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傲慢与偏见》的人物语言讽刺艺术

来源:意榕旅游网
傲慢与偏见》的人物语言讽刺艺术

简?奥斯丁是世界著名女作家,甚至有人认为她可以与莎士 比亚相较。深入研究简 ?奥斯丁的作品,不难发现,她的小说在 风格上介于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继承了 18 世纪现实主义 的创作理念。《傲慢与偏见》是简 ?奥斯丁的代表作,主要讲述 了班纳特家庭中五个女儿的婚姻,揭示了 19 世纪英国中产阶级 的婚姻观。在这部小说中,简 ?奥斯丁运用了大量的讽刺语言, 使得小说极具喜剧色彩。

一、主要人物的语言讽刺艺术

1. 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显然是简 ?奥斯丁最喜欢的人物,她聪明能干,代 表“偏见”。简 ?奥斯丁对这个角色的嘲讽无处不在,之所以运 用讽刺艺术, 主要是为了展现伊丽莎白身上蕴藏的性格缺陷。 伊 丽莎白活泼开朗、 聪明能干、 自尊心强且很有主见, 但与此同时, 她也有许多显而易见的性格缺点,例如追逐富贵、虚荣心强等。 她曾被威科姆的甜言蜜语迷惑, 显得愚蠢可笑, 甚至对达西产生 了许多偏见, 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达西的求婚, 且愤然指责达西的 行为。随着达西自我认知的提升, 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傲慢的性 格,且慢慢改变了对伊丽莎白的态度, 伊丽莎白也对达西有了更 加全面的认识,二人终于抛弃了傲慢与偏见,最终走到了一起。 对伊丽莎白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其前后性格的对比上, 她从不 完全理智发展到陷入偏见,然后自觉克服偏见,最终呈现理智。 通过这一转变过

程塑造了一个优点与缺点并存的贵族小姐形象, 人物更加立体可感。

2. 达西 达西和伊丽莎白一样,都是奥斯丁想要深入刻画的人物形 象。

他出身贵族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形成了傲慢的性格, 在生活中也经常表现得傲慢不拘。 因此, 当他首次见到女主人公 伊丽莎白时, 就以挑剔的眼光对伊丽莎白百般指责, 使得二人的 关系立刻紧张起来。之后,随着二人了解的进一步加深,达西逐 渐发现了伊丽莎白的种种优点,并对伊丽莎白产生了爱慕之情。 所以,他向伊丽莎白表达了自己的满腔热情, 但却未料到自己的 示爱被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二人之间因傲慢与偏见形成一道鸿 沟,导致他们难以走到一起。 此时,作者对二人的讽刺达到极致。 之后,达西开始反省自己,逐渐认识到傲慢也是一种性格缺陷, 并慢慢地克服这种性格缺点,在与人交往时逐步改变以往的傲 慢。达西将伊丽莎白视为自己最爱的女人, 但以前却因为自己的 傲慢而伤害了她,他对此追悔莫及。最终,达西完全修正了自己 的性格,抛弃了以往的傲慢,再次向伊丽莎白求婚。伊丽莎白也 逐渐放弃了偏见,接受了达西的二次求婚。小说中,达西的性格 变化也一直被置于讽刺的语境中,使得这种转变并不突兀。

二、次要人物的语言讽刺艺术

1. 柯林斯先生

在奥斯丁笔下,柯林斯先生不仅满脑子错觉、糊涂,而且时 常自相矛盾,所以,作者对其嘲讽时也毫不留情。柯林斯先生装 腔作势,盲目自信,这在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显得尤为突出,他 自作聪明地对伊丽莎白说:

“每当年轻的小姐遇到男士求婚时, 她们即使 ?刃氖?分愿意, 但却总是言语拒绝, 有的甚至要拒绝两 次或三次,这一点我是明白的。 ”与此同时,他在自己的“恩主” 凯瑟琳夫人面前却自卑自贱, 总是唯唯诺诺。 满口都是令人厌恶 的恭维、虚伪话语。 他对凯瑟琳夫人的颂扬简直到了令人作呕的 地步,他说:“包尔小姐因为身体太弱不能够进京城,这使得英 国皇宫少了一个能够增添光彩的小姐。 ”当他听到贝内特先生夸 奖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时,他又自吹自擂地说:“大部分情况下, 这些恭维话都是随口说出, 当然,有时也会事先想好一些恭维话, 在需要时就拿来用, 但在运用这些恭维话的时候, 一定要表现得 诚挚真心。 ”奥斯丁塑造了柯林斯先生这一吹嘘拍马、 虚伪愚蠢 的形象,并对他的言行进行了激烈的嘲讽和抨击。

2. 班纳特太太与凯瑟琳夫人

班纳特太太在小说中是一个喜怒无常且孤陋寡闻的女人, 在 奥斯丁笔下, 这个女人一旦遇上一点不顺心的事情, 就觉得自己 要招架不住了。 她将嫁女儿视为自己的人生使命, 在她的生活中, 所有的乐趣都来源于打听邻居的新闻, 以及走亲访友。 在小说的 第一章, 当她得知有一个有钱的少爷要搬到内瑟菲尔花园时, 就 觉得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消息, 她在与班纳特先生讨论这件事时

发生争吵,班纳特先生不无讽刺地说道:

“她们有谁会比你更漂

亮呢,你如果和她们一起去,说不定宾利先生会看上你呢。”班 纳特太太听到这些极具讽刺性的话语竟然不认为是在挖苦自己, 竟回答道:“你也

太夸奖我了,亲爱的,我以前确实十分漂亮, 但现在怎么还敢说貌美如花呢。”奥斯丁通过这些讽刺性的语言 凸显了班纳特太太的无知和愚昧。 她想要让伊丽莎白与柯林斯先 生在一起,但女儿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 她就一刻不停地对伊 丽莎白抱怨,当听到柯林斯先生要和夏洛特结婚时, 她又大吵大 闹地说:“是不是搞错了。”当威廉爵士走了之后,她又将自己 的一腔怒火化为满腹牢骚。她坚信柯林斯先生与夏洛特在一起是 不会幸福的。她看中的女婿竟然娶了别的女人,

这种沉重的打击

使她觉得自己病了,但是当弟媳妇来看望她, 并和她谈论最新的 时装款式时,她又兴奋了起来。奥斯丁通过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 变化,刻画了这个喜怒无常的中年妇女形象,

并给予她无尽的嘲

讽。凯瑟琳夫人则是一个愚蠢自私、专横跋扈的贵妇人,她热衷 于别人的奉承,并且十分喜欢教训他人, 无论哪个穷困的人吵架 她都会前去调节,甚至进行镇压,将那些生活贫困的人骂得不再 叫苦叫穷。对这一人物的嘲讽,奥斯丁多借助情节的前后对比加 以展现。当她得知达西对伊丽莎白有爱慕之情后, 就千方百计地 阻止他,甚至对伊丽莎白说出十分傲慢的话,

她谎称达西已经和

自己的女儿订婚,之后又哀求伊丽莎白不要答应达西的求婚。 她 的这些话却起到了反作用, 不仅没能阻止二人在一起, 反而使伊 丽莎白明确了达西对自己的感情,所以,伊丽莎白说:“她真是 帮了我的大忙, 她肯定会为自己的这种功能高兴的, 因为凯瑟琳 夫人总是喜欢帮助别人。 ”奥斯丁通过对班纳特太太与凯瑟琳夫 人的讽刺,揭露了当时深受保守思想影响的英国中年妇女的思想 状态与生活状态。 3. 威克姆和宾利小姐

威克姆与宾利小姐都具有明显的品格缺陷与气质缺陷, 为了 揭示他们的这些本质, 奥斯丁安排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在经 历一系列事件之后, 二人的本质才得以完全暴露。 虽然从读者的 角度而言, 威克姆与宾利小姐的本质并不难认清, 但在小说人物 的眼中他们却显得十分完美。 威克姆具有风度翩翩的外表, 举止 优雅、英俊不凡,但他的本质却是一个虚伪的骗子。为了钱财, 他不惜拐骗不满十六岁的少女乔治亚娜和他私奔, 之后又带着同 样不满十六岁的莉迪亚私奔逃债, 他运用花言巧语在伊丽莎白面 前肆意诋毁达西, 恶意扭曲事实, 将达西形容成一个心胸狭窄之 人,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善良、 正直的绅士, 一直到他拐骗莉迪亚, 他的真实面目才被揭露, 这就与之前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 种对比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宾利小姐与威克姆属于同一种类型的 人,她外貌动人,但却品行恶劣,且嫉妒心很强。她十分嫉妒达 西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 因此,经常通过各种手段诋毁伊丽莎 白,并在达西面前谈起伊丽莎白那些缺乏礼教的亲戚。 她为了接 近达西,极力撮合宾利与达西的妹妹,阻止宾利与简在一起,但 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 威克姆和宾利小姐的本质都经过很长一段

时间才被小说中的人物认清,正是这种“当局者迷”的讽刺手 法,使得这部小说更富戏剧魅力。

总之,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充分运用了犀利、别 致的讽刺性语言,以调侃的形式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 在这部小说中?

W斯丁将讽刺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尤为难得的 是,奥斯丁虽然运用讽

刺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但却并未带给读者 剑拔弩张的紧张感。讽刺语言

为整部小说营造了一种幽默的语 境,使人们在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也正是这种讽刺艺术使 得这部小说极具艺术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思想启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