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时间:2011-02-21 | 浏览:60次 ]
依据、市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西农大签订的《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协议书》、《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合作项目协议书》及市《宝鸡市优质果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等文件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建设背景 (一)目的意义
我市现有苹果总面积66.74万亩,45.2万吨,主要分布在渭北塬区的扶风、岐山、凤翔、千阳、陇县、陈仓6大省列苹果生产基地县区和凤县优生区。主栽品种是富士优系和嘎啦优系,绿色苹果基地认证面积23.3万亩,注册炎帝、法门寺、清真等品牌5个,拥有各类果品贮藏企业2500多个,贮藏能力10万吨,加工企业12个,加工能力6万吨,从事苹果生产的果农70多万人,苹果产值8.79亿元,是陕西省重要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凤翔县苹果生产水平在我市处于领先地位。宝鸡市苹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是引领我市区现代果业发展方向,实现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由科技专家大院向园区建设跨越,带动渭北塬区百万亩优质苹果产业带的崛起的宏伟蓝本。规划的实施对提升我市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增加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现状 1、核心区
核心区位于渭北塬区苹果优生区的凤翔县范家寨乡大沙凹村,距凤翔县城2.5公里,现有优质苹果园150亩,其中挂果园100亩,幼园50亩,全部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4目引进的国际最先进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生产。主栽品种为礼泉短富和丽嘎,其中礼泉短富占75%,丽嘎占25%。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较差,没有节水灌溉系统及精品果、新品种贮藏试验冷库,果农培训缺少电教设备。
2、示范区
示范区位于凤翔县的范家寨乡、糜杆桥镇、横水镇、田家庄镇4乡镇10个行政村,面积10000亩,其中挂果园8000亩,幼园2000亩。品种以长富2号、礼泉短富、嘎啦优系为主。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早中熟品种面积太小,品种单一;成龄园树形不规范,密度不合理;幼园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投入不足,新技术、新成果普及率低。
3、辐射区
辐射区涉及我市陈仓、凤翔、岐山、扶风、陇县、千阳、凤县、金台、麟游等9个县区65万亩苹果园,其中挂果园50万亩,幼园15万亩。品种以长富2号、嘎啦优系为主。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果农素质普遍偏低,管理不精细,技术应用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果品质量差、效益低。
二、建设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宝鸡市果业专家大院为依托,以凤翔县绿宝有限公司为承载主体,在核心区建设苹果精品园150亩,带动建设示范区、辐射区示范园28个,面积11000亩。
(二)总体目标
经过5年实施,使核心区示范园苹果达到有机食品认证,平均亩产3000公斤,优质果率达
到80%以上,研究出适合我市应用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最佳模式,培训技术骨干5000人次。
示范区示范园优质品种面积达到100%,平均亩产由现在20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优质果率75%以上,培训技术骨干25000人次,新技术应用率100%。
辐射区示范园优质品种面积达到100%,平均亩产由现在的1700公斤提高到2200公斤,优质果率70%以上,培训果农50000人次,新技术覆盖率90%以上。
三、建设重点及年度计划 1、建设重点
核心区:引进红盖露、富士KIKU8号、太平洋嘎啦等新优品种20个,新建新品种观察试验园50亩。购置迷雾机、180拖拉机、清耕机各1台,割草机2台,太阳能杀虫灯5台,迷向丝500个,建150亩滴灌系统1套。新建80吨苹果贮藏冷库一座,用于精品果贮藏性试验。购买电教设备一套。培训技术骨干5000人次。附:分布图。
示范区:在范家寨乡大沙凹村、范家寨村、张家沟村,糜杆桥镇糜杆桥村、关村、七家门前村、曹家庄村、太相寺村,横水镇的北务村,田家庄镇齐村各建1个200亩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共10个示范园2000亩。每个示范园配置迷雾机1台,共10台,太阳能杀虫灯5台,共50台。改造老果园8000亩。培训技术骨干25000人次。
辐射区:在凤翔县田家庄镇齐村、扶风县召公镇召公村、岐山县祝家庄镇小强村、千阳县水沟镇干沟村、陇县东南镇寅峪山村、陈仓区县功镇鲜家山村、凤县唐藏乡庞家河村等7个县区7个苹果生产专业村各建2个500亩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共14个7000亩。改造老果园5万亩。培训果农50000人次。
2、年度计划 时间 2008年 进 度 安 排 核心区新建新品种观察试验园50亩,培训果农技术骨干1000人次。示范区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2个400亩,改造老果园1000亩,培训果农骨干5000人次。辐射区建示范园2个1000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培训果农10000人次。 核心区安装150亩滴灌灌溉系统,购置迷雾机、180拖拉机、清耕机各1台,2009年 割草机2台、太阳能杀虫灯5台、迷向丝500个,培训果农技术骨干1000人次。示范区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2个400亩,改造老果园1000亩,培训果农技术骨干5000人次。辐射区建示范园3个1500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培训果农10000人次。 核心区建80吨苹果贮藏冷库一座,购买电教设备1套,培训果农技术骨干10002010年 人次。示范区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2个400亩,改造老果园2000亩,培训果农骨干5000人次。辐射区建示范园3个1500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培训果农10000人次。 2011年 核心区培训果农技术骨干1000人次。示范区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2个400亩,改造示范区老果园2000亩,培训果农骨干5000人次。辐射区建示范园3个1500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培训果农10000人次。 2012年 核心区培训果农技术骨干1000人次。示范区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2个400亩,改造示范区老果园2000亩,培训果农骨干5000人次。辐射区建示范园3个1500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培训果农10000人次。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强化管理
为了保证园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宝鸡市苹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组。工作组主任由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承建县区县区长、协作单位一把手和首席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凤翔县绿宝公司,挂牌公示,主任曹儒,负责日常事务。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园区建设以承建单位、技术协作单位、牵头部门和首席专家四方组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开展工作。承建单位承担示范园区日常管理及项目的实施,落实核心区配套资金的使用,并按季度向责任部门汇报项目执行情况。技术协作单位宝鸡市蚕桑园艺工作站负责制定园区实施方案,向示范区和辐射区转化核心区取得的成果,协助首席专家制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解决园区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牵头部门宝鸡市果业蔬菜管理局负责园区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审批,协调、监督项目实施,负责检查验收。首席专家李丙智主要承担制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引进高新技术,解决园区建设中的技术问题。
(三)搞好协作,统一部署
市果菜局、蚕桑园艺工作站,组织全市果树相关业务单位,按照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制
定各县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使示范园建设、新技术推广、果农技术培训等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宝鸡市苹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园区建设所在县区认真贯彻落实及省上有关果业生产的各项扶持,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整合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为果园基础设施改善、集中连片栽植提供资源支撑。整合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草)、农机具补贴、现代果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等项目,为新果园建设、老果园改造、果业机械化水平和果农素质的提高提供资金支撑。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研究探索新型信贷运作模式,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增大果区信贷规模,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加工和贮运水平;扶持果农规模发展、增加投入,提高果业效益。
(四)优化环境,加强考核
为推动《苹果科技示范建设规划》的落实,园区建设工作组将联系、协调园区建设所涉及的部门、乡镇、村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各建设部门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真正把精力和智慧用在推进园区建设上,重点落实好园区建设中的土地调整、设施配套以及周边矛盾的解决,营造一流的建设环境,确保园区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将根据协议四方的职责与建设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奖罚办法,根据园区管委会年终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协议四方、乡镇及个人予以奖励;对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进展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
为了积极推进有机果品生产,进一步做强做优果品产业,促进果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有机果品生产标准为准绳,强化果园管理措施,提高果品质量,培育知名品牌。通过先示范、后推广的程序创建一批有机果园,引领全县果业朝着有机果品方向转型,提升全县果业生产水平,促使果业升级换代,提高静宁果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任务目标。依据静宁果业现状,计划在城川、威戎、甘沟、新店、双岘、雷大、余湾、治平、深沟、李店、仁大、贾河等12个重点乡镇各建一处500—1000亩有机示范园,全县示范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到2012年底,完成无机生产向有机生产的转型,并实现认证有机果园面
积10000亩。
二、有机园的概念与示范园的条件
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是国际通称,这里所说的“有机”并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了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称为有机食品。要求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标准,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有机食品必须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有机果园与传统果园最大区别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禁止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强调自然、生态管理。 根据有机果园生产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有机示范园选择应具备下列条件:
(1)远离城市、乡镇主干公路;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适合苹果生长发育;5公里以内没有污染源;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无有害重金属、高毒农药残留以及白色污染。
(2)集中连片,果园规模大,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四周设立明显的隔离标志及100米的缓冲带。
(3)果园产管理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群众认知基础,主栽品种优良,树势一致或相近,园貌整齐,群体结构合理,树体健壮,树势中庸。
(4)有机肥源充足,最好有沼气、水窖等配套设施。 (5)基础设施较好,水、电、路配套齐全。
(6)优先选择已成功注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村社实施,并积极引导以果业合作社、企业为主体创建、注册、认证有机苹果园。 三、进度安排
(1)制定技术方案(2010年7月)。县林业局成立有机果园创建活动指导小组,在总结全县果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有机果品生产标准,制定总体技术方案。
(2)落实任务(2010年7月—8月)。按照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各相关乡镇确定并上报有机果园创建的地点、面积,由林业局审查确定后落实创建任务。
(3)签订有机果园建设任务书(2010年9月)。县与林业局及相关乡镇签订有机果园创建任务书,明确建设内容,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实施单位和人员。创建果园要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在每个创建果园的突出位置设立标识牌,注明创建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技术要点等,便于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4)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2010年10月—11月)。多方筹集资金,重点进行创建园区的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的整修改造,配套必要的电力设施和灌溉设施,实现果园水电路“三通”。 (5)开展技术培训指导(2010年10月-11月)。在苹果生产的关键季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村社培训,进行巡回指导和服务,并组织技术人员、示范户现场观摩有机果园的建设。
(6)检查督导(2010年12月)。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解决有机果园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7)购置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诱虫带、捕食螨等防治工具,进行物理性病虫害防治(2011年1—3月)。
(8)按有机果品生产规程进行转型生产(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 (9)申请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2012年10月前)。 四、主要技术措施 (一)土肥水管理
1.果园土壤管理。改传统的清耕制为免耕覆盖制,实行行间生草,在果园行间推行种植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或利用行间自然生草。当草高30cm时,留2cm刈割,割下的草覆盖树盘,保护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减少蒸发,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肥料管理。施肥向有机肥回归,坚决杜绝化肥施用,可用于有机园生产的有机肥有:农家肥、绿肥、沼渣、沼液、饼肥、厩肥、有机秸秆、沤肥、工厂有机肥。农家肥需经过高温沤制后才可以施入果园,未经腐熟的人粪尿等不得直接施入果园。9月下旬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3—5吨/亩;5月下旬施入酵素菌生物有机肥250公斤/亩,增加树体营养积累,7月份可补施一次工厂有机肥。施肥方法以开沟施为主,施肥时在树冠外围挖深25—40cm,宽20—30cm的施肥沟,施入有机肥后要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用沼液加适量清水稀释后喷施追肥进行营养补充,促进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农家肥不足时,可施用工厂有机肥。
3.水分管理。逐步完善沙石、作物秸秆、杂草、黑膜覆盖等保墒措施,推广果园水窖配套建设,切实克服干旱对果品生产的不利影响,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以利高产、优质、高效。 (二)花果管理
1.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座果率。近年来,霜冻、大风、扬沙等灾害性天气在我县频发,加之我县栽培品种单一,果品座果率低,严重制约着我县果业的发展。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座果率,为优质高产打下基础,成为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应配备足量的授粉品种,对缺少授粉树的果园可通过高接的方法增加授粉株数或授粉树或授粉枝,以提高授粉能力。其次,实行花期放蜂或
果园中放养壁蜂,促进授粉。再次,对于缺少授粉品种的果园可实行辅助授粉,可用花粉10—12g,糖0.3g兑水5kg,用喷雾器喷洒授粉,少量时可用毛笔等进行点授。
2.疏花疏果。在确定适宜留果量的前提下,疏除多余的花和果,节省树体营养,保证树体健壮,提高果实品质。近年我县主要采取一次性稀果定果法,充分利用中短果枝及下垂枝结果,富士苹果按25cm的留果间距,在花后20天内,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及花萼朝上的果。
3.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套袋时间从6月中旬开始到6月末结束,果实采前15—20天除袋,套袋时应选择无铅环保双层纸袋,以提高套袋效果。
4.适时采收。当果实着色程度达到9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2%以上时开始采收,采收时要带手套,先树上后树下,先外围后内膛,分期分批采收以提高商品性。 (三)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根据有机果品的生产技术要求,病虫防控应采用农业、物理机械、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严禁化学农药的使用。
1.农业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疏花疏果、优化修剪、适时灌水、地面覆盖等综合农业措施复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的主要措施有:花期悬挂糖醋液罐诱杀金龟子类等食花害虫,生长期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等趋光性害虫,挂黄色粘虫板防治蝇类、蚜虫和粉虱类害虫等,落叶前树干绑诱虫带诱集红蜘蛛等下树越冬的螨类等害虫,人工刮治腐烂病以及吉丁虫等蛀干害虫。
3.生物防治。通过果园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招引、保护繁殖及利用小花蝽、瓢虫、草青蛉,捕食性蓟马等天敌,达到以虫治虫,保持生态平衡。冬季采用树干基部捆草把或种植越冬作物,园内堆草等措施,为蜘蛛、小花蝽、食螨瓢虫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增加越冬量,人工投放赤眼蜂、西方盲走螨、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防治螨类、蚜虫类、梨小食心虫等害虫,利用性诱剂、迷向丝扰乱昆虫交配信息,减少繁衍,减少昆虫的虫口密度。
4.生物农药防治。利用苏氏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含活芽孢100亿个/g)白僵菌粉剂(普通粉剂100亿个孢子/g)防治鳞翅目害虫,天牛、螨类、蚜虫等,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1%中生菌素200—300倍,5%硫悬浮200—300倍液防治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在防治各种病害时可以有限度的使用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抗生素。
5.植物源药剂防治。常用5%鱼藤乳油2000倍,3%除虫菌乳油50—80倍,0.65%茼蒿素杀虫剂450—500倍,40%硫酸烟碱800倍,0.3%苦参碱200—300倍液等防治蚜虫、螨类等病虫。 6.矿物源药剂防治。苹果树发芽前全树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除树体及园内病菌和虫螨类,
6—8月喷布倍量式波尔多液1—2次,防治早期落叶病,炭疽病及轮纹烂果病等。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推广有机果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生态型果品,不仅有利于提高静宁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静宁果品进入国际高端市场,提高产业效益,而且能有效保护生态,防止污染,实现果业的持续发展。各乡镇要把有机果园创建放在静宁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度重视,与林业部门密切联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主体,切实把创建的各项工作抓到手上。实行领导包抓,技术干部包建责任制,落实各项行政、技术措施,力争在短期内抓出成效,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做出示范。
(二)强化培训。把有机果品生产技术的普及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抓手,通过培训使果农掌握有机果品生产的实用技术,自觉应用有机生产技术,切实转变果农传统的生产模式。
(三)强化监管。建立有机果园投入品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违禁品进入有机园。
(四)完善档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完善有机园的基础信息档案,并对投入品、各项农事活动以及储藏、加工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对产品质量能够追根溯源。 (五)加大扶持。有机果园创建,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实行捆绑式发展,特别要对项目区的沼气、水窖、水电路等建设实行资金倾斜,确保有机果园建设取得实效。为充分发挥苹果示范园的示
范、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全县苹果示范园建设,提高苹果品质和产量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根据省市果业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技引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以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良好树体结构构建,果园沃土,果实品质提升,病虫物理、生物防控”四大工程,扎实推进苹果示范园建设。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建成六个市级示范园,范家卓子乡1个,崾先乡1个,界头庙乡2个,三岔乡2个。每个示范园必须连片在百亩以上。
三、技术措施
示范园建设要紧紧围绕以下四项工程进行。
1、良好树体结构构建工程。主要是大改形,大改形的内容主要是间伐。通过间伐、疏除多余骨干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方便田间作业。通过培养立体式结果枝组、选用幼壮枝结果,建造良好枝组群体。
2、果园沃土工程。通过建沼养畜、果园种草、果园覆盖、深翻改土、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加果园有机肥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大面积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年提高3—5个千分点。
3、果实品质提升工程。通过高接换头、果园放蜂、严格疏花蔬果、铺设反光膜等措施,提升果品质量和效益。
4、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控工程。大力推广灯、板、带、芯等措施,提高病虫无公害防治水平。
四、几点要求
1、县园艺站全面负责示范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贾生权负责范家卓子乡、吴振斌负责界头庙乡、王俊乾负责三岔乡、薛保群负责崾先乡的技术指导。
2、成立苹果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农业局任组长,副王卫东任副组长,成员有曹峰、王德亮,办公室设在县园艺站,具体负责指导示范园建设。
3、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长负责选园 、建档、制定规划等工作的落实,并于元月20日之前将成立的机构、示范园的基本情况报县园艺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