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修银 陆召军 严文君 郑葵阳 蔡红星 宁 欣 张艳艳 胡阅文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
摘 要:本文通过对正在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调研,深入系统的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本研究可为开展农村订单定向人才培养的单位和部门提供参考,同时对推进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DOI: 10.3969/j.issn.1671-6396.2014.12.025
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问题和改善群众就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评价一般,尤其是英语医条件,201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近10%的学生评价较差,评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价很好的比例约为20%左右。 通知》,正式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1]。江苏省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专科生)免费培养工作,先期招收了4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收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必须与当地县级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并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在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定向农村,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01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要求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已经毕业正在参加2年规范化培训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调研,深入系统的了解在校期间课程安排、个人对毕业院校的评价、对规范化理论培训的认知、对规范化培训中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的熟知、对未来就业单位的认知、对以后职业发展的认知等,总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研可为开展此类人才培养的高中等医学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了解这些医学生的意愿,对以后开展有针对性医学教育,有计划地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探索,将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1.3 对规范化理论培训的认知情况
93.9%的学生认为规范化培训有必要;32.5%的学生认为规范化培训应侧重于临床理论和技能,18.2%的学生认为应侧重于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只有不到7%的学生认为公共卫生理论和技能也应侧重。约75%~80%的学生对规范化培训授课时间的安排、授课教师的表现、课件的质量、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个人对待规范化培训的态度等方面比较满意,仍有8%左右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另外只有近60%的学生认为将来类似的培训还愿意参加,比例不高。
1.4 对规范化培训中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的熟知情况
规范化培训中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层面的占15.4%,部分掌握的占80.8%;规范化培训中全科医学基本技能达到掌握层面的占46.5%,部分掌握的占51.5%。 1.5 临床培训单位对临床医学专科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满意
情况
调查显示,培训单位对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专科生达到比较满意以上的占73.8%,不太满意的占13.5%,很不满意的占0.8%,不好评价的占11.9%。 1.6 对未来就业单位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农村订单定向的临床医学专科生对以后就业单位达到比较满意以上的占42.7%,不太满意的占39.6%,不满意的占11.9%,对就业单位不了解的占5.8%。 1.7 对以后职业发展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未来几年内,有换单位打算的占64.2%;正在进行专升本的学生占66.9%,没有专升本打算的只占2.3%,调查的原因主要是主观上不想留在农村,以及工作环境不好,发展前途不明等。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 在校期间的课程安排情况
调查显示,66.5%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对所学课程的性质(课程是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大部分清楚,仍有13.8%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性质不是太清楚;有13.8%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合理。
1.2 毕业学生对毕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情况
调研发现,毕业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认为较好。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英语能力的
2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负责培养的高中等医学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对农村定向医学生的教学培养工作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主要原因有现代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城市指向性明显,使得培养的医学生不能及时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
中国西部科技 2014年12月第13卷第12期总第305期 卫生服务需要。高校重视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尤其是面向农村的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高校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当成任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不到位。 二是负责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是城市三级综合性医院,这些医疗机构专科划分较细,专科性强,科室之间交流偏少,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不能较快适应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模式。
三是组织规范化培训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全力做好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临床培训、基层实践、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培训,在实际培训中发现临床培训偏多,预防保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以及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相关课程的培训减少。另外社区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功能不到位,也会影响到基层实践培训的成效。
四是部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认为“非城市不去,待遇不高不去”等传统旧观念,主要是嫌工资待遇低,嫌生活环境差、发展空间受限,培训、进修的机会少。不少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工作下去容易上来难,这些不正确的观念都会对他们造成思想困惑,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及个人发展[2]。
61
基层同样大有作为,着重加强医务责任感教育。
3.3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与约
束机制
作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提供各种保障,省卫生、人事部门应尽快解决好他们的编制、待遇问题,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流动、任用、提拔机制,尤其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适当照顾。要建立有效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教育与培训机制,促使其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当然还要强化约束机制,要求定向生必须根据协议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服务满六年方可参加流动,对于不遵守协议的定向生,可在资格考试或职称晋升等方面有严格的约束或限定。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国家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重大举措,将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的预期效果在于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审视和投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 对此各级行政部门、培养院校和用人单位都要能妥善处理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也可积极探索免费定向培养与“先培养,后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引入模式[5],多渠道、多形式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工作,快速建立起一支医德高、素质好、专业精的农村老百姓欢迎的基层卫生队伍。
参考文献
[1] 梅武轩,高卉,熊丽.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
技术,2014,28(2):212-215.
[2] 李强.影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
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2):937-939.
[3] 汪鑫,王伟业,范文燕等.以社区为导向的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
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2013,34(11A):78-80.
[4] 肖建英,刘学政,王琴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53-255.
[5] 范博.免费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3,(15):297-
298.
3 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
和建议
3.1 培养单位要改革教学内容。
作为理论培养单位,考虑到以后工作的特点应针对培养对象以后工作的特点,课程设置要合理,要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安排作适当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在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全科医学的理论,同时也要加强公共卫生的理论。作为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培训,要尤其注重实践环节,尤其是全科医学技能的实践,使实践教育面向基层。临床培训要遴选医疗条件好、病源充足、设备齐全的基层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实习基地[3]。因此要对培养高校和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多方式搭建广阔平台,拓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综合素质。 3.2 各部门要思想教育和引导并重[4]
不断加强思想政教育,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鼓励他们端正思想,服务人民,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多途径、多形式的去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结合实际,宣传就业理念的转变,引导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此种方式教育的现实,摆正心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农村
[基金项目] 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徐州医学院教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高修银(197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和全科医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