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第1期 2008年1月技术 与 创 新 管 理 VoI-29 No.1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Jan.2008 【企业管理】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研究 袁德利,王兴芝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本文从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等典型问题出发,认为正确理解企业集团边界有助于 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总结了不同类型企业集团边界决策的支撑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混合型企业集团 有效边界的本质,认为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是动态的,在进行边界决策时要同时考虑静态环境下和动态环境下 的成本节约。 关键词:企业集团;有效边界;成本节约 中圈分类号:F 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08)01—0052一o4 The Study on the Effective Boundary of Mixed Business Groups YUAN De.1i.WANG Xing-zhi (School ofAccounting,. ̄ujiang University,.nay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tarts from 80me typical problems such as“big and comprehensive”and“small and comprehen- sive”in Chinese business groups.Some supporting theories of decision on bouna ̄of diferent types of business groups are reviewed for a corectr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groups boundary.which helps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On this base,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perties of mixed business groups boundary and argues that the bouna ̄y of mixed business groups is dynamic.In the decision on boundary of mixed business groups,we should reduce the cost under otbh the static envimnment and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Key words:business groups;effctieve bouna ̄-y;save of cost O序 言 “企业集团”一词产生于二战后的日本。1998 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选择,尤 其是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顺利加入 WTO,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 企业集团成为与外国企业尤其是与外国大集团、大 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集团登记 管理条例》对企业集团定义为:“企业集团是指以产 权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 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 公司竞争的骨干力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集团大多是在市场经 济运行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所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 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而我国企业集团是在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在横向经济联合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 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法人资格。” 企业集团在我国作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一 种崭新的企业联合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市场经 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是我 的,大多数大型企业集团是通过国有资产划拨形成 的,在形成机理上我国企业集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企业集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先天发育”的 ¥收稿日期:2007一o9一l7 作者简介:袁德利(1977一),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袁德利,等: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研究 ・53・ 不足和“超英赶美”等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我国企 表1 企业集团边界决策的原则与理论 业集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边界过大(主 要表现为过度多元化),“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严 重。所以,正确理解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有助于指 导我国企业集团的边界决策和“后天成长”。 1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成本节约 企业集团的边界主要指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范 围及其业务范围。由于每个成员企业的业务范围不 是一成不变,加上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数量和范围 也会发生变动,所以与单个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的边 界变动性更大,边界决策的难度也更大。 目前用来指导企业集团边界决策的理论主要 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交易费用理论、产 业关联理论,此外还有产权理论、企业集团战略观、 获取垄断利润等观点。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 集团的有效边界进行了解释,但没有触及企业集团 有效边界的本质。从本质上来看,企业集团一切行 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更多的利润,所以在收入一 定的情况下,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就是使得企业集 团成本最小的成员企业范围和业务范围,其本质是 成本节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集团的内 部运作成本节约机制,其支撑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 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因为这两个效应最终都是通 过降低企业集团的内部运作成本实现的;二是企业 集团的外部运作成本节约机制,其支撑理论主要包 括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主要体现在存在 产业关联的企业之间形成企业集团可以大大节约交 易费用等外部运作成本。 企业集团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业务方向和业 务范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垂直型企业集团、水平型 企业集团和混合型企业集团。垂直型企业集团是指 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之间有直接的产品购人和出售 关系的企业集团;水平型企业集团是指生产同类产 品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混合型企业集团是指处 于不同产业,生产不同产品,而且成员企业之间不直 接构成购入与出售关系的企业集团。 本文进一步认为,不同的成本节约机制可以用 来指导不同类型企业集团的边界决策:内部运作成 本节约机制主要用来指导水平型企业集团的边界决 策;而外部运作成本节约主要用来指导垂直型企业 集团的边界决策,见表1。 企业集团的类型 决策原则 主要支撵理论 水平型企业集团内部成本节约机制 规模经济效应 垂直型企业集团外部成本节约机制交易费用理论,产业关联效应 2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静态有效边界 混合型企业集团边界的变动包括横向规模的变 动,也包括纵向产业链上的延伸或收缩,此外还包括 产业范围的变动。混合型企业集团在前两个方向上 变动的支撑理论分别与水平型企业集团和垂直型企 业集团的支撑理论类似,而在产业范围上的变动则 主要与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有关。 2.1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是指一个企业集 团进行多元化经营,拥有若干个2产品、市场 时,当若干个经营项目联合经营要比单独经营能获 得更大的成本节约时,则该企业(集团)获得了范围 经济。范围经济的简单数学描述是:设置为第i个 产品组合,当下述成本函数C与C。之间的不等式成 立时,则进行多元化经营能获得范围经济。 C( 1, 2,……, )<C1( 1,0,……,0)+C (0, 2,……,0)+……+C (0,0,……, ) 即m个产品组合成一个企业经营时的总成本 小于这m个产品分别由m个不同企业经营时的成 本之和,存在联合经营带来的成本节约。 一般来说,企业集团的范围经济主要是企业集 团通过进行多元化扩张,充分利用其内部未被充分 利用的资源剩余,实现资源共享。这些资源包括技 术、生产管理技巧、专有技术、学习曲线效应、营销资 源、市场信息、品牌和商誉、土地、购买的经济性等。 所以范围经济效应本质上来源于资源共享。实际上 这些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可以看作是盈亏平衡模型 中的固定成本,当范围扩大(类似于产量增加)时, 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中去,从而使平均成 本降低。 2.2分散风险 市场需求复杂多变,有时难以预测其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现有 产品和技术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社会政治经济形 势有时会发生突变,给企业集团构成严重威胁,诸如 此类的环境变化迫使企业集团必须增强生产经营的 灵活性和安全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 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即“不把所有的鸡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 技术与 创 新管理 第29卷 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此外,当主业盈利水平较低 或风险较高时,企业集团也渴望进人利润率高、风险 不高的行业,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3静态边界曲线 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都与多元化经营有关,在 企业集团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多元化程度也会有所不 同,而发展阶段与规模有较大关联,所以混合型企业 集团的静态边界是(横向)规模和多元化程度的函 数,即 Bs= S。,M) 其中 表示静态边界,S。表示(横向)规模,M表 示多元化程度 进一步可以用图l来表示企业集团的静态边 界: D D 大 }‘ 大 ’ E .一 圣 圣 B 察 I态边界曲线 态l| 边界曲 线 、、 小 A 一 小 单一多元化程度(M)多样 单一多元化程度(M)多样 (a) (b) 图1企业集团的静态边界曲线 (a)“马蹄”观(b)“钓杆”观 “马蹄”观认为:企业集团的一个发展周期包括 三个阶段: 1)在创立阶段(A—B),企业集团的产品和市 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技术水平低,所以企业集团通 常通过低水平、不稳定的多元化战略来探索市场、进 行创业; 2)在发展阶段(B—C),企业集团的主要产品 和目标市场变得清晰稳定,逐渐赢得越来越多的顾 客,技术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单一产品大批量 生产,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 以在这一阶段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化上; 3)在企业成熟阶段(C—E),由于专业化大规 模生产,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该项事业发展规模达到 顶点D,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到E点。需要开发新产 品、开辟新市场,这样,必然提高多元化程度,寻求在 企业集团内建立新的业务结构。以上只是企业(集 团)的一个发展周期,当企业集团新的业务结构调 整雏形形成后,企业(集团)又开始集中资源发展重 点产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进人下一个发展周期。 也有学者对“马蹄”观提出质疑,并提出了“钓 杆”观,认为:在创立阶段(A—B),企业集团的资金 等实力较弱,技术水平低,所以企业(集团)通常会 通过专注于某一事业项目来增强实力、进行创业,即 所谓“把力量用在一个指头上”;在发展阶段(B— C)的前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还是以专 业化为主,之后就与“马蹄”观趋于一致了。 本文认为两种观点实际上是统一的。在图1 (b)中,设想如果该企业集团创业失败破产了,则没 有了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了,所以“钓杆”观实际上假 设该企业集团创业是成功的。所谓“失败是成功之 母”,成功的企业集团往往是利用“船小好掉头”的 原理,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的,所以如果 把考察范围放宽到包括失败的那些产品,则可以认 为“钓杆”观统一于“马蹄”观。 3混合型企业集团的动态有效边界 “马蹄”观还只是停留在二维层次上,没有考虑 到产业经济周期(表现为时间轴)和企业集团的综 合实力(而不是横向规模)对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 的影响。如果把产业经济周期这一动态因素和企业 集团综合实力考虑进来,混合型企业集团的动态有 效边界就是指同时获得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下的成 本节约的成员企业范围和业务范围。所以混合型企 业集团的动态边界是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多元化程 度、产业经济周期的函数,即 Bd= S ,M,P) 其中:Bd表示动态边界,S:表示企业集团综合 实力,P表示产业经济周期。 此时,企业集团的动态边界曲线就变成三维的 “葫芦”了,见图2。 ‘/l 加 i/时闻/T 蟠 ’ 多元化程度/M 、动态边界曲线 图2企业集团的动态边界曲线 而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可以用迈克尔・波特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袁德利,等: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研究 ・55・ 出的价值链来表示,即企业综合实力包括企业集团 基础设施(如财务、会计、法律等)、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开发、采购、进货后勤、生产操作、出货后勤、营 销与销售、服务等几个方面。 产业经济周期有多种划分方法,如可以分为复 苏阶段、高涨阶段、紧缩阶段和停滞阶段,本文按照 阿瑟-刘易斯的“波谷一波谷”的方法划分产业经 济周期: 可称为消极多元化,而波谷附近的大多是企业集团 的“野心”驱动的,可称为积极多元化。无论是积极 多元化还是消极多元化,归根到底是企业集团综合 实力的较量,较量的原则是:大鱼吃小鱼、强鱼吃弱 鱼、快鱼吃慢鱼。 4结论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有效边界是动态的:当企业 集团过度专业化时,通过混合并购能充分利用其内 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剩余,实现范围经济;当企业 集团过度多元化时,通过剥离部分行业的生产资源 也可以达到范围经济。 1)在产业经济波动的波峰附近,由于市场需求 饱和,主业利润率下降。此时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企 业集团加大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力度,甚至转 而选择进入其它产业,从而提高了其多元化程度。 而实力比较弱的企业集团则把原来已经进入的、自 己不再拥有比较优势的事业和产业剥离出去,把力 当然,混合型企业集团是扩大还是收缩其边界, 不仅要考虑边界变动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 联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等带来的静态环境下的成本 量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从而降低了 其多元化程度; 节约,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综合实力和当时所属 的产业周期特点进行边界决策,以获取动态环境下 的成本节约。 参考文献: [1]吴广谋,盛昭瀚.企业的模糊动态边界与企业集团的 本质——对企业集团的本质的探讨[J].管理科学学 报,2001,(6):9—13. 2)在产业经济波动的波谷附近,经济复苏在 即。由于收购成本低、目标公司的选择范围大,加上 国家上的支持,此时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企业集 团(不一定是在产业经济周期的波峰附近实力比较 强的企业集团)开始加大进入其它产业的力度,进 行大规模收购兼并,期望在重新洗牌后、其它企业集 团有心无力的时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夺取领导地 位,从而提高了其多元化程度。而此时实力比较弱 的企业集团(也不一定是在产业经济周期的波峰附 [2] 陶向京,盛昭瀚.外部性与企业集团形成动因[J].管 理科学学报,2002,(2):40—45. 近实力比较弱的企业集团)则心有余而力不芷。强 好继续剥离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把剥离变现获设 c3] 仲伟周.论企业集团的本质和功能——企业集团形成 及其运作边界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1,(1):62—68. 的资金用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希望童 该领域内做强做大,从而降低了其多元化程度; 3)在除波峰与波谷的经济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虽 然也会发生与多元化和专业化有关的并购和剥离,但 在数量上相比要少得多。总的来看,在波峰与波谷阶 [4]赵志泉.企业联盟、企业集团与“共谋垄断”的边 界——兼论培育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思路[J]. 软科学,2004,(5):47—51. [5]毛蕴诗,李新家,彭清华著.企业集团——扩展动因、 模式与案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6] 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 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段,产业经济波动对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有放大效应。 波峰附近的多元化是迫于经济形势而进行的, (上接第48页) 本文所提出的判别分析模型与传统的财务比率 参考文献: 分析法(如杜邦财务分析法、雷达图分析法、沃尔比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模型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4):31—38。 重评分法)相比,此模型变量少、数据容易收集、操作 快速、简便,更重要的是应用广泛,它不仅可以应用 于财务危机、信用风险的预警分析,也可用于证券评 级和企业综合经营业绩的评价。 [2]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 究[J].经济研究,2OOl,(6):46—55. [3] 刘敬华.财务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4] 杨保安.BP神经网络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之应用[J]. 预测,2001,(2):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