘啶酸; B吡哌酸; C诺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71.下面叙述的内容与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相符的是 A 3位羧基和4位酮基为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基团; B 7位以哌嗪环取代为最好; C 2位以氟原子取代为最好; D 6位以氟原子取代为最好; E 5位引入氨基可使抗菌活性显著增强; 72.下列药物属于抗结核病药的是 A利福平; B异烟肼;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盐酸乙胺丁醇; E甲氧苄啶; 73.下列药物具有酸碱两性性质的是 A链霉素; B利福平; C磺胺嘧啶; D诺氟沙星; E异烟肼; 74.临床上下列药物通常采用与无机矿酸成盐的是 A链霉素; B益康唑; C利福平; D磺胺嘧啶; E乙胺丁醇; 75.下列药物分子中含有水解结构类型的是 A氧氟沙星; B异烟肼; C硫酸链霉素; D利福平; E甲氧苄啶; 二、填空题 76.磺胺类药物分子中有 ,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 性。 77.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 性溶液中,与 作用,可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在 性条件下,与 试液反应,生成 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 78.诺氟沙星为 类抗菌药,应 ,在干燥处保存。 79.利福平为 色的结晶性粉末,加盐酸溶解后,遇 溶液,即由橙色变为 。 80.异烟肼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均可水解生成 和 ,游离肼使 增加,变质后的异烟肼不可再供药用。 第十三章 抗菌药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0题) 1.A; 2.B; 3.E; 4.A; 5.B; 6.B; 7.B; 8.D; 9.E; 10.A; 11.C; 12.B; 13.E; 14.D; 15.E; 16.B; 17.B; 18.E; 19.B; 20.E; B型题(21题-45题) 21.D 22.C 23.B 24.E 25.A 26.B 27.E 28.D 29.C 30.A 31.B 32.C 33.A 34.D 35.E 36.B 37.C 38.A 39.D 40.E 41.A 42.C 43.D 44.E 45.B C型题(46题-65题) 46.B 47.B 48.A 49.D 50.C 51.A 52.C 53.C .A 55.D 56.A 57.C 58.C 59.C 60.C 61.C 62.B 63.A .B 65.A X型题(66题-75题) 66.ABCD E; 67.CDE; 68.B D; 70.C D E; 71.ABDE; 72.ABCD;74.ABE; 75.BCD; 二、填空题: 76.芳香第一胺;磺酰氨基; 77.酸;亚钠;碱;β-萘酚;橙红; 78.喹诺酮;遮光密封; 79.鲜红色或暗红色;亚钠;暗红色。 80.异烟酸;游离肼;毒性 第十四章 抗生素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0题) 1.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69.A C D; 73.BCD; SCH2CONHCHCOCHNCCHCH3CH3COONa A青霉素钠; B阿莫西林钠; C苯唑西林钠; D头孢唑林钠; E头孢噻吩钠; 2.青霉素在碱或酶的催化下,生成物为 A青霉醛或D-青霉胺; B 6-氨基青霉烷酸(6-APA); C青霉烯酸; D青霉二酸; E青霉酸; 3.青霉素在稀酸溶液(pH4.0)及室温条件下,生成的中间体是 A青霉醛或D-青霉胺; B 6-氨基青霉烷酸(6-APA); C青霉烯酸; D青霉二酸; E青霉酸; 4.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CONHNOCH3ONSCH3.HO2CH3COONa A青霉素钠; B阿莫西林钠; C苯唑西林钠; D头孢唑林钠; E头孢噻吩钠; 5.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HOCHCONHNH2ONSCH3 H2OCH3.3COOH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苯唑西林; D头孢唑林; E头孢噻吩; 6.半合成头孢菌素一般不进行结构改造的位置是 A 3-位取代基; B 7-酰氨基部分; C 7α-氢原子; D环中的硫原子; E 4-位取代基; 7.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OH5C2NONCONHCHCONHOOHNCOOHSCH2SNNNNCH3 A头孢哌酮; B头孢拉定; C头孢克洛; D头孢唑林; E头孢噻吩; 8.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A克拉维酸; B舒巴坦; C氨曲南; D阿莫西林; E青霉素; 9.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是 A克拉维酸; B头孢拉定; C氨曲南; D阿莫西林; E青霉素; 10.下列叙述的哪一项内容与链霉素特点不相符 A分子结构为链霉胍和链霉双糖胺结合而成; B药用品通常采用硫酸盐; C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失效; D分子中有一个醛基,易被氧化成有效的链霉素酸; E加氢氧化钠试液,水解生成链霉胍,与8-羟基喹啉和次溴酸钠反应显橙红色; 11.与红霉素在化学结构上相类似的药物是 A氯霉素; B多西环素; C链霉素; D青霉素; E乙酰螺旋霉素; 12.具有酸碱两性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E四环素; 13.四环素遇酸或碱不稳定,主要是由下列哪一个功能基引起 A 6-位甲基; B 6-位羟基; C 11-位酮基; D 12-位羟基; E 2-位上甲酰氨基; 14.药用品氯霉素化学结构的构型是 A 1S,2R(-)赤藓糖型; B 1R,2R(-)苏阿糖型; C 1S,2S(+)苏阿糖型; D 1R,2S(+)赤藓糖型; E 1R,2R(+)苏阿糖型; 15.长期或多次使用可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E四环素; 16.下列叙述的那一项内容与氯霉素不符 A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B药用品构型为1R,2R(-)苏阿糖型; C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D经氯化钙和锌粉作用后在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的酰化物与高铁离子形成紫红色的配位化合物; E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加热,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17.苯唑西林钠属于下列哪一类抗生素 A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E属于氯霉素类抗生素; 18.阿米卡星属于下列哪一类抗生素 A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E属于氯霉素类抗生素; 19.交沙霉素属于下列哪一类抗生素 A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E属于氯霉素类抗生素; 20.多西环素属于下列哪一类抗生素 A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D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E属于氯霉素类抗生素; B型题(配伍选择题) (21题-25题) A 青霉素钠; B 氨苄青霉素; C 苯唑西林钠; D 氨曲南; E 克拉维酸; 21.为广谱抗生素的是 22.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首选的药物,不能耐酸只能注射给药的是 23.为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24.耐β-内酰胺酶,同时对酸稳定的是 25.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的是 (26题-30题)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E四环素; 26.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27.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8.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29.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是 30.属于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是 (31题-35题)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红霉素; D 氯霉素; E 四环素; 31.制成硫酸盐,供注射给药的是 32.制成盐酸盐,供口服或注射给药的是 33.制成钠盐或钾盐,供注射给药的是 34.与乳糖醛酸成盐供注射用的是 35.先生成琥珀酸酯衍生物,再与无水碳酸钠混合制成无菌粉末的是 (36题-40题) A 阿莫西林; B 阿米卡星; C 氯霉素; D青霉素钠; E 四环素; 36.具有过敏反应,不能耐酸,仅供注射给药的是 37.长期或多次使用可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38.对听觉神经及肾脏产生较大毒性的是 39.具有广谱作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的是 40.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髓生长抑制的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41题~60题) (41题-45题)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是; 41.属于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的是 42.不能口服,常制成硫酸盐供注射给药的是 43.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44.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品的是 45.对听觉神经及肾脏可能产生较大毒性的是 (46题-50题) A青霉素; B红霉素;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是; 46.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47.对酸碱不稳定的是 48.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49.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弱碱性抗生素的是 50.易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在临床使用中需进行皮试后再用的是 (51题-55题) A链霉素; B四环素;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是; 51.分子中具有碱性基团,通常制成硫酸盐供药用的是 52.属于酸碱两性化合物,临床上通常用其盐酸盐的是 53.对酸碱不稳定的是 .具有抗结核杆菌作用的是 55.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髓生长抑制的是 (56题-60题) A氯霉素; B阿莫西林;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是; 56.属于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的是 57.结构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仅1R,2R(-)苏阿糖型有抗菌活性的是 58.经氯化钙和锌粉作用后在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的酰化物与高铁离子形成紫红色的配位化合物 59.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60.又名羟氨苄青霉素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61题~70题) 61.青霉素钠具有的特征是 A 6-位上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 B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 C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 D易溶于水不溶于脂溶性溶剂; E青霉素在稀酸(pH4.0)室温条件下,生成青霉烯酸中间体; 62.下列属于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的是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头孢哌酮; D舒巴坦; E氨曲南; 63.下列叙述的内容与阿莫西林性质相符的是 A易溶于水,可供注射使用; B是由半合成而得的广谱抗生素; C使用后不易产生耐药性; D 6-位侧链为对羟基苯甘氨酸; E呈酸碱两性; .下列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是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头孢哌酮; D舒巴坦; E克拉维酸; 65.下列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多西环素; D卡那霉素; E巴龙霉素; 66.下列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是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多西环素; D卡那霉素; E米诺环素; 67.下列叙述的内容与多西环素特点相符的是 A将土霉素C6位的羟基除去而得; B将土霉素C6位的羟基和甲基除去而得; C为酸碱两性化合物,药用品通常采用盐酸盐; D为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E服用后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髓生长抑制; 68.下列属于十六元大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A红霉素; B麦迪霉素; C交沙霉素; D白霉素; E乙酰螺旋霉素; 69.下列叙述内容与红霉素特点相符的是 A与乳糖醛酸成盐供注射用; B分子中含有十四元大环的红霉内酯环; C极易溶于水; D为一类弱碱性的抗生素; E对酸不稳定,通常制成肠溶片供口服; 70.下列叙述内容与氯霉素特点相符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结构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仅1R,2R(-)苏阿糖型有抗菌活性; C长期或多次使用可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D对热稳定,但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均可引起水解; E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及斑疹伤寒等; 二、填空题: 71.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是因为分子结构中的 开环水解和 的水解,使青霉素失去活性。 72.在青霉素侧链酰氨基的α-碳上引入 的原子,构成耐 半合成青霉素; 73.在青霉素侧链酰氨基的α-碳上引入 的基团,构成耐 半合成青霉素; 74.链霉素在碱性下水解,生成的 经脱水重排,生成 ,此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与 溶液作用,生成 色配位化合物,可供鉴别。 75.氯霉素的无水乙醇溶液测其旋光性,应为 ;而氯霉素的醋酸乙酯溶液测其旋光性,应为 。

第十四章 抗生素 一、填空题: A型题 (1题~20题) 1.A; 2.E; 3.C; 4.C; 5.B; 6.E; 7.A; 8.C; 9.A; 10.D; 11.E; 12.E; 13.B; 14.B; 15.D; 16.C; 17.A; 18.B; 19.C; 20.D; B型题(21题~40题) 21.B; 22.A; 23.D; 24.C; 25.E; 26.A; 27.B; 28.C; 29.E; 30.D; 31.B; 32.E; 33.A; 34.C; 35.D; 36.D; 37.C; 38.B; 39.A; 40.E; C型题 (41题~60题) 41.A 42.B 43.D 44.B 45.B 46.A 47.C 48.B 49.B 50.A 51.A 52.B 53.C .D 55.B 56.B 57.A 58.A 59.D 60.B X型题(61题~70题) 61.ADE 62.ACDE 63.BDE .DE 65.BDE 66.CE 67.ACDE 68.BCDE 69.ABDE 70.BCDE 二、填空题: 71.β-内酰胺环; 侧链酰氨基; 72.吸电子基团或电负性; 酸; 73.空间位阻较大; 酶; 74.链霉糖; 麦芽酚; 硫酸铁铵(或Fe3+); 紫红; 75.右旋; 左旋;

第十五章 甾类药物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22题) 1.甾类激素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三类,其共同特点是在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的C13位上都有一个 A 羟基; B 羰基; C 醇酮基; D 角甲基; E 甲酮基; 2.Δ4表示甾体母核的C4位上有 A 甲基; B 羟基; C 双键; D 叁键; E 氢原子; 3.处于甾环平面下方的原子或基团称α-构型用 A 实线表示; B 虚线表示; C 波级线表示; D 孤线表示; E 箭头表示; 4.在甾类激素药物的名命中用“高”表示的意思是 A 与原化合物相比少一个甲基; B 与原化合物相比环缩小一个碳原子; C 与原化合物相比增多一个碳原子; D 原子或基团处于甾环平面下方; E 原子或基团处于甾环平面上方; 5.甾类激素药物能与亚硝基铁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A 甲基酮; B 羟基; C α-醇酮基; D 羰基; E 乙炔基; 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与裴林试液反应显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C17位上的α-醇酮基具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水解性; D 风化性; E 潮解性; 7.能与C3和C20酮基的甾类激素药物生成有色的腙类衍生物的试剂是 A 碱性酒石酸铜; B 亚硝基铁; C 银; D 三氯化铁; E 2,4-二硝基苯肼; 8.下列关于甾类激素药物吸收光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专属性高; B 结构上存在较小差异都能在红外吸收光谱上反应出来; C 紫外吸收光谱图非常相似专属性差; D 各国药典几乎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E 鉴别时,根据供试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就可辩别出真伪; 9.下列关于甲睾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雄激素类; B 又名甲基睾丸素; C 微吸湿性,对光稳定需密封保存; D 1%乙醇液具有右旋性; E 遇硫酸-乙醇液显黄色并带黄绿色荧光; 10.下列药物中为同化激素类药物的是 A 甲睾酮; B 苯丙酸诺龙; C 已烯雌酚; D 尼尔雌醇; E 黄体酮; 11.下列甾类药物中不具有甾体母核基本结构为合成代用品的药物是 A 醋酸地塞米松; B 黄体酮; C 炔雌醇; D 尼尔雌醇; E 已烯雌酚; 12.已烯雌酚的化学名为 A (E)-4,4,-(1,2-二乙基-1,2-亚乙烯基)双苯酚; B (E)-4,-(1,2-二乙基-1,2- 亚乙烯基)苯酚; C (E)-4,4,-(1,2-二甲基-1,2-亚乙烯基)双苯酚; D (E)-4-(1,2-二甲基-1,2-亚乙烯基)苯酚; E (E)-4,4,-(1,2-二乙基 –乙基)双苯酚; 13.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的药物是 A 炔雌醇; B 尼尔雌醇; C 黄体酮; D 炔诺孕酮; E 炔诺酮; 14.分子中含有甲基酮结构的药物是 A 炔雌醇; B 尼尔雌醇; C 黄体酮; D 炔诺孕酮; E 炔诺酮; 15.分子中含有F元素的药物是 A 甲睾酮; B 雌二醇; C 已烯雌酚; D 黄体酮; E 醋酸地塞米松; 16.下列关于黄体酮的性质错误的是 A 1%乙醇溶液具右旋性; B 可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黄体酮二肟; C 可与异烟肼反应生成浅黄色的二异烟腙; D 与亚硝基铁反应生成蓝紫色阴离子复合物; E 对光和碱敏感,应遮光、密封保存; 17.下列关于醋酸地塞米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又名醋酸氟美松; B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作用生成铜盐沉淀; C 与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和硫酸共热即产生乙酸乙酯香味; D 用氧瓶燃烧法显氟化物的反应; E 应遮光、密封保存; 18.下列药物中可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显色的药物是 A 甲睾酮; B 已烯雌酚; C 尼尔雌醇; D 黄体酮; E 醋酸地塞米松; 19.下列药物中因分子中含有α-醇酮基可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作用生成红色沉淀的药物是 A 甲睾酮; B 已烯雌酚; C 尼尔雌醇; D 黄体酮; E 醋酸地塞米松; 20.下列药物中可与银试液生成白色银盐沉淀的药物是 A 醋酸地塞米松; B 黄体酮; C 甲睾酮; D 炔诺孕酮; E 已烯雌酚; OH21.OCH3的化学名为 A 17β-甲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 B 17α-甲基 -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C 17β-甲基-17α-羟基雌甾-4-烯-3-酮; D 17α-甲基 -17β-羟基雌甾-4-烯-3-酮; E 17α-甲基-17β-羟基孕甾-4-烯-3-酮; OC22. CH3的化学名为OA 雌甾-4-烯-3,20-二酮; B 雄甾-4-烯-3,20-二酮; C 17β-甲酮基雄甾-4-烯-3-酮; D 17α-甲酮基雄甾-4-烯-3-酮; E 孕甾-4-烯-3,20-二酮; B型题(配伍选择题) (23题—27题) A 三氯化铁溶液; B 银试液; C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D 亚硝基铁; E 硫酸铁铵溶液; 23.可与达那唑反应的试剂是 24.可与甲睾酮作用显色的试剂是 25.可与炔诺酮作用的试剂为 26.可与黄体酮作用显色的试剂为 27.可与醋酸地塞米松作用显色的试剂为 (28题—32题) HOAOFCH2OCOCH3COOHCH3OCCH3BOC2H5CHOCCC2H5OHDOCH3CCHOHOHCH3OHEO 28.为雄激素的药物是 29.为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是 30.为孕激素的药物是 31.尼尔雌醇是 32.与雌二醇作用相似的药物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 (33题—37题) A 三氯化铁溶液; B 银试液;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33.可与甲睾酮反应的试剂为 34.可与已烯雌酚反应的试剂为 35.可与双炔失碳酯反应的试剂为 36.可用于区别已烯雌酚和炔诺酮的试剂为 37.可与含有C3酮基的甾类激素药物生成有色的腙类衍生物的试剂为 (38题—42题) A 黄体酮; B 醋酸地塞米松;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38.母体为孕甾烷的药物是 39.具有甲基酮反应的药物是 40.具有α-醇酮基反应的药物是 41.具有乙炔基反应的药物是 42.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是 (43题—47题) A 雌甾烷; B 雄甾烷;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43.C10上无角甲基的是 44.C10上有角甲基的是 45.C13上有角甲基的是 46.C13上无角甲基的是 47.C17上有侧链的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48题—55题) 48.甾类激素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A 雌甾烷; B 雄甾烷; C 孕甾烷; D 糖皮质甾烷; E 盐皮质甾烷; 49.具有孕甾烷母核的药物是 A 甲睾酮; B 雌二醇; C 已烯雌酚; D 黄体酮; E 醋酸地塞米松; 50.下列关于甾体化合物命名的规定正确的是 A β-构型表示原子或基团处于甾环平面的下方; B α-构型表示原子或基团处于甾环平面的上方; C “降”表示环缩小一个碳原子; D “高”表示环扩大一个碳原子; E “Δ”表示双键; 51.可与甾类激素药物的羰基发生反应的试剂为 A 异烟肼; B 亚硝基铁; C 盐酸氨基脲; D 酒石酸铜; E 盐酸羟胺; 52.下列关于已烯雌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溶于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 遇光易氧化变质; C 遇三氯化铁溶液生成绿色配合物; D 与吡啶和醋酐一起加热生成二乙酰已烯雌酚; E 具雌甾烷母核其药理作用与雌二醇相似; 53.关于尼尔雌醇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环为芳环; B 3位上有环戊基氧基; C 16位上有α-羟基; D 17位上有β-羟基; E 17位上有乙炔基; .关于醋酸地塞米松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9位上有α-氟; B 11位上有羰基; C 16位上有α-甲基; D 17位上有α-羟基; E 17位上有α-醇酮基并与醋酸成酯; 55.应遮光、密封保存的药物是 A 醋酸地塞米松; B 炔诺孕酮; C 黄体酮; D 已烯雌酚; E 甲睾酮; 二、填空题 56.甾类激素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57.甾类化合物的命名中规定处于甾环平面上方的原子或基团称______,用实线表示,处于甾环平面下方的原子或基团称______,用虚线表示;构型未定者,用______表示。 58.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甾类激素药物较传统的鉴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______都高,结构上存在较小的______都能在红外吸收图谱上反映出来,鉴别时,将供试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与______的图谱比较,二者应______。 59.雌激素类药物属雌甾烷的衍生物,在结构上,A环为______,C3位上有______,C17位上有______或酮基。 60.黄体酮分子中C3和C20位上的两个______都能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______,熔点238~240℃;但与分子量较大的异烟肼反应时,只有位阻小的______形成浅黄色______。 6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共同结构特征为:属______衍生物,含4-烯-______,C17位上具有还原性的______,C11位上有羟基或______,多数在C17位上还有______。 三、问答题 62.写出已烯雌酚的结构式,并说明应如何贮存。 第十五章 甾类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22题) 1.D; 2.C; 3.B; 4.C; 5.A; 6.B; 7.E; 8.E; 9.C; 10.B; 11.E; 12.A; 13.A; 14.C; 15.E; 16.C; 17.B; 18.B; 19.E; 20.D; 21.B; 22.E; B型题(23题—32题) 23.B; 24.E; 25.B; 26.D; 27.C; 28.D; 29.A; 30.B; 31.E; 32.C; C型题(33题—47题) 33.D;34.A; 35.B; 36.C; 37.D; 38.C; 39.A; 40.B; 41.D; 42.B; 43.A; 44.B; 45.C; 46.D; 47.D; X型题(48题—55题) 48.ABC; 49.DE; 50.CDE; 51.ACE;52.AE; 53.ABCDE;.ACDE; 55.ABCDE; 二、填空题 56.雌甾烷 雄甾烷 孕甾烷 57.β-构型 α-构型 波纹线 58.专属性 差异 对照品 一致 59.苯环 酚羟基 羟基 60.羰基 黄体酮二肟 C3-羰基 异烟腙 61.孕甾烷 3-酮 α-醇酮基 羰基 α-羟基 三、问答题 62.答: C2H5HOCCC2H5OH 本品分子中具有酚羟基,遇光易氧化变质,因此应遮光、密封保存。 第十六章 抗肿瘤药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5题) 1.下列药物既可溶于稀盐酸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 顺铂; B 环磷酰胺; C 氟尿嘧啶; D 阿糖胞苷; E 长春新碱 2.盐酸氮芥注射液忌与碱性药物配伍,是因其分子中结构中具有下列哪种结构易水解失效 A 碳氯键; B 酰胺键; C 酯键; D 醚键; E 苷键; 3.分子中因具有氮苷键而易水解失效的药物是 A 硫酸长春新碱; B 顺铂; C 环磷酰胺; D 氟尿嘧啶; E 盐酸阿糖胞苷; 4.盐酸阿糖胞苷临床常用剂型为 A 片剂; B 栓剂; C 粉针剂; D 注射剂; E 软膏剂; 5.环磷酰胺为 A 抗代谢抗肿瘤药; B 卤代多元醇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C 乙烯亚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D 氮芥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E 磺酸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 B型题(配伍选择题) (6题-10题) OAHNONHCH2CH2ClCH2CH2ClNH2.HClNCONOCH2OHOHOHODClCH2CH2ClCH2CH2H3NEH3NNPOClPtCl FBCH3N.HClNH.H2O6.顺铂的化学结构为 7.环磷酰胺的化学结构为 8.氟尿嘧啶的化学结构为 9.盐酸阿糖胞苷的化学结构为 10.盐酸氮芥的化学结构为 C型题(比较选择题) (11题-15题) A 氟尿嘧啶; B 盐酸阿糖胞苷;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1.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的是 12.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的是 13.有酮式和稀醇式互变异构体的药物是 14.可与银试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 15.具有碳氯键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6.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A 亚硝基脲类; B 氮芥类; C 乙烯亚胺类; D 卤代多元醇类; E 磺酸酯类; 17.常用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类型有 A 脂肪氮芥; B 芳香氮芥; C 氨基酸氮芥; D 杂环氮芥; E 甾体氮芥; 18.下列药物易水解失效的有 A.环磷酰胺; B.氟尿嘧啶; C.顺铂; D.盐酸阿糖胞苷; E.盐酸氮芥; 二、填空题: 19.环磷酰胺属于 类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属于 类抗肿瘤药物。 20.氮芥类的抗肿瘤作用是在体内能形成亲电活性极强的 离子。 21.在脂肪氮芥的氮原子上引入 基团,抑制肿瘤作用增强;引入吸电子基基团,抑制肿瘤作用 。 22.环磷酰胺在体内代谢时,在正常细胞中主要按 代谢,在肿瘤细胞中按 代谢。 23.环磷酰胺在体内经肝脏的酶转化成 ,然后在肿瘤细胞中进一步分解生成 ,最后转化成 离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第十七章 维生素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题—30题) 1.可与维生素A作用显色的试剂为 A 三氯化锑氯仿溶液; B 醋酐-硫酸溶液; C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E 铁溶液; 2.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极易溶于氯仿、乙醚; B 含共轭多烯醇侧链易被氧化为环氧化物; C 与维生素E共存时更易被氧化; D 应装于铝制或其它适宜的容器内,充氮气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E 可用于防治夜盲症等; 3.常作为油溶性制剂的抗氧剂的维生素为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2 ; C 维生素D3 ;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K1 ; 4.易溶于水的维生素为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2 ; C 维生素E ; D 维生素K1 ; E 维生素K3 ; 5.属于甾醇衍生物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2 ; C 维生素E ; D 维生素K1 ; E 维生素K3 ; 6.维生素D3与维生素D2相比C17位上的侧链除少一个甲基外还无 A 羟基; B 醛基; C 双键; D 叁键; E 氨基; 7.维生素E又称 A 骨化醇; B 胆骨化醇; C α-生育酚醋酸酯; D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E β-胡萝卜素; 8.维生素K3又称 A 骨化醇; B 胆骨化醇; C α-生育酚; D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E 甲萘醌; 9.维生素E易被氧化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潜在的 A 共轭多烯醇侧链; B 双键; C 酚羟基; D 芳香第一胺; E 巯基; 10.维生素K3水溶液遇光和热使其活性降低,这是因为部分发生了 A 消旋化; B 异构化; C 氧化; D 还原; E 聚合; 11.下列关于维生素E类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一类与生育有关的维生素; B 都是苯并二氢吡喃类衍生物; C 苯环上有一个酚羟基又称生育酚; D 天然生育酚均为消旋体,人工合成品则为右旋体; E 药典收载的为α-生育酚醋酸酯; 12.下列关于维生素K类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一类具有凝血作用的维生素; B 维生素K1~K4均属于萘胺类衍生物; C 维生素K5~K7均属于2-甲基-1,4-萘醌类衍生物; D 维生素K1为白色结晶有吸湿性; E 维生素K3为黄色至橙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13.维生素B1又称 A 盐酸硫胺; B 氰钴胺; C 核黄素; D 盐酸吡多辛; E L-抗坏血酸; 14.维生素B1水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可显荧光,这是因为其被氧化成 A 硫醇型化合物; B 硫色素 C 感光黄素; D 光化色素; E 糠醛; 15.关于维生素B1的叙述与下列哪条不符 A 水溶液显酸性; B 易被氧化其注射液常加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C 注射剂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 D 能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作用; E 应遮光,密封保存; 16.下列维生素中哪个具有酸碱两性 A 维生素C; B 烟酸; C 盐酸硫胺; D 盐酸吡多辛; E 核黄素; 17.维生素B2水溶液与维生素C作用可生成二氢核黄素而从水中析出,这是因为维生素B2具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水解性; D 旋光性; E 碱性; 18.下列维生素溶于水中,可呈黄绿色荧光的是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B1 ; C 维生素B2 ; D 维生素B6 ; E 维生素B12 ; 19.盐酸吡多辛与硼酸作用后不再与2,6-二氯对苯醌氯亚胺试剂生成蓝色化合物这是因为其 A 与硼酸作用生成盐; B 与硼酸作用生成配合物; C C2上的氢被硼酸取代; D 在硼酸的作用下转化为吡多醛; E 在硼酸作用下转化为吡多胺; 20.维生素B6与下列哪条性质不符 A 水溶液遇空气渐被氧化变色; B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遇光分解 C 中性水溶液受热120℃左右可被降解为两分子化合物; D 可与三氯化铁作用显红色; E 能与2,6-二氯对苯醌氯亚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21.维生素B12的结晶为 A 白色; B 淡黄色; C 橙黄色; D 深红色; E 类白色; 22.下列关于维生素B12结构中钴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考啉环中心; B 与环上的氮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和三个配位键相结合; C 与一个酮基相结合; D 与苯并咪唑环上的N3相连接; E 其正电荷与磷酸根的负电荷相互中和; 23.烟酸与下列哪条叙述不符 A 化学名为吡啶-3-羧酸; B 其钠盐可与硫酸铜作用生成淡蓝色烟酸铜沉淀; C 加热可放出吡啶臭; D 有吡啶衍生物的呈色反应 ; E 应遮光,密封保存; 24.维生素C贮存中颜色加深,是因为生成了下列哪种化合物聚合所致 A 去氢维生素C; B 2,3-二酮古糖酸; C 苏阿糖酸; D 草酸; E 糠醛; 25.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这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A 酚羟基; B 芳香第一胺; C 连二烯醇; D 共轭双键; E 巯基; 26.下列维生素中可作为水溶性制剂的抗氧剂的是 A 维生素B1 ;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B6 ; E 维生素C; 27.维生素C可使二氯靛酚试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二氯靛酚是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配合剂; D 催化剂; E 脱水剂; CH2OHH28.HOHCOO此结构是OH OHA 维生素K3 ; B 维生素C; C 烟酸;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A; H3C29.HONCH2OHCH2OHHCl此结构是 A L-抗坏血酸; B 氰钴胺; C 盐酸吡多辛; D 核黄素; E 盐酸硫胺; O30.OCH3SO3Na3H2O此结构是 A 维生素K3 ; B 维生素K1 ;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A; E 维生素D2 ; B型题(配伍选择题) (31题—35题) A 铁; B 2,6-二氯对苯醌氯亚胺; C 1-亚硝基-2-萘酚-3,6-二磺酸钠; D 2,4-二硝基氯苯; E 二氯靛酚; 31.与烟酸共熔后,加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显紫红色的试剂为 32.可把维生素B1氧化成具荧光的硫色素的试剂为 33.与维生素C作用可使其在酸性溶液中所显的红色消失的试剂为 34.维生素B12与硫酸氢钾熔融后变成的三价钴离子可与其作用显红色的试剂为 35.维生素B6能与其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的试剂为 (36题—40题) A 盐酸吡多辛; B 骨化醇; C 核黄素; D 氰钴胺; E L-抗环血酸; 36.维生素B2又称 37.维生素B6又称 38.维生素B12又称 39.维生素C又称 40.维生素D2又称 (41题—45题) A 维生素D2 ; B 维生素E ; C 维生素K1 ; D 维生素A ; E 维生素B1 ; 41.属于苯并二氢吡喃类衍生物的药物是 42.属于甾醇衍生物的药物是 43.属于2-甲基-1,4-萘醌类衍生物的药物是 44.分子中含有共轭多烯醇侧链可用于防治夜盲症的药物是 45.分子中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作用生成沉淀的药物是 C型题(比较选择题) (46题—50题) A 维生素B2 ; B 维生素C;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46.具有酸性可溶于稀氢氧化钠液中的药物是 47.具有碱性可溶于稀酸中的药物是 48.具有还原性可与银试剂产生银的黑色沉淀的药物是 49.具有氧化性可被连二亚硫酸钠还原为无荧光的药物是 50.具有吡啶及其衍生物呈色反应的药物是 (51题—55题) A 维生素E; B 维生素K1 ;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51.具有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52.常温下为液体,可测其折光率的药物是 53.具有甾类化合物的共同反应的药物是 .可与作用生成生育红的药物是 55.不溶于水的药物是 (56题—60题) A 维生素K3 ; B 维生素B1 ;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 56.为增加其水溶液的稳定性可加入亚硫酸氢钠的药物是 57.易溶于水的药物是 58.水溶液显酸性的药物是 59.可与硼酸生成配合物的药物是 60.对光不稳定需遮光贮存的药物是 X型题(多项选择题) (61题—68题) 61.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2 ; E 维生素E; 62.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A 装入铝制容器内; B 充氮气; C 密封; D 凉暗处; E 防冻; 63.水溶液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变色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 ; B 维生素B2 ; C 维生素B6 ; D 烟酸; E L-抗坏血酸; .可作为抗氧剂的维生素有 A 维生素B12 ; B 维生素B2 ; C 维生素B6 ;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E; 65.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连二稀醇结构,因此具有 A 酸性; B 碱性; C 氧化性; D 还原性; E 风化性; 66.属于B族维生素的是 A 盐酸硫胺; B 核黄素 C 盐酸吡多辛; D 氰钴胺; E L-抗坏血酸; 67.下列关于维生素D类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类抗佝偻病维生素的总称; B 维生素D3前体为7-脱氢胆甾醇; C 麦角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2 ; D 具有甾类化合物的共同反应; E 应遮光,充氮气,密封,在冷处保存; 68.维生素B2具有 A 旋光性; B 酸性; C 碱性; D 氧化性; E 水溶液显荧光性; 二、填空题 69.维生素种类繁多,生理功能各异,化学结构又缺乏类缘关系,故一般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70.维生素D类都是______的衍生物。维D2又名______,分子中含有较多______能发生氧化而变质;维生素D3又名______,因侧链上______,故稳定性高于维生素D2,但在空气中遇光仍易变质。 71.维生素B2又名______,分子中的______结构显酸性,N10位上的______结构显碱性。 72.自然界中存在的维生素B6除吡多辛外,还有______和______,它们在体内可______。 73.维生素K3水溶液与______、______间存在动态平衡,遇酸、碱或空气中氧时______分解,平衡破坏产生______沉淀。 74.维生素C水溶液显酸性,因分子中含有______的结构,C2上的羟基可与C1上的羰基形成______,故酸性较弱,C3上的______酸性较强,可与稀氢氧化钠反应,生成______盐。 三、问答题 75.维生素B1注射液能否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为什么? 76.维生素C在贮存中颜色加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十七章 维生素类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1题—30题) 1.A; 2.C; 3.D; 4.E; 5.B; 6.C; 7.C; 8.D; 9.C; 10.B; 11.D; 12.A; 13.A; 14.B; 15.B; 16.E; 17.A; 18.C; 19.B; 20.C; 21.D; 22.C; 23.E; 24.E; 25.C; 26.E; 27.A; 28.B; 29.C; 30.A; B型题(31题—45题) 31.D; 32.A; 33.E; 34.C; 35.B; 36.C; 37.A; 38.D; 39.E; 40.B; 41.B; 42.A; 43.C; 44.D; 45.E; C型题(46题—60题) 46.C; 47.A; 48.B; 49.A; 50.D; 51.B; 52.C; 53.D; .A; 55.C; .A; 55.C; 56.B; 57.D; 60.C; X型题(61题—68题) 61.ADE; 62.ABCD; 63.ACE; .DE; 65.AD; 66.ABCD; 67.ABCDE; 68.ABCDE; 二、填空题 69.脂溶性 水溶性 70.甾醇 骨化醇 双键 胆骨化醇 无双键 71.核黄素 酰亚胺 叔胺 72.吡多醛 吡多胺 相互转化 73.甲萘醌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 甲萘醌 74.连二烯醇 分子内氢键 羟基 C3烯醇钠 三、问答题 75.答:不能。 因碳酸氢钠显碱性,维生素B1在碱性条件下,噻唑环被氧化,破坏生成硫醇型化合物而失效。 76.答:其主要原因是维生素C在空气、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氧化生成去氢维生素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水解和脱羧反应生成糠醛,糠醛易于聚合呈色所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