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本市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论文

资本市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文题目:资本市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

内容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从市场规模、衍生工具创新、监管水平等各项指标来衡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令人瞩目的,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还推动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同业间的合作,为商业银行走向综合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起步较晚,现阶段主要存在法规限制严格、缺乏整体规划、业务创新水平较低等问题。为了更为有效地拓宽资本市场业务空间,商业银行必须明确今后的发展思路,在遵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传统优势,细分市场,强化成本约束及风险管理,积极稳妥地向资本市场业务领域扩张。

关键词: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 业务创新 风险

Summary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is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form, from the size of the market, derivatives innovation, and regulatory standards,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measure, China's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are impressive, the commercial banks Operators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also promotes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industrie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condition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apital markets business

to its late start, at this stage, mainly in strict restrictions and regulations, a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other issues.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broaden the capital market business space, commercial banks must clea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deas, in compliance with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full use of their traditional strengths, market segments, and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and cost constraints, to actively and steadily Capital markets business expansion.

Key word: Capital market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innovation Risk

目录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现状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严格限制 (二)缺乏整体规范 (三)业务创新层次不高、技术含量低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路 (一)在遵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尝试业务创新

(二)在利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资本市场业务领域扩张

(三)通过业务创新水平的提高,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层次 (四)以内部资源为主,逐步学会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资本市场业务 (五)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强化市场调查及成本约束

(六)以强化资本市场业务风险管理为中心,建立风险拨备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资本市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

务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我国融资体制变革、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加深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给作为货币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巨大影响。加快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拓展与收益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加快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动力。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市场规模、衍生工具创新、监管水平等各项指标来衡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令人瞩目的。以证券市场为例,1994,中国境内股票筹资额仅为99.78亿元,2000年增长到1540.86亿元,与同期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也由1.38%增长到11.23%。1997年国债发行额为2411.79亿元 ,2002年增长到5934.30亿元,年均增幅达19.75%。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额由1997年的1431.50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3075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6.52%(见表1)。由于证券市场快速扩张,相关政策不断放宽,法律法规持续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也得以迅速扩张。到2005年9月底,国内已经开业的基金公司32家,共设立证券投资基金87只,总规模达到1632亿份,资产净值为1553亿元,占国内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近13%。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在负债业务领域,部分银行存款出于逐利动机,必然会分流到资本

市场进行投资,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将受到资金分流的明显影响。在中国股指高企的1998-2000年,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率由16.15%下降到13.81%,1999年甚至出现了3次月度储蓄存款负增长,股市发展引发的商业银行“脱媒化”趋势十分明显。资金来源增速下降又会进一步约束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及信贷投放能力,导致银行信贷增速明显下降。其次在资本业务领域,优质客户可以通过直接融资1[1]代替银行贷款,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张。1998-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境内股票融资分别为778.02亿元、896.83亿元和1540.86亿元,累计3215.71亿元。这些上市公司一直是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重点客户,股市融资替代了银行贷款,影响了银行信贷投

表1 中国资本市场增长速度一览表

单位:亿元、%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均增长率 股票筹资率 增长率 1293.82 841.52 944.56 103.08 1252.34 961.75 —— 204.37 -34.96 12.24 122.65 -40.45 -23.20 -5.76 股债发行额 增长率 2411.79 3808.77 4015.00 4657.00 4884.00 5934.30 —— 30.52 57.92 5.41 15.99 4.87 21.50 19.73 1[1]直接融资是指股票和企业债券

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额 增长率 企业债券发行额 增长率 1431.50 1950.23 1800.89 1645.00 2590.00 3075.00 —— 37.51 36.24 -7.66 -8.87 57.45 18.73 16.52 255.23 147.89 158.00 83.00 147.00 325.00 ---

-5.09 -42.06 6.84 -47.47 77.11 121.09 4.95 证券投资基金只数(只) 增长率 — 6 23 34 51 54 ---

— — 283.33 47.83 50.00 5.88 73.21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3)

放。在优质客户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为稳住客户,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结果导致实际利差持续缩小。从工商银行的实际情况看,近两年每年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发放的贷款均超过1000亿元,这些贷款大多投向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股市融资不仅替代了银行信贷,还直接打压信贷利率,摊薄了银行的实际利差。

资本市场发展在迫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领域拓宽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中国2000年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向中,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是主要资金需要者,净融出资金5114.2亿元。借助这股强劲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趁机进入资本市场,利用原有的网点、技术、客户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传统业务的派生服务。资本市场的资金交易、汇划、账户管理、资金托管等市场需求为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持,成为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商业

银行已经推出的证券交易清算、银证转账股票质押贷款的业务,围绕资本市场各投资、交易主体的金融需求展开,均属于资本市场发展带动兴起的商业银行新业务。

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还推动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同业间的合作。通过同业合作,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几个合力开发业务交叉、捆绑销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合作中,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负责投资管理,银行则负责资金归集,并监控资金的合法运用。通过同业合作的加深加强,商业银行将逐步积累起同业服务的经验,提高资金监管的技术和能力,为走向综合化经营做好准备。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现状

从广义上讲,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既包括公司上市推介、证券承销与经纪、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又包括为资本市场运作及市场投资主体提供的证券交易资金清算、银证转账等商业银行新兴中间业务。这些业务是商业银行围绕资本市场各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在推动同业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传统业务领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资本市场结算及代理业务。主要包括为证券市场提供的清算与结算服务、代理券商经纪业务与零售业务、代理股票账户开户业务以及基金托管、基金零售、代销业务。第二类是为券商和上市公司提供的融资服务。主要包括对券商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搭桥贷款、股票质押贷款等资金融通业务。第三类是为促进企业转制,带动商业银行资金优化而开展的新型咨询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为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与收购、企业资本运作提供的策划与咨询、顾问等。第四类是自营资本市场业务。包括债券、股票的成效与发售、买卖、转让及即将发售与基金管理、买卖、转让。第五类是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资产证券

化、企业及项目财务与投资、发展战略顾问、企业资金托保理业务、个人投资者理财与投资顾问。2[2]

受资本市场发展及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政策的局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资本市场业务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创新仍然受各方面制约。从发展历程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

第一级段,1991年至2000年,是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起步阶段。1991年我国股票市场产生后,曾出现过经济过热、金融混乱的现象。在整顿金融秩序、规范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逐步明确,法律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从事资本市场核心业务。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中间业务向资本市场拓展,为资本市场各投资主体提供结算等金融服务。

从业务创新看,这一时期商业银行重新推出的资本市场业务主要包括:(1)代理国债发行及兑付、政府债券承销等代理证券业务;(2)证券交易资金清算、证券投资人资金结算、投资人账户管理等新型结算;(3)银证转账业务;(4)基金托管业务;(5)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新兴信贷业务;(6)上市公司财务顾问、资信评估等咨询、评估及见证业务。

以工商银行为例,1998年起,工商银行开始为深沪证券交易所提供的证券资金法人清算服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银证联网提供结算服务。“银证通”业务在全国得以迅速普及,工商银行的每个一级分行、直属分行都有我网点能够办理“银证通”业务。工商银行还利用先进的人民币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和国际通用的SWIFT系统,为B股市场提供结算服务。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较为迟缓、储蓄种类少、范围窄、法律法规

2[2] 以上五类都是国际上商业银行常规的资本市场业务。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是结算性欲代理性资本市场业务,属于商业银行利用传统业务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的服务,使边缘性资本市场业务。第三类至第五类则属于核心资本市场业务。

约束强。推动资本市场业务发展、放宽资本市场业务管制,愈来愈成为业界、学界的共识。

第二阶段,2000年至今,是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加速发展时期。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本着审慎推进、加快发展的原则,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进行了新的规范,使原本监管政策不明朗的许多资本市场业务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各方面对银行资金“脱媒化”的现实挑战,积极开发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诸多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创新进入发展期。

在政策导向下,各商业银行均加强了对新兴业务的重视,成立了中间业务发展委员会等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组建了专门开展投行业务的投资银行部,积极进行资本运作,发展资本市场核心业务。在此阶段,创新频繁、势头迅猛成为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主要特征。从产品创新情况看,各行竞相大力发展的主要资本市场业务包括:(1)投资基金托管、基金主次动机、认购、申购和赎回等各类基金业务;(2)各类代理证券业务;(3)代理保险业务;(4)代理政府债券发行、承销、兑付等债券业务;(5)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融资业务;(6)证券交易资金清算及客户交易账户结算业务;(7)上市公司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金融信息咨询等业务;(8)上市公司及其他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财务顾问及投融资顾问业务。从机构创新看,商业银行大多在内部组建了进行投资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投资银行部,并合资设立了如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工商东亚等专门的投资银行。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法规严格限制

在严格的分业经营政策下,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受到诸多政策法规限制。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有许多条款都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做出了明确规定3[3]虽然这些硬性规定对规范商业

3[3]《商业银行法》第42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股票业务”;第

银行行为、维护分业原则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客观上却限制了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深入发展。在资本市场业务已成为银行发展之需的当今,严格的条规管制很可能导致银行想尽办法钻政策空子,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将资金投向资本市场。这样一来,过于严格的管制不仅难以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违规行为的增加。

由于严格的分业经营和监管政策的存在,国内商业银行多把投行机构开设在境外,获得国内经营牌照的为数很少,国内机构设置的空缺更是大大限制了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空间,不能有效进行人才培养与经验积累。 (二)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以降低贷款不良率为工作重心,未对资本市场业务发展、调查提升业务结构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以为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不同程度背负着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包袱,如何处置不良贷款是当前各行的中心工作,缺乏足够的精力推动新业务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存贷款实际利差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国内商业银行有理由维系以揽存扩贷为主的传统经营增长模式。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商业银行难以在战略层面上形成对资本市场业务全面深入的认识,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未能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业务风险防范体系。对于资本市场业务发展,商业银行更多持观望态度,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和明确的工作指向。 (三)业务创新层次不高、技术含量低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多为代收付、资金划拨结算等技术含量低的业务,这些业务虽然发挥了银行网点与人员的数量优势,但在技术含量、创新水平上表现不足。由于缺乏细致有效的市场调查,缺乏对客户的科学细分,银行往往不能准确把客户的

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内不得投资于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因此,设计出的业务产品难以引起市场的积极反应,业务创新常缺乏向纵深方向推进的动力。

技术含量低的创新业务非常容易被同行模仿,常常出现新业务上马推广不久,其他行立即就有替代业务出现的情况。银行以差别性不强的业务争夺有限的市场容量,竞争的着力点只能落在产品服务的报价和所作的广告与宣传上,价格下降与成本提高共同作用,挤压着创新业务的盈利空间。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路

发展资本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商业银行综合化改革进程、转换盈利模式、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及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把资本市场业务发展摆在战略高度加以研究,必须始终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

今后几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将获得更为优越的发展机遇。把握融资形势变革的脉搏、推动资本市场业务升级换代,已成为商业银行应对“脱媒化”挑战与外资全能银行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促进政策法律环境的改善、加强业务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则是商业银行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主要出路。

(一)在遵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尝试业务创新

一是要仔细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寻找并充分利用商业银行从事资本市场

业务的法律空间。《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直接投资证券等资本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真正束缚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还是一个“怕”字。只要能够摆脱思想上的桎梏,商业银行还是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发掘出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广阔天地。

二是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努力争取监管部门政策上的扶持。从目前监

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看,鼓励金融创新是政策主流。因此,在新业务开拓中,商业银行必须对所有业务机会“积极尝试,稳健操作”,不要因为政策法规上的顾虑而放弃机会。政策模糊不详之处,可以向监管部门请示,积极主动地推动经营环境向宽松的方向发展。 (二)在利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资本市场业 务领域扩张

一是要依托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网点、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培育资本市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发达、客户资源丰富、信息集中、一线员工数量众多,因此,商业银行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资本市场业务方面具有天然的比较竞争优势,可以此作为进军资本市场的突破口。

二是要通过资本市场业务创新提升传统业务的竞争力。通过财务顾问、融资

顾问、现金管理等新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提升对优质客户的服务水平,强化在优质客户市场的竞争实力。在稳定客户、提升客户水平和扩展金融服务范围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结算业务的竞争力也在同步增强。传统业务实力的增强又将进一步增大利差收入,从而为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升级创造出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三)通过业务创新水平的提高,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层次

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大力开发境外机构的创新潜力。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尽力发掘境外控股投行机构的创新潜力,充分利用境外技术与人才优势,开发、试验和推广新产品,为今后在国内开办类似业务打好基础。二是国内商业银行协同发展,加强业务创新力度,推动业务升级换代。对于现有业务,各行将由初期争总量、拼规模转变到创效益、比服务,凭借质量和个性化优势占领市场;对于尚未开展的业务,各行应积极争取经营许可,带

动资本市场业务结构从边缘业务为主过渡到以核心业务为主,是业务层次由低技术低回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逐步实现银行业务与资本市场的紧密对接。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的契机,积极探索使用证券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将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与发展资本市场业务有机结合起来,争取新旧业务互动,最终取得“双赢”。

(四)以内部资源为主,逐步学会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资本市场业务

内部管理水平高低是业务创新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首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内部人才培养。商业银行现有员工大多不具备丰富的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在业务创新上缺乏战略性眼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创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完善内部员工的知识结构,组建一支既懂传统业务,又精通资本市场业务的员工队伍。

通过并购等形式完善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的组织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可选思路。从以往经验来看,商业银行体内不易生成高水平、系统性的资本市场业务体系,国外许多大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在体外建立一个独立的投资银行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经验,利用体外投资银行机构的平台,闯出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通道。

(五)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强化市场调查及成本约束

通过细分市场,商业银行可以找出准确的市场空白点,确定目标客户群。由于缺乏细分市场、错位竞争的观念,商业银行在设计新产品时,往往没有确定的目标客户,更不了解客户的需要。缺少市场细分与市场调查,常常造成产品推出后反应平淡,收效不大,创新业务难以树立品牌形象。

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对社会经济形势、居民收入等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这是由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金融产品的推出与其他消费品的不同在于,它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居民收入水平、社会稳定程度密不可分。只有及时捕捉

经济动态,深入客户内心才能设计符合客户现阶段真正需求的好产品。

(六)以强化资本市场业务风险管理为中心,建立风险拨备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要及时更新风险管理理念。资本市场新业务虽然能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新契机,但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是在早期发展阶段,由于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业务操作水平较低等原因,更容易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因此,在推出新业务之前,商业银行应就新业务的风险的防范提出可行措施。

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选择与最优化组合,建立风险拨备制度,以降低和控制经营风险。在新业务推出时,必须审慎分析业务风险概率,并据此计提一般风险拨备和专项拨备,夯实风险管理的财务基础。

商业银行还应成立专门的资本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业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完善资本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机构利用总分行一体化的风险实时监控网络,及早发现风险,尽量减少由于违规操作、越权经营引致的风险暴露,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灵敏的风险测评指标体系,量化评估、预警各类操作及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3.陈雨露.《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4.何泽荣等.《国际货币运行机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2 5.吴林祥.《证券交易制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唐旭主编.《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化》.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8.陈继中 翁彦.《金融创新与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早报.2001.7 9.张兴胜等.《前言观察:聚焦银行IPO》.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8 10.翟捷等.《全球金融并购的影响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8期

11.王发红 朱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研究》.济南金融.2001年第8期

后记

三年的拼搏,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对一名自考生来说,四年的课程三年修完学分,这其中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此时此刻,心情是喜悦的也是酸楚的,回想三年走过的路,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自考让我学到很多的东西,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承受压力上,这都是我人生的财富和超越别人的基础。现在的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三年的艰苦之路使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胜利与泪水!这就是人生。无论是继续求学还是参加工作,我会一直努力,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来建设我伟大的祖国。道路是坎坷的,但我的信心是坚定的。

经过三个多月的整理和修改,终于定稿了。我特别要感谢王导师给予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在王导师多次耐心指导下,使我对论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使我对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提高。 再次感谢王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