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郑琳娜 黄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职能及必要性,对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站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把学生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践行党的宗旨、履行党员职责紧密结合。使党员志愿服务成为凝聚情感、提升感召力的有效途径,激发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形成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支部共建;党员进社区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必要性

通过建立学生党员社区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把学生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把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明确以组织倡导和党员自愿参加相结合、集中活动和分散服务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广泛深入相结合作为活动基本原则,围绕支部中心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发动广大学生党员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师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在活动中成长成才。通过建立社区党员服务服务站,既实现了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支部结对,党建共建”,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主要职能

通过建立社区党员服务服务站,以两个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依托,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去,在社区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第一,通过在社区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站,加强两个支部党员的交流。通过定期开展共建活动,使双方在支部建设中,以齐头并进的模式,共同促进党员成长,提高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与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方面,使大学生们融入社区活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更了解社会需求,以自身所学专业,服务社区群众,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担当起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使社区居民近距离地接触到大学生们富有时代精神的新思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成长提出宝贵意见,帮助大学生在各个方面增知识、长才干。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力措施,通过志愿服务、社区工作、党员交流、报告会等共建活动,积极推进党建活动载体的创新。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成立旨在组织、协调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统筹各方资源,更加方便、有效的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服务职能定位于五个方面:1、公益性、志愿性的便民服务;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居民业余生活;3、开展关老、敬老服务;4、开展针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培训活动;5、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活动。

第三、建立学生党员社区服务站,并使之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平台,并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建设学习型社区是一项全员性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创新和系统建立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大学生党员激活社区干部学习“原动力”,深入持久地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学习和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速知识更新,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建设新型现代化社区。以大学生党员为主要组织策划者,广泛深入开展以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社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各类学习组织和网路,完善各项社区学习规章制度,组织引导和开展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具体实施

第一,遵循“主动+互动”的共建原则,积极主动的融入社区活动与管理实践中。经过培训与选拔,选派出部分大学生党员进入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协助社区党支部开展工作,把自身所学知识与社区管理的相结合,同时帮助社区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与社区支部党员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党员的求真务实精神,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坚持“内修+外修”的共建方法,将把从事社区工作党员丰富的实战经验引进来,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将在党建工作中总结的创新、独到见解与思想送出去,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我们成果的实用效果,为彼此的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促进党建工作取得实质成果。定期联合开展党组织活动,双方党员“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进步”,打造先进思想、理念的交流阵地,解决双方在共建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利用双方有利的优质资源增强以往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党员交换实践体验场所—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学生党员进入社区从事部分可行的工作,同时社区党员走进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自己之长。通过双方的资源互补,强化党组织在校园及社区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社区文化进校园和校园文化进社区,丰富彼此文化的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智力优势,把学生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站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窗口。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化对学生党员的素质教育,在与社区支部共建活动中,不断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宣讲、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解读、扶贫助困、义务劳动等。广泛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精神文明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宣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家详.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功能定位和服务机制略论,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2、梁绿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形式.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12).

3、吴子贵.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

4、刁元斌.构建高等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初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蔡亚才.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探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