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时常妥协,始终坚持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I【教育随笔】I 责任编辑蒋保华 时常妥协,始终坚持 ■沈丽新 一直是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执教小学英语二十年。 并不知道那些“聪明”孩子何时学会了这样的妥协,但我 最近两年,开始担任班主任。这样的角色,意味着我不得 不面对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的各类调研、评比、展示及 竞赛活动。学校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甚至党建、工 真心地期待:那些诚实孩子可以更早懂得与一些不必要 的人、事妥协。 这样的妥协,在教育现场不胜枚举。妥协的。只是一 种形式,而不是真正的认可。人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 漫长。妥协,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然后, 用这些时间与空间,去做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美国年度教师雷夫曾经说:“我教授所有政府要求 我教授的课程,我的班级参加所有政府要求学生参加的 考试。我增加了我想增加的教学内容,并且不替换、不取 代任何政府要求我教的那些东西。在我刚开始教书的时 候,我想帮助学生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教育官员们给我 找了很多的麻烦。但是,当我的学生成为学校里的尖子 生的时候,他们闭上了嘴。”被总统誉为“国家英雄”又如 会,上传下达各种工作。将诸多任务逐一落实到每一个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学“七认真”、教学质量、科研任 务、班级管理、少先队活动,都有专人做专项检查。 世间没有绝对的自由,职业亦如此。即便动辄抵制、 对抗,未必就能抵达自己期待的理想状况。很多时候,我 选择妥协。 比如,我并不认为一个孩子考“不及格”,他以后的 人生就注定失败,但是,我会跟学校要求的“合格率”妥 协。为了把孩子的分数提高到及格以上,我会在同情的 基础上对那孩子不遗余力地辅导。 比如.我会心平气和他去整理全班学生的“廉洁文 何?雷夫老师一样选择妥协。他不标榜自己的理念与行 动才是唯一正确可取的。更不借此试图抵抗政府的各种 要求。教学内容也好,考试也好,雷夫老师都按要求完 成,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越来越精细的标准化考试未必 是雷夫老师认同的,但是面对自己的不认同,他并不抵 抗。在选择妥协的同时,他也给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空间。 莎土比亚戏剧排演,艺术课程,电影课,带孩子们远行 ……化”征文稿。“是否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 这样的讨论现场并不在本校,这样的讨论也不会需要我 的意见。我体谅学校部门负责人的身不由己。作为班主 任,我发动每个孩子参加这样的征文活动。最后,我得将 孩子们的征文整理、排版成规范的电子稿,交给负责人。 面对这样重大的主题.我所能做的。仅仅是:不出一声, 只在黑板上“英语回家作业”一栏里,增加一行“明天交 ‘廉洁文化’征文稿。”在整理孩子们的征文稿的时候,看 到诚实孩子辛苦的原创,也看到“聪明”孩子运用网络技 这些他更看重的才得以开展并坚持下来。 跟雷夫老师一样,面对我所不认同的,我也时常妥 协。但是,我始终在妥协之余坚持我所认同的。 术复制、粘贴后的借鉴。不表扬原创者的诚实,也不批评 “聪明”者的“借鉴”。我只负责上交征文的总数达标。我 我坚持不设立班干部制度。在厚厚的《班主任手册》 上,“班干部名单”那一栏里我也填写完整。但是,那只是 片断、教学细节的研究报告,也可以写成讨论式的听课 报告。 听课,但评课如果仅仅限于El头现场,没有文本报告式 的评课,那听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画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从不同角度看,听课的分类也就有所不同,但大致 上听课报告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听课不评课,等于没 随意填上去的几个名字,毫无意义。在担任班主任的两 夺利之心,那么他们将Et益失却平常心,养成更多功利 年间.我不跟孩子们提“班干部”这个词。我不跟孩子们 心。若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充满功利心,这样格局的社会 和家长阐述“不设立班干部”的意义——有时候,静悄悄 也不是教师所期待并愿意看到的。 地开展也是一种妥协。我不能放任有些孩子以班干部自 我坚持认为。教师该为学生的一生幸福着想。孩子 居.对着学困生或者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大呼小叫。每个 们的未来生活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他们在校期间的考 孩子的人格都高贵且平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并不等于 试成绩,也未必取决于他们的学历、文凭。我愿意尽自己 有特权在弱势孩子面前失去基本的礼貌与尊重。很多时 的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们取得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成 候.成绩优等生的飞扬跋扈的确是一些班主任培养或者 绩。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他们在学校里能够锤炼、提升 放任出来的。“怕班上某个同学甚于怕某个老师”这样的 让自己今后幸福的诸多品质。“为他人着想”该是最朴素 情形在孩子们中间也是常事。那些令班上同学害怕的班 最基本的底线。这样的要义,是要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 干部却在老师面前十足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分裂是 的,而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强调。记得一个微雨的 谁造成的?相比所谓培养得力的“小助手”,我更在意弱 餐后,我带孩子们从餐厅回教学楼。经过一处泥地上铺 势学生的处境。因为学业困难或者自律能力差,他们已 就青石板的小路,我反复提醒孩子们:“请大家注意别踩 经在学校生活中承受太多失败与痛苦了,我不愿意他们 在泥地上。不然,鞋子上的泥土会进入教学楼,会给保洁 还受到来自同伴的精神压迫。在我的班上,我甚至不设 工阿姨增加工作量的。”这是“为他人着想”的真实而具 课代表。每次收发作业,我都只问一句:“谁这会儿有空? 体的诠释。副班主任去医院看病,我会叮嘱孩子们要问 请过来帮忙发本子。”并加上一份提醒:“如果你正在写 候看病回来的副班主任。我提醒孩子们要善于用语言和 作业.或者正想喝水、上厕所,请先完成自己的事情。一 行动去表达对他人的关爱,铭记“心怀好意,口说好话, 个人.应该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然后在能力范 身行好事”这“三好”……如果孩子能一生遵循这样的要 围内为大家服务。”过分宣扬“为他人服务”,有可能让孩 义,何愁未来人生的幸福指数会低? 子们主次不分,导致为了取悦他人而耽误自己。不仅学 我坚持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就应该开始学习终其一 业,甚至将来的幸福,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生有用的技能。学生到学校里来,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与 我坚持不跟孩子们提“集体荣誉”这样的大词。所带 各项艺术、体育和劳动技能,还要学习一项极其重要的 班级是否“优秀”、是否“文明”,是很多班主任所在意的。 技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不是桃花源,校园也从 而考核一个班级是否是“优秀班级”或者“文明班级”,学 来不是象牙塔,孩子们之间的蓄意伤害事故层出不穷。 校会有具体而细微的考核条例。从教室卫生、课间纪律、 有时候是源于一个不妥当的玩笑,有时候是生气之后想 出操状态、进餐礼仪、各项活动的参与及得奖、每天没戴 教训对方。动机都不算恶毒,但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伤 红领巾的学生人数……考核的部门很辛苦,琐碎的加 害事故。这样的报道我们也屡有所闻。其实,孩子们之间 分、减分计算,每周、每月都要汇总、反馈。班主任们在意 的矛盾的起因,很大程度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 的可能不是被扣钱,而是能否得到这个荣誉称号。于是, 些疏忽导致的小细节,一些不经意出口的话语,让其中 很多班主任都盯着自己班级的各项考核分数,一旦失 一个人自觉受到伤害并因此要报复。身为教师,的确要 分,就如临大敌。不是训斥导致失分的学生,就是苦口婆 悉心教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不以恶意揣摩他人的动 心教育全班同学要重视集体荣誉,甚至把考核分超过自 机,要宽容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甚至无意伤害…… 己的班级视为假想敌,营造出同仇敌忾的种种氛围。而 教师该为孩子们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打下一个基本的 我始终认为.取得“文明班级”“优秀班级”这样的集体荣 底子,或许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血泪伤痛。 誉,不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 这样的坚持还有很多。这些“坚持”其实也都源自我 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保持个人及所处环境的卫生. 最初的一个坚持:坚持教育首先该完成孩子们作为“人” 参加活动安静有序.就餐时候文明……我会用心教导学 的成长,其次才是学习与能力的发展。 生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但是会淡化班级考核这个概 我知道,妥协与坚持,看似矛盾。但是,在教育现场, 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是为了让学生因此终身受益,而 它们可以和谐共存。因为妥协,我才有了坚持的空间。因 不是为争夺外在的荣誉——所谓荣誉.应该让孩子们理 为坚持,妥协才有了意义。画 解成是努力之后水到渠成的获取。学生若从小养成争名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