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 授 课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6 千人糕 7 一匹出色的马
提 要
这首诗歌写“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最后终于找到——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课文让孩子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文中爸爸向“我”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我”了解到千人糕是经过很多人辛勤的劳动得来的。课文教育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篇课文运用形象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美好的画面,感受到父亲是如何用爱教育孩子战胜困难的。
1.引导学生在认识职业中识字。 2.能够积累词语和谚语并学会说比喻句。
语文园地二
3.体会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4.练习写话。 5.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2 2 2 2 课 时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郊、泛、波”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波、纹”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家长正确的充满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家长正确的充满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课时目标】
1.认识“郊、泛、波”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波、纹”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谜面。师:老师考考大家,请大家猜个谜语:
你坐我不坐,我行你不行,你睡躺得平,我睡站到明。(打一动物)(课件)
2.设疑。师:谜底是马。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却不是平常我们说的马,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故事《一匹出色的马》,看看这到底是一匹怎样的马。
3.理解“出色”的意思。还可以说一匹( )的马。 4.读课题,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师:我们首先解决文中的拦路虎,课前我让同学们预习了这些生字,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一)认识生字。
1.出示需要认识的生字。(课件)
2.小组展示读生字,看哪个小组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师生随时纠正。 3.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认识吗?(课件) 4.小组开火车读。读两遍。
5.学得这么快,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给大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郊、泛、波、纹、葱、软、毯、骑、跨;猜字谜:有一只没头没心的鸟(马)。
6.出示词语,积累朗读。(课件) (1)郊外 泛起 波纹 柔软 绿毯 异常 求妈妈 一株 骑着 跨上 (2)碧绿碧绿 层层波纹 葱葱绿绿
柔软的地毯 异常美丽 恋恋不舍 又长又细 蹦蹦跳跳 (3)拓展积累。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ABA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 又 又 又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二)写字。
师:需要认识的字都见面了,那需要会写的字你掌握了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出示课件: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学生交流难写的字。老师提醒大家怎样写好这些字。 3.重点从观察结构、关键笔画、占格等方面引导。
纹: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纟”的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像: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恋:上下结构,要写得上下均匀。注意几个点的位置。 舍:上面的“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边的部分。 4.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足安。一尺、一寸、一拳。 6.评价、反馈、完善、提升。 7.给生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语难不倒大家,课文读得怎样?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1.学生读文,师生评价。 2.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布置作业。
边读课文,边想象,再画一画春天美丽的景色。 【板书设计】
7 一匹出色的马 纹 像 恋 舍
我 爸爸 妈妈 妹妹 游玩
把柳枝当马骑着回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字之美,景色之美。
3.体会家长正确的充满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想一想。 1.文中都有谁? 2.发生了什么事?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师生交流梳理课文内容。(课件)
春天的傍晚,妈妈、爸爸、“我”和妹妹一起到郊外散步,半路上妹妹累了,要求爸爸妈妈抱着她,结果爸爸拾起一根柳枝,鼓励妹妹把它当马“骑”着回家,结果妹妹很乐意“骑着马”跑回家了。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1~3自然段。(课件)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的傍晚?请同学们读第1~3自然段,把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然后小组内交流画下的词句,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边读边画出有关的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把你画下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出示“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a.教师:你读出了什么?(课件)
b.引导学生从“碧绿碧绿、微风、层层波纹”等词语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舒适。 c.谁来读出这种景色的美。
(2)出示“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a.读一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b.师生交流。
师:微风吹过,柳枝也随之舞蹈,这让我们想起了刚学过的《咏柳》中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柳枝不光美丽而且还特别调皮,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c.“拂过”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温柔而且舒服。 d.师生评价读,创设情境读。
师:春天来了,吹着微风,我们一家人出来散步,景色是那么迷人,谁来读出这种感觉? e.积累朗读。
河水( ),微风( ),( )。河岸上( ),( )妈妈和爸爸的头发。
(3)交流: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课件) a.引导学生从“葱葱绿绿、柔软”等词中体会田野的美丽。 b.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还可以把田野比作什么?(课件)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 。 c.田野不仅葱绿而且柔软,谁来读出田野的美丽和可爱?
师过渡:是呀,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以至于我们都恋恋不舍。 (4)了解“异常”的意思。比较句子:(课件) ①春天的郊外,景色美丽。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②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a.让学生找出不同。 b.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c.读的时候要突出“异常”才会读出它的美丽。 (5)让我们再读一读句子,体会这美丽的景色吧。
师:当“我们”恋恋不舍地往回走的时候,妹妹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朗读第4~7自然段,把描写妹妹变化的句子画下来,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学生边读边画。 5.师生交流。
(1)出示描写妹妹变化的句子。(课件)
a.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b.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c.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2)指导朗读。
a句读出妹妹没有劲头、懒洋洋的语气。b句读出劲头十足,兴高采烈的语气。c句读出自豪的语气。
师过渡:是什么让妹妹的变化如此快? (3)再读第6自然段,探究其中的原因。
a.师引导学生理解:“又长又细的枝条”和“一匹出色的马”之间的关系。(课件)
b.体会到爸爸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玩的方式,让孩子快乐地战胜困难。 (3)分角色朗读4~7自然段。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课件)
在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7 一匹出色的马
景色异常美丽
妹妹的变化:走不动了——拾了柳枝——当马骑——奔向前去——快乐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抓住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渐进佳境,第一个问题是“春天的景色异常美丽,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画出有关的句子”;第二个问题是“妹妹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这两个问题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品一品,再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并且抓住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学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如换词理解、句子仿写等方式。最后拓展“在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