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知识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的、得、地,如何用法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恰当地使用有助于学习和理解。低年级的学生一时难以分清,这是正常的,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会逐渐好转的。不过,现在,我们就要从一点一滴处,培养他们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和习惯。

具体如何做,没有高招,不过倒是有点体会——举例子。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语文知识的问题: 定、状、补、主、谓、宾语 的含义与用法

主语主要是名词和代词构成。 谓语主要是动词构成。

宾语也主要是由名词和代词构成.如我开飞机,等等。

补语主要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比如,我打他三下。

状语主要由副词构成.比如我非常爱你。 定语主要由形容词构成。比如我爱漂亮的你。 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 =========== 谓语:句子陈述的内容 ---------- 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 ~~~~~~~

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

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和宾语的中心语 ( )

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做的谓语中心语[ ]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表示为:〈 〉 例:(他)肚子疼得〈厉害〉。 他坐〈在桌子旁〉

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表示为:( ) 例:(漂亮的)女孩爱吃冰激凌。 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表示为:〔 〕 例:他〔用扫帚〕扫地。 她〔十分〕漂亮。 〔那天晚上〕,他〔没〕来上晚自修。

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表示为:=======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表示为:------- 宾语: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

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表示为:~~~~~~~ 例:我喜欢上网。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

顺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定语,状语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

1、主语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 Helikeswatch'ingTV.他喜欢看电视。 2、谓语

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 一般可分为两类: 1),简单谓语

由动词(或短语动词)构成。 可以有不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 Westud'yforthepeo'ple.我们为人民学习。 2),复合谓语:情态动词+不定式

Icanspeakalit'tleEng'lish.我可以说一点英语。 3、表语

表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它位于系动词如be之后,说明主语身份,特征,属性或状态。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充当。 Mysis'terisanurse.我姐姐是护士。 4、宾语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在及物动词之后,能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WelikeEng'lish.我们喜欢英语。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往往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叫间接宾语,指物的叫直接宾语。

Hegavemesom'eink.他给了我一点墨水。 有些及物动词的宾语后面还需要有一个补足语,意思才完整,宾语和它的补足语构成复合宾语。如:

Wemakehimourmon'itor.我们选他当班长。 5、定语

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 用作定语的主要是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

Heisanewstu'dent.他是个新生。

但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作定语时,则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

Thebikeintheroomismine.房间里的自行车是我的。 6、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用作状语的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和从句等。状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或放在句尾。副词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的词前或句首。

HelivesinLon'don.他住在伦敦。

英语中的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补、定语状语

的具体定义及区分

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例:1定语:我的书 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2状语:狠狠地打 多么美丽(以上两个句子中“狠狠”和“多么”是状语)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 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置于谓语中心或句子前,以修饰、限定谓语中心或句子的句法成分。在句法分析中,状语以〔 〕标示,与其相应的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以——标示。 什么是补语

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对动词、形容词加以补充、说明的成分叫补语。 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单词或短语,以说明动作性质或状态的特征的词。副词的主要句法功用是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或某些短语,甚至整个句子。副词可以使语言的描述更具体、更全面、更生动,因此,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方面发挥强大的功能。

介词

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合成介词短语来修饰谓词性词语的词,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手段、施事、受事、对象、原因、目的等。

至于那几个从句好像是英语里的吧。汉语里没有的。。。。。。。。。。。。。。。。。。。。。。。。。。。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宾语、定语。在汉语的句子成分里,(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与英语不同的是英语里没有补语,多了表语(系动词:

be\\am\\is\\are\\was\\were\\being\\been 之后的就是表语了)。

宾语,简单来说就是在说明动词在执行什么动作。宾语从句就是指动作的宾语是一句话。 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成分。何谓定语从句?顾名思义,作定语的句子就叫作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所修饰、限定的词叫先行词。定语从句通常跟在和它发生关系的先行词之后,它与先行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通常是由关系代词(who,whom, whose,that,which,as)和关系副

词(where,when,why, how)来引导。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在从句中需担当成分,但无实际意义。初中阶段我们只要理解who,that,which这几个关系代词所引导的定语从句即可。

回答者: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

厚积薄发 2009-04-05 12:52:52 阅读3946 评论14 字号:大中小

同样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它们的读音也相同,都读轻声“de”。但是,三个字在用法上有严格的分工。

“的”:

(1)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如“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美丽的花”;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如“我的祖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大楼的出口”。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如“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白的”;指某一类的人或物,如“男的”、“送报的”、“查水表的”、“他爱吃甜的”;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如“大清早的,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连接前后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说的说,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

(3)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实施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窗口买的票”、“这是王秘书起草的稿子”。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这样做是违法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办法总是会有的”。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又是敬酒又是上茶的,非常热情”、“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一大通”。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天渐渐地冷了”、“花悄悄地开了”、“合理地安排时间”、“灰溜溜地走了”、“球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篮框”、“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得”:

(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必须,如“你做得,我也做得”、“比赛那一天,我们大家都得去”、“否则,你我都得完蛋”、“对这种人迁就不得”。

(2)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上得去”、“过得去”、“出得来”、“干得了”、“办得到”、“输得起”、“来得好”。

(3)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如“写得非常好”、“说得很有道理”、“天气热得很”、“比预料的好得多”。

(4)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出得门来”、“回得神来”。

有时,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de”,虽然从语法上来看没有错误,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如: “听了道德模范们所作的事迹报告,她激动地哭了。” “听了道德模范们所作的事迹报告,她激动得哭了。”

关于“的”“地”“得”说了这么多,看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也有一些简单的方法。 我的小学老师曾告诉我一个正确使用“的”“地”“得”的偏方,我觉得就挺管用。她说: “的”后面跟的是名词,如“我的妈妈”、“谁的笔”、“弯弯的月亮”、“白花花的银子”…… “地”后面跟的是动词,如“狠狠地打”、“慢慢地爬”、“开心地笑”、“不怀好意地盯着她”……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如“笑得真灿烂”、“哭得好伤心”、“表现得非常完美”。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则告诉我记住这样三条:

“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或宾语(名词)的前面,构成定语词组。 “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构成状语词组。 “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补语词组。

实用经验:如果“de”的后面紧跟着“很”、“真”、“最”、“极”、“太”、“非常”、“格外”、“特别”等副词、形容词,一般应该用“得”。

的地得的用法

2009-07-23 11:32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

都读作

“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

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

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

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

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

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

“的”。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

“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

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

“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

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

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

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

,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