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2年高三教学测试(二)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瞋 (chēn)视 畏葸(xǐ) 滂(páng)沱 命途多舛(chuàn) ....
B.锃 (zèng)亮 怪癖(pǐ) 翘(qiáo)楚 分(fèn)外妖娆 ....C.淬 (cuì)火 洗涮(shuā) 尽(jǐn)管 如履薄(bó)冰 ....D.福祚(zhà) 忤(wǔ)逆 埋(mán)怨 强劲( jìng)有力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救援突击队在飞机失事海域己连续搜索了三天,可是没有寻找到有关失踪飞行员的任何线索,
看来飞行员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 B.本文语言华丽,富有意蕴,显现出作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但从本次评委业已达
成的审美价值趋向看,本文入围的可能性很小。 C.网民十分欣赏王漾的感情宣泄方式,相信王漾的跪地磕头是真诚的、由衷的感恩之举。王漾
的跪地磕头让网民联想到了姚明扣篮后的挥拳狮吼。 D.国际在线娱乐报道,本月播出的《间谍明月》第12集韩艺瑟的台词遭到剧组人员故意窜改
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观众的一片哗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联社报道,奥巴马内阁敷衍地撑了几天,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给国会共和党人的国
债上限方案发难,以平息民主党的不满情绪。 B.央视新闻报道:有关权威部门预测,随着我国私人汽车购置力的迅速增强,未来几年内完全
有可能催生蕴藏着巨大市场和商机的“汽车经济”。 ..
C.都市房价贵如天,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子。蜗居城市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 ....D.当获得作文大赛特等奖的张昱同学出现在颁奖现场时,面对多家电视台的话筒,他满脸通红出言无状:“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厚爱。” ....
4.下列备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推动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等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遥
感科学、新能源技术等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 B.为保障节日期间变电站、油库等危险执勤目标的安全,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不断加大执勤工
作,全力确保辖区群众欢快度过元宵佳节。 C.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
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D.在国家专利局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专利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和
制造业要走向世界,必须增强专利意识。
5.下面是一位想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写的自荐信的主体部分,阅读后,请根据要求作答。
(3分) ①我叫高志远,是省一级重点中学××中学2012届毕业生。②我的母校有30余位学长毕业于贵
校,其中×××还曾担任过贵校的校级领导。③我学习刻苦,思维活跃。在高中时成绩优秀,一直在年段前10名。④我*趣广泛,爱好多样。尤其喜欢文学,在写作上较有建树,已发表文章50余篇。⑤责校拥有百年的历史积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梦寐以求的顶级名校。⑥恳切希望贵校务必能给我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万分感谢l (1)游离中心,必须删除的一个句子是(只填序号) (2)材料中有两处表述不得体,请修改:
(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
6.新闻标题的形式很多,请仿照示例,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定恰当的引标题和主标题,每条不超过
20字。(4分) 示例: 引标题:推进跨境结算 改革外汇管理 主标题:国税服务举措助外贸企业“破冰” 材料:本报讯村、社区文化活动中一心(室)创建实现全覆盖;全年组织广场文化活动78场,
参与人数182586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300场,观众d达210181人;文化下乡演出26场,参与人数26929人;6所农村成人技术学校为当地社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15572 人……2011年,南湖社区教育不断创新管理,搭建平台,完善体系,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向深层化、受益面最大化的转变。 引标题:____ _ 主标题:____ _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一群年轻人常常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深潭边钓鱼。有一位老渔夫却总在不远处的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捕鱼。 一个年轻人问:“鱼在这么湍急的地方能停留吗?” 渔夫说:“当然不能了。” 年轻人又问:“郡怎幺能捕到鱼呢?” 渔夫笑笑:“潭里风平浪静,所以那些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就自由自在地游荡在潭里,潭水里那些微薄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而大鱼却不行,它们需要更多的氧气,它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也越多,大鱼也就越多。 (1)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在文末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内容更完整。(2分)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的寓意。(不超过4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到魏晋时期定型,历经两千余年的传承演变,到今天还是我国的大型节日。但是它从中古以后在传承中就面临传承动力不足的的问题,到今天尽管还住列四大传统节日,而实有明显的传承危机。 ②近年来端午节传承得很衰弱了,以致于在很多地方,端午节沦为“粽子节”。甚至在我国北方一
些平原地区,连吃粽子的习俗都没有了。在过去较长历史时期内,一些非稻作地区内大米、糯米是日常生活的紧俏品,吃粽子的习俗也易于流失。而由于端午节原本就是一个讲究以水克火的节日,其习俗与水相关的内容较多,在江南水乡保持的项目远比相对缺水的北方要好。 ③端午节习俗大都是在家庭范围内举行的小型活动,而龙舟竞渡却是一项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群体竞技活动,也是端午习俗繁盛状态的显著标志。但是,龙舟竞渡活动在历史上一直是一项宗族色彩很强的活动。建国后,大部分宗族活动一度被当作封建文化予以抑制甚至取缔。“文革”时期,温州龙舟赛被当作“四旧”之一禁止。改革开放后,一些地方端午龙舟竞渡复兴,但是老的问题(如安全问题、经济问题)依然存在。 ④虽然在一般地方端午节传承得很是衰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端午习俗还相当繁盛。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并没有龙舟竞渡等声势浩大的活动,但是端午习俗还以自然形态出现于每家每户的生活中。而且该镇的端午节在全年节日中属于第二大节,仅次于春节,而其习俗要多于中秋节一陈家港镇是居于灌河入海口的海港小镇,其端午节又称为“娃娃节”,过端午的时候以孩为中心。除了插艾、吃粽子、系五彩线、佩香包以外,还要煮蛋、用青草汤沭浴、吃雄黄酒腾制的黄瓜,小孩子还要穿新衣服。这里的人们对端午很重视,几乎家家都过节(即使没有孩子子的家庭也是如此)。 ⑤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格局变得多元化,社会发展也需要挖掘、引进、创建不同于传统社会文化体系的文化元素。事实上,许多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旧俗的厌倦,抵触已经反映出传统节日习俗过于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已经不很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加以革新;同时,像端午节这种在传统社会不为儒家文化所青睐的节日如果原本具备较丰富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内涵和习俗,则具备了现代社会复兴的条件和动力。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端午节更是面临着重以至繁盛的重大机遇。
8.下列对“端午节”相关内容的表述,符台文意的一项是 A.端午节的赛龙舟是一种带有宗族色彩的括动,所以很难被保留下来。 B.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今天端午节各种习俗还会出现在每家每户。 C.在端午节习俗保留得不完整的一些地方,端午节已经沦为“粽子节”。 D.端午节是一个讲究以水克火的节日,因此在相对缺水的北方得不到传承。 9.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文章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端午节在改革开放后需重新振兴,但仍有如经济、安全等问题制约其发展。 B.从端午节在当今受重视的程度看,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C.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需要加以革新以获得儒家思想的青睐。 D.引进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因素,使得端午节在现代社会有重振的机遇。 10.根据原文,说出使端午节“重振以至繁荣”的条件有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
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 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9)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10)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11)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12)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13)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14)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15)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16)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17)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18)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19)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
(《浙江日报》2011年12月9日,有删改)
1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1)~(4)段的作用。(3分)
12.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
内涵。(4分)
13.请你选择角度,赏析文章第13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14.文章第17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国外的与自行车相关的文字?(4分)
15.请根据文意,说说“渐行渐远的自行车”引发了你哪些思考。(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序 棋 柳宗元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臵棋二十有四。(《西京杂记》:汉元帝好击鞠,为劳,求相类而不劳者,遂为弹棋之戏。.夸人罕为之。有谱一卷,尽唐人所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车商隐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高也。白乐天诗云: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今谱中具有此法。子厚《序棋》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戏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栗焉悟焉,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余谛睨之,以恩其始,则皆类也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者其善而朱之,否而墨之也。然而上焉而上,下焉而下,贵焉而贵,贱焉而贱,其易彼而敬此,遂以远焉。然则若世之所以责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无亦近而先之耳有果能择其善否者欤?其敬而易者,亦从而动心矣,有敢议其善否者欤?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其得于贱者,有不貌慢而心肆者欤?其所谓贵者,有敢轻而使之者欤?其所谓贱者,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彼朱而墨者,相去千万不啻,有敢以二敌其一者欤?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病其确也 病:担心 .B.如其第书之 书:书写 .C.余谛睨之 .
谛:仔细
D.其敬而易者 易:轻视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思所以休息之者 顷之,持一象笏至 ..
B.其下方以直 .C.为劳,求相类而不劳者 .D.则皆栗焉恬焉 .
其皆出于此乎 .
为击破沛公军 .
盘盘焉,园圃焉,蜂房水涡 .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杂文,以棋子制作的“朱墨以别”,下棋者使用棋子时也有贵贱之分,喻世间的贤愚
不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B.其得于贵者”、“其得于贱者”、“其所谓贵者”、“其所谓贱者”,使用对比、排比、反问等修辞,
使文章议论深刻,气势充沛。 C.本文前半部分叙议结合,从棋子的制作、游戏的规则写到参加者的心理、态度,笔调从容。
好似无关旨意的“休闲”散文。 D.本文后半部分议论精辟,从制作棋子推及“世之所以贵人者”相类,分析世事,慷慨激越,将
朝廷选人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贵 者 半 贱 者 半 贵 曰 上 贱 曰 下 成 自 第 一 至 十 二 下 者 二 乃 敌 一 用 朱 墨 以 别 焉。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然则若世之所以贵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3分) (2)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眼儿媚。迟迟舂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2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3分)
22.词的下片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日:“请问其曰。”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
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23.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
24.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志士仁人, , 。 《论语》 (2)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 ;(欧阳修
《秋声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自居易《琵琶
行》) (4)____ _,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
游》) (5)早岁那如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 ,_ 。(陆游《书愤》)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仁”、“信”、“义”;受访者最靠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些调查数据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须倡导“君子人格”。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请以“君子人格与文明国度”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