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第37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3、图形的拼组 „„„„„„„„„„„„„ 1课时
授课时间:09 年 9月 24日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认识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总课时 3 第1课时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于图形,建立空间观教学重、难念。 点 教学难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确辨别。 预设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想知道是什么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看。小精灵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分组活动。让学生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b.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圆柱;一组是圆圆的球。 c.揭示概念。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d.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 教学随笔 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汇报。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P33做一做1题第一幅图。 教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②电脑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教师: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的一样吗?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a.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老师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b.记忆想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物体的样子。 C.列举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聪明的叮当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可独立数,也可自由组合。 2.搭学具。 a.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城堡、火车、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航空母舰、大吊车„„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图)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描述特点的语言比较直观、形象。另外这个内容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授课时间:09 年 9月 25日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 总课时 3 第 2 课时 1.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地分辨,知道其名称,直观感知其特征。 教学目标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能将体上的面用不同的方法“移”到纸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探索、思考、想象,重新发现前人已发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几何形体的作用和美。 教学重、难重点: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点 难点:平面与立体的联系与区别 预设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逐一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2)(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下面相应贴出提问: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 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角板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 教学随笔 (2)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3)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 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4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三、巩固深化 质疑拓展 1.游戏。 (1)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2)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1)学生观察,寻找。 (2)全班交流。 3.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4.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学具(立体图形的面),用描画的方法将平面图形组成美丽的图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师把画出来的图片展览出来,评一评谁画得最好?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图) 课后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不同,使学生看到,长方形和正方行都是方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而长方形有两天长边、两条短边。
授课时间:09 年 9月 26日
教学内容 有趣的拼搭 总课时 3 第 3 课时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直观知道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2.通过搭拼,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一些外在特点。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使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 教学重、难重点:通过拼搭思考图形特点 难点:展开丰富的联想 点 预设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美化图形 练习五第1题 1.给小鸡设计家园。 2.数一数,各种平面图形各有几个?哪种图形最多?哪种图形最少? 三、辨认图形 四、了解特性 帮图形王国选运动员: 运动员出场: 五、拼组图形 六、寻找朋友 (第5题:用哪个物体可 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教学随笔 以 七、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八、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搭 课件 课后反思 教材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后,专门安排了练习五,将直观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作一次综合训练,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情景,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涂一涂、数一数、拼一拼、圈一圈等活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