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词汇特点比较

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词汇特点比较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9年第3期

(总第1

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I。OFMUDANJI

OI。I,EGEOFEDUCATIONANGC

NO.3,2009

Serial

No.115

5期)

网络

.;五言

眵口仁习

与丰

Et:lJ语言

词汇特点比较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普及开来。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伴随着网络产生和发展,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语言也变得重要起来。报刊语言则是一种传统媒体的产物,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同样作为媒体语言,二者在词汇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网络语言作为高速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又有着与报刊语言的相异之处。本文就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的词汇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分析其

中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语言;报刊语言;词汇;比较[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3—0037—02

网络语言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报刊语言则是传统媒体的一面镜子,本文主要对这两种语言在词秆:方面的一

些特征进行比较。主要方法是分别搜集这两种媒体语占的

语料,对丁报刊语言而占,主要是搜集近十年的《人民口报》(每年只抽取一一天的报纸),对于嘲络语言而言。则抽取论坛上的文章及聊天搴中的聊天记录。将搜集到的语料进行统计,建成词表,从而对这【Ili种媒体语言的词语的词频、常用

实效性,新闻语言足典型的解释性语言,而且报刊的版面和

排版的时间有限,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受众提供尽可

能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就网络语言来说,这种新兴媒体的产物是伴随着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而产生的,而且从

输入程序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在输人中文时,需要进行汉

化处理。输入方便性,也是缩略语盛行的原因。

三、相异之处

类型以及语义等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语言中缩略语的字母词多,语气词丰富网络语言和报刊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缩略语,但仔

细看来,这些缩略语的构成方式有些不同。

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全民使用的共同

语,二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术语、行业语,三是与网络有关的习惯用语、俚语、具有特殊形式或特定含义的用语及语符,如论坛、BBS上聊天时、发表言论时所用的语言。本文分析的主要是第三类。

所谓宁母词,就是汉语中使用的含有字母或完全由字母构成的词。我们发现,在网络语言的缩略语中字母词出

现的频率较高。其中位居前列的是Lz(楼主)、MM(美

眉)、BB(拜拜),而且涉及各个方面。报刊语言中虽然也有所涉及,但是出现的频率远低于网络,而且出现的字母词也

大都足涉及某一领域的专业词汇,比如GDP(国内生产总

广义的报刊语言,不仅包括新闻报纸、刊物上的时事书面语,也包括广播电视中的时事口语,本文讨论的足新闻报

刊上的语言。

二、相同之处

值)、wT()(国际贸易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CPU

(中央处理器)。

报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母词

字母词

GDP

网络语占与报刊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一个主要相同之处

为缩略语的使用。缩略语是在人类语言省力原则的趋势下,为适应日常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创造}H来的一种方便实用的语言简化形式。通过对语料的搜集和整理发现,缩略

词/次

8522

WT()

IS()CPU

语在这两种媒体语言中所用的频率都很高。其中在网络语

言中词频为78,报刊语言中词频为72。比如。报刊Ifl的人大常委会、欧盟、奥运会等;网络中主要是英语和汉语拼音的缩写,如BB(bye—bye)、TKS(thanks)、DL(download)。

从语言表达的经济性这一方面来说。作为人们交际内

网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母词

字母词

LZ

词/次

25161310

容的信息,主要是由词或短语来负载的.而词语的长度与信息的传输效率成反比的关系,词语的长度越长,信息的传输效率也就越低。在表达相同信息量的前提下,人们自然会

选择长度尽可能短的词语。

MM

BBPK

随着各国间接触H益频繁,许多外来的新事物、新观

从具体的方面来讲。缩略语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与大众媒介的普及以及网络这种新兴媒体的发展有着极为

念等纷纷涌入国内。这便使外来词语成了汉语词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字母词所占的比例较大,这在网络语言q,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根对语料的统计发现,

密切的关系。一面,就报刊语言来讲,新闻最注重的就是

[收稿日期]2008--11—22

[作者简介]徐雯雯(1983一),女,山东莱芜人,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37

字母词在网络语篇中所占的比例是4.3%,而在报刊语言中所占的比例为2.1%。就上表来看.报刊语言中使用的

字母词的普及范围会更广一些,人们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比如WT(),人们有十几年的时间都任谈论这一问题。而

同样作为字母词出现在网络语青中,比如1.z(楼主),没有

接触过网络的人则无从知道和使用。

另外,网络语言中的语气词较多,如呵(21)、吧(18)、呢(16)。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语言中}n现了不同于语法中所说的语气词,如“我”(我还不信了我)、“还”(还反了你了还)这种代词和副词也出现在了网络语言中。尽管出现的频

率很低。

从对语气词的统计来看,网络语言口语化的色彩极为

明显,上面所举到的语气词我们在日常的口语中都会遇到。

其实网络语言强调的是信息的交流,虽然它在形式上主要依靠视觉文字来进行交流,但是实质上却是口语的交流,算

是一种没有经过整理的口语。网民在进行交流时主要借助键盘进行,同时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给与的都是简单的

同答和最能表现当时情感的语气词。而报刊语言在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影响下,虽有所涉及,但较网络语言来说所占比例太小,毕竟报刊语言以书面语为主。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字字考虑,旬句斟酌,并且注重逻辑、语法关系,讲求用词用句

的规范,力求清晰准确地表达。

(二)网络语言人称代词和表意愿的动词较多

根据统计,网络语言中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的

出现频率很高。

在网络语言人称代词当中,“我”的词频最高。为184,而在报刊语言中“我”的词频为2。网络语占巾的表意愿、情感的动词的词频较高,比如知道(18)、喜欢(9)、烦(6)等出现的次数较多。

无论是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还是表示个人情感的~些心理动词,在网络语言中的词频总要高于其在报刊语言中的词频。

这表明,在网络语言中的博客和BBS上聊天时发表言论关注的内容和报刊中关注的内容不同,而且也说明网络

语言的主观色彩更重一些,旨在传达一种个人思想。而报刊语言则将个人色彩淡化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

存在是以事实为前提,报刊通过有选择地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去体现某种思想、观点,并希望以这些思想、观点感染读者。

内容人称代词词/次

占代词总词/次

报刊语言53968%网络语言

121

54%

内容表情感,意愿的动词词/次

占动词总词/0:

报刊语言501.9%网络语言

78

4.1%

(三)报刊语言语义单一,而网络语言语义复杂

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峰词在两种媒介语言中都

有运用,其中个别词虽然词性、所属词类都是重合的,但词义却相距太远。如:

刷墙:用刷子清除或涂抹墙。

刷墙:整个版面都是某个人的回复,是一种让人谴责的

行为。

蛋白质:天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多种氨基酸结合

38

而成。

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这些词语其实就是~些学者在研究网络语言时总结的

旧词新意现象中的一类。

从本质上讲,这砦不同与两种媒体的性质、使用对象和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使用对象的不同。网络语育的使用者是一个年轻化的社会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6月30

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1.62亿.位居世界第二。从年龄结构来看以年轻网民居多,1.62亿网民中,25岁以下比例已

经超出半数(51.2%),30岁及以下的网民比例甚至达到了

70.6%。从网民的学历来看,我国网民以高学历为主,大专

及以上学历网民超43.9%。这螳网民中,又有一半是本科

及以上学历(23.8%)。从普及率上看互联网在中国还是高学历人群的工具,还没有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的平台。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90%。

这说明我国网民的主体是具备一定学历的青壮年。网

民年纪轻,思维活跃,而且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追求新奇事物,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且,在

网络上进行交谈不像面对面地现实交流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负担,网民们大都把上网当成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之一,心情轻松愉悦,因此网络语言也呈现出随意的特点。

其次是性质不同。新闻语言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

是对社会各方面变革的最快捷的反映。因此除了要求准确之外,还力求语义的鲜明。描写者反映事实时常采用具体的叙事语言。选择一些适当的内容成分,丢弃其它与构建文本无关的东两。所以,新闻语言中语义确切、具体、单一,一个句子一个意义,基本不出现多义歧义的现象,所传递的信

息简单准确。

再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报刊语言的使用者要比网络语

言多一些。2006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05年中国

语言牛活状况报告》巾指出,掌握一万多条词、九百多个汉

字,就可以阅读90%左右的冉版物。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掌握九百多个汉字就够了,但从数字上可以看H{,相对于高科技的产物——网络语言来说,报刊语言的受众数量更多,年

龄上和学历上的要求也要低一些。

从上面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从词汇角度看,有着相同的地方,因为它们同样都是媒体语

言,其传播范围都具有社会性,传播速度都具有时效性,这

便决定了缩略语的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二者所依赖的媒体不同,因而又有着相异之处。其实网络语言无论是字母

词多、语气词丰富也好,还是语义复杂也罢,但终究这一新

兴的媒体语占总的特征仍然是用词随意,口语化较重。对

这一媒体语言是否应该规范,一直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

而报刊语言作为传统媒体语言之一,其以全社会为工作对象,有着明礁的官方语占性质。因此报刊语言必须力求准确规范,使用常见的普通词语,尽量摒弃只在少数人或局部地区流行并且尚未约定俗成的语言成分。

[参

献]

[1]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订报出版社,1993.[2]冯宇飞.试论报纸的易读性及误区规避[J].新闻战线,2003,

(9).

[3]吴子慧.网络语肓对报刊语言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7。

[5]陈昌娟,董淑慧.报刊语言常用结构浅析F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3).

[6]谢芷欣.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口].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1).

[责任编辑:朱君安]

北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