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测验卷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测验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测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34% 1、把词语补充完整。9%

( )七( )八 细( )慢( ) 惊惶( )( ) ( )生( )死 ( )( )如生 欣( )若( ) ( )光( )媚 ( )来( )去 ( )头( )额 2、积累词语。8%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数字开头的成语: 3、给下列句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序号上用“ ”表示。3% (1)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地注视着······ .A、凝结 B、注意力集中 C 省视 (2)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 .

A、顺着 B、靠近 C、遭受、忍受 D、拖延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A、蔬菜 B、白色 C、本来的 D、向来,素来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划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8% 1、诺贝尔终于发现了炸药。 ( ) 2、狐狸躲在隐藏的角落 ,好让老虎找不到它。 ( ) 3、我们要爱惜公共财产。 ( ) 4、翠鸟一动不动地注意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6%

第六单元中,我们学了不少篇课文,有《 》、《 》、······其中你最喜欢《 》,理由是 。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蝙蝠与雷达(25%)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蝙(biān biǎn)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bǔ pǔ)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bì pì) 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ì yuè),能在漆黑的

1

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我给文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2、我会划掉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分)

系(jì xì )着 蒙(mēng méng )上 塞(sāi sè )上

3、我会写出近义词。(3分):

灵巧( ) 敏锐( ) 启示( )

4、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2分) 横七竖八:( ) (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量词。(3分)

( )试验 ( )屋子 ( )铃铛 ( )钟头 ( )绳子 ( )问题

6、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3分)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陈述句:

7、科学家做了( )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 ( ) 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 ) (4分)

8、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你有没有从周围的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3分)

2

(二) 美的启发11%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块空地,附近的剧名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指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那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薰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来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的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

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垃圾成堆,臭气薰天,如今,这儿 , 。

2、照样子,概括文章有关内容。4%

第二节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 、 、 、 、栽花苗。(每个空格写三个字)

3、联系上下文填上合适的内容。2%

第二节中“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爸爸对我说了些什么。爸爸对我说:“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 ”在文中划出。2%

三、作文:30%

题目:《帮助》

提示: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同学、邻居、

老师、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你帮助过他人吗?请你围绕题目,把一件事写清楚。

3

要求:句子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300字左右。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