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英军炮轰广州 中日黄海海战 八国联军大沽登陆

A中国与列强争霸史 B西方列强侵华史 C中国人民抗争史 D西方列强争霸史

2.2019年【浙江卷】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湖北新军起义

B.护国运动

C.“二次革命”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3. 2019年【江苏卷】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

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1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2019年【全国卷1】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

“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6. 2019年【全国卷2】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 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7. “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8.下列是有关孙中山、陈独秀、胡适三位近代风云人物的表述,其中符合孙中山活动的是( )

①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②组建资产阶级政党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④被推举为南京临时政府的大总统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2 / 8

D ②③④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句话中反应的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开颅洗脑”指什么事件吗?(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112019年【江苏卷】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

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1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3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图一 李鸿章 图二 图三 图四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4分)

(2)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在改革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所取得的历史功绩?(4分)

(4)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旗帜。(3分)

14.(8分)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4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1)材料一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3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2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

(3)材料三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

15.(14分)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阶段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从技艺的学习转向制度的学习;第三阶段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西之间的冲突聚集到了文化和心理的层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所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制枪制炮等技术,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5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前两个事件相比主要“新”在哪里?(4分)

(3)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4分)

(4)上述探索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6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近代史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1_5 BDDAA 6-1DDCACB 11-12CC

二、非选择题答案

13.(1)江南制造总局或轮船招商局(任写一个即得2分); (2)康有为(1分)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2); (3)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近代化进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4)时间:1915年;(1分)旗帜:民主(1分),科学(1分)。

14、(1)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2)君主立宪制(或有限的宪政,立宪君主制);(1分)封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封建帝制)。(1分) 3)封建思想的影响(或旧观念、旧礼教的束缚);(1分)新文化运动)。(2分)

15(1)因为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维护落后、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统治,所以说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

7 / 8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2)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3)因为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4)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