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华盛顿⽤⼩斧头砍倒了他⽗亲的⼀颗樱桃树。⽗亲见⼼爱的树被砍,⾮常⽓愤,扬⾔要给那个砍树的⼀顿教训。⽽华盛顿在盛怒的⽗亲⾯前毫不避地承认了⾃⼰的错误。⽗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中撒谎败露⽽*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险遭*。⼀个因诚实⽽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在政留下污点。
【篇⼆】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惶惶之际,为了树⽴威信,推进改⾰,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根三丈长的⽊头,并当众许下诺⾔:谁能把这根⽊头搬到北门,赏⾦⼗两。围观的⼈不相信如此轻⽽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的赏赐,结果没⼈肯出⼿⼀试。于是,商鞅将赏⾦提⾼到50⾦。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站起将⽊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即赏了他五⼗⾦。商鞅这⼀举动,在百姓⼼中树⽴起了威信,⽽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了中国。
【篇三】
济阳有个商⼈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根⿇杆⼤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致。商⼈急忙喊:“我是济阳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待被救上岸后,商⼈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个打渔的,⼀⽣都挣不了⼏个钱,突然得⼗两⾦⼦还不满⾜吗?”淦夫只得怏怏⽽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次在原地翻船了。有⼈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于是商⼈淹死了。商⼈两次翻船⽽遇同⼀淦夫是偶然的,但商⼈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个⼈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对他的信任。所以,⼀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再愿意出⼿相救。失信于⼈者,⼀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篇四】
曾⼦的妻⼦到市场上去,她的⼉⼦要跟着⼀起去,⼀边⾛,⼀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从市场回来了,曾⼦要捉猪来杀,他的妻⼦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孩⼦说着玩的。”曾⼦说:“决不可以跟⼩孩⼦说着玩。⼩孩本来不懂事,要照⽗母的样⼦学,听⽗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骗⼈。做妈妈的骗孩⼦,孩⼦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教好的。”于是曾⼦把猪给杀了。
【篇五】
郭沫若⼩时候很淘⽓,但是很孝顺。有⼀次,他的妈妈得了⼀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开,于是他就和哥哥⼀起跑到⼀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的芭蕉开了⼀朵⼤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的⾏为很让他伤⼼。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的东西了。
【篇六】
⼀个顾客⾛进⼀家汽车维修店,⾃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意不算⼩,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板。我⼀直在寻找⼀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对*,不怦然⼼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云,质朴如流⽔,却让⼈领略到⼀种⼭⾼海深。这是⼀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