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7期(总第103期) 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情境设计初探 尊重求异思维,绽放思想奇葩 情境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 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 习蛋白质性质时,教师拿了一个生鸡蛋敲碎, 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 取掉蛋黄往其中加水,得到鸡蛋白溶于水的溶 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激起学 液。将此溶液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口何文云 生的学习情趣,达到情景交融 第一支加入饱和Na2SO 后,再加入水,第二支 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理念 加入乙酸铅溶液后,再加入水,给第三支加热 语文教学中,我常常被语文的神奇魅 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情境设计, 后,再加入水。分别观察三支试管中的现象。由 力所震撼,感觉它简直就是一块培养智者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 这一情景引入教师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盐析 的沃土。语文课堂上,孩子们海阔天空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 和变性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向蛋白质溶液 又有理有据的畅想,让我惊叹而折服。是 生主动参与化学探究活动,从 中加入浓无机盐溶液后,使蛋白质凝聚,而从 啊,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克服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 溶液中析出,再加入水后,仍溶解,显然盐析是 我结合着自己的一点课堂小实践,说说是 式对学生学习的制约,转变学 可逆的;而加热蛋白质或加入铅盐就会凝结,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奇 生的学习方式,实现预期的教 凝结后再加人水,不能重新溶解,显然变性是 思异想的。 学目标。 不可逆的。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 实验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思考和探索问 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 计问题情境 题的热情,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而 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初读本文后的感 一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 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也 想。大多数学生的理解都与本文的主旨相 L_J 的“导火线”,设计问题情境导 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 吻合,那就是:遇到困难不要惧怕,要一点 千 学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 动去获取知识,揭示化学规律,解决化学问题。 一点地去克服。然而就有几个同学的“异” 啼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三、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丰富课堂情境 思维,让课堂耳目一新。 嬉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 资源 有的同学说:“做父母就是要像文中 新问题一解决新问题一得出 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 的父亲那样,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 多个结论。在教师有意创设的 变革,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情境资源,在化学课 急着自己怎么去救孩子,而是引导孩子怎 问题情境中,学生经历了一次 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辅助教学,不 么自救。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 化学知识的“再发现”,从而培 仅能优化教学过程,更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 能时时有父母陪伴。”有的说:“我觉得人 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真的课堂情境,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定要选择良友。像杰利这样的朋友就值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 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 得去交往,因为他在别的孩子自私地离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的效率,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 去,不闻不问时,自己却回家请来父亲帮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 平台和空间。 忙,值得信赖。”这时,马上有孩子反驳: 做好多方面的准备:①要营造 如在《镁和铝》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 “杰利也不好,那么黑的天,不应该只留下 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 生播放Mg、A1这两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各个 ‘我’一个人,应该像孩子的父亲那样去鼓 于思考,大胆探索。②创设的 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场景、 励朋友,一步步下来。”于是就杰利品质,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形象的模拟,给学生以强烈的直观感受,让学 孩子们展开了唇枪舌战。我让他们设身处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③创设 生体会到研究有关Mg、A1元素化学知识的趣 地的想一想:当你处在危险时,你最渴望 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实 味性和必要性。 见到谁?是朋友,还是亲人?谁给你的力量 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多媒体技术呈 最大,安全感最强?这时,马上有学生站起 揭示矛盾。 现的内容,我们把课堂情境分为以下几种情 来:“老师,我明白了,杰利不是自私,而是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 况: 真正的朋友,他知道漆黑的夜里,只有大 境的策略有多种。 1.通过呈现化学模型图片或动画创设情 人的救助、亲人的关怀,才能使‘我’定下 1捕捉新奇,创设问题情境 境: 心来,以防不测。”学生的理解赢得了热烈 化学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的巨大优势体现在 掌声。 的,像隐形眼镜、纳米材料、光缆、钡餐等等。学 对宏观和微观领域中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 生对此感到新鲜好奇,很容易产生这些材料是 的物理现象能得以直观展现。如在((NaC1晶体 的时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 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哪些用途和 结构》这一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NaC1 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 性质、如何生产这些物质等问题,以这些问题 晶体结构,克服了以往教学靠口述的弊端,为 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更深层次掌握和领会NaC1 二、拥有丰富想象空间 和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晶体结构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同时为 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为了 2.追根溯源,创设问题情境 其他类型的晶体的结构的学习营造了氛围。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我让学生 有机合成教学中,如要以乙烯与H 0为 2.以高科技产品创设情境 假想:如果渔人的标记还在,会出现什么 原料,且选择必需的无机试剂合成CH CO 如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一节时,利用多 样的结局?学生有的写道:太守随渔人前 OC H,。探讨制备CH CO OC2H 需要什么原料, 媒体技术展现一些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创设 往,看到了那里景优美,人幸福,很受感 制备CH COOH需要什么原料,制备乙醛采用 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中 动。于是就带领他的父老乡亲也躲到了这 何法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合成方 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个世外桃源,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为 法,而且使学生巩固了醇、醛、酯类等知识。 3.以化学安全事故创设情境 了防止外人来打扰,在返源途中,毁掉了 3.发现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学习乙醇这一节中甲醇的性质的时候, 标记。有的写道:渔人做向导,太守一行人 如沾了油的衣服用水洗不掉,而用洗洁精 我们首先播放一段假酒中毒所引发的重大安全 循着标记来到桃花源,所到之处,烧杀抢 能洗净,学生自然产生疑问,洗洁精是什么物 事故的录像资料。当告知学生假酒中引起中毒的 掠,桃花源从此于人间蒸发……这样培养 质,为何能洗净油呢?借助问题的讨论和老师 罪祸魁首是甲醇时,学生的好奇心达到高峰。 学生的想象力,对纠正学生思路狭窄,发 的点拨,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激发了求知欲 融人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情境 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望,增长了实践知识。 教学设计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 总之,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异”思 二、以场景再现为依托,设计实验情境 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培养了学 维,并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培养,那么,课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 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同时学 堂上就会有所创新,充满活力,从而绽放 内容,使化学概念、原理、性质的学习水到渠 生的化学成绩及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朵朵奇葩。 成。通过实验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 【作者单位: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来苏中学)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