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某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某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

试卷

一、选择题(请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写到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计30分)

1.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湖水泛绿,主要是由哪一类植物引起的( ) A.藻类植物

2. 下列哪项不是单细胞生物( ) A.草履虫

3. 菜豆种子的胚有几片子叶( ) A.四片

4.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移向( ) A.左上方

5. 与动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6. 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7. 导管的功能是( ) A.由上向下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输导有机物

8. 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其动力主要来源于( ) A.蒸腾作用

9.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 C.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 D.青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10. 桃花的什么结构被害虫食去,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 A.花瓣

试卷第1页,总10页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B.水母 C.衣藻 D.酵母菌

B.一片 C.两片 D.三片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由下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D.输导各种体内营养物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细胞分裂

B.雄蕊 C.雌蕊 D.蜜腺

11. 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黑夜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2.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分裂过程的正常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𝑎−𝑏−𝑐

13. 地衣分泌的一种物质可使不同的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土壤,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

14.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

B.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改变生物

B.𝑎−𝑐−𝑏

C.𝑏−𝑐−𝑎

D.𝑐−𝑎−𝑏

A.①②③④

15.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面巾纸,在面巾纸的上面都放25粒绿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装置 温度 面巾纸干湿状态 种子萌发的数量 A.温度和光照

甲 23℃ 潮湿(含一定量的水分) 23 乙 丙 23℃ 0℃ 干燥 潮湿(含一定量的水分) 0 0 根据小华的实验设计,她探究的实验变量时什么?( )

B.温度和水分

C.光照和水分

D.水分和氧气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试卷第2页,总10页

现有一个失去标签的细胞装片,不知其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装片,把它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看到了图的物像.请问:

(1)根据该图,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_细胞.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它与图中[________]________有关,其作用________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𝐴.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𝐵.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𝐶.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𝐷.用酒精脱色.𝐸.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𝐹.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请将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

(2)𝐵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

(4)𝐹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试卷第3页,总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某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

试卷

一、选择题(请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写到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计30分) 1. 【答案】 A

【考点】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含有叶绿体,据此解答。 【解答】

A、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A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不符合题意;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D不符合题意。 2. 【答案】 B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解析】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衣藻是单细胞藻类,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或球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真菌,具有圆形、卵圆形、长形、矩形、哑铃状等各种形状;水母是多细胞生物。 3. 【答案】 C 【考点】

试卷第4页,总10页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解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有2片,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有1片. 【解答】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胚中的子叶有2片,而玉米种子胚中的子叶有1片。 4. 【答案】 C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解答】

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把玻片向着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 故选:𝐶 5. 【答案】 C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解答】

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C: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故选项C符合题意(2)D: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动物及人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据此作答。 【解答】

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故选:D。

试卷第5页,总10页

7. 【答案】 B

【考点】

导管的位置及其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导管的位置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导管位于木质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8. 【答案】 A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内水分自下而上运输的动力。 【解答】

解: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过程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其动力是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的水分上升,这种动力被称为蒸腾拉力,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无关。 故选:A。 9. 【答案】 A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解答此题一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二是要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解答】

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一条正确的食物链,故符合题意。

B、食物链的起始部分必须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该食物链的箭头方向搞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顺序颠倒了,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不能是消费者﹣﹣﹣蛇,故不符合题意。

D、在现实生活中,蛇不能捕食鹰,因此该条食物链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不存在,故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 C

试卷第6页,总10页

【考点】

花的结构和分类 【解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花的结构. 【解答】

解: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柄、花萼(萼片)、花冠(花瓣)、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能够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其中柱头能够接受花粉,子房和子房内的胚珠,受精后能够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所以桃花的雌蕊被害虫食去,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𝐴、花瓣,在开花前能够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开放后能够招引昆虫,与形成果实种子无关.故不合题意.

𝐵、雄蕊的花药能够产生花粉,给雌蕊授粉,但授粉后即会凋落,不会继续发育.故不合题意.

𝐶、雌蕊的子房和子房中的胚珠,在雌蕊受精后就会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故符合题意. 𝐷、蜜腺产生花蜜,能够招引昆虫帮助传粉,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故不合题意. 故选:𝐶. 11. 【答案】 C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据此答题。 【解答】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植物所有活的细胞都需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一但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随时都在进行,与有光和无光无关。 12. 【答案】 D

【考点】 细胞的分裂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实现更新换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解答】

答: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的分裂过程是指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然后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

𝐴: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此选项把尚未分开的两个细胞排在第一位,故不符合题意。

试卷第7页,总10页

𝐵:细胞分裂是由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一分为二,𝑐图应是排在最前,故不符合题意。 𝐶: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此选项先是两个细胞分裂成了一个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𝐷: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是指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然后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故选:𝐷。 13. 【答案】 A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真菌和藻类是生物,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表明生物影响改变环境. 故选:𝐴. 14. 【答案】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解答】

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图中①是擦,②是展,③盖,④染.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④. 故选:𝐴 15. 【答案】 B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试卷第8页,总10页

【解答】

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在该实验中甲装置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对比甲与乙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对比甲与丙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根据小华的实验设计,她探究的实验变量分别为温度和水分。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答案】 植物

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线粒体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

观图看: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⑥是叶绿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该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是植物细胞结构图;

(2)细胞核的主要作用是: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决定于③细胞核;

(3)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动物细胞内只有线粒体一种.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1)𝐴𝐵𝐸𝐷𝐶𝐹 (2)光 (3)溶解叶绿素 (4)淀粉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考点】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试卷第9页,总10页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𝐴、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𝐵、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𝐸、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𝐷、用酒精脱色;𝐶、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𝐹、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所以该实验的正确顺序𝐴𝐵𝐸𝐷𝐶𝐹.

(2)𝐵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4)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未光部分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𝐹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淀粉.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试卷第10页,总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