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与协作区和联合体学校加强合作,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申报均衡发展课题,与协作区和联合体学校分别成⽴⼦课题组,分⼯合作,共同承担。⽬前已申报《⼩学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这⼏年来,我校为杜并⼭⼩学、新民⼩学送教⼈数达10余⼈次,通过异地校际开展研讨课、尝试课、专题讲座、研讨会、问卷、调查、实验、访谈、座谈等研究活动,制定研究⽅案、撰写开题报告,完善过程管理,注重阶段性⼩结和⽅案的调整,切实发挥我校教师⽰范带动作⽤,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法送到两所村⼩。受到帮扶学校的好评,取得了论⽂、案例、实践活动等⽅⾯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我校教育质量和教研⽔平的共同提⾼,。
5、坚持校务公开,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学校实⾏校务公开制度,全⾯实施阳光⼯程,把实⾏校务公开当作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我校进⼀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拓展校务公开的领域,充实内容,讲究时效。把招⽣、收费、评优、晋级,财务收⽀、⼲部聘任、组织发展、经费使⽤等让家长、教师需要明⽩的事项⼀律公开,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学校每年召开两次教职⼯代表⼤会,实⾏学校⼯作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员⼯⼯作积极性和主⼈翁意识。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6、开展课外特⾊体育活动,促进学⽣全⾯均衡发展。
严格按市教育局统⼀作息时间进⾏教学,保障学⽣休息时间,控制学⽣在校时间。学校坚持深⼊开展“学⽣阳光体育运动”,⼴泛开展“⼤家唱、⼤家跳”集体合唱、校园集体舞活动,注重提⾼学⽣的⾝体素质和艺术素养。我校多次在市级开展“⼤家唱、⼤家跳”⽐赛中获奖。
三、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持。1、加强建设,提升教师内涵。
我校长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深⼊学习《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举办师德典型事迹报告会和暑期师德集中培训会,开展师德“教育⽉”、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引导教师⾃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平。学校设⽴“校长信箱”,每学期进⾏⼀次师德现状调查。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的意见。我校严格治理“三乱”现象发⽣,每学期全体教师签订《胡市⼩学治理“三乱”公开承诺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现象,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歧视侮辱学⽣现象发⽣。2、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平。
(1)、专家引领,现⾝说法,向专业化发展。我校多次请市教研员及名师来我校“现⾝说法”,对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深⼊开展起到了极⼤的推进作⽤。每次教研活动及时安排有关教师全程学习——观摩课例,听取专家对课的精彩评析。通过活动,我校教师在教材理解、教材运⽤、授课理念以及课上教师关注视⾓等⽅⾯都有了眼界开阔之感。专家近距离地与⽼师互动交流,给⽼师们以细致的指导
和引领,从⽽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全⾯提升。
(2)、名师引领,全⽅位互动,加快教师同步发展。学校成⽴“名师⼯作室”,“校级名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以经验交流、⽰范课、集体备课、常规听评课等形式,通过名师的传授、交流、⽰范、指导、帮助教师发展提⾼,做到整体学科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梯队建设,真正实现教师同步发展。近年来,我校多名教师在省、市组织的讲课、论⽂评⽐等活动中,都取得斐然的。
(3)、课题引领,激励提⾼,使教师向专家型发展。学校⿎励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尽快突破⾃⾝发展的“⾼原期”,学校⽀持基于⾃⼰课改教学开展课题研究。近年来,各学科承担的课题都在有序进⾏研究,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深⼊教师,引领着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平提升。四、切实加强德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德育安全⼯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全⾯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校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上做⽂章,形成了全员育⼈、全科育⼈、全程育⼈的良好机制。
1、加强少先队在德育⼯作中的主导作⽤,做好常规德育⼯作,学校以“三好学⽣”、“优秀少先队员”、“⽂明班级的评选”评⽐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督查队的作⽤。加强对学⽣⽇常⾏为的监督,坚持纪律、卫⽣周周评制度和值周领导制度。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继续加强《胡市⼩学学⽣⽇常⾏为⼗要⼗禁⽌》学习。《胡市⼩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全⽂内容当前⽹页未完全显⽰,剩余内容请访问下⼀页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